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石林--翠湖--講武堂
第二天的行程本來是想安排去九鄉,因為網上很多人說九鄉比石林要好一些。但是有家在昆明的同學說,九鄉的溶洞和北京的石花洞差不多,又怕不值得一去,所以還是去了更常規的路線 -- 石林。
1.昆明東部汽車客運站
去石林的長途汽車,在年初剛剛被挪到新建的昆明東部汽車客運站發車。新東站在二環邊,我們早上8點半左右從市中心打車過去花了37塊錢(後來聽其他的出租車司機說,我們被繞了大約10塊錢的路)。做了9點40的一班開往石林景區的大巴車,車費每人27(含2塊錢保險),大概一個多小時到達石林景區停車場。回昆明的車票就在下車的地方可以買,每人26(含保險1塊錢),坐滿就發車,最後一班好像是下午6點半。
2.石林
從停車場步行5、6分鐘就到了石林售票處,全票140,學生證和65以上老人優惠票100,70歲以上老人免票。門口檢票的時候會查學生證,但是主要看注冊的有效期,對照片倒不是那麼仔細。
另外雲南的旅游景點門票基本上都不是帶郵資的明信片形式,所以有行走途中寄明信片的習慣的人,要自己找郵局了。石林景區停車場出口處有個郵局,可以買到明信片和郵票。郵局只有一個大姐看著,趕上她去吃飯或者方便,郵局就是關門的。明信片是成套賣的,15塊錢一套。
園區內有電瓶車,統一管理統一價格,200塊錢游覽石林全景(要回到出發站下車),只能包車,1個人坐和10個人坐價格是一樣的。進了景區大門之後沿著大路走大概十分鐘的樣子,左手邊就可以看見車站。也有送完客人出大門後,回來半路拉客的電瓶車,可以少走幾步路。電瓶車司機都是撒泥小姑娘。一路上她們會給你介紹各種景點,回答你的問題,還不錯。我們還通過開電瓶車的小姑娘找了一個導游,也是撒泥小姑娘導游費60,個人覺得如果不請導游,石林不過是一堆一堆的石頭,想像力不是很好的人,是在也看不出什麼所以然,請個導游還是挺有必要的。 導游會全程跟著你坐著電瓶車圍著大石林的外圍繞一圈,在3-4個景點停下來,看大石林的全景,像關公的石頭,像大像的石頭,還有奧運火炬,小豬之類的。車回到出發地後,跟著導游步行從石林裡面再近距離看一遍,還能走到小石林,阿詩瑪的化身是就在小石林,之後給電瓶車司機打電話,她就會來接你,把你送到大門外的停車場附近。請導游要注意了,行程結束的時候,小姑娘會請你協助她們工作,去免費喝一下石林地區特有的山茶,喝茶不是目的,賣茶才是目的。我們委婉的拒絕了導游小姑娘,小姑娘有點失望。沒有在我們身上賺到茶錢的回扣,就急著跑去接待下一撥客人了。哎,不評價什麼了,反正早已經習慣了,也不能全怪導游貪圖回扣,單靠講解的確賺不到合理的工資。總的來說小導游還是不錯,講解比較細致,而且還主動攙扶老人,幫你照相什麼的。小導游走後,我們坐在蓮花池旁邊的日月廣場,看了 一會表演,就叫車接我們離開了。在景區內的時間大約有2半小時吧。
