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走單騎:環游雲貴川忙了一個學期,馬上要放假了,於是腳又癢了
去西南旅行,早在2007年的時候就已制定了計劃,無奈當時在廣東工作,寒假較短,也沒有成行。於是,忙裡偷閑,今年盯上了雲南。
一、西安—廣安---重慶 ---遵義—貴陽簡單准備後,1月26號晚上,坐上了從西安開往重慶的K1002次列車。雖然還沒進入春運高峰,但乘客已經爆滿。第二天早上准時到達廣安,離重慶100多公裡外的小城。廣安火車站離市區還有幾十公裡,有中巴到達,票價7元,幾十分鐘車程。雖然正直冬季,但發現廣安的氣候不是那麼寒冷,路邊不時有芭蕉類的植物出現,還有很多榕樹,看來四川盆地的氣候果然要比同緯度長江中下游的武漢、南京等地溫暖許多。到了廣安,先吃飯,要了2兩的牛肉面,不僅吃的飽而且便宜才3元錢,小城廣安真是個好地方啊!馬上去廣安汽車站,坐上了廣安—佛手山的中巴,該條路線的車經過協興鎮,就是鄧小平同志的故裡。從廣安市區到協興鎮不遠,半個小時即到。鄧公故裡免門票,這裡更像一個大公園,風景不錯,鄧公的故居在這個大公園的中部,典型的川居建築風格,參觀兩小時基本可以看完。回程做公交車到廣安,然後坐上了廣安—重慶的大巴,票價53元,2個多小時到達重慶菜園壩。
重慶果然是山城,貌似整個城市就是依山而建,想找到一塊大點的平地很困難。這對居住在平原地帶的人來說,真是感覺不可思議。坐上公交直奔朝天門碼頭,這個地方也是提到重慶我首先會想到的地點。朝天門是一個典型的地理景觀,兩江交彙,涇渭分明,和武漢的南岸嘴極其相像。從朝天門公交站下來,可以通過台階到達江邊。江邊綠化不錯,在此休閑的市民挺多,重慶的溫度也挺高的,沒有任何冬天的感覺。在重慶走路確實挺費勁的,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從朝天門沿者一條小街道往上走,來到了解放碑,這裡似乎地面稍微平整,人氣也挺旺,這裡就是傳說中重慶的市中心了吧。留影後直奔重慶火車站,下一站是遵義,一個在地圖上多次搜尋過的城市。
晚上7點20分,坐上了K871次列車。經過近一晚上的顛簸,第二天早上到達了遵義。天還沒亮,順著火車站前的路往前走,找個網吧呆一會吧。遵義是個安靜的小城,人不多,充滿祥和,但似乎沒有重慶那麼暖和,天氣還有點陰沉。參觀遵義會議舊址是這次途經遵義的主要目的。遵義城市不大,步行沒多遠就到了會址,參觀的人不多,也是免費參觀。遵義的羊肉粉名聲在外,品嘗後感覺一般,也許對北方人來講,米粉太軟沒有面那麼勁道。中午吃過飯,坐上了K843次列車前往貴陽,2個多小時後到達貴陽,先買了開往昆明的火車票,然後前往甲秀樓。甲秀樓也許是貴陽最知名的景觀了,甲秀樓雖然不高,也沒有黃鶴樓等江南三大明樓那麼名氣大,但在夕陽的余暉裡依然有幾分神韻,傲然屹立在高樓大廈的背景下。近幾年走過了那麼多城市,包括拉薩、烏魯木齊、西寧、銀川等邊緣地區的城市,發現城市的面貌幾乎千篇一律,毫無特色而言,一個城市能夠給人留下印記的,其實是這個城市的古建築,也許這就是文化的物質傳承吧。晚上19:42坐上了開往昆明的列車。
