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像陽朔

作者: 千秋不悔蝴蝶夢

導讀2009年11月。 11月17日午: 來陽朔前一直想著要找一個下午,在西街上隨便找一家咖啡館寫寫東西發發呆。來了幾天,一個是天不作美,一個是時間關系,直到現在,即將離開陽朔的一個多小時前,才算草草了了這個心願。這是“西街月色”café。西街上的咖啡店琳琳種種,就像買衣服一樣,會挑花了眼。我是全憑對店名的喜好而進,前幾天的素菜館“暗香疏影”和“西街月色 ...

2009年11月。

11月17日午:

來陽朔前一直想著要找一個下午,在西街上隨便找一家咖啡館寫寫東西發發呆。來了幾天,一個是天不作美,一個是時間關系,直到現在,即將離開陽朔的一個多小時前,才算草草了了這個心願。這是“西街月色”café。西街上的咖啡店琳琳種種,就像買衣服一樣,會挑花了眼。我是全憑對店名的喜好而進,前幾天的素菜館“暗香疏影”和“西街月色”都如此。而往往,這樣的選擇還是頗正確的。

15日一天的雨都沒有停歇過,雖然一直不大,但也夠是掃興。在杭州沒看印像西湖一直是我不小的遺憾,這次來陽朔,印像劉三姐是早就訂好了的票,在也不能錯過的。冒著雨冒著嚴寒,准時到達劉三姐景區。

天地山水作舞台,村民們是演員,如此的大氣磅礡,如此的震天撼地,我以為,用再強烈的形容詞來表達也不是為過的。老謀子,不得不再給你寫個服字。可說,到陽朔,若不看印像,真是白來了。

五山環繞的天然水面舞台,忽而對歌聲四起;忽兒劉三姐乘舟遠處邊歌而來,如詩如畫;忽兒數不清的村民擎著火把映紅了雨空;忽兒一群壯族盛裝的孩子一字排開,唱著山歌,那樣熱切悠長的聲音,連我這個受過專業聲腔訓練的都驚嘆不已,雖然一字沒聽懂,但有什麼要緊,隨著現場觀眾喝彩和應聲蜂起,我明白所有人都聽懂了生命原始的淳樸和熱情。忽兒,遠方近處漁火萬點,壯觀不已;萬家燈火也如這漁火,這人世間,在這點點燈火下,有多少多少動人的故事啊……忽兒,幾十少女一襲白衣飄逸若仙,似山裡走出的神女,來到將邊浣戲如瀑的秀發;白衣隨下,遠看那完美的、赤裸的身體,“宛若游龍,翩若驚鴻”,不感半分淫褻,只感是造物主的恩賜……心裡頓覺恬靜到極處,又澎湃到了極處。

新娘換上紅衣,戴上叮當的全副銀飾,新郎的船遠遠緩緩而來,去赴這個相約了千年的約會。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那古老的歌謠也是山歌嗎?這次是用漢語唱的,都聽懂了。“你我相約定百年,男的活到九十七,奈何橋上等三年……”就那麼一遍一遍重復,重復漸低直至歌聲消散山水間,一對相偎的人兒也乘舟隱沒於山水間。

這麼淺近的詞,甚至是俚俗之語而已,卻有莫大的震撼力,我覺得自己的眼眶熱了,嘴裡隨著反復默念這幾句,雖然自認唱不出這樣美妙的聲音。原來海誓山盟可以不需要最優美的辭藻,越發的直白,就越能擊中人心最柔軟的地方。少數民族的坦率把愛表達得如此天然、美麗,連愛字都省略了,卻最完美道出了天高水深的愛。

是晚,與媽咪夜消時,我們同道出了一樣的感覺。看印像時,有那麼想落淚的一刻。有那麼共同的感想:生命太美,這個世界仍有那麼多的美未曾領略,是要好好珍惜生命啊,活著,多麼好!還記得嗎?我們常調侃的一句話:“還是活著的好。”這不是調侃,是最真的大實話。

如果我們的體會沒有錯,那麼印像劉三姐表達的主題就是“生命”;那麼印像西湖呢?可惜錯過了。還有麗江,當然去的話,是不會再錯過的。人生本來錯過的東西就太多了,明知是美就該捉住,不該一次次的擦肩而過啊。

16日晨,遇龍河上的竹排我與媽咪並排坐著。她是怕水的,在我再三勸下才肯玩,幸好她肯了,否則我將替她多麼可惜錯過了如此的美景。《閃閃的紅星》那首歌給我的印像很深,那個小紅軍就是在竹排上,那首歌曾經感動了幾代人。

竹排緩行,青山綠水眼底而過,仿佛畫中行。水清澈得處處望得到底,忽發奇想,如果是炎夏,或許我真有縱身跳下,沐浴一番的衝動。畢竟不是小時了,有了羞澀,心裡有再按捺不住的情緒,也只是喃喃在嘴裡吟唱著此刻最能和應我心情的一首老歌:《知音》。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韻依依;一聲聲,如泣如訴如悲啼;嘆的是,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覓……”

如果說小鳳仙,是最應當在這樣的山水間布下一箏,為蔡將軍撫此一曲了。試問除了這樣的山水,還有什麼配得上英雄美人亙古的柔情?

