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代夫(維拉沙魯(原拉古娜)島)+吉隆坡游記加攻略

作者: 我是非魚

導讀馬爾代夫-吉隆坡游記時間:2010-01-23 至 2010-01-30行程:北京-吉隆坡-馬累-科倫坡(轉機)-吉隆坡-北京馬爾代夫:維拉沙魯(Velassaru)島,原拉古娜(Laguna),東經73度26分,北緯4度7分。赤道以北,靠近赤道Day1:北京-吉隆坡-馬累-維拉沙魯早上8:55的飛機,雖說不用起太早,但還是想留點時間逛逛首都機場免稅店。事實證明我們還是去晚了,沒有時間細逛免稅店。根據 ...

馬爾代夫-吉隆坡游記時間:2010-01-23 至 2010-01-30行程:北京-吉隆坡-馬累-科倫坡(轉機)-吉隆坡-北京馬爾代夫:維拉沙魯(Velassaru)島,原拉古娜(Laguna),東經73度26分,北緯4度7分。赤道以北,靠近赤道Day1:北京-吉隆坡-馬累-維拉沙魯早上8:55的飛機,雖說不用起太早,但還是想留點時間逛逛首都機場免稅店。事實證明我們還是去晚了,沒有時間細逛免稅店。根據我歐洲、美國、東南亞多國游走的經驗,北京首都機場的免稅商品尤其是煙和部分優惠裝的化妝品,價格幾乎是全世界最便宜的(特定國家的特定商品除外),而且這裡可以以人民幣結算,更加方便的是可以先只交少量的定金,商店工作人員會將你挑選好的商品包裝好。回國的時候憑取貨單在行李提取處直接交錢取貨就行。省去了路途中攜帶各類商品的煩惱,省去了兌換外幣的麻煩,而且價格很有可能是你整個旅途中發現的最便宜的價格,你又何必再對其他國家機場的免稅商店抱有幻想呢J(就當是給首都機場做廣告吧,呵呵)中國人地位的提升起碼在首都機場得到了體現。基本上國際航班和國內航班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多了一道海關。無論是入境還是離境均不用填表(回國時要填一個健康表),通道和櫃台也是本國公民優先。可惜在國際上中國護照的信譽還不足夠高。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免簽游遍世界,也就是我們可以大規模向世界輸出先進文化的時候了。我排隊的運氣一貫的差。好像我每次所拍的隊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小麻煩因而成為前進最慢的隊伍,無論我在排隊前如何斟酌猶豫於站在哪一個看上去會快一點的隊。因此辦登機手續時我讓翠翠同時也排在旁邊的隊,但翠翠不願離開我哪怕一兩步的距離。不出所料我這個隊前面三個馬來西亞小伙子出了問題,電腦裡似乎找不到他們的信息。又不出我所料,辦登記手續的女孩是實習生:基本上連如何輸入電腦都需要旁邊的學姐指導。隊伍遲遲不見移動,翠翠見勢不妙重新排到旁邊的隊伍裡,而我則開始埋怨翠翠,翠翠很郁悶也很受傷。其實無非就是相差幾分鐘最多不到十分鐘的事,早點還是晚點排到對整個旅途幾乎沒有影響。但我有排隊焦慮症,總覺得自己的隊伍永遠不往前移動,生平也最不願站在長長的隊伍中等待什麼。因為這麼一件事,翠翠坐上飛機時情緒有點壞,拒絕我用給她拍照來示好的企圖。直到開始發放食品,翠翠的情緒才逐漸好轉。出發前兩周,我們相約節食減肥,為的是在浪漫的海邊能留下我們嬌人的身材。今天一整天的行程都是在路上,我們總擔心會餓一路(出發前翠翠已經餓的要求吃一頓大餐再出發,被我嚴詞拒絕),因此我們吃下了每次發放的所有食品。結果是這一路我們的肚子都撐的鼓鼓的,之前兩周的成果,基本上一天就廢了。下午三點多到達吉隆坡機場。要在機場呆大約4個小時。百無聊賴的我們在機場瞎轉,基本上一看免稅商品的價格我們都沒有了購買欲望。前文交代過,我們感興趣的大部分東西,都比首都機場要貴。即使這樣還是買了一套護膚品,然後徹底沒事干了。我們所在的是吉隆坡C區航站樓,也叫衛星樓,主要是國際中轉區。核心區有一個小小的熱帶雨林園林。一樓有一些咖啡館和小吃店,二樓有一間很大的Burger King和一間面館,看上去像華人開的。中國人基本上都往這個面館集中。巨大的碗吸引了我們,菜單上有圖片,基本上是標准的港式面。端上來的第一反應是:碗太大了,面太少了。真的吃起來其實也不少,一碗面也能吃飽。之所以覺得面少是因為碗實在太大J。這裡的椰子很神,不像大多數地方被砍開一個口子,而是頂端被整齊的削去,露出完整的椰肉且依然成封閉狀態,用吸管插進去喝。削椰子的師傅水平實在太高了,贊一個。去往馬累的候機室裡,幾乎都是亞洲面孔,看上去中國人占了80%以上。看來中國人是真的富了――不過僅僅4天在島上就需要一個人花費一萬多,這樣的消費在我看來不應該如此普及――有點貴的說。晚上8點多我們登上了去往馬累的飛機。這個航班是在吉隆坡-馬累-科倫坡-吉隆坡之間循環的航班,和斯航代碼共享。去程是吉隆坡直飛馬累,返程是馬累經停科倫坡然後吉隆坡。所以選擇這個航班從吉隆坡到科倫坡的人是最倒霉的,繞了半個圈。馬爾代夫比北京晚三個小時,當地時間晚上9點多也就是北京凌晨0點多我們抵達馬累國際機場。機場太小不需要廊橋,我們直接從飛機的舷梯走到地面,因此大家有機會得以和飛機親密接觸,拍一兩張近照。馬爾代夫是落地簽證,游客只要拿著酒店的預訂單就可以順利的得到簽證。宿命再一次顯靈,我所排的那一隊果然再次成為行進最慢的隊伍:前面有一對中年中國夫婦帶著小孩,和簽證官糾纏不休。實在不願等了,我走向前去打探情況。原來旅行社提供給這對夫婦的酒店預訂單是全中文的,上面關於酒店的信息只有一個中文名字叫“絢麗島”。簽證官看不懂這張紙,這對夫婦完全不懂英文,更不知道島名。我試圖幫他們和簽證官交涉但被拒絕,只好請他們在旁邊稍候,讓別的旅客先辦手續,然後提醒他們打電話給他們的導游。折騰了一番他們總算讓導游和簽證官直接對上話,拿到簽證過了海關。我也只得再次感嘆我排隊的運氣之差。