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是一個從小就向往的地方,沒有如杭州般近若比鄰,隨時背上書包就可以朝發夕返,也沒有似廈門,香港般,突發奇想,帶著強烈的好奇和探究衝動地出發了,而桂林,似乎在記憶深處低調地潛伏著,時不時冒出來撩動一番心弦,但總是在意念形成前又飄然而逝,所以盡管從小學四年級的課本開始就刻下了“桂林,漓江”,但一路成長至今,卻尚未踏足。今此,許是過年以來,工作強度過盛,原本3月的淳安千島湖之行也隨之泡湯,所以心裡一直想要好好地放松一下,正好清明有3天假期,正是好時機,然近郊之地如杭州必是掃墓,踏青高峰之所,實不欲同流人潮。此時,心底那個一直盤踞的念頭又悄然而至,雖然琢磨著3天的確過於倉促,但錯過這次,不知下次是何時了。因此毅然下了決定,出發吧!
3月下旬先定好了機票,春秋的特價已經售罄,不過比起其他航空公司,4,5折的價格也算優惠了。然後開始做功課,既然只有3天時間,就更好好好安排了,商業氣過重的景點一律不考慮。經過一周的功課,初步計劃行程為漓江精華段竹筏漂流,爬古東瀑布,陽朔遇龍河,自行車田園風光游,桂林的兩江四湖。。。
4.3周五晚到達浦東機場,春秋上海去桂林的都泊浦東,雖然路程遠,但是第一次看到了浦東機場迷人的夜景,璀璨奪目的燈光和頗費心思的設計,還有那泊清澈的水潭,倒映出的燈光,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盤,別有一番風味。
因為當時趕飛機,所以沒能拍照留下這美景。
航站樓內,最吸引偶的是那上空高懸的一根根白色斜體的柱子,使人一走進樓內,一股時代感就撲面而來,很是大氣。
這是可愛的海寶
坐上飛機,隔壁是一對澳大麗亞的老年夫婦,在機上聊了一會兒。他們去過中國23個省,目前在上海師範大學教劍橋英語。不過桂林也是第一次去, 不過他們可以呆上9天,幸福啊!
晚上9點多到達桂林兩江機場,機場並不大,出發和到達大廳是二合一的,記得當時從廊橋轉到大廳時,第一眼就看到很多頭戴黃帽子的旅行團游人迎面坐在眼前還真實吃了一驚哈。
幾分鐘後就坐上了機場到桂林市區民航大廈的穿梭巴士,說起來,桂林機場的巴士做得很不錯,聽說只要有航班,不論多晚,都有穿梭巴士送去市區。巴士的售票MM會問清楚每個乘客的下車點,有些在中途就下去了,而更多的是和我們一樣到火車站附近的,那條恰好叫上海路,有個乘客沒聽清楚還狐疑地問售票MM,“不是到桂林了,怎麼是上海呢?”哈哈^-^
下車後,就有幾個大媽,大叔上前詢問要不要住宿之類的,一句“已經定好了”打發來人,然後辨清方向朝著目的地—桂林花滿樓國際青年旅舍前行。
桂林的旅行業的確很發達呢,已經快11點半了,還有幾家旅行社燈火通明地接待游客呢。沿著上海路往前走,路邊地樹木特別地茂密,這也是桂林給我的第一個印像,綠化搞得很好。轉彎後,就看見桂林火車站安靜地隱埋於夜色之中,在天亮地忙碌吞吐前好好休息吧。而旅舍就在火車站的對面,位於鬧市中,街前小攤子亂中有序,新廈舊居錯落,走到小巷盡頭疑無路,右拐拾級而登卻別有洞天。門庭內外花似錦,流水淙淙伴清風。步入大堂,還有很多國外友人在登記入住,而再我們之後還有一波人,從一個側面也反應了這座城市旅游業的繁榮。
漓江
依稀還記得那個懵懂兒童在背誦著“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情景,其實感覺去桂林,一大半是衝著漓江的山水去的。可以說漓江之於桂林更甚於西湖之於杭州。所以來桂林後,沒有來得及去2江4湖或者桂林地標―像鼻山,首先直奔著往漓江而去。
參考之前做的功課,決定竹筏漂流漓江最為精華的一段:楊堤――興坪。從桂林火車站坐去陽朔的大巴,在楊堤路口下車後過馬路就會看到一個很大的旅游告示牌,上書“楊堤人民歡迎您”
還有漓江徒步游路線,如果時間夠,我也想好好花上一天時間,步行游覽漓江,相信和竹筏的欣賞角度不同,景色也會別有特色。