除了景區之後本來想簡單吃點飯再回昆明市區的,但是一碗米線要二三十,想到再堅持一個多小時就回昆明,決定忍到城裡再去吃一頓好的。
3.阿詩瑪和撒泥人
石林地區是撒泥人的聚居地,也是這次雲南之行遇見的第一個少數民族。撒泥人是彝族的一個分支,幾萬人而已,還算不上一個民族。對於撒泥人的了解,大概也就是局限在“阿詩瑪”的傳說中吧。我知道阿詩瑪是個故事,是個電影,是個香煙的牌子,卻不知道,阿詩瑪的傳說,其實源自一部著名的流傳於雲南彝族撒泥人中的口傳敘事長詩《阿詩瑪》,分《應該怎樣唱呀?》《在阿著底地方》《天空閃出一朵花》《成長》《說媒》《搶親》《盼望》《哥哥阿黑回來了》《馬鈴響來玉鳥唱》《比賽》《打虎》《射箭》《回聲》共十三章,計一千六百余行。長詩以女主人公阿詩瑪的名字為篇名,以阿黑、阿詩瑪兄妹反抗封建貴族勢力的不合理婚姻為主線,歌頌了彝族勞動人民不畏強權、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鬥爭精神和英雄氣概。
“在撒尼族阿著底地方,格路日明夫妻耕種山地住著草房。他們有個勇敢的兒子阿黑,又生下一個可愛的小姑娘。
天空閃出一朵花,小姑娘名叫阿詩瑪。她的名字像香草,從此美名傳四方。不知不覺長到十六歲,就和阿黑哥哥下地干活。哥哥犁地朝前走,妹妹撒糞播種緊跟上。阿詩瑪長到十七歲,繡花包頭頭上戴,美麗的姑娘惹人愛;繡花圍腰亮閃閃,人人看她看花了眼。爹媽見女兒長大了,悄悄問她喜歡和誰相好。她說:“兩股水到頭要淌在一起,青松和磕松從不分離。春夏來播種,秋冬來收獲,會盤田的人我才中意。”“跳起舞來笑臉開,笛子一吹百鳥來。這樣的人我喜歡,這樣的人我疼愛。”阿著底地方的青年,都偷偷地把她戀,沒事每天找她三遍,有事每天找她九遍。
黑心的財主熱布巴拉,想給兒子阿支娶親,就請海熱做媒人。“只要你給我兒討來阿詩瑪,我的謝禮大,金子隨你抓,銀子隨你拿,山羊綿羊隨你拉。”討厭的猴子下山來,是為了偷吃莊稼;討厭的海熱到阿著底來,是為了勸說阿詩瑪。“阿著底下邊,熱布馬拉家,銀子搭屋架,金子做磚瓦。這樣好的人家,阿詩瑪該嫁了!”阿詩瑪聽後氣憤地說:“清水不願和渾水在一起,我決不嫁給熱布巴拉家;綿羊不願和豺狼作伙伴,我決不嫁熱布巴拉家。”海熱威脅說:“熱布巴拉的話,好比石岩壓著嫩樹芽。熱布巴拉家要娶你,你不願嫁也得嫁!“阿詩瑪回答:“不嫁就是不嫁,九十九個不嫁,有本事來娶!有本領來拉!”
人馬像黑雲,地上騰黃塵,熱布馬拉家,厚臉來搶親。可愛的阿詩瑪,被人往外拉。她忍住眼淚咕:“爹呀媽呀,快叫哥哥阿黑回來吧,快叫哥哥阿黑救妹吧!”