拿好行李走出機場,出口處一堆人舉著各個酒店的牌子。一個很帥的小黑接上我們,叫上另外一對年輕的西方情侶,走向酒店渡船的碼頭。快艇比我們想像的大,只有我們4人在船上。小黑熱情的遞上涼毛巾,然後端上一個裝有礦泉水和可樂、雪碧的盤子。攻略上只說上島的時候會有一杯免費的飲料,沒想到剛上船就有。接我們的兩個小黑把行李放好就回機場了,按照攻略上的介紹我事先准備好的一美元還沒來得及打發,船就開動了。剛下飛機還沒緩過神,如今就吹著海風向黑暗深處進發,遠處不時飄來某個島嶼的燈光,我們內心還是有小小期待的。30分鐘後我們抵達了此行目的地:維拉沙魯(之前叫拉古娜)。島上的燈光不像我想的那麼明亮,夜色深沉中我們難以一窺島的面目。不出意外工作人員已經在碼頭迎接我們。馬爾代夫的各度假村基本上接待規格和模式是一樣的,每對上島的游客都會有專人前來迎接。涼毛巾、當地特色的一小杯飲料(抱歉沒記住名字)是基本配置。接待我們的看上去像中國人,還用一句中文和我們打招呼,讓我們小小驚喜一下。不過接下來我們都是英文交談,她只是會幾句中文的菲律賓女孩,長相還行。我永遠記不住別人的名字,不妨叫她西利婭。她帶著我們從碼頭直接走向房間,沿途介紹酒店大堂、餐廳的位置、早餐的時間、為我們安排的蜜月晚餐的地點和時間、島上的各種活動等信息。無需check-in,直接在房間裡簽個字,然後西利婭把我們的護照收走復印,第二天自己去前台取回就好。行李很快也送到了,這次一美元的小費算是打發出去了。好了,我們到了。折騰了一天,從北京時間5點多起床,到現在已經是北京時間第二天的凌晨1點了。此時我們並無困意,新鮮感才剛剛開始。簡單的收拾後我們攜手散步到前台附近,今晚正好有現場小樂隊。此時我們還不知道島的全貌,在期待中我們躺在沙灘上幽暗的紗帳裡,看著游泳池底如繁星般的燈光,聞著新鮮的海風,聽著音樂,如真亦幻。。。是時候睡覺了。Day2-5:維拉沙魯因為時差的關系,早早就醒了。其實想睡著也不容易,窗外高亢的鳥鳴每天六點左右如鬧鐘般准時。百葉窗漏進幾縷薄薄的陽光,新的一天開始了。洗漱的空隙,得以仔細端詳我們的房間。我們住的是島上最便宜的房間,所謂的豪華海景房。進門是一個小小的客廳,幾步台階之上是臥室,這種躍層的結構使得房間充滿立體感。島上的房間都是有坡頂的茅草屋結構,斜面的天花板為純木制結構,巨大的吊扇掛在屋子中央,頗有復古的感覺。半開放的浴室被一道門和房間隔開,洗臉池和浴缸算是半室內,隔著窗戶是一個小花園,有露天的淋浴噴頭。馬桶被半高的牆隔在另外一邊,洗漱時窗外就是高大的椰子樹和各種熱帶植物。所謂後庭小花園,寬度大約只有1米,圍牆卻高達2米多,到更像一個過道。牆根種上幾株熱帶植物,就算是小花園了,聊勝於無。寫到現在,還未露出島的真容,我自己也覺得有點著急了J。好吧,正式開始我們的島上之旅:翠翠換上為了來海邊專門買的紅色紗裙,我們決定和昨晚相反的方向環島一圈。一切都和想像的接近,初升的陽光還不夠強烈,但海水已經是藍綠分明。高大的椰樹下各種我不認識的熱帶植物夾雜著香艷的花朵遍布小島,潔白柔軟纖細的沙子在腳下坍塌,我們漫步在清晨的海風中,零星碰到一兩個游客也是悠閑的散步,微笑示意。維拉沙魯島(Velassaru)原名拉古娜(Laguna),電影《藍色珊瑚礁》的拍攝地,據說雷諾汽車的一個系列Laguna亦取名於此。該島以沙灘聞名,沙子超白超細,沙灘面積也比較大。我們住在島的東邊,水較深,浪較大,因為珊瑚少,近處的海水顏色碧綠,遠處的海水湛藍;北邊為水上房,南邊靠近碼頭方向為水上別墅,兩處水上屋中間地帶也就是島西邊的水域較淺,海底的沙灘平緩,多珊瑚,是浮潛的好地方。東南方向是島上的中心地帶,前台、酒吧、餐館和游泳池集中在這一區域。圍著小小的島轉了一圈,並順便給翠翠拍了些照片。走到餐廳附近也才8點多。大多數游客依然在夢鄉裡,我們則決定在空曠的餐廳裡開始享用早餐。島上幾乎所有的公共建築都是四面開放的,只有房頂和柱子,坐在餐廳裡可以看到遠處的海、沙灘、椰樹、泳池和來往的游人。高大的房頂下一排排吊扇悠然的轉動,穿著圍裙的年輕服務生們掛著雖然是程式卻依然親切的笑容。早餐是四、五星級酒店常見的樣式加上一點熱帶特色,有翠翠喜歡的壽司,我們都喜歡的番茄醬焗黃豆,各色的熱帶水果。早晨無比適宜的溫度和濕度讓人胃口大開,坐在舒緩的音樂和舒適的座椅裡,我們不得不放慢用餐的速度,附庸作雅的用潔白的餐巾抹了抹嘴,喝一口加了奶的紅茶或者咖啡,往椅子上一靠,環顧四周,內心茫然――裝唄,誰不會J,第一天正式在島上,我們還沒摸著門道,不知道如果想在泳池邊消磨時光,就要先占座位――現在是馬爾代夫的最旺季,島上基本客滿。所以雖然我們起個大早,卻用了國內的經驗:我們用一個大大的袋子裝著浮潛設備、背著沉重的相機包、還帶著一些零食、水和防曬霜之類的雜物。我們背著這些東西在沙灘上游蕩,走到一處就把東西放下。換地方時再背起、放下。這樣實在太傻了,我們看到沙灘上有一對躺椅鋪著浴巾但沒有人,決定就在這裡駐腳。兩邊的躺椅上躺滿了老外,基本上都是一個模式:最大限度的光著身子,收起傘,戴著墨鏡,在烈日下暴曬並捧著一本厚厚的書。我們迫不及待要去浮潛了――第一次到馬爾代夫的游客想必是對潛水抱有最大幻想的――才不管旁邊老外的眼光吶。維拉沙魯島的潛水點位於島的西邊,平緩的海底布滿已死或將死的大小珊瑚――馬爾代夫的海水逐漸發生變化,大量的珊瑚開始死亡。凡是有珊瑚的地方都會有很多小魚環游四周。翠翠完全不會游泳,但這不妨礙浮潛。我們漂在水上,每當看到魚群就會興奮的用手指來指去。五顏六色的魚我們完全叫不上名字,圍著珊瑚快速的游動。因為水淺,陽光直射海底,波浪輕搖,光怪陸離。奇形異狀的珊瑚和五顏六色的熱帶魚觸手可及,第一次如此近距離接觸怎能讓人不興奮。因為水對光線的折射作用導致於水裡的物體會放大,有些黑色的魚看上去很大很怪異,每當看到這些魚時翠翠都會害怕的往後躲――租潛水設備時工作人員給我們看了幾種對人有危險的魚的圖片,我們並不能分辨到底是哪些魚,因此凡是長相險惡的或者個頭大的魚,翠翠一概回避。