只是這樣的山水若用來傷嘆離別,不是太傷懷了嗎?悲哉現代人,我們已經離不開賴之生存的科技了,若真的回歸純自然的山水間,大概終究是要經不住寂寞逃離的。如果,如果生命只剩下了短短的數月,或者就數日,能與最愛的人隱於此,每一天都可當一生地過。那,就真是只羨鴛鴦不羨仙了呀。

正巧你此時就來了信息,說是在機場准備飛新加坡了。你看,你在去那最繁華的所在的路上,我卻早醉倒在你家鄉的山水間了。人生啊,天天爬啊追啊,剎那,我想起哥哥《追》的歌詞,放到眼前的山重水復中看,有些“堅持”“執拗”“鬥心”,都那麼的可笑、無聊……

停下竹排,等著當地人在水上浮台為自己烤一條野生魚,入口焦香,吃一小口魚肉,那鮮美竟是我從來未嘗過的。大約也是山水助了人的味覺吧,才有了這異乎尋常的美味!!風景,也是可以吃的呵呵!!

劃竹排的小哥20歲,去過廣州打工,工廠工地都是呆過的,偌小的年紀也算是闖過天下的了,最終還是回到了離桂林家鄉不遠的陽朔,一年四季撐起這小小的竹排,一月500謀生活。他說,旺季時他們能賺到一千多。為他想,真希望天天是旺季就好了。徜徉山水間對我們是莫大的新鮮和樂趣,對他們,早已司空見慣乏味得很了。真就是這樣,再美的東西,只要是成了你日日生活的一部分,也會厭倦的。美的只是山水,無奈的依然是人生。

天地玄窮、造化無極這八字,在銀子岩被體現到了極處。導游說就在陽朔,大大小小的溶洞就有二十多個,看了銀子岩,其他的就都不用看了,開始還以為是賣廣告而已,果然,卻是真話!景區門口處的牌子是最煞風景的,那些地方上無文化官員常做這樣可笑的事,什麼“看了銀子岩,一世不缺錢”,惡俗不堪!記得西湖邊上的蘇小墓就是此類傑作。幸好,大自然的傑作未為人為的惡俗而減色。

這裡是由一個老外探險時發現,99年時正式開放。記得在杭州時見到胡雪岩故居的人造溶洞時已經十分驚訝了,一見銀子岩,什麼小巫見大巫都遠不足以形容,只能是媽咪後來說的,覺得人類在自然面前,就像是螻蟻。

一般的溶洞都是從上往下走的,而銀子岩很特別,路線是從下往上,攀山式的。導游領著我們邊上邊介紹,穿洞攀坡猶如山重水復,小道兩旁的溶岩千奇百怪,在電腦燈多色的照射下,更似進了神仙洞府,我一直在想,西游記裡的多少個妖怪洞再奇特也不外如是了吧。人們以他們豐富的想像為這樣那樣的溶岩石賦了名堂,什麼亞當夏娃的世紀之吻,什麼多聞天王的寶傘,什麼解迦講經……也記不清那麼許多了。總之如說的,看景點,要三分像七分想像,那才越看越像吧呵呵!

銀子岩內景點繁多,都是為了滿足旅游者人為按上去的,真正震撼的景點我以為只有那一個,叫什麼天仙幻境之類的,但這麼庸俗的名字我更以為莫若改作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上下天光”,才更貼景。

那是一面憑地而起的溶岩石壁,漸漸走近它的時候你能感覺到壓迫感,它的高大它的縱深。上看四十多米,腳下看還有四十多米。壯麗的景色不是沒有見過,但這種壯麗卻是新的體驗,似乎能把人的心揪下去,下沉、下沉的壯麗。卻原來,下看的四十多米不是真實的!不是!那是倒影!天啊,怎能有這樣的倒影!太驚訝太震撼了!石壁前一面湖,居然巧巧的這裡就有一面湖,湖深幾許真的不敢想像!要多深的水才能真正做到紋絲不動的波平如鏡,完整而纖微不改地倒影出那四十多米的石壁,寬、高、縱深都一模一樣,把所有人都騙過去了。

湖裡的景致比湖面真實存在的更顯真實,丘壑萬千的溶岩,望見的洞底縱深不見盡頭,仿佛還是可以往裡探索的,讓裡想像裡面還有不可知的萬千世界。或者就是龍宮,或者就是〈書劍恩仇錄〉裡那個塞外的迷城,有多少神奇多少故事在等待著你......那種把心揪下去的壯麗並未因為知道是倒影而消失,反而越看越迷惑神離,直有一瞬,有踏足而下的衝動!不知是什麼,還是誰投下了什麼,驚起了湖面小小的漣漪,才驚醒了!