二、從昆明到版納早上到達昆明,趕快往南窯汽車站趕去,到了後才知道昆明前往版納的大巴已經改在南部客運站發車。於是吃了飯,再坐公交車去南部客運站。昆明的治安是此次旅行中感覺最差的一個,在擠公交車的時候,口袋被小偷摸走了60元錢,這是近十年來我走遍中國唯一一次擠公交車被偷的。另外昆明的城市規劃的極其混亂,火車站前的幾條路狹窄擁擠,公交車站布局凌亂。另外,南部客運站離火車站竟然一個小時的公交車程,這對換乘的人來講,極其不方便。到了南部客運站,買了8:40前往版納的大巴車票,179元。昆明到版納沿途路況還不錯,中午在墨江停車吃飯,墨江似乎是一個極小的縣城,人不多,顯得很悠閑,典型的熱帶風光。墨江再往前走,路況較差,並且在中途還堵車了1個小時。下午5點多到達景洪。一下車就感覺到了異域風情,景洪街道兩邊的行道樹是棕櫚樹,高大蓬勃,葉子像巨手一樣伸展,空氣熱的一塌糊塗,當地人都是夏季打扮,短袖T恤,單褲單鞋,而我還穿著冬裝。趕緊去超市買了件短袖穿上,找了個旅館住下。景洪的住宿是我沒想得到的低,標間50元,同樣是熱帶的三亞,恐怕早被炒到了千元吧。旅館下面是一條商業街,吃喝玩樂一應俱全。雲南米線名氣很大,晚餐少不了要嘗下正宗的米線,不過我感覺還是米干好吃,也許有點像米做的面條。晚飯後去找了個網吧,給手機衝了電,處理了一下郵件,然後去超市買了個菠蘿蜜。早在99年去海南的時候就見過菠蘿蜜,當時由於匆忙沒有機會品嘗,今天買個嘗嘗鮮,不過說實在話,口味不怎樣。
第二天早上起了個早,打算去曼聽公園看看,然後去中科院熱帶植物園。曼聽公園就在市內,摩的5元即到,該公園是古時候傣王的御花園,奇花異草和動物挺多的,還有人工飼養的孔雀。孔雀似乎也愛表現,看到游人圍觀,不停的開屏。還有一組模仿曼飛龍的筍塔以及一座泰國風格的寺廟,感覺還行。中午吃了飯,去州汽車站坐景洪開往猛侖的車,該車路過中科院熱帶植物園。乘坐中巴票價16元,需近2個小時吧,路還不錯,全程高速。熱帶植物園在一個鎮上,下車後沿一條街道走,就看到了植物園的大門,售票處就在旁邊。其實也沒有門票,就是一張寫了金額的發票,拿著這個發票即可參觀。植物園很大,走馬觀花看一遍也得幾個小時,不過很值得。裡面奇花異草珍稀植物挺多的,平生第一次看到了橡膠樹、咖啡等熱帶植物,看到了莖上開花、板根等熱帶雨林特有的景觀,還看到了通天樹等高大的熱帶樹木,這些內容對我這個酷愛地理的人來說,早在中學學習地理的時候就已知道,但一直沒有機會看到,今天能夠親覽,也算了了一個心願。其實,景洪還有許多可供參觀的景點,不過,中科院熱帶植物園看了,其他已無必要,看了也是徒增審美疲勞。猶如沒見過雪山的人,第一次到西藏後看到雪山是興奮,但看的多了,也就索然無趣了。
看看天色已晚,趕快在路邊攔住一輛開往景洪的中巴往景洪。到了景洪汽車站,才發現當天景洪開往昆明的車票已經賣完了,心想還得在此留宿一晚。這時候售票員告訴我有個賓館訂的票可能會退幾張,讓我等待一會。老天保佑,果然有退票,趕快買了一張臥鋪票,197元。吃飯後坐車回昆明,一夜臥鋪,不過睡得不是很舒服。第二天早上5點多到達昆明。昆明的氣溫和版納比起來要低許多,特別是早上,冷。
今天的打算是去石林。石林名氣蠻大,路過昆明不去看一下空留遺憾。昆明到石林早上有一班火車,不過是慢車,11點多才能到石林火車站,石林火車站離景區還有一段距離,不是很方便,於是打算坐汽車。可是坐汽車,還要去昆明東部客運站---離昆明市區1個多小時的一個荒涼的地方坐車,太不方便了,不僅僅是我,很多游客都在抱怨。從東部客運站到石林景區有直達車,25元,全程高速。景區人流如織,照相取景都有點困難,誰讓石林名氣大呢?其實,形似石林的景觀該地很多,貌似這個地區普遍就是這樣的地理環境,就連農田裡都有石頭會長出來。