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計劃:UTU車司機帶領,再次進入吳哥王城,參觀的順序是:巴雲寺(Baksel Chamkrong)--戰像平台(Terrace of elephant)--癩王平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周薩神廟(Chau say tevoda)--塔高寺(Ta keo)--塔布隆寺(Ta prohm)--聖劍寺(Preah Khan)--龍蟠水池(Preah Neak Pean)--塔桑寺(Ta Som)--比粒寺(Pre Rup)。

(至今仍是迷的希腊式建築)
聖劍寺,因阇耶跋摩二世給了他繼承人一把劍而得名,同時具備拜神和學習中心的功能,據說當初阇耶跋摩七世重建吳哥王城時這裡是他的暫居地。游覽了一整天,經歷了大大小小又是印度教又是佛教寺廟的洗禮,到達這裡時早已審美疲勞的嚴重,我感受不到這裡的學習氣氛,也無法體會當初七世他暫時下榻於此。在一個又一個塔和一個又一個天井中像只浮游生物一樣游蕩,光線時亮時暗,穿過一個殘痕的窗欞,我忽然高高在上,繼續走過一個長滿青苔的走廊,又再次回到人間的地平線上。正要匆匆離開時,一至今仍是迷的希腊式建築出現。

(印度教中的神鳥Garuda,它也是印尼航空的標志。)

(時暗時亮,忽上忽下。)
龍蟠水池的正中間有一個被蛇所圍繞的寺廟塔,一長著翅膀能夠拯救遇難商人的神馬正朝它飛去,點綴在四周是以像、馬、獅、人為首的小藥池,不同的病症對應不同的藥池,患者只需要浸泡在對應的藥池中就能夠神奇痊愈。當時的我咳嗽不斷,正坐在滿是蚊子的台階上,聽著來自空中,林裡還有水面上那辨別不出什麼動物的叫聲,思考著我該下哪一個呢?

(正中間有一個被蛇所圍繞的寺廟塔)

(其中一個藥池。)
更多游記請瀏覽本人博客:http://***/dingdingzoutian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