等了10分鐘左右,去楊堤碼頭的小巴來了,原以為應該很快就到的,沒想到也開了大約半小時。楊堤本身就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沿途青山,良田,牛羊讓雙眼應接不暇。而司機又開得很快,不少景致都因此而糊了,只好放棄。
這個是難得一張沒有糊掉的,看此2座山,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到達碼頭,游人並不多,之前聯系好的沙洲綠(興坪大河背村的農家)的大陳已經等候多時了,看著眼前的青山綠水,迫不及待地想要融入進去。於是上了筏子,新鮮的取得大陳的同意,拿著另外一只槳,撐槳離岸,順流而下。
當天的桂林是陰雨朦朦的,下船時還是陰天,但起航不久,小雨點就開始在清澈的漓江上畫氣了圈圈,心情略有些掃興,但大陳一直在旁邊說,“秋北京,夜上海,霧重慶,雨桂林”是最好的拉,而且漓江最美的景色就是煙雨漓江,有些人想要一睹,還沒有緣分,想我這樣一來就可以看到最美的景致,運氣很不錯。不管是真的還是安慰,總之在朦朧的雨絲中游覽漓江,也的確添了份詩情畫意。而且後來我也見了放晴的漓江,可謂不虛此行。
江山惹得游人醉,印入肝腸都是詩。漓江歷史上曾名桂水,以流域孕育的獨特絕世而又秀甲天下的自然景觀--桂林山水,其風景秀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早在南宋時期,“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已名揚海天下。
兩岸的青山在人們的想像下,一座座變得栩栩如生。大陳一邊搖著筏子,一邊講述著。。。
過楊堤,前面便有一處巨大的山崖撲入眼簾,注目凝視,山崖下那塊大石壁上竟現出奇特的斑紋,它輪廓分明、色彩斑斕,酷似一支神來之筆繪就一條溯流而上的大鯉魚掛於崖前,這便是那神奇的“鯉魚掛壁”景觀。
傳說這條漓江中的大鯉魚被這一帶秀美的漓江風光所吸引,為了能全視角地欣賞這人間美景,竟不顧一切地縱身躍出水面,不料卻被這石壁上的鐘乳石掛住,這一掛就是千萬年,千萬年的時空裡,它享盡了這超凡脫俗的美麗景色,也使自己成了這漓江岸邊的一道風景。
這個是神筆峰
就是正中那座。
近一點
再近一點
遠處山霧繚繞的是童子拜觀音
中間一個尖峰,形似觀音菩薩,名觀音峰;在觀音峰前下方有一小山,像是童子對觀音低頭朝拜.
這張的角度可能只能看到觀音。
行舟一會兒,雨停了,天色也漸漸亮了一點。這時突然發現小學課本裡描寫的果真不錯,漓江的水真的好綠,綠的山,綠的樹,綠的水,綠的天——綠得透明、綠得爽眼,而且透著雨後的清新。
無人問津的渡口
歪脖子樹
漓江水暖鴨先知(遠處的那一行白色,是鴨子哦)
兩旁有一些游船和竹筏趕超上去,不過那些轟轟作響的馬達聲實在有些煞風景,也擾亂了漓江的寧靜,像我們這樣,劃槳徐行,才是最能體味漓江的吧。不過大家都各有所需,對時間緊張的游人來說,快捷而同樣能一覽秀麗風光的游船更滿足需要。
這個烏龜爬山 山頭上有塊岩石似只烏龜,當游船前行時 ,這龜徐徐上移,仿佛向頂上爬。感覺還是蠻形像的。
大家找到那只龜了嗎?
再往前,就是著名的九馬畫山了。山壁的岩石上因凹凸不平、顏色濃淡而形成似馬非馬的圖案。古人曾有詩雲:“自古山如畫,如今畫似山。馬圖呈九首,奇物在人間。”
很多游人停留在此,細數著辨認出的馬匹,你能看出多少匹呢?
在九馬畫山前面,有一大片開闊的石灘,很多小販搭了棚做起了生意,於是很多游人到此也紛紛停船上案,一品美食,如蝦餅、煎小魚、煎螃蟹、芋頭餅、馬蹄糕、糯米丸子……
屬貓的偶自然是要了2串魚先,然後受到芋頭餅香味的吸引,也買了一個。話說桂林的荔浦縣就是產芋頭的,所以這邊的芋頭餅的確好吃一點,漁民都是現做現賣的,料放得特別足。
填了填肚子,就在四周逛了逛。