記得有一趟中午一點半的火車可以從石林回昆明市區,票價19元,不僅便宜而且省去了在東部客運站的折騰。於是參觀完畢就趕緊往石林火車站趕。路上截了一個三輪摩的,5元從景區到火車站。買了票不到20分鐘,火車就來了。回到昆明,已是下午3點多,先去售票處買了晚上10點昆明開往大理的火車票。本以為車票會緊張,沒想到還買了個下鋪,108元,呵呵。還有幾個小時才開車呢,於是想到了滇池,對湖泊類的景觀本人一貫不感興趣,不過,既然路過昆明,還是要看看的。於是坐上了公交車,來到了海埂公園,這裡是游覽滇池的傳統地點。門票8元,公園不算大,但還是有些看頭的,特別是紅嘴鷗給她平添了幾分吸引力。不停的有游客拿面包喂紅嘴鷗,紅嘴鷗在人們頭頂快速飛翔盤旋,趁機抓拍了幾張還算不錯的照片。
三、大理:曾經的繁華已逝早上5點多,火車到了大理,天還未亮,冷的要命,風還很大,典型的高原氣候。一起下車的游客有的打的去古城了,還有一些人在等8路公交車,我也等吧。旅行即是開眼界也是鍛煉身體的好機會,等一下又何妨?等了一會,公交車就有了,天微亮的時候到了古城。中國的古城本人參觀過不少,西安、平遙等等,但像大理這樣小的古城還是第一次見到。從北城門走到南城門區區幾百米,比相像中袖珍多了。古城的街景和其他古城如出一轍,紅燈籠、仿古的門臉、石板的街道、高聳的城樓。南門是留影的地方,看起來不是十分高大的城牆和門樓在照片裡倒也有幾分神武。出發前在網上查了資料,知道大理古城的歷史還是比較悠久的,從前也是繁華的所在,但如今車馬不再擁擠,商賈不再留戀,茶馬不再集散,唯有蒼山依然屹立、洱海濤聲依舊,曾經的繁華已成過眼雲煙,只留在人們的傳說中.......
大理的另一個名勝是三塔了。其實大理除了三塔寺,還有一塔寺,不過三塔倒影名氣實在太大,知道一塔寺的人就少了。三塔寺交通便利,公交車很方便。三塔寺的門票超貴,網上普遍認為不值,本人也就沒進去,只在外邊留了個影便走人。據我觀察,好像買票進去的人還真不多,倒是在外邊照相的游客有很多,建議三塔寺學習山海關景區把山海關城門樓擋起來的做法,也把三塔遮擋起來吧!那樣的話,游客無法留影,就乖乖的買門票了。
回到古城內,買了去麗江的中巴票,40元。大理到麗江挺近的,但路不太好走,翻山越嶺的。在雲南這個遍地都是山的地方,大點的平原還真難找得到。
四、麗江:中國情人們的精神洞房有人說,旅行可以開闊眼界,我說,旅行可以改變人的觀念!去了一趟西藏,我變得有點信佛,這次去了麗江,我開始向往浪漫!
從小到大,我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呆子,只會偶爾發怒,沒有激情,更不懂得浪漫,甚至有女士開玩笑,說我有點老年痴呆。不過,在麗江呆了2天,我發現我變了,最起碼是潛意識裡,我開始渴望浪漫。
下午5點,從大理到了麗江。從遠處看,麗江的背景是一座高聳的山,像一整塊岩石插在地平線上,沒有任何草木覆蓋,山腳下便是麗江。安頓好住處,便漫無目的的徒步游走。走不多遠,便進入古城中心,人突然多了起來,青石板的街道,街道邊是潺潺的流水,流水上是石板橋,有幾分江南的景致。石板橋的邊上是一間挨著一間的酒吧,和別處的酒吧門窗緊閉不同,這裡的酒吧門窗洞開,窗戶邊就是桌台,桌台上放著成捆的啤酒,等待客人的光臨。酒吧裡歌聲陣陣,或狂野或高雅的美女演藝者在酒吧的中央不停地扭動著身軀營造著氣氛,喝的醉醺醺的人靠窗而坐,吃著犛牛烤肉喝著啤酒,眼神迷離地瞄著窗外......,一切都在營造一種氣氛---這裡是享樂的地方!