難忘的宿霧薄荷BBC之行
去年夏天與朋友去了巴釐島, 湛藍的天空, 蔚藍的海水, 雪白的沙灘深深地印在腦海裡, 一直揮之不去. 不經意間在談話時會經常提起巴釐,出海潛水, 及對大海的懷念。想來想去可能是家裡兩個姓於的原因吧. 雖然這個字與水裡的魚沒有任何關系, 就是個同音,事實上這兩個於姓的確實具有魚的天性, 在水中可以像在陸地一樣嬉戲。 從BALIGASAG 島回BBC 的水上途中發生的事件使我更加懷疑他們與魚確實有些淵源。
剛進十二月,一家人就開始研究春節長假去哪裡。原本已基本達成一致去緬甸,但因出行日期不好,不是每天有航班,最後放棄了去緬甸。可能真正的原因還是那裡沒有大海吧。登陸攜程網站,馬尼拉+宿霧+薄荷島六天五晚自由行,大年初一出發,初六回,太合適不過了。攜程基本價格在薄荷的酒店是法拉盛度假村,另一選擇是BBC (薄荷海灘俱樂部),憑感覺沒有猶豫選擇BBC,雖然要多付一千多元。住進BBC 後感到非常慶幸做出了這麼英明的決定。從BBC網站上看到SUPERIOR BEACH FRONT 房拉開門就是大海,價格也高不了多少,打電話到酒店,要求升級到BEACH FRONT, 但已經全部訂出。 但願在我們到酒店時能有海邊房,看我們的運氣吧。
確認訂單,付款,行程敲定,只待出發。以前在大堡礁及巴釐島浮潛時,都是用的船上的眼罩及呼吸管,過後總是覺得不太衛生。為了今後更多次的海島之行,自己買齊裝備吧。三口每人一套,淘寶價大約六百元,店主送了六十元的相機密封袋。到大年二十八忽然想起沒買潛水鞋,在淘寶買已來不及,一點點遺憾,而且吃了沒有潛水鞋的苦頭。
正月初一早上吃了餃子就趕赴北京,開始了我們的菲律賓之行。經馬尼拉轉機到宿霧已是晚上九點多了。打出租到了酒店,一路沒有看清城市是什麼樣子。到了酒店想出去買瓶裝水,酒店的人說外邊不太安全。那就喝冰箱裡的飲料吧。不用擔心錢包裡的銀子,物價和國內差不多。在國內已讓菲律賓一家旅行社訂好了九點到薄荷島的船票,在宿霧只想看兩個地方,故第二天早晨就早起了一小會,拉上行李,開始了宿霧觀光。
在酒店門前叫了出租,到WEESAM快船碼頭200P,到麥哲倫十字架停車等候加50P, 總共約40元人民幣,沒有還價。在隨後的幾天內打車,購物時,除非覺得高的離奇,基本都沒有還價,就當是給他們的捐助吧。菲律賓老百姓的生活還差不多是中國七八十年代的水平,我們也有過那種生活經歷,表現一下中國已走向富裕的國民的風範吧。
一五二一年四月十四日,Pedro Valderama神父在宿霧為第一批菲律賓天主教徒土族長肯馬邦(Rajah Humabon),其妻其祖安娜王後(Queen Juana)以及其他四百名土著舉行施洗儀式。為紀念這場盛大的宗教儀式,麥哲倫豎立了一個巨型十字架。麥哲倫十字架正對著市政廳,在白色六角亭內。現在看到的十字架不是當年麥哲倫立的,所有可查到的資料都說當時當地人相信十字架具有神聖力量,認為只要將十字架削成屑服用,就能夠醫治百病,便把它的外皮剝落拿走。 後來西班牙人再次發現它時,已被砍的沒有多少木頭了,為了保護現存的部分,就用耐用的Tinadalo木把原十字架包在裡邊了。有些懷疑原十字架是否真的在裡邊, 會不會被某人已經拿走全都吃掉了。六角亭的天花板壁畫還是當年的原貌,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鮮艷,展現了當年麥哲倫宣揚道義基立十字架的盛大場面。聖嬰教堂就在十字架旁邊,這座建於一六五六年的教堂外部白色牆壁已斑斑駁駁,但是雕刻細膩的廊柱,拱式窗洞,十六世紀西班牙建築風格盡顯無疑。適逢周日,教堂內正在做禮拜,信徒們在教父的帶領下吟誦,唱歌,神情肅穆虔誠, 空靈的歌聲在教堂內回蕩。我們手拿相機,感到與教堂內的氣氛實在不和諧,匆匆看了一眼聖嬰像就趕快出來了。至此宿霧的觀光結束。