此時大約上午10點多,陽光極其強烈。我們漂在水上,並不知道我們的後背已經曬傷。畢竟是第一次浮潛,呼吸管用不習慣難免會嗆到海水。我們要上岸休息一會兒,准備換個地方看看有沒有別的好玩的。坐在躺椅上我們正在收拾,一家人氣憤的走了過來。他們像是俄羅斯人,丈夫看上去很內向,在西方人裡算是個頭很矮的,長相有點弱,在旁邊不說話。小女孩不到十歲,茫然的眼神看著我們。妻子有點胖,長的很平淡,十分氣憤的說這是她們的地盤,她們的浴巾,我們為什麼要占在這裡。我們弄髒了她的浴巾,她強烈的要求我幫她換過新的來。此時我終於搞明白了當初旁邊老外看我們的詫異眼神:原來這對躺椅是有主人的,我們到時她們剛巧不在。我們鳩占鵲巢,在我們潛水時想必這家人很是郁悶。同時我也搞明白了一件事:沙灘上幾乎每對躺椅都是專屬於某一個房間的。在淡季客人不滿的時候,你可以隨便的躺在無人房間對應的躺椅上,但客滿的時候,你就只能躺在自己房間前面的躺椅上了。由於有的房間離沙灘有十幾米的距離,且中間往往有植物擋住視線,有時需要根據方位判斷專屬自己的躺椅。還有一個判斷躺椅是否有人的重要方法:如果躺椅上已經有了浴巾,說明這裡已經有人。可當時我還以為那浴巾是工作人員替游客鋪好的呢。其實每個房間有專屬躺椅這事在攻略上我也看到過,一時興起就忘了這事。是我們的錯,自然要say sorry。但那個女人不依不饒喋喋不休。這對夫妻看上去是西方的窮人,估計和我們一樣來一次馬爾代夫不容易,被影響了游興之後很氣憤。原本歉意的我被她搞的有點不爽,於是開始裝聾作啞,以聽不懂她的話為借口,開始撤退。轉到前台,告訴工作人員幫她們換浴巾。以後的幾天我們學乖了,不再這樣背著沉重的包袱來回的溜達。最好的方法是像那幫老外一樣早早的用一本書或者眼鏡之類的在泳池邊占好位置,主要的時間在泳池邊打發,以此為據點並把東西放在這裡,想去潛水拿著呼吸管和面罩(泳鏡)就可以了。或者把東西都放房間裡,反正從房間到任何地方都不遠。腳蹼不是必須,對於會游泳的人來說甚至呼吸管也不用,戴上普通的泳鏡憋氣浮潛效果差不多。維拉沙魯島的海水非常淺,淺到珊瑚可能會劃到你。不會游泳的人干脆可以在水裡走而不是游,即使走出去好遠,水深也不到腰。所以相對於腳蹼或者呼吸管,最重要的是橡膠底的潛水鞋:可以直接在水裡走而不被珊瑚劃傷。第一次到馬爾代夫的人可能會熱衷於浮潛、背著相機四處拍照。一天以後,我們發現其實這裡最適合的不過是躺在陽光下發呆。是的,天空太透了,海水太美了,陽光太熱了,海風太軟了,沙灘太白了,沙子太細了。近處的海水碧綠碧綠,遠處的海水湛藍湛藍。高大的椰樹下低矮的灌木和各色的花朵遍布小島,除了房間的木地板和一些建築物下的水泥地面,整個島以沙灘鋪地,甚至大堂邊的酒吧地面也是沙灘。除了泳池邊的躺椅是主要的聚集地,旁邊的樹林裡巨大沙包做成的矮凳可以蹂躪成任意形狀,樹林邊緣還有三個大型的幔帳圍城的高台供情人們依偎。泳池是無邊的,水質介於海水和淡水之間,池底布有極小的燈,夜晚如星空般閃爍。島上有一些活動安排比如出海釣魚、觀海豚、水上飛機鳥瞰海島、環島游等。不過大多數人都是選擇整天泡在海灘邊。遠離塵囂,忘記工作和煩惱,沒有郵件,沒有電話,沒有現金,只有發呆!發呆!我們已呆!比較有趣的是凡是背著碩大的相機包、或者扛著三腳架的全是亞洲人――我在島上四天只看到一個西方人拿著單反相機,絕大多數西方人拿的是傻瓜機――也許是文化習慣不同,亞洲人一般都在傘下活動,西方人唯恐曬不黑。躺在泳池邊我聽到幾個老外的對話,就是在誇對方的膚色you have wonderful color,另外一個則謙虛的說我曬了好幾天。原來還擔心扛著大相機的只有中國人,後來發現其實很多黃面孔的都是韓國人,也有少量日本人。西方人另外一個共同點是人手一本巨厚的書――厚不驚人死不休――好在老外的書大多十分的輕,書厚卻不重(雜志例外,有些用銅版紙的雜志比如NG薄薄一本奇重無比)。不過即使如此,我依然頗不理解那些在站在或者靠在泳池裡雙手高舉一本書的老外:這也太裝了吧!慢說舉著一本書,即便是空手這麼舉著手也酸啊,至於在水裡泡著這麼一會兒還舉本書麼?莫裝X,裝X遭雷劈。。。從這個角度來說,東西方人是一樣的:融入到自己的環境裡才覺得舒適。也許有的老外也非常想用碩大的相機拍照(難道小旁軸可以顯示自己品位的高深?),也想一驚一乍的高聲歡笑,也覺得這麼老遠專程跑到印度洋某個島嶼上只是把自己曬黑是非常的不值,但所有的老外都這樣做,似乎這樣才是真正的度假,才是主流文化。於是他們強忍著在美麗的景色前旁若無人的給自己的愛人留下美麗倩影的衝動,非要裝著若無其事、對美麗的景色無動於衷、雖然手酸卻依然舉本書、雖然火辣辣卻依然把自己曬成豬肝,只有這樣才是他們西方人的生活,他們才會心安理得。。。是否他們也擔心受到同胞的嘲笑?我不得而知,也許是我井底之蛙小看了他們吧。我們不管這些,在泳池邊和水裡盡情拍照。平時不好意思穿比基尼,此時則比著賽著看誰穿的少。。。翠翠專門買了兩套比基尼,自然少不了擺出各種姿勢。總之,只要不妨礙他人,怎麼開心怎麼玩唄。島上的幾天,我們就這樣簡單的重復:早晨起床後圍著小島散步,早餐後泳池邊占個躺椅發呆,上午10點多潛水一次,中午後搬回自己房間前的躺椅上曬太陽,下午4點左右再潛一次水,期間拍照、回房間衝澡數次,夕陽西下時我們去拍落日,晚餐後圍著小島散步,然後躺在幔帳裡聽著音樂喝一杯啤酒,昏昏欲睡時回房間洗澡睡覺。再次潛水我們都會帶一點面包喂魚。大大小小的魚完全不怕人,甚至直接手中搶食。能夠在水下如此近距離的喂野生魚,感覺實在太好了。還有的小魚甚至啄我們的腿,大概是吃皮屑?癢癢的還有點痛,好玩的很。我們沒有專門的水下相機,買了一個可水下使用的塑料相機套聊勝於無。水下拍攝十分困難,水浪輕搖手拿不穩相機,水下看不清LCD也很難對焦,魚兒游的飛快抓不住,反正是亂拍一氣。水太淺了,我們就干脆蹲在水裡走,時不時戴著眼鏡到水下看一看哪裡有魚。