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喜馬拉雅南麓之十

作者: crystal64

導讀2月19日:今天安排的日程是:上午去帕斯帕提納特神廟游覽;下午在加都杜巴廣場轉轉。一早7:30打車出發,車到神廟附近的一個街邊小市場停下。下車後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燒屍味道,街頭人很多,有些髒亂,。盡管在尼泊爾待了這些天,也參觀了許多神廟,但從沒有像參觀這個神廟如此神秘,不自覺地對神廟充滿了敬重神聖之感,也許這就是對生命的敬重。帕斯帕提納特 ...

2月19日:今天安排的日程是:上午去帕斯帕提納特神廟游覽;下午在加都杜巴廣場轉轉。一早7:30打車出發,車到神廟附近的一個街邊小市場停下。下車後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燒屍味道,街頭人很多,有些髒亂,。盡管在尼泊爾待了這些天,也參觀了許多神廟,但從沒有像參觀這個神廟如此神秘,不自覺地對神廟充滿了敬重神聖之感,也許這就是對生命的敬重。帕斯帕提納特神廟又叫大自在天寺,這裡最徹底地展現出了尼泊爾的民俗文化、藝術、宗教、傳說、生與死、建築等,因而成為印度和尼泊爾印度教徒的濕婆神總廟,是印度教最神聖的地方。神廟中供奉的濕婆化身的帕斯帕提納特神。神廟占地面積很大,除了帕斯帕提納特神廟外,還有喬羅迦陀神廟、姑哈耶施瓦麗神廟、羅摩神廟等,神廟外的山上還有一大片塔廟,一排濕婆神的林迦神龕,很多居住巴格馬蒂聖河附近廟內的苦行僧就在這裡修行,有時他們會擺出修煉姿勢供游人拍照,以換得一些小費。因印度教寺廟不准非印度教徒進入,所以沒留下什麼照片。

帕斯帕提納特神廟外的巴格馬蒂河是他們的聖河,河畔有6座石造的火葬台,是尼泊爾印度教徒舉行露天火葬的場所。據說以橋為界,上游是皇室權貴上等級的人,橋下游是窮人和下等級的人。逝者的骨灰會被撒入河裡,隨波而逝。作為印度教徒,他們相信聖河可以通往天堂,這樣做靈魂便可以獲得解脫。我在橋上觀看了從用聖河之水清洗逝者的身體,一直到火葬台焚燒的全過程,多麼神聖的儀式,令人產生對生於與死的敬畏。

帶著對生命的敬畏離開了南亞一帶最大的印度教的總廟——帕斯帕提納特神廟,打聽著前去尼泊爾藏傳佛教的中心,也是喜馬拉雅一帶佛教徒的聖地——布達哈大佛塔。書上說從帕斯帕提納特神廟到大佛塔只有1.5公裡,但我們走了好久也沒影,實在不想走了,還是打車了。布達哈的意思是“覺悟”,該塔是亞洲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覆缽體半圓形佛塔建築,塔高40米,周長100米。佛塔周圍從前只是一個村落,後來成為藏人較為集中的地區,人口不斷增加。我們繞塔一周,很快就參觀完了。回加都午餐,我和羊羊決定去加都最好的餐廳吃尼泊爾套餐,為了吃套餐我們早晨都沒吃飯,留著肚子中午豪吃一頓。到餐廳12點多,竟然冷冷清清沒人吃飯,很是奇怪,進去一問才知道人家是下午2點才開始午餐,現在吃嘛兒嘛兒沒有。看來尼泊爾人早晨起床晚,早、午、晚餐都推遲時間了,沒有口福了。沒關系,在加都好吃的東西多了去了,再奔下一個fire and ice意大利餐廳,一聽這名字就提胃口,據說這裡的批薩最好吃,冰激凌也絕好,意大利進口的。以前的尼泊爾王子經常帶女友來此用餐。餐廳的環境自然不錯,批薩口味純正,只可惜因白天沒電,冰激凌沒有,遺憾啊!

飯後去加都杜巴廣場,這個廣場由南面的巴甚塔布爾廣場、西面的杜巴廣場和北面的科特廣場組成。有許多神廟,與巴德崗、帕坦的杜巴廣場由相似之處,由於看得多了,有了審美疲勞,對相同的寺廟不再感興趣。但女神院留給我的印像很深。這裡供奉的活在人間的女神——庫瑪麗,她是人間精心挑選出來的女神化身。按規定女神僅能從加德滿都市的釋迦家族2-3歲的幼女中選出,全身不得有疤,不能流過血,符合32種特征,經過秘密的考試成為活女神。女神只在特定的時間在三樓窗口一展芳容,她不可以在任何人面前展露任何表情,因此人們所能見到的都是那種神的威儀和與她年齡不相稱的沉穩與冷漠。據說現在女神已不在窗口露面了,我們也沒有見到活在人間的女神,但女神院的建築及木雕非常精致。

下午5點多回到GH,洗過澡休息,晚上看了會電視,楊紫瓊、李連傑演的,國內好像還沒放映,也不知什麼名字。計劃著明天去加都的新市區看看,幾天行走於古城,快要腐朽了,要回家了,有點現代氣息才好。



(巴格馬蒂聖河)



(布達哈大佛塔)



(fire and ice 意大利餐廳)



(加都杜巴廣場)



(女神院——女神在三樓窗口一展芳容)


精選遊記: 加德滿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