繼續驅車前往碼頭,乘快船到薄荷島。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海上顛簸到達了Tagbilaran。導游已在碼頭外等我們了。我們與當地旅行社訂的是薄荷島半日游,balicasag島半日浮淺。我們把薄荷島半日游安排在到達的當日,以便有一整天的時間在海邊發呆。導游說韓國人都這樣做。在薄荷,彭老島的三天,基本沒有看到韓國和日本人,全部是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同胞。看來韓國和日本還沒從金融危機中走出。或者是中國人就沒有涉入危機。在每個景點,商場中耳邊都回響著中國話,仿佛就是在國內哪個地方。我們的專車豐田海獅載著我們去第一個項目,羅博河漂流,並在船上吃午餐。汽車從市中心穿過,Tagbilaran 是個干淨整潔的小鎮,好多房子與上一周在巴西看到的一樣,黃色粉色牆壁,白色門窗,紅色瓦頂,大部分都帶有門廊。這兩個國家從十六世紀起分別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長達幾百年,受歐洲人的影響很大,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巴西各方面比菲律賓要發達的多,城市也比菲律賓更干淨,漂亮。我們的導游在上船處買好船票,是對號入座的。我們的座位是在船頭最外邊一桌,是拍照的最佳位置。看來花錢找導游是明智的選擇,導游一般與每個景點都很熟,還不會等很長時間。
游船在菲律賓歌手委婉的歌聲中起航了。船首先從一座白色鐵橋下穿過,白色方型欄杆架在水泥橋墩上,兩岸的椰子樹幾乎倒在兩側靠河岸的欄杆上,橋下碧綠的河水泛著細細的波紋,此景似乎在哪部美國電影中看到過,一種平靜美麗的鄉村景色。放眼望去,羅博河兩岸郁郁蔥蔥,沿河兩邊裝有白色球狀燈, 導游告訴我們這些燈是中國無償給安裝的。我們猜八成是中山古鎮的產品。中途船停在一個岸邊的平台邊,平台上有數十個人在表演菲律賓歌舞,很明顯是非常公式化的表演。也是解決就業的一個途徑吧。捐款箱剛好在我們座位旁邊,錢包內所有硬幣都投進去。船在一個小瀑布前掉頭回轉。歌手在一曲一曲的唱,都是很好聽的英文老歌。一首中文的月亮代表我的心贏得了船上所有中國人的掌聲。下船前小水手手舉草帽,在所有座位前繞場一周,再一次放錢。這次是給歌手的。
下船後坐上我們的專車向第二個項目巧克力山進發。途中路過一段人造林,大樹拔地而起,高聳入雲,把炙熱的太陽擋在了外邊,猶如進入了原始森林。爬上200級台階就上到了觀景台最高處。所謂的巧克力山是112個大小不一的石灰岩結構圓型的山頭。 每當旱季時山體水位下降,上表層的植物就會枯死,呈深綜色,就像是巧克力的顏色,故稱巧克力山。有關這些山頭的來源有三種不同的說法。第一是天上的一個巨人愛上了人間的一個女子,後來聽說這個女子要嫁人了,就在婚禮的前一天下凡到人間,來到女子的家中,一下就把這個女子托在手上,因為他實在太巨大了,活活把女子嚇死了。巨人傷心的流下了眼淚。這些眼淚就變成了山頭。第二種說法是兩個巨人為了爭地盤而互相投泥巴, 落下來就變成了現在的山頭。第三種說法是當地盛產水稻,種水稻要用牛耕地。人們都非常感激牛,就說這些山頭是一只巨型神牛的糞便。不管哪種說法比較真實,都情節太簡單了,不想我們的七勺星傳說那麼曲折,感人。 有人說當年當地政府想開發薄荷島旅游時,想辦法找一些可供游人參觀的地方,一天一個官員發現了這些山頭,就編出了這些來源,從此這些山頭就成了來薄荷島的游人必看的景點。不去考證來源,如在山頭都是巧克力顏色時來看,還是很壯觀的。遺憾的是受全球氣候異常影響,今年旱季不旱, 大部分山頭都呈綠色。盡管如此還是很好看的。