或者翠翠漂在水上我在前面拉著她走。我們就這樣在島西邊那片水域游蕩,每次浮潛大約一個小時。第一天我們就曬傷了――我們低估了陽光的強度,防曬霜塗抹的不夠多也不夠及時。泳褲包住的地方慘白曬過的地方殘紅涇渭分明。尤其是肩膀和後頸長期暴露陽光下,已經開始痛了。以後潛水我都是穿著體恤和大短褲直接下水,權當是潛水服了。出發前我仔細的研究了馬爾代夫的旅游攻略,決定自己帶食品上島。因為馬爾代夫是伊斯蘭國家,擔心機場的安檢所以沒有帶酒過去,有點後悔。早餐很豐盛且快10點才結束,中餐幾乎可以省略。我們帶了不少的方便面、香腸、午餐肉、豆豉鯪魚、豆腐干、各式餅干、鍋巴、八寶粥、奶茶、饃干、瓜子等等,還帶了兩大瓶礦泉水。去的時候行李塞的滿滿的,主要就是這些食品和衣服了。好處是:我們在島上幾乎沒花錢,除了幾次買啤酒和紀念品;缺點是:方便面吃幾次就不想再吃,肉類太多吃不下。倒是八寶粥、奶茶給了我們意外驚喜。我們高估了飯量不少東西都沒吃完。好在一共只有四天,我們帶去的食品種類繁多不至於太難受。維拉沙魯對於蜜月旅行的客人還有贈送:迎賓果盤和一頓燭光晚餐,只要定房間時說明你是蜜月旅行即可,基本上酒店並不檢查相關的證明文件(當然酒店的要求是結婚證件的日期在半年以內才有效)。翠翠向我抱怨,要不是因為這頓晚餐,我們都沒有在島上吃過正式的晚餐,也太慘了吧。。。嗯,這個。。。省錢唄。。。贈送的燭光晚餐一般被安排在離開前一天晚上(當然你也可以要求酒店安排到其他時間),也就是第三天晚上的七點鐘。餐廳就在海邊的沙灘上,我們到時已經有兩對在用餐。蠟燭自然是要在杯子裡才不會被海風吹滅,幾乎沒有燈光因此也幾乎無法拍照。沙灘上的這家餐廳大概是意式的,純正的西餐。餐廳的菜單可選余地很小,頭盤、主菜和甜點都是二或者三選一,因此雖然我不甚了了菜單上都寫了什麼,點菜的過程還是很簡略。坐在微弱的燭光邊,吹著海風,聽著濤聲,遠處是輕聲的夷語,所聞所聽所食皆是不常見的異國調調,此情此景浪不浪漫就看你是咋感覺的了。客觀的說,以俺沒少吃西餐的經歷看這個島上菜的味道是很不錯的(也許是前兩天方便面吃的覺得其他東西都好吃,哈哈),每道菜的分量都不大但最後下來也能吃飽,反正是比在房間吃面條香腸喝粥強多啦。飯後結賬,一看賬單是90多美元,服務生告訴我只需要付額外的酒水,其他的是酒店贈送。一頓如此簡單的晚餐要90多美元,我們帶食品上島的決定是正確的。明天將是在島上的最後一天。。。到此我們只呆了短短的三天。。。真希望時間過的能慢些,再慢些。。。Day5:維拉沙魯-科倫坡-吉隆坡今天晚上就要離開馬爾代夫前往吉隆坡了,而且今晚將是艱苦的一晚――全程都在飛機上,半夜出發,凌晨到達,還要在科倫坡轉機。因此愈發覺得最後一天的珍貴。頭天晚上我們討論了一番,決定還是照著省錢的路數安排今天的行程:當天退房,並不延住。事實再次證明花一百多美金延住是不必要的(當然不在乎錢的例外)。和前幾天一樣,我們照例散步、吃早餐、在泳池邊占了一個好位置。早餐後回到房間收拾東西,把當天可能要用的物品放在小箱子裡,肯定不用的放大箱子裡。然後收拾好當天隨身的物品:相機、潛水裝備、零食、書、防曬霜等,一個小背包就搞定。接下來就是泳池邊發呆,有時下水游兩下,聽聽歌,看看書。無聊了就拍照,我們互相拍,擺各種造型。我拿著長焦鏡頭卻找不到香艷的畫面:這次島上還沒發現有裸泳、裸曬的,妹妹們的身材也都不過如此。當然比基尼是必須的,島上的女性除了工作人員無論老少都是比基尼,穿著連體泳衣你都不敢出門。想浮潛時東西就放在躺椅邊,在這裡不用擔心會丟東西。總之和前幾天沒有太大區別,期間還回了房間簡單休整一下,恰好服務生推著保潔車在我門口,人卻不在。我順手拿了兩瓶水――水的問題也解決了,呵呵。中午12點前我只身到前台退房:手續也非常簡單,只需要簽個字,把這幾天的賬單結清即可,服務生會到你的房間取行李存到行李房。約好了晚上出發的時間(酒店會安排船送到機場),剩下的時間就是繼續在島上消磨了。泳池邊有一個小酒吧,游客可以點些酒水和小點心。運氣好的話工作人員會免費為泳池邊躺椅上的客人提供一杯冰水和一根水果串,我曾經試圖堅持呆在躺椅上看是否能得到一份,結果是我的運氣很差,小黑不光顧我J下午四點多再次浮潛,然後到前台要了一間房間洗澡。酒店會給客人免費提供一間房間洗澡,一般來說時間是1小時。房間本身就是正常的客房,各種物品一應俱全,如果你速度夠快還可以在房間裡睡上一小覺。工作人員把行李送到我們洗澡的房間(我不確定是否本該如此。酒店誤以為我們會延住所以行李一直放在我們原來的房間裡。後來我索要洗澡的房間時酒店才發現我已經退房,賬單已結清。所以他們又把行李送到我們洗澡的房間),洗完澡換好衣服只需要把鑰匙還給前台即可,他們會把行李再次送到行李房。總之,客人在島上是享受真正的高品質服務的。因此最後一天完全沒必要延長退房到晚上6點:即使平常,人們都在室外享受陽光和海水,誰會總呆在房間裡呢?多花一百多美金只為了下午可能在房間裡多呆上半個小時,性價比太低。(OK,有錢人從來不講性價比)最後一天的落日格外美,我也在最後一天才找到最佳的落日拍攝地。之前都是在北邊水上屋的平台上拍,其實泳池邊更好。有椰樹和泳池作前景,泳池還可以反射落霞。泳池前一大片沙灘,沙子大概是珊瑚礁或者貝殼風化磨碎的,潔白無比,全然不似國內的黃色沙灘。兩只像鷺鷥的大水鳥在海邊守候近岸的小魚,不遠處的碼頭上時不時有客人到達或者離開。我們就坐在棧橋上守著日落,留戀著島上最後的時光。晚上7點半,送我們的船准時出發。回程的船上只有我們兩個乘客,船也小了一些,但看上去更豪華,是游艇而不是客輪。回程的海浪比來時大了許多,游艇開的很快,海浪把我們拋起又落下,船員看到我們正襟危坐便衝我們豎起大拇指。我和翠翠不約而同想起同一個問題:這樣黑暗中要是落水了,我們是否可以游到看上去不遠的燈火處?馬累的機場很小,不用任何排隊我們就辦好手續上二樓候機。機場的紀念品和酒店裡的價格差不多,但種類要多多了。