後來媽咪說覺得湖下倒影比石壁本身更美。我說,那就是水月鏡花。夢幻裡的東西永遠比真實存在的具有更深的吸引力。

還有一面不能不提的石壁,稱作銀子鑽石。那面石壁在電腦燈的照射下閃閃發光,緣故上面天然鑲嵌著萬萬顆數不勝數,如鑽石般閃耀的結晶體。簡直就是一面鑽石的牆壁。那一刻,覺得人類把珠寶看得如此貴重,還分類定價是多麼可笑!一切的都是天地的造化神氣,一切都是天地的恩賜。為什麼要為金玉鑽定價呢?它們本就源自混沌,“一文不值”;它們本就不為人所擁有,漫天無價。當你看見這一面牆壁,你會覺得人類普遍的價值觀竟是真麼可笑。女人們希冀著一顆多少克拉的鑽石,以此來衡量男人對你的愛。試問,哪個男人,能送我這麼一面牆壁?那一刻,我幾乎想仰天長笑了。

回到西街,媽咪又急不可待投入到購物的洪流中。我的注意力卻被西街口一個老人的身影吸引住了。他站在西街石刻旁。他是在等游人過去與他照相的,照一次五塊。這錢似乎好賺,卻似乎乏人問津。他是一副漁翁打扮,完全與“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那首詩的插圖一般。只是他無奈而疲憊地站在岸上,臉上的表情漠然,不是是否天氣太冷,他都站得凍木了。這麼一副打扮卻絲毫沒有釣寒江雪的飄逸浪漫。他的肩上挑一竹竿,一頭是漁簍,一頭是一只活物——漁鷹。我以為能稱鷹字的,都市矯健飛翔於天空的動物王者。可這魚鷹,與它的主人一般無奈,它站在竹竿一端半寸都飛不起來,相信它一定被縛住了腿,再也沒自由了。

媽咪問我為什麼不過去跟他們照相。我說我是想過的,但等腳步要移時卻猶豫停住了。我說覺得太殘忍。老人為生活被釘住在了這不屬於漁翁的西街口;魚鷹為了存活被束縛在竹竿上。在此,生命的自由奔放被殘酷的生存剝奪了。我不想去合照,那只有留下更深的唏噓在回憶裡。

媽咪說就這一幕你又能寫許多了。是啊,我承認是自己太多愁善感了。或許當事人根本不會意識到這裡頭的悲哀,每個人在自己日常的生活軌跡裡都會覺得現有的一切,是正常的,甚至是注定的。這也是大多數人能平靜地忍受一切,默默活下去的原因吧。

對魚鷹的印像一直留到晚上去看魚鷹捕魚。16日的晚上太冷了,坐船出湖,那風就像刀子一樣刮著。硬把媽咪拉了來,深感內疚,以後這麼“刺激”的活動還是不叫她的好。船上除了我們兩人,其余的都是老外,一個個都舉著照相機。外國人似乎比我們對大自然有著更強的適應能力,還有他們對生命的熱愛、探求也是遠勝於我們的。就像中午時一個導游說起,中國人是比較懶的,我反對,我說:“中國人比較喜歡坐著動腦子。”呵呵,其實這只是好聽一些的說法 。

魚鷹原來不是矯健地飛在天上,而是矯健地游在水裡。從未見過一種一動物能這樣游,那筆直的線條,目標性的准確,無畏的身姿......它們似乎天生為暢游而活。俯在船側,清得見底的水,它們就在可觸的距離穿游著,時而叼起小魚。而我們,瑟縮在船上,冷得發抖。人類啊,誰說你們自己是最高級的動物?生命本就沒有高低之分,遠有比我們頑強的生命啊!

它們的頑強是如此地撼動了我,以至我都忽略了一些殘忍了。它們捕到的魚,會被漁人從它們的囔裡擠出來;它們暢游時,會被漁人夠起腳上綁的繩子,一下拉回到船上。那麼熟手,想拉誰叫拉誰,它們只能無奈地扇著翅膀。王者頃刻回歸奴隸。我想,如果它們真的能飛——多好。

外國人都讓魚鷹站在自己手臂上留影,出於與午後看見漁翁老人時同樣的原因,我沒有這麼做。

陽朔之行匆匆結束了。這次沒有去桂林,只是來去機場的路上擦邊而過。誰又規定去陽朔就要去桂林呢?旅游,本就是應該隨興而行的事啊。

現在,再一次回到原來的生活軌跡上,一切,都沒有變。只是,心裡,猶如每一次旅行回來一樣,多了許多許多。這,就是我熱愛上旅行的原因吧。總和你說,如果我能像放逐自己一樣放逐思念就好了。可惜,我無法每天釋放自己的思想去旅行。



(印像陽朔)



(印像陽朔)



(印像陽朔)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