看了巧克力山後就往BBC走了。一路上路過了兩座教堂,其中一座是薄荷島最古老的,因為天已晚,教堂已關了,沒有機會看到裡邊的樣子。這次菲律賓之行看了好多教堂,明顯看出西班牙人對菲律賓的宗教影響。馬尼拉的馬尼拉大教堂,SANTA CRUZ教堂, 聖奧古斯丁教堂都是規模比較大的教堂。在海上看到的船好多都是用聖經中的人名命名的。
BBC是在彭老島(Panglao Island), 與薄荷島有橋相連。天黑了我們才到BBC。 拿出攜程定房確認,同時用試探的口氣問有沒有海景房。萬歲!剛好有一間。我們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了。海景房與標准房的差價是六十六美元。建議自由行住BBC的,最好住海景房,這邊沒有團隊,海灘上整天都沒有人,非常安靜。放下行李,坐都沒坐下全家人就都從陽台翻出來,大海就在陽台外二十米處。從房間到海邊是茂密的椰子樹。我們坐在沙灘上,仰望天空,從未看到過天空中有這麼多星星。晚餐就在BBC 的餐廳吃的。全部點的菲律賓菜,一個粉絲和青菜的沙拉,一個類似我們的紅燒豬肉,清蒸魚,還有一個很想廣東炒河粉。 四個菲律賓歌手到每桌前演唱。給我們唱的是本人非常喜歡的卡薩布蘭卡。又是展示大國風範的時候了,小費100P,四名歌手露出很驚訝的表情。再一首畢業生,最後結賬總共990P,大約150元人民幣,放下1000P走人。
經過一天的舟車顛簸,再加上海景房這邊出奇的安靜,大家都睡了一個好覺。醒來時已將近7點。拉開窗簾,哇! 太陽光芒四射,刺的眼睛都睜不開了。雪白的沙灘,蔚藍的天空和大海連在一起,碧綠的椰子樹高聳入雲。簡直就在圖畫裡邊。哪裡都不去了,就在這享受人間仙境吧。這裡的太陽好像比國內城市中的太陽要慷慨的多,釋放出太多的熱量。即使塗了50 SPF的防曬霜,在太陽下曬幾分鐘就感到疼痛。好在吊床都在椰子樹下,躺在上邊太陽基本曬不到。從椰子樹空隙中可以看到藍天,薄薄白雲在漫漫浮動,吊床緩慢晃動,真不知是在天上還是人間。有幾個男孩在清理海灘,把掉下來的椰子收進垃圾筒。問他們能給摘個椰子嗎,一個男孩馬上爬上一棵樹,我們在下邊喊“big one”. 砰,下來一個,夠大個。50P, 把口袋裡零錢都掏出來,40P。 OK? OK!
明天就要去浮淺了,試試我們的裝備吧。BBC 的海灘很平緩,從沙灘出去一百米才一米深。但是,有好多小的珊瑚,海星,海膽。一不小心就會扎腳。戴上潛水鏡和呼吸管就可以一直漂在水上,避免扎腳的危險。潛水鏡和呼吸管很好用,就是腳蹼在這派不上用場,站起來時因為水下不平,腳放不穩,只能到深海裡用了。一整天我們就在海水裡浮淺,或躺在吊床和沙灘椅上遙望大海發呆。將近黃昏時,女兒要照張站在海水中的照片,她老爸為了將背後的沙灘照上,一步步向後退去。女兒擺好了POSE,只聽一聲哎喲,她老爸身子向側面倒去。在我們的驚呼中,人又站穩了。抬出右腳,一大堆海膽扎在腳上。事後他告訴我們本來他可以就勢倒在水裡,不讓海膽扎進腳,但是第一反應是不能倒在水裡,因為手裡拿著新買的不便宜的相機。哎,舍命不舍財。現在又想起了潛水鞋。海膽主要部分都拔下去了,但是好多細刺還留在腳裡。一個小時後就感到很痛了。這樣的事肯定經常發生,酒店會有出來的辦法吧。跟前台的小姐一說,她馬上說跟我來。她把我們帶到了小診室。小護士說我們有對付海膽刺的專用藥,抹上後很快就好。沒聽明白這種藥叫什麼,好像是氧化錳。確實很有效,過一會就不那麼疼了。
今天晚上的安排是去ALONA海灘。從網上看到去那可以打摩的,但是摩的不能進BBC,只能到大門處等,到大門處要走大約15分鐘。老公的腳還是不能正常走路,叫出租吧。是前台打電話叫的。300P。別無選擇。從BBC到ALONA 海灘開車約十五分鐘。太陽剛要落入海中,天空,海水都是紅色的,只有椰子樹呈現出黑色的美麗造型伸向大海。一條條小船靜靜的停在海上,等待著明天的出行。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汽油味,可以想像白天的繁忙。但願當地人能認識到越來越多的游客不僅僅給他們帶來更多的美元,還給他們的空氣增加了更多的二氧化碳。