買一兩件當地特色的紀念品還是有必要的,看著家裡擺放的各地物品,也是對旅游的一種懷念。回程在斯裡蘭卡的首都科倫坡中轉,因為斯裡蘭卡局勢不穩,乘客被要求坐在飛機上等待。就這樣百無聊賴中我們期待著吉隆坡的到來。Day6-7:吉隆坡清晨7點半,飛機准時抵達了吉隆坡國際機場。過海關、取行李、買出租車票,坐上出租車向市區進發。00年和03年我兩次到過吉隆坡但並沒有仔細游玩,除了雙子塔和黑風洞其他的地方我印像並不深刻,倒是兩次去雲頂的經歷都比較糗:一次輸錢,一次因為服裝不夠正式被拒絕入內。總覺得大老遠去一趟馬爾代夫4天就回來有點不過癮,這一次我們選擇了馬航的“馬爾代夫+馬來西亞”“雙馬套餐”,有兩個白天在吉隆坡游玩,清晨抵達,第二天半夜離開,時間很緊湊但性價比超高(萬惡的性價比)。到達酒店後翠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睡覺,我則開始研究吉隆坡地圖。吉隆坡是一個很成熟的旅游城市,市區內基本上靠軌道交通就可搞定,並不需要特別參考攻略。或者選擇出租車,價格比北京也貴了不了多少。快到中午11點了,我催促翠翠該出發啦!酒店離雙子塔可以步行到達,我們決定從雙子塔開始大半天的行程。前兩次我都沒有登上塔橋,這次自然不能錯過。登塔橋免費,但控制人數,分批上樓。排隊的人並不多,但上午的游覽已經排滿。大腦裡迅速重新計算了一下當天的線路(俺腦子比GPS快多了,哈哈),我們預約了下午6點的團,然後決定直接搭地鐵游覽清真寺、獨立廣場、小印度、中央市場、火車站等沿線景點,下午返回雙子塔,晚上正好逛KLCC。第一站便是Jamek清真寺,號稱馬來西亞最古老的清真寺。到門口發現有個大牌子,圖示說明女性必須穿長袍包頭巾才能進入,我們正在猶豫是否能進,看門的幾個大叔衝我們招手,並說了一句日語――外國人總是第一反應黃種人是日本人。他們熱情的叫我們進去,然後有一個大媽熱情的過來讓翠翠挑一件專為游客准備的穆斯林長袍,包上頭巾,並叮囑我們只能在寺廟周邊轉,不能踏上禱告台――伊斯蘭教十分講究,不做沐浴、洗腳等是絕對禁止進寺廟禱告的。我等異教徒得以進入清真寺,還是托現代社會思想開放以及旅游城市吸引游客的福。只有我們兩個游客,也沒有信徒,空蕩蕩的寺廟裡我們靜靜的欣賞東南亞特色的清真寺建築。鄙人對宗教向來頗有興趣,在歐洲喜歡看教堂,在國內喜歡看寺廟,到了西北喜歡看清真寺。我也看不出什麼名堂,只是覺得高大精美的建築,莊嚴肅穆的氛圍,虔誠的信徒純淨的眼神都讓我有諸如尊敬、震撼、信服、純潔之類的感觸。穿上長袍的翠翠變了一個人,少不了又是一番拍照。離開Jamek清真寺,按圖索驥我們准備去旁邊的獨立廣場、高等法院。應該說這些地方名不副實,單從建築、風光的角度看不去也罷。獨立廣場邊的噴泉池回廊裡聚集了幾個中國人,一進去我就感覺氣氛不對。果然過了一會兒一個男的就塞給我一張小報――不看我都知道是什麼內容,走在歐洲北美街頭的內地游客常會收到這樣的東西。他走了後一個大約30多歲的女性開始勸我們退黨(退團)。出於禮貌我們解釋不是黨員也早過了團員的年齡――其實這些不說她也知道,她大概已經聽到無數次這樣的解釋了。但顯然她的目的不是真的需要我們退出某個組織,她無非是需要湊個人數,為她又成功勸退一組的“修行”增添一筆。她說可以虛擬兩個名字代表我們,然後再替我們簽上同意退出的意願就可以了――既然這樣又何必征求我們的意見呢,自己直接包辦不就可以了。從這點說他們法x功人倒還算誠實J接下來是小印度、唐人街、火車站、國家清真寺等。本人號稱地圖高手,但依然轉向了。我們幾乎就在小印度的路口,卻犯迷糊不知道該往哪裡走。於是先在路口的burger king吃午餐,恰好碰到一個馬來華人。他無比熱情的跟我們詳細指明了各條路線,並留下一張名片,囑咐我們可以隨時打電話給他――好人啊。所謂小印度就是一條街道,路邊地攤賣有印度風格的小商品。實在是一塌糊塗啊,完全比不上內地的地攤水平,也沒有什麼印度特色,去那裡純粹是浪費時間。當然真正有印度特色的事情被我們趕上了――馬來西亞最重要的印度教節日“大寶森節”恰好在周末舉行,無數真正的印度人和印度商品聚集黑風洞――後面我會詳細介紹。從小印度路口穿過Jamek清真寺河對面的馬路走不遠便是中央市場。穿過中央市場一邊是唐人街方向,一邊是火車站、國家清真寺方向。中央市場還是可以一去的,至少比小印度強太多。商品琳琅滿目價格據說還算公道。我們決定第二天晚上再去唐人街,因此買了幾樣紀念品後向右邊也就是老火車站方向進發。尋找老火車站頗費了些口舌,不是每個當地人都明白游客所指的老火車站――在他們看來那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車站,他們往往會以為游客只是想找一個地鐵或者輕軌站而已。恰好遇到一對從四川過來游玩的妹妹也在找尋火車站――想必也是照著攻略的介紹一定要一睹吉隆坡這座“摩爾建築的典範”。老婆在身邊自然不能跟妹妹們套磁,大家各走各路。我們從火車站背面進站,實在看不出這個建築有什麼過人之處,轉到正面才發現真面目。拱柱、圓頂、尖塔,白色的火車站的確頗具特色。對面的建築是好像是馬來西亞鐵路公司,建築本身也相當不錯。往山上轉,便是國家大清真寺、伊斯蘭藝術中心等,算是游客比較集中的地方了。國家清真寺的規模遠超Jamek清真寺,當然感覺少了古樸。照例翠翠換上長袍,這一次我們都要脫鞋,然後登上台階游覽清真寺。主殿大廳門口前一位馬來華人義工熱情的向中國游客介紹伊斯蘭教的基本知識和這座寺廟的來歷,並宣稱伊斯蘭教是最平等最友愛的教派,美國人攻打伊拉克又是多麼的邪惡。可惜很多極端的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者的恐怖行為已經給世人造成了一種印像:伊斯蘭教是最暴力的宗教。從國家清真寺出來,我們沒有繼續向伊斯蘭藝術中心方向進發,更沒有時間游湖濱公園,而是准備返回雙子塔。