這個是魚鷹,被主人用來賺YZ。偶之前在做功課時看到有朋友寫道鸕鶿的,比起魚鷹來,更希望能看到鸕鶿,可惜一路下來,都無緣得見。

這只悠閑酣睡的動物。。。。。。偶的一些同事看了後說是狐狸。。。呵呵

信步了一會,天色漸暗,於是重回竹筏,離岸的水也特別清澈

岸芷汀蘭

離九馬畫山之南不遠,便是黃布灘。這裡水面寬闊,水流徐緩,聽大陳說漓江山色之美,美在倒影中;漓江倒影之美,就數黃布灘倒影最為醉人。

這裡江流清澈,碧綠透底,從水面上可以看到江底有塊米黃色的大石板,長、寬各數丈,恰似一匹黃布平鋪在河床之上,黃布灘由此得名。

可惜偶們當日,剛剛下過雨,湖面不是特別平靜,聽說如果在晴天無風的日子,倩影倒映在江中,十分清晰,簡直令人分不清水上青山和水中倒影


再往下,江面越來越寬闊,竹筏,游船也少了很多,而且撲面而來的是夾雜著兩岸植物香氣的清風,感覺特別舒服。

接著便來到楊堤--興坪段最後的一個景點,也是很有名的,因為那裡就是新版20元取景的地方。

沒事,偶出發之前特地准備了幾張20元的紙幣,來做個對比吧

基本輪廓還不錯吧,如果找到最佳的位置,應該會更像。
這是又劃了一段距離,回拍的,把岸邊的植物也囊入鏡中。

就這樣,到了興坪,而我們定的沙洲綠就在興坪對面的大河背村。
沙洲綠
答應過小7今晚更新啤酒魚,所以先寫沙洲綠。
沙洲綠,是興坪鎮對岸大河背村的農家,在“做功課”時偶然看到小陳的帖子,3年如一日的回復著所有網友的提問,還熱心地提供自己的旅游建議。另外搜索了一下其他住過朋友的游記,評價都不錯,於是便定下了。
沙洲綠,這個名字就很吸引人,想來會是一片可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世外桃源,事實也確認如此。

竹筏靠岸,停泊在一片沙洲島上,周圍青蔥翠綠,江水清澈,山風縹緲。羊腸小道,竹林幽邃。因為前幾天一直下雨,道路有些泥濘,但絲毫不影響欣賞的目光,對著路邊,空山新雨後的花兒來個特寫吧。