天黑了下來,岸上人頭攢動,每家餐館的海鮮攤前都圍滿了人。出行前在網上看到別人推薦的幾家都看到了, The Pyramid桌椅還不錯,海鮮也夠全,就選這家吧。點好吃的喝的,就到沙灘上座位上坐等。二十多分鐘過去了,什麼也沒上,至少給點喝的吧。期待著MONGO SHAKE呢。看來沒有指望了,自己去找吧。曾給我們點菜的人說菜在做,喝的要去吧台點。哎,早說啊。到吧台點了兩個MONGO SHAKE, 一瓶啤酒。很快就拿來了。太好喝的MONGO SHAKE! 濃濃的芒果味,稠稠的,涼涼的卻感不到冰的存在。今後去薄荷島的同胞們一定要喝這裡的MONGO SHAKE。過了一會先給拿來了烤五花肉,味道很好,又沒有別的菜可吃,沒多久就都消滅了。然後是無限的等待。開始還覺得挺愜意,喝著芒果冰沙,聽著旁邊餐館歌手彈唱。可是又過了又半小時,還是沒有菜上來。還是自己去找吧。燒烤架上烤著不同的海鮮等。前邊桌子上放著一些剛考出來的東西。剛好有我們點的蔬菜串,別客氣了,拿走。原來他們根本不按客人點菜順序上菜,想起給誰就給誰。吃完蔬菜串,再去找。一條和我們買的差不多大的LABULABU 魚剛考好,趕快拿過來。這的烤魚不如去新疆喀納斯必須經過的布爾津的烤魚好吃。這時小伙計送來了黃油蒜燜大蝦。我們點的是六只,但拿來的四4只,想必是把別人的拿來了,就讓小伙計拿回去了。錯誤的決定。又是長時間的等待。一遍又一遍的催。終於拿來清蒸蚌了。一數六只,而我們點的是五只!不要出聲,留下,否則不知是否還能拿回來。經過再三催促,蝦給端來了,還是四只,而且是冰涼的了。看來非我們莫屬了。拉住小伙計,看著他把點菜單上的蝦改成四只, 至於那蚌,謝謝了。
吃完飯已九點多了,走到大路上找車回BBC,根本就沒有出租車了,只有摩托三輪車。本來擔心這種車不能進到酒店裡面,一個能說英語的車夫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有房間鑰匙,他就可以把我們送進去。150P,別無選擇,上車吧。果然大門們衛讓我們出示了鑰匙後,就讓我們進了。車夫一直把我們送到了我們房間附近。BBC 的海景房和標准間在兩個方向,不知為什麼他沒有問就知道我們住在哪邊。女兒說我們給門衛看鑰匙時他看到了我們的房間號。看來是經常來送客人的。 明天是整個行程的重頭戲BALIGASAG島浮淺,抓緊休息。
早上八點,導游准時來接我們。我們的螃蟹船就停在了海景房大堂的後邊淺灘處。要在水至膝蓋處上船。有些緊急撤退的感覺。 船老大是個二十多歲的很帥的瘦小伙。 在距BBC約一公裡處有一處不太高的懸崖,上邊有一些很好看的單體別墅。 好像是在攜程雜志上看到過的ASKAYA酒店. 一問導游,果然是. 裡邊設施可能很好,但是覺得沙灘不如BBC 那麼開闊。導游說是很貴的酒店。 我曾經在網上查過價格, 是三千多人民幣一晚。 比海南五星酒店便宜多了, 加上機票錢也比海南便宜不少,況且沙灘比海南好多了。 導游告訴我們機動船不能開到有珊瑚浮淺的地方,要另租手劃的小船過去, 每船200P, 坐兩個人,如果讓船夫全程跟著每人200P。 還是要個救生員安全。 從小船下水處水深也就一米多, 海底布滿了形形色色的珊瑚, 許多種好看的魚游來游去. 我們還看到了NEMO (小醜魚)。 往海裡游十幾米海水忽然變成了深蘭色, 海底懸崖出現了。 筆直筆直的看不到底,至少有幾百米深, 看起來真有些害怕. 很少有人到深海這邊。