中間路過獨立體育場,坐地鐵返回KLCC,時間還不到5點。我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被帶到一個黑屋子,每個人領一副眼鏡:有3D電影可看。還以為可以看到3D的雙子塔美景,卻原來放的是馬來西亞石油公司的宣傳片,整個一個廣告片嘛。我們後面坐的是一位台灣過來的年輕人,在馬來西亞的朋友陪同下游玩。他們聊的是正在全球熱播的《阿凡達》,似乎在台北和吉隆坡都出現過一票難求的場面。不過聽他們討論平常看電影的價格時,我更加憎恨中國的畸形消費了。阿凡達在吉隆坡大約只要人民幣50元,還算比較貴的價格。中國人真的這麼有錢麼,看場電影都這麼貴!雙子塔的高速電梯速度奇快,40層樓不到10秒竟然就到了。從高處俯瞰吉隆坡,並沒有想像中的壯觀。原本以為可以等到落日,但時間尚早,而且在橋上逗留的時間很短,很快下一波游客到了,我們必須離開。號稱到了吉隆坡不登雙子塔終生後悔,登上雙子塔則後悔終生――其實人生很多經歷都是如此,期望和失望如一對孿生兄妹不離左右。旅途中不用刻意追求,無需患得患失,告訴自己“我看到的是最好的”而不是“最好的我總是沒看到”,這才是真正的享受旅游,享受生活。此時我又想起很多人去馬爾代夫時常會糾結的一個問題:要不要住水上屋――因為總有人會說到馬爾代夫不住水上屋就是沒到過馬爾代夫。其實小小的島上住在哪裡都差不多,房間的差距也沒有價格差距那麼大。何況絕大多數時間是在戶外享受陽光海灘而不是兩個人呆在屋子裡,即使水上屋有露台可以曬太陽,我也寧願選擇去泳池邊躺上一整天。根據自己的預算安排行程,錢多就住水上屋,錢少就不住,這事沒那麼復雜。以“我住的就是最好的”這種心態享受旅游,應該比回到家後還耿耿於懷沒住過那個更好的房間,把每次旅游都弄成遺憾要好的多,不是麼?當天恰好碰到雙子塔有活動,馬來西亞石油公司贊助的F1方程賽揭幕儀式。現場人流水泄不通,樂隊和演員把一樓大廳吵翻天,入口已經封閉只出不進,要不是因為有登塔的預約單我們就進不來了。下得塔來自然是要逛KLCC,一家家的專賣店櫛次鱗比,豪華的裝修和精美的櫥窗折射出絢爛的光彩,一層的GUCCI、LV等店面和幾年前沒有變化,似曾相識。已經過了聖誕和新年的打折季,再說這類奢侈品也根本不在我們的視線範圍裡。翠翠非常體貼,出來游玩從來不亂花錢,我卻很想給她買點東西。我只會用比較原始的方式――給她買東西來表達我對她好。我想每家店都轉一轉,翠翠則基本只在外面溜達並不進店。原本都是為對方著想,我們卻差點因此爭執起來,翠翠一賭氣進了一家店面指著一件裙子說買吧,我一看價格只好訕訕的離開。除了奢侈品牌,KLCC還是有很多中低端品牌值得一逛。最終我們買了鞋、體恤、背包和一些護膚品,也不能空著手回去是吧。回到酒店已經夜裡10點多,折騰了一天,該睡覺了。第二天睡個懶覺,吃完早餐,收拾行李退了房,11點多了我們才在酒店叫了一輛出租車前往黑風洞。這次不打算去雲頂了,一來時間不夠二來我逢賭必輸。沒想到黑風洞是去值了:事先我們並不知道今明兩天就是馬來西亞印度教最重要的節日“大寶森節”,出租車司機是馬來華人,用並不流利的中文熱情的向我們介紹這個重大節日的盛況。下文摘自維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大寶森節(泰米爾語:தைப்பூசம்,英語Thaipusam),是泰米爾人所慶祝的一個印度教節日,每年在泰米爾歷的“泰月”(第十個月)滿月時舉行,時在公歷的一月或二月(2010年是1月29日)。該節日是馬來西亞六地(檳榔嶼州、霹靂州、雪蘭莪州、森美蘭州、柔佛州和吉隆坡)的法定假日之一。大寶森節慶祝濕婆和雪山女神的幼子戰神穆盧干(Murugan)的生日,在這一天他得到了雪山女神的饋贈——一支長矛,最終使其消滅了魔鬼Soorapadman。該節日是虔誠的印度興都教徒贖罪、奉獻及感恩的時節。據說在印度本土已經看不到了, 現在依舊保留這個風俗的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和其他具有歡樂氣氛的印度節日不同,大寶森節是個懺悔和實踐諾言的節日。信徒的祭祀儀式有很多種,例如:剃頭,做法事,用銀針刺穿舌頭、雙頰等,其中最突出的方法就是背部肉體上嵌入無數個錚亮的小鐵鉤,這些鐵鉤類似魚鉤,每個鉤尾都結著一條粗繩子,由後面一人集中抓在左手,牽拉扯緊,同時右手揮舞著一條鞭子不停地鞭打驅趕前面的教徒。有的教徒則在每一個鐵鉤上沉沉地墜滿蘋果、茶壺之類的物品,或是背著巨大的鋼制弓形枷鎖(負卡瓦第),從一座印度神廟游行到另一座印度神廟,進行禱告及獻祭,借此表示對神明忠貞不移的信仰,並祈求神明的賜福。黑風洞乃印度教神廟所在地,周圍長期有印度人。大寶森節期間最多可能聚集30萬人。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印度人,那種感覺不是在馬來西亞,而是在印度。游客們混雜在虔誠的印度教信徒中,基本上都被這種恐怖、神秘、血腥、怪異的場面鎮住,相機快門響個不停,每個人都無比興奮。男人們大多赤裸著上身,女人和孩子們則穿上華麗的民族服裝。想要贖罪或者感恩的信徒以各種自殘的方式虔誠的向神廟進發,多數女人和孩子們則頭頂裝有牛奶的鐵罐、銅罐,向神靈供奉。洞前272級台階對那些背負沉重卡瓦第的信徒或者身材肥胖的婦女是個極大的考驗。我們就看到不止一起信徒暈倒的場面。有個印度女人躺倒在石階上,大概是中暑,或者是因為她們已經徒步跋涉了很久才走到這裡已經消耗了巨大的體力,總之當時的感覺是這個女人就要死了,她猛烈的撕扯自己胸口,痛苦的慘叫,她的家人亂成一團,丈夫懷裡的孩子害怕的大聲啼哭。看到這個場面我突然有接近死亡的感覺,頭皮發麻。好在現場救護人員迅速趕到,擔架也已經就位。過了一陣那個女人緩了過來,休息了一陣繼續往上爬。宗教的力量還真是強大。