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系列:神話群島浮羅交怡(一)

作者: 鵪鶉馬

導讀位於馬六甲海峽通往印度洋的熱帶海洋上,浮羅交怡群島(PULAU LANGKAWI)由一百零四個小島組成。在這個有著雪白沙灘,婆娑椰林和絢麗珊瑚的群島中,自然和傳說交織出一片浪漫:羅馬王子和中國公主,神鷹和巨獅,妖魔和戰士,就是親家吵架潑的熱水,扔的鍋碗也一樣成了溫泉和小鎮的起源。每天清晨和黃昏,與傳說和島一樣古老的紅鷹,成群飛翔在島的上空,引的島的標 ...

位於馬六甲海峽通往印度洋的熱帶海洋上,浮羅交怡群島(PULAU LANGKAWI)由一百零四個小島組成。在這個有著雪白沙灘,婆娑椰林和絢麗珊瑚的群島中,自然和傳說交織出一片浪漫:羅馬王子和中國公主,神鷹和巨獅,妖魔和戰士,就是親家吵架潑的熱水,扔的鍋碗也一樣成了溫泉和小鎮的起源。每天清晨和黃昏,與傳說和島一樣古老的紅鷹,成群飛翔在島的上空,引的島的標志--大理石巨鷹也要御風九天。島名有好幾個譯音,蘭卡威(LANGKAWI)是近年旅游業用的比較多的,意為鷹(LANG)和大理石(KAWI),同時也特指群島中最大的那個島。但我更喜歡馬來華人的傳統譯音--浮羅交怡,詩意的讓人一下就想到萬頃碧波上散落著的綠寶石般的小島,還有山間的白色霧靄。浮羅交怡,鷹和傳說飛起的群島,神話與美景兼備的海上仙山,三年裡,我去了六次。

** 最中國的傳說--瑪蘇莉 **

浮羅交怡群島眾多的神話和傳說中,最出名的莫過於瑪蘇莉和她的詛咒。

第一次聽到瑪蘇莉(MAHSURI)的故事,就想起竇娥。同樣的美貌,同樣的冤情,就連死前的三樁願也一般的感地動天。竇娥說“我不要半星熱血紅塵灑,都只在八尺旗槍素練懸”,瑪蘇莉的血全部飛上天空,沒有一點落地;竇娥願“雪飛六月”,瑪蘇莉的血潔白如雪,像征她的無辜;竇娥咒“著這楚州亢旱三年”,瑪蘇莉臨終發下毒誓,浮羅交怡在她死後七代無法繁榮。

信不信由你,瑪蘇莉死後不久,浮羅交怡果然被暹羅人攻陷,隨後的二百年島上一片貧困荒蕪。1986年,一個叫AISYAH的女孩在泰國的普吉島呱呱落地,同年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訪問浮羅交怡,將其定為馬來西亞的第一個免稅島,並開始大規模建造旅游設施。十多年後,據馬來西亞旅游與歷史協會考證,AISYAH就是瑪蘇莉的第七代後人,她的降生打破了毒咒,浮羅交怡自此如紅鷹一飛衝天。2000年,AISYAH和她的家人應邀踏上祖先的土地。人們發現這十四歲的美少女長得確實很像古老畫像裡的瑪蘇莉。

七百年前關漢卿寫下了《竇娥冤》;六百年前,鄭和下西洋,在航海日志上記下了“龍牙交椅島”,他上島的地方,就是今天蘭卡威島上稱為三寶公足印的地方;兩百年前瑪蘇莉的詛咒開始流傳民間。馬來人決不會接受瑪蘇莉是馬來版竇娥的說法,正如他們決不接受他們的祖先來自中國南方的事實一樣。又何必拘泥於史實呢,如果沒有虛虛實實的傳說,浮羅交怡也就是印度洋萬千小島中普普通通的幾個島而已。

推薦:

瑪蘇莉墓(MAKAM MAHSURI)-- 據說發現掩在荒草叢中的瑪蘇莉墓的並找人重建的人,就是馬來西亞第一任首相TUNKU AHMAD NERANG,當時他只是個小公務員。墓重建後不久,他就得到提升。而那位提供建墓資金的華僑也成了富甲一方的紳士。白色大理石的墓地現在是朝聖者的聖地。

開放時間:7:30AM - 6:00PM。門票:馬幣2.00(成人),1.00(小孩)。進入墓地要脫鞋。

傳奇公園(TAMAN LAGENDA)-- 沿著海灣而建的公園裡,有關於浮羅交怡傳說和神話的十七組雕塑,還有無數的熱帶花草。整整一面牆的銅雕講述了瑪蘇莉出生到被殺的故事。最美是日落時分。

開放時間:8:00AM - 11:00PM。門票:馬幣5.00(成人),2.50(小孩)

圖: 傳奇公園裡的瑪蘇莉銅雕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