哥哥阿黑啊,他到遠處放羊去啦 。一天夜裡夢見家中院子被水淹,大麻蛇盤在堂屋前。他不分白天和黑夜,三天三夜就趕回了家。他一聽說阿詩瑪遭劫難,就呼地背起了弓和箭,跳上黃騾馬,去營救親妹阿詩瑪。馬鈴響來玉鳥叫,阿黑來到了熱布巴拉家。“阿詩瑪,你在哪裡?”阿黑的吼聲震撼了大地。
阿支關起大鐵門,攔住阿黑不准進。要和阿黑比賽對歌、砍樹、接樹、撒種、拾種,只有阿黑比賽贏,兄妹才能見得成。對歌對唱四季鳥,阿黑越唱越有神,聲音就像知了叫。阿支臉紅脖子大,聲音就像癩蛤蟆。砍樹時阿黑斧頭快,一斧砍下三大塊;熱布巴拉倆父子,兩斧頭砍下一小塊。接樹時阿黑於頭快,一連接上三大塊;熱布巴拉父子倆,兩人接了一小塊。比賽撒種與拾種,勤勞的阿黑樣樣快,熱布巴拉父子倆,沒有勝來只有敗。
熱布巴拉起壞心,他把阿黑請進門,半夜要用虎傷人。阿詩瑪拿起口弦打招呼:“他們比賽比不過,今晚要放虎害哥哥。”阿黑夜半閃在樓梯口,只等老虎衝上來,嗖嗖三箭射過去,老虎立刻倒下地。熱布巴拉倆父子,早晨一見死老虎,嚇得全身打哆嗦。萬般毒計都用過,該讓妹妹見哥哥。
阿黑備馬出大門,回頭不見阿詩瑪。阿布巴拉變了卦,還是不放阿詩瑪。阿黑回頭射三箭:一箭射在大門上,二箭射在堂屋柱子上,三箭正中堂屋供桌上,整個院子都震動,熱布巴拉著了慌。全家來拔箭,箭像生了根。五條牛來拖,也不見動半分。只好請求阿詩瑪:“阿詩瑪呀阿詩瑪,你家的金箭聽你的話,只要你能拔出箭,一定讓你轉回家。”阿詩瑪喊著哥哥的名字,拔箭就像摘下花一朵。熱布巴拉打開門,阿詩瑪見到了阿黑哥。
熱布巴拉家心不甘,商量辦法來暗算。忽然想起十二崖子腳,央告崖神把路斷。馬鈴響來玉鳥叫,兄妹二人回家鄉。走到十二崖子腳,小河頃刻變大河,不盡洪水滾滾來,兄妹二人不能過。哥哥走在前,妹妹過不了河,妹妹走在前,哥哥過不了河。兄妹手拉手,決心一起過。滾滾洪水起大波,可愛的阿詩瑪,卷進了大漩渦。阿黑在風雨中高聲喊:“阿詩瑪!阿詩瑪!阿詩瑪!”十二崖子頂,有人來回答:“阿詩瑪!阿詩瑪!阿詩瑪!”十二崖子上,站著一個好姑娘,她是天空一朵花,她是可愛的阿詩瑪。從此以後,阿詩瑪變成了回聲,你怎樣喊她,她就怎樣回應。
------- (撒尼族民間敘事長詩《阿詩瑪》,整理者之一黃鐵,1920年生於湖北武昌。1953年10月發起、領導了對《阿詩瑪》的搜集、發掘和整理工作,長詩於1954年出版。196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出版了由現代著名詩人李廣田執筆修訂的新版本.)
4.1910火車南站
回到昆明大約下午3點左右,打車直奔朋友推薦的1910火車南站餐廳吃飯,在昆明市政府旁邊。拉我們的出租車司機前幾天剛送一個台灣人去那裡吃飯,據說口碑不錯。可惜的是,我們到了才看到,他們這裡初一到初七休假不營業,白跑了一趟。
5.翠湖邊 味彩
之後我們又打車奔翠湖西岸,朋友推薦的另外一家餐廳:味彩,在雲南省圖書館和講武堂附近。到了之後,人家要到5點才提供晚餐,也就是說還有半個多小時才能吃上飯。折騰了一天,再也走不動了,於是就奢侈的點了280多塊錢的茶,邊喝茶邊等著供應晚餐。翠湖西岸有很多會所,用餐的環境不錯,感覺有點像北京的後海,臨湖而建,只不過不是酒吧,而是茶館。這一餐連茶水帶吃飯,4個人消費565。其實這裡吃可以很貴的,我們是吃的是很節省的。
6.講武堂
吃完飯,恢復了力氣,就到附近的講武堂。講武堂是每天上午8點半到下午5點半免費參觀的,可惜我們去的時候已經關門了。只能在講武堂院子裡的操場上隨便溜達溜達,有個關於古巴的攝影圖片展,看看照片,順便聽聽公公講講家史,據說公公有個姑父是陸軍學院畢業的,也是經過沙場的。
7.翠湖
然後有沿著翠湖看了看黃昏的景色,走到翠湖東門的時候,月亮已經爬上樹梢了。等了半個多小時之後,終於等來一個空車,打車回家休息了。明天一早7點40的飛機,還要飛大理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