街上的行人悠閑自在,貌似都有幾分醉意,令我驚奇的是這裡很少獨自行走的人----除了我和偶爾路過的同樣的驢----大腹便便的老男人挎著一個新新人類的美貌少女,貌似剩女的高齡白骨精依著一個犀利的小帥哥,更有老外狂放地簇擁著“導游”飄過。這裡看不到卿卿我我的夫妻,看到的是情人般的神秘。夜色中的麗江色彩變得極其喜慶,一簇簇火紅的燈籠映照著人們的眼簾,好似新婚大喜的庭院:朱漆的大門,洞然敞開的門內是幽曲的回廊,回廊邊上是復古裝修的客房,客房裡是洞房般的大床,拉花環繞,色彩張揚,貌似麗江的每一間客房都在努力打造成洞房。這就是麗江,每一顆草木,每一片磚瓦,每一雙眼神,每一抹色彩都在營造一種喜慶的氣氛,迎接著四面八方的情人們,在世俗的環境裡他們無法拜天地,但是在麗江,他們卻找到了精神的洞房!麗江,難道真的是這樣?!對每一個神智正常的人來說,每天面對的生活一成不變、沉悶、乏味、想掙脫又無法掙脫,在麗江,你可以沉醉,可以隨心所欲地幻想。。。。。。,就像我這樣不知道浪漫為何物的俗人,經過了大劑量的視覺刺激,也開始渴望。直到離開麗江的一剎那,我才突然有所頓悟,帶著老婆游麗江,是迂腐;一個人游麗江,是自虐;帶著情人游麗江,才是時尚!
第二天早晨,到麗江客運站買去橋頭的車票,去看看虎跳峽。不巧的是,該線路跑車的司機有事,臨時停運,只好先去長江第一灣了。但車站沒有去第一灣的長途車,於是出了汽車站沿街漫無目的前行,走不多遠,突然看到路邊停了許多面包車,這裡難道是傳說中的包車地點?果然是,這些車就停在路邊,坐滿就走人,有去石鼓鎮的。運氣不錯,上了車一個多小時就到了石鼓鎮。石鼓鎮很有韻味,鎮傍邊就是金沙江,江水在這裡拐了個大灣,找了幾個地點,想俯瞰一下第一灣,但都不是十分理想,不過也算照了幾張不錯的照片。人們常說五彩雲南,此話不假,雲南的氣候春夏秋冬不分明,每一個季節都有花開花落,每一個季節都有草木枯萎發芽,因此,什麼時候看到的景色都不是單一的景色,色彩繽紛,五彩斑斕。
中午回到了麗江,又在古城內逛了一遍,白天的古城人更多,熙熙攘攘,每一條街道都是人,但白天的麗江看起來遠遠沒有夜晚有吸引力。旅行這麼多年,走遍了中國,有些地方,去了一次,絕對沒有想法去第二次,但有些地方,去過一次,更想去第二次,麗江就是這樣的地方。再見了,麗江,等我悠閑的時候,我還會來的!
按照計劃,為了不走重復路線,下一步是取道攀枝花去峨眉山,於是就去麗江汽車站購買去攀枝花的長途車票,不巧的是,車票賣完了。怎麼辦呢?總不能在麗江再呆一晚吧?於是只好碰運氣了,找到了麗江到攀枝花的車的司機,司機還不錯,答應可以讓我上車,但沒有鋪位,只有小凳子坐。為了早點趕到攀枝花,也只好這樣了。
五、攀枝花—峨眉山---樂山—成都下午5點,大巴出發了。麗江到攀枝花這條路,在地圖上看,等級很低,實際上確實很難走,狹窄的山路,不停的上山下山,特別是天黑以後,更是感覺危險。由於我是坐在車前面,在車燈的照射下,路況看得一清二楚,路真的很險。沿途人煙稀少,不過風景不錯,深谷幽壑,林木蔥郁。第二天凌晨1點半,到了攀枝花。趕快找個旅館住下,好好休息一下。第二天早上,趕往攀枝花火車站,去峨眉山的車中時間合適的K118次車票已經賣完了,看來春運期間旅行確實票不好買啊,沒辦法,先混上車再說。好在人多,檢票也放松了,順利上車補票。中午的火車准時出發,攀枝花到峨眉山沿途風景也不錯,唯一的遺憾是火車開的很慢,好像是單線鐵路。晚上9點多到了峨眉山火車站,下車找個旅館住下。