在洶湧人流中翠翠不忘跟印度女人和孩子們合影:她們都很友善,很耐心的配合我們拍照,大人孩子們都彬彬有禮,這讓我對印度人的看法頗有好轉。昨天在國家清真寺也遇到從印度到馬來旅游的一家人,衣著得體談吐大方,男人大約三十多歲,很主動的和我攀談,得知我們是中國人,很熱情的邀請我們去印度旅游。也許我們的主流媒體對印度的宣傳有偏見吧,總之在馬來看到的印度人完全不是宣傳中的面目可憎。在黑風洞我們大約逗留了3個小時,期間逛了逛周圍的地攤,買了一盒以椰肉制成的印度香,找了一輛出租車返回市區。這次碰到的是一個印度司機,砍了半天也不願降價。大概30RM的車費讓他很開心,因此他把冷氣開到最大,還專門搜了一個中文電台向我們獻殷勤。他的英文極其難懂,一路上手舞足蹈連比劃帶說,向我們狂誇唐人街是如何的棒,食品是如何好吃,手表有多便宜。這一次在吉隆坡我對出租車司機的印像大有改觀,記得前兩次來吉隆坡都被出租車司機宰過,尤其是印度司機感覺狡猾大大的。快四點鐘我們才返回市區,在KLCC的食檔吃了份炒面,繼續逛商場。我們約了晚上9:30的出租車到機場,因此有足夠的時間。按照計劃傍晚去往最後一個目的地:唐人街。結果當然你也猜的到:幾條街道被地攤貨塞的滿滿的,行人只能側身通過。各種廉價商品對中國人應該沒有任何吸引力,因為在中國任何一個城市都可以找到這樣的貨攤。一排排的食檔倒是可以坐下來休息休息,畢竟可以品嘗到早期福建、廣東一帶的風味。價格自然並不便宜,環境和內地中小城市的大排檔沒什麼區別,但對於北方游客還是值得停下來歇一歇的。我們並不餓,點了啤酒和烤串(到了這裡結果吃的還是北方口味,失敗)發了一會兒呆。天色已晚,決定回酒店奔機場。沒有坐過單軌列車,所以我們舍近求遠徒步走到附近的單軌車站,好歹來一次吉隆坡也要坐一次這種騎著軌道跑的車。出租車早已候在酒店門口,簡單休整一下,拿出飛機上要穿的衣服,我們就要離開這座城市。短短的兩天浮光掠影並不能真正領略吉隆坡和馬來西亞,但滿滿的日程已經足夠我們回味。夜已深,機場裡行人稀少,店鋪也逐漸打烊,用身上最後的馬幣買了份蛋糕和飲料,我們在空蕩的大廳裡等待回程。Day8:吉隆坡-北京一夜無話―――北京,我們回來了。旅游賬單:往返機票+酒店(8天5晚)+馬爾代夫機場接送+馬來西亞簽證費用:23,785(攜程度假產品)島上消費:600(啤酒飲料等、小費、紀念品)吉隆坡出租車:480(機場-酒店74.3RM,酒店-機場90RM,酒店-黑風洞38RM,黑風洞-雙子塔30RM)吉隆坡吃飯:390(若干午餐、晚餐、機場加餐、零點等)潛水三件套:200防水相機套:120潛水鞋:30(2雙)防曬霜:160(資生堂安耐曬SPF50)泳鏡、泳衣及和游泳相關的小玩意:240墨鏡:300不算在吉隆坡買的衣服、化妝品、護膚品等,純旅游大約消費RMB26,300購物大約2300旅游Tips:馬爾代夫部分:該部分tips主要適用於維拉沙魯(拉古娜)島,但馬爾代夫各島大同小異,對其他島嶼亦有參考價值。1, 關於潛水:所謂浮潛三寶:面罩(泳鏡)+呼吸管+腳蹼是常見裝備。沒有經過浮潛培訓的新手建議全干式呼吸管,否則嗆水是難免。腳蹼不是必須品,事實上完全可以不帶。維拉沙魯島免費提供浮潛裝備,因此沒必要在國內購買。但租借的呼吸管都是濕式(就是一個普通的管子),還不如不用(這次我們只買了一套裝備給老婆用,本人游泳水平不錯,但用濕式呼吸管還是喝了不少海水。最後我干脆戴普通泳鏡憋氣浮潛,對於會游泳的人來說這根本不算什麼,還省去了隨身攜帶亂七八糟的裝備),所以建議在國內只買一根全干式呼吸管。網絡上全干式硅膠呼吸管800-300元,硅膠面罩(泳鏡)80-300元。沒必要買太貴的,這玩意用不了幾次,質量的差距也沒有價格差距那麼大。至於耳塞、鼻夾之類可有可無。潛水鞋的重要性遠高於腳蹼。馬爾代夫大多數島嶼的海水都很淺,海底散落了無數已死將死的珊瑚,很容易劃到腳。穿腳蹼行動不便,也不方便攜帶。一般島嶼浮潛的範圍不會太大,也不至於需要用腳蹼來節省體力。網絡上橡膠材質的潛水鞋10-40元。洗面奶、防曬霜、曬後修復乳、墨鏡、比基尼是必備品。不喜陽光的還可以帶頂帽子。防曬霜要高倍的(SPF30-50),多多益善(兩個人起碼要帶75ml或以上)。馬代的陽光很毒,浮潛時後背和後頸暴露在陽光下容易曬傷。是否需要潛水服見仁見智。不過到馬爾代夫是休閑度假,穿著潛水服是不是有點誇張?反正在島上的四天除了個別幾個中國人穿著誇張的潛水服浮潛外,很少有人這麼干的。水下相機或者水下相機套二選一。雖然水下拍攝很困難,你也很難在馬爾代夫浮潛時拍出令人震撼的水下照片,不過能留下自己水下的畫面也還是值得留念的。我在淘寶上買了一個適合於小數碼的水下相機套,120元左右,不是很好用但防水效果不錯。例外還需要帶一兩個防水袋,裝手機、門卡之類也是不錯的。2, 關於酒店:馬爾代夫是一島一酒店,島都不大,酒店一般是四星或五星。維拉沙魯島為五星酒店(Universal酒店集團),島上四種房型:豪華海景房、豪華海灘別墅、水上房、水上別墅,價格由低之高(其他大部分島嶼的房型也是如此)。四種房型的主要區別是地理位置:海景房靠島內部,距離沙灘大約10米,中間一般有灌木遮擋;沙灘別墅就建在沙灘上,距離海景房其實也就是向前多走了幾米,推門就是沙灘;水上房和水上別墅顧名思義是建在水上,區別主要是面積大小和豪華程度。維拉沙魯島的水上房在島北面,水上別墅在西南面,中間的水域是浮潛水域。海景房和沙灘別墅則環島一周。島中心有健身房、網球場,前台、餐廳、酒吧和泳池集中在東南部,碼頭則在正南端。島很小,我的感覺是住在哪裡都差不多。當然我只住過一種房型,對其他房型沒有發言權。維拉沙魯酒店所有房間均提供電水壺、吹風機、電視機和CD/DVD播放機、空調、電扇、小冰箱、mini bar、衣櫃和衣架、保險櫃等設備。電源插頭為英標,房間會提供一個國際轉換插頭,建議在國內再買一個轉換器,畢竟需要充電的東西很多。房間上下午會各打掃一次,用過的浴巾會更換干淨的。