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 一覺無夢,醒來到窗口一看頓時神清氣爽,不經意間居然住到了舞陽最美的水景房。窗下是清澈的河水,從群山中彎出,轉了個溫柔的弧度,從窗下緩緩流過。水中橫了幾只漁船,岸上是青黑的民居。天還是朦朦亮,一切都籠在悠然的晨色中。“野渡無人舟自橫”,喜歡這份閑適。好不容易起了個早,到了青龍洞卻發現趕在了工作人員的前面。青龍洞是貴州保存較完好、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集佛教、道教、儒教文化為一體。同伴們跪拜佛像,聽老婆婆敲著木魚絮絮叨叨地求佛祖保佑他們的家人、事業、生活,事無巨細統統加上,從來沒有聽到過這樣的祝詞,倒有幾分像虔誠的基督教家中的小孩兒的臨睡禱詞,不禁莞爾。建築依山傍水,重重疊疊,一層層地依著山勢高上去,布局獨特,站在牆外只能仰視。除了我們再無別的游人,到處靜極,可以聽秋葉悠悠飄轉落下的聲音,紅紅黃黃的落了一地,秋日早早的來了。藤蘿密密地從山隙間墜下,為山洞形成天然的綠色帳幔。這大概是個游人不多的地方,隨處都能感覺到蛛網的依戀。山道轉角可以看到指尖大的蜘蛛結了密密的網,可惜沒有露珠集結,不然是絕佳的藝術品。
攝像師拎了機器如影隨形地跟著我們,為他作勢倚在紅欄上看萬壽閣的戲台,從狹窄的木梯下來看他將鏡頭對了我心想他是在拍我的蹋著堅實腳步的腳丫兒麼。
貴州的建築博物館也在青龍洞中,有苗寨、侗寨、鼓樓、風雨橋的微景以及詳細的說明。還未來得及細讀引來老記們的催促,我有些不滿,這旅游怎麼都感覺有些變味。
河邊有婦人在洗衣,近觀河水是清澈的綠,可遠遠望去水面漂滿了雜物,令人十分地心痛。此地的屋宇建的非常有意思,細溜溜地只那麼一間上去四五層,單薄得讓人為它擔心,又不肯避讓了古跡,依傍著祝聖橋一幢幢地挑出來,不給我下手取景的機會。
舞陽河位於鎮遠、施秉、攝像師三縣境內,是修建水庫而成,“高峽出平湖”。走過長長的一段山道,道上山翠水綠,岩石如蒼龍怪蟒般從山洞中探頭而出。河的入口有一塊天然長石橫亙兩峰之間,好一個天生橋,攀岩愛好者一定樂於征服。坐了大游輪溯流而上,有導游解說,不外乎“你們看,這塊石頭像不像…”對這種千篇一律的比喻早已興味索然,溜到船頭找船長搭訕。看他輕松自然地操作這船不禁手癢,也想掄足力氣來擺弄擺弄這舵盤,他卻只讓我轉了轉,無論如何不肯將一船人的性命交予我。只好作罷,找船頭的空地坐下,船頭早已被慧眼人占領,帶了只剛滿月的小狗兒。小東西瞪了黑黑亮亮的眼睛盯著我看,我卻從中讀不出一絲感情,大概它也把我當風景了,只那麼閑閑地看我。席地坐在甲板上,水緩緩地在腳邊流過,十分容易親近。因為坐得低,可以平平地望見垂蕩在水中的枝條藤葛。岩洞的水珠滴落,在水面串成一線,抬頭卻不見岩石上有水聚集的痕跡。水流多處就彙聚成瀑布,如果船小,可以從美麗的三疊水瀑布下淋漓而過。瀑布很小,卻另有一種秀美。
水面靜極,前方的山重重疊疊,形成層層的平行線,“群山倒影山浮水”,山壁上自然形成的一道墨色半圓給水倒映成一輪滿月,再枯燥的幾何圖案經自然一詮釋皆成美景。河面有水鳥飛過,長頸尖喙,黑白相間的毛羽,立於石上絲毫不引人注目,給船驚起立刻引起全船的驚嘆。河邊常常可見曲折小道隱入山間,據說山上有苗寨,岸邊泊有三兩小船,不知是什麼引來眾多的花蝶蹁躚其上。
有這麼條美麗的河是周遭人民的福氣,可是無端生出些糾紛,鎮遠施秉兩縣紛爭不下,生生將河水分成上下兩段,從鎮遠只能游覽下舞陽、龍王峽,想要看上舞陽、諸葛峽就只能到施秉重新上船了。眼睜睜看著前方如削的山壁,想像這後面如畫的風景萬分遺憾。
貴州以米制品為主食,回到鎮遠一碗米粉權作了午飯。獼猴桃一斤只要五角,便宜得難以置信。到了這裡一切都化整為零,百元的大鈔從來不曾出手,錢包中越來越多的是一塊、五角、一角的小幣。最有意思的是包括銀行統統拒收一元的硬幣。
鎮遠是黔東重鎮,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本想再去古城看看古民居、古關隘、古城牆,為了趕施秉的車就放棄了。施秉是個更小的縣城,比較干淨。入住當地最好的獨秀賓館,60元/人,窗外景致不錯,彌補了硬件設施的不足。貴州的飲食酸辣特色,最喜歡當地的酸豇豆、清爽可口,最是下飯,另外的辣狗肉、酸湯魚味道都不錯。席間三位記者又開始圍攻L,告訴她黔東南有多麼的亂,簡直讓人哭笑不得,生命,誰不是一樣的珍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