午餐後我們乘螃蟹船返回. 每個人上船後還都回頭看著BALIGASAG島, 似乎想把這個美麗的小島深深的印在腦海裡, 這一天是我們菲律賓之行最期待的一天, 我們為這一天做得准備是最多的。 馬上要發生的事為這一天更增加了濃濃的色彩。 離開小島也就二三公裡時, 女兒忽然叫道, 大魚! 在離我們的船幾米處一條五六米長的鯨魚朝我們游來,尾鰭高高的浮在水面,速度很快,沒等我們反應過來,它就從船底鑽過去了。在我們的驚呼聲中船的機器停止了轉動。我的第一反應是鯨魚如何?四處打量,早已沒有了鯨魚的蹤影。水上也沒看到紅色血跡。但願沒有傷到它。定下神來,感到很後怕,如果鯨魚把船頂翻,我們會不會成為它的美餐?船再也發動不起來了,船老大潛入水裡,把螺旋槳杆卸下來扔到船上。一寸粗的鐵杆被撞了個大彎。用錘子敲了半天才調直。再次下水安上。發動機器,還是不行。試了幾次都不能發動。只有求救了。好在海上手機還有信號,導游給公司打通了電話。公司說馬上派別的船來拖我們的船回BILIGASAG島修理。這時海上開始起風浪了。沒有動力的船隨海浪漂泊,離小島越來越遠。每個人都在期待著救生船盡快到來。大約過了一小時才有船來拖我們。 上岸後導游把我們帶到島上一家小商店,我們買了可樂和水,坐在那等修船。這個小雜貨店好像是個大家庭的。說是店,其實就是在房前搭個台子,放上東西賣。有三四間房子,小院裡雜亂無章的放著一些生活用品。房後邊用樹枝圈了一塊地方,裡邊養著幾只豬,還有些雞在跑。房前有個用木頭搭的大台子,兩個中年婦女枕著胳膊在睡覺。像是男主人在吊床上抽煙。小孩子有的在互相追逐,有的在騎小三輪車。他們沒有平面等離子電視,沒有雙開門冰箱,但是他們有祥和平靜的生活。
一個小時過去了,船還是修不好。船老大決定找同鄉的船把載我們的船拖回,順路把我們送到BBC。來拖我們的船要大一些,我們都上了這條船。加足馬力,向BBC開去。經過這一折騰,我們都感到有些疲憊,無心再欣賞海上風景。大約又到了剛才撞上鯨魚的地方,女兒又大聲喊到,又有魚了。千萬別,真希望她這次看錯了。我們都爭大眼睛向前看去。果然有魚,但是不是鯨魚,是海豚。轉眼間,在我們的船前後左右出現了大批海豚, 爭先恐後跳出水面,此起彼伏,船前的剛落入海中,旁邊的就跳了出來,我們興奮得只顧得喊叫,都沒想起來拍照。以前在海洋公園或水族館看到過好多次海豚,那些海豚都喂養的碩大肥胖,而大海裡的海豚都是很細長的,在水面上劃出漂亮的曲線。我們的船慢慢向前駛去,把海豚甩在了後面。看來我們家是和魚有緣啊。能在這裡看到鯨魚的人不會多,能撞上的可能性恐怕會更小。能這麼近距離看到海豚還沒聽說過,不然在薄荷島也不會有起大早出海去Pamilacan看海豚的。 在我們研究薄荷島行程時,女兒曾問我們是否要去看海豚,要早上5點鐘出發, 因為不想那麼早起,就沒定這項活動。今天沒花一分錢,看到了那麼多海豚。唯一的代價是兩個多小時的等待。這麼多的海豚來回報我們的等待,超值了。
海上風浪越來越大,兩米高的海浪把船高高舉起,又重重拋下來。我們緊緊抓住船邊的護板,不敢動一下。好在我們都會游泳,還不至於非常害怕。由於這條船相對大一些,到BBC時不可能像早晨接我們的船那樣停在離岸邊較近的地方。船夫盡了好大的努力,想靠的更近一些,可是在離岸邊七八十米的地方實在不能前進了。下水吧。海水幾乎齊腰深,必須把包舉起來才不會弄濕。還要看著下邊別踩上海膽,三個人踉踉蹌蹌走到岸邊。當時每個人都舉著包,沒有空閑手拍照或錄像,這一精彩的場面沒有記錄下來。
明天是菲律賓之行的最後一天,我們將開始我們的都市之旅。在這裡的三天是我們海外之旅最愉快的一次。我們深深的陶醉在藍天,白雲之中。這裡的美是一種原始的美,美的讓你忘卻了一切煩惱,讓你忘記了是在天上還是人間。
附上Tagbilaran 我們找的旅行社聯系方式,http://traveltreats.wordpress.com,叫 TRAVELTREATS。服務非常好,價格合理。

(BBC 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