沙洲綠的牌子很顯眼地掛在門上,雖然個人感覺和背後農家的風景不是那麼協調,但現在,酒香也怕巷子深,而且能讓住客第一時間找到也是最重要的服務哈。

走進院子,小片的耕種地,藤架,如同家鄉的小屋,強烈的田園氣息撲面而來。我們的房間在3樓,是個風景可以從窗戶裡滲進來的住所。

走道

陽台

房間,干淨,整潔,基本的設施都有,最重要的就是給人感覺就像沉睡在大自然的懷抱中。

從陽台往前看

從陽台往後看
興奮了好一陣,直到聞到陳媽媽那香氣撲鼻的菜映入眼簾,才發覺肚子好像早已叫了。
啤酒魚,偶來啦!!!!!!
啤酒魚是陽朔有名的地方特色菜,據說是在陽朔這個中西文化完美結合之地的飲食風格的交融。作為主要的鮮活的鯉魚,草魚捕自清冽的漓江中,而用來紅燒魚的啤酒則原屬於西方最傳統的飲料.在烹飪中把啤酒用於中國菜肴的大膽嘗試,最終創出了一個極具特色的地方名菜而火爆於陽朔,乃至擴展到整個桂林.

而且烹調過程中,還會放入番茄,青椒,芹菜等等輔料,更是讓人胃口大開。魚皮也特別好吃,魚鱗被炸成一層脆殼,又沾滿了醬汁,真正是一次全新的舌尖體驗。
陳媽媽的手藝特別好,菜的分量也很大,雖然其他菜偶沒有吃完,不過啤酒魚偶終於是消滅干淨了,具體來說,應該是在小白(沙洲綠的一只小白貓)的幫助下完成的,看到偶吃得那麼香,小白也蹭到腳邊,於是就看見桌上一只“貓”夾著筷子吃魚,桌下一只貓叼著吃魚。當時吃得急,相機也沒帶在身邊,所以啥都沒拍,不過偶已經拜托小陳得閑幫偶拍下小白的貓照,是一只很機靈的貓哦。
2只貓把整條魚都消滅後,都很滿足地舔著嘴,當然桌下的那只更講衛生,舔了N久,偶則再一旁順著他的毛發輕撫。。。
時間就這麼過去,天空上的星星日漸閃耀,我們在前廳和小陳聊了一會兒,原來他是南寧的大學老師,教得是旅游,很搭配的課程呢。臨回房那會,還特別熱情地送了偶一個很大地柚子,雖說是去年摘的,水分肯定流失不少,但吃起來,還是很甜的
回房,從窗外看著已經完全沉醉在夜色中的青山綠水,竟有一絲的陌生,黒黒的山體沒有了白日的清秀,倒顯得有些可怕起來。於是拉上了窗簾,准備早點休息。
翌日,在清脆的鳥鳴中醒來,第一個念頭就是馬上拉開窗簾,看著重新又“恢復”生機的青山綠水煞是開心。站在陽台上眺望得出了神,還是陳媽媽問了句:“早飯要不要吃米粉?”才“醒”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真的就是她們得寫照,陳媽媽已經在地裡忙活了。

這低矮的瓦房便是廚房,可口的飯菜便是從哪裡誕生的。
吃過早餐,因為行程緊張,我們便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沙洲綠,臨走是還問陳媽媽買了一罐自制辣椒醬,網上看到很多人都慕名來買,所以也帶回一份給辦公室那些極能吃辣的。

原本只想拿份小的,誰知陳媽媽說沒有,硬是連瓶給了那麼大一罐,當時還擔心飛機安檢的時候過不去呢。
走出沙洲綠,心中默默決定,下次一定還要再來桂林,再來沙洲綠,而且要多呆上一陣,好好體驗這田園生活。

一路順著小道,沿著漓江邊走,風景很美,不一會就來到了渡口,對岸便是興坪鎮。
擺渡過去,雖然天色還早,興坪鎮上的小販們卻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郭山村酒旗風。 這意境才顯示出興坪古鎮的風貌。

這是興坪的青年旅舍,名曰老地方
要不是先看中沙洲綠,大概就會選這了吧,建築也很別致。

一路往裡走,古鎮的深處似還在睡夢中。

(大河背村的景致)

(漓江一瞥)

(青山綠水圍繞的房間)

(沙洲綠)

(嬉戲的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