為了環保,建議大家盡量重復使用毛巾。每個房間前會有一個水缸,裡面的清水用於衝洗腳上的沙子,避免帶入房間。總之酒店各種細節還是想的挺周到的。島上沒有電視信號,只能自己帶CD或者DVD。不過誰會在房間裡看電影呢?除非是天氣極端惡劣無法戶外活動吧,反正我們在的幾天天氣好極了。很多人提到島上會有蚊子,我最擔心這個。好在這次並沒有發現蚊子,不知是否季節原因(1月底)。當然房間依然會提供液體蚊香,再加上空調,不用擔心被叮咬。房間會提供洗澡用浴巾和外帶的沙灘椅浴巾(用不同顏色區分),浴液、香波和護膚霜一般都是標配。但國外的酒店都不提供牙刷牙膏和拖鞋,這個是一定要帶的。尤其是一雙舒適的拖鞋,海邊必備。不同的酒店會有不同的蜜月套餐贈送,預訂行程時要調查清楚。維拉沙魯贈送的是迎賓果盤和一頓燭光晚餐,滿月島好像是花瓣鋪床――不同的季節贈送可能不同。一般酒店要求結婚證上的時間在半年以內方有效。很多攻略上都有介紹,島上飲用水很貴,一瓶大約5美元。房間一般每天只提供2瓶500ml的飲用水,建議從國內帶幾大瓶過去。曬太陽補充水分還是挺重要的。要是帶了方便面、固體奶茶之類的,也需要用飲用水燒開了衝泡。衛生間的自來水是否可以燒開後飲用我不敢保證,反正工作人員告訴我最好不用衛生間的自來水,不過我想燒開後飲用問題也不大。島上的正餐兩個人大約需要80-120美元一頓,取決於所點菜品。大多數島嶼在預定房間時可以選擇早餐、半餐(早餐加一個正餐)和全餐(一日三餐),但維拉沙魯好像只能到達後再定。很少有人選擇全餐因為早餐可以吃到10:00或者10:30,中午的正餐沒有必要。是否自帶食品上島取決於自己的預算,島上飯菜的味道還是相當不錯的,不至於吃不慣。我們這次的經驗是灌裝八寶粥、奶茶、鍋巴之類還是相當可口的。島上的啤酒大約每大杯8美元(喜力、嘉士伯之類),其實比北京酒吧裡也貴不了太多。海邊喝杯冰啤酒還是挺爽的,維拉沙魯島點份啤酒一般會有一小蝶花生類的混合豆豆。抵達馬累,出機場後會有酒店工作人員舉著牌子站在出口處,或者在出口旁邊有兩排酒店的接待處,你可以找到相應的酒店。酒店會在離開前頭一天通知你退房時間,想延住需要提前告之酒店。我們去的是時候是旺季,維拉沙魯島根據房型不同延住費用從100美元-300美元不等(不含10%服務費。島上任何消費除購買紀念品外均需10%服務費)。對於中午12點前正點退房的客人酒店會提供一間房間供你洗澡換衣,時長大約1小時。酒店工作人員會照顧好你的行李,你可以隨時到前台索要這間房間,所以我個人覺得沒必要浪費錢延期退房。酒店會根據你的航班時間和你約好離開酒店的時間,所以你可以放心的在島上享受陽光不必擔心錯過什麼。小費是慣例一次1美元,但需要給小費的機會並不多。一般是送行李時給一次,然後是每天塞一美元在枕頭下給打掃房間的。我是每次塞2美元,權當一早一晚給兩次。吃飯等其他消費含有10%服務費所以不必再給。島上並沒有強行收小費的風俗。3,關於島上的活動:入住時接待人員會直接陪你走到你的房間,不需要在前台辦後續。接待人員會詳細介紹島上的各種建築、用餐時間和活動安排,發給你一張島上地圖以及每天的活動安排表。一般的活動有:清晨海釣、黃昏海釣、深海潛水、觀海豚、玻璃底船觀珊瑚、當地居民島嶼游、馬累游、水上飛機鳥瞰島嶼等。維拉沙魯的活動安排除了海釣每天都有外,其他的活動是每天只安排其中一種。參加晨釣的游客可以當天晚上吃到自己釣到的魚,黃昏海釣的游客只能第二天晚上吃自己釣到的魚(需要繳納一定的加工費)。我只對海釣感興趣,價格是晨釣每船700美元,黃昏釣每船500美元,每次出海大約2小時,每船最多坐4人。可惜當天沒有其他游客報名海釣,2個人500美元的費用超過我的預期,只得作罷。日後有機會再去馬代,還是很想出海釣魚的。泳池一帶一般是島上的活動中心,除了在自家房前的躺椅上曬太陽外,大多數游客會聚集泳池邊休息。這裡人氣旺,交通便利,吃喝也方便,游游泳看看書聽聽音樂看看游人還是挺不錯的。建議在人多的旺季提前占位。大多數西方人在泳池邊一呆就是一天,想去浮潛把東西放泳池邊也不用擔心會被偷。吉隆坡部分:吉隆坡是一座成熟的旅游城市,國際化都市,因此並不需要特別的旅游攻略。城市本身可參觀的景點並不多,著名的雙子塔以購物為主,雲頂以賭博和游樂園為主,黑風洞如果沒有趕上印度教節日也沒太大意思。可以看看東南亞風格的清真寺,畢竟馬來西亞是伊斯蘭國家。吉隆坡是個多文化城市,馬來人、華人、印度人為主要人種,各種風格的飲食、服裝和文化反倒是一道風景,因此融入當地人的生活,細細品位吉隆坡是最佳游法。交通:外國游客一般最犯怵本地交通,吉隆坡的軌道交通系統還算發達,主要的景點均可到達。或者選擇出租車,費用完全可承受範圍內。抵達機場或酒店後拿一份城市地圖是最重要的事。需要提醒的是機場到市區的交通:如果是2人或以上,行李比較多,嚴重建議出租車而不是地鐵。機場地鐵只到中心車站,距離最繁華的三角區尚有不短的距離,需要換乘。吉隆坡國際機場的出租車需要在機場內的售票廳買票,然後找到相應的出口坐車。一定要告訴工作人員你要的是budget car,也就是最便宜的出租車,否則他們會給你安排一輛豪華轎車,價格差了一倍呢。出租車價格根據距離、人數、行李數由機場決定,從機場到最繁華的雙子塔附近budget car的費用大概是70-80RM(2件大行李2個人),比坐地鐵可強太多。市內出租車多為砍價,也可以要求司機打表。從雙子塔附近到黑風洞最便宜可砍到20RM,30RM肯定有司機走,酒店的車打表要38RM。從酒店叫出租車會稍貴,建議從機場打車時留下司機電話,預約從酒店到機場的出租車。換彙:1RM=2RBM,大型商場和機場均有換彙點,差價並不大。絕大部分商店都可刷卡,刷卡消費比直接換馬幣要劃算的多。吉隆坡幾乎所有的景點均不收費,這一點比偉大的祖國強太多!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