第二天,坐公交車來到了峨眉山下的報國寺乘車點,9點鐘坐上了開往雷洞坪的中巴車。峨眉山海拔3000多米,山下溫暖如春,山上卻又蒙蒙細雨,再往上走,竟飄起了鵝毛大雪,冷。11點到雷洞坪,從雷洞坪出發到金頂不算遠,有索道可坐,本打算徒步上去,可是台階上結冰,實在危險,就選了索道。金頂上雲霧繚繞,能見度10米吧。在大佛腳底下竟然看不到佛頭,趁著太陽出來的幾分鐘,照相留影。金頂上面更冷,不宜久留,因此趕快下山到達雷洞坪。
峨眉山的猴子是一大勝景,但想看猴子,坐汽車下山肯定看不到的,於是就冒險徒步下山。從雷洞坪到萬年寺估計有20多公裡吧,根據本人體力,我覺得天黑以前7點半左右可以走下去。於是下午一點半從雷洞坪出發開始下山,剛開始路極難走,雪花紛飛,景色有點像以前所玩游戲《地牢圍攻》裡的畫面,陰森恐怖,茂密的森林成了冰天雪地,只有一條狹窄的山路通向前方。台階上積雪成冰,不小心就會滑到,我就摔了一腳,更可怕的是沿途游客極少,走一個小時也難遇到其他游客,只有在幾個地點才有小商店和飯店。下午三點半,到了一個地方,好像是洗像池吧,吃了一份蛋炒飯,8元。遇見了幾個上山的游客,他們說從山下走到這裡已經走了2天了,真恐怖啊。吃完飯繼續趕路,一路上小心翼翼,有幾段路台階長落差大,又有積雪,真的是危險,走下去再往上看,極其後怕,心想萬一摔倒昏迷不醒的話,若沒有其他游客及時發現,豈不被凍死?越往山下積雪越少,逐漸成雨,植物也開始有針葉林變成了闊葉林,最後出現了芭蕉類植物,這就是峨眉山垂直氣候帶的表現了吧。快到萬年寺的時候,又遇到幾名上山的游客,問我下山所花時間及路線,我如實相告後,幾位泄氣不再上山了,開始和我一起下山。7點左右到達萬年寺索道站,實在走不動了,腿又酸又困。以前只知道上山累,沒想到下山也這麼累人!坐索道下山吧!不一會到了萬年寺停車場,沒想到已沒有去報國寺的中巴了,只好包了一輛面包下山去峨眉山市區。
到市區後,去樂山的大巴車已經沒了,於是來到火車站廣場,恰好有拼車去樂山的,於是拼了一輛桑塔納2000車去樂山,一人15元。樂山與峨眉很近,不一會就到了樂山。對樂山的了解,最早來自於小時候看的電影《神秘的大佛》,後來一直想著有機會來看看。安頓好住處,在樂山市區逛了一下,小城挺有味道的,兩江交彙,可以相像在古時候靠水運的年代,這裡肯定是帆檣林立,商賈雲集之地,無奈鐵路公路的出現,使昔日繁華不再。第二天,來到江邊,江水比想像中要大,江面也挺寬的,缺憾的是天氣陰沉,霧氣很大,根本看不到大佛,只好看冬泳的人在水裡沉浮。等到11點,看天氣仍沒有晴的趨勢,只好去樂山汽車站坐車去成都了。樂山到成都大巴很多,全程高速,下午到達成都。本想去武侯祠和杜甫草堂看看,但看到春節臨近,旅客越來越多車票不好買,以後來成都的機會應該很多的,就先回西安吧。於是趕到成都火車站買票,運氣不錯,買到一張晚上十點四十分去寶雞的臥鋪,到寶雞後去西安的車就多了。離開車時間還早,就坐公交車在成都逛了一下,成都果然是天府之國,人們似乎也和傳說中描述的那樣很休閑,城市面貌也不一般。晚上准時上車,第二天中午到達寶雞。途中翻越秦嶺,觀察了觀音堂展線,果然是值得一看的。秦嶺高處霧氣彌漫還有積雪,且南坡和北坡景色不一樣,看來秦嶺真的是中國氣候的南北分界線啊。

(甲秀樓)

(曼聽公園的佛塔)

(滇池)

(洞房般的麗江)
(麗江到攀枝花的途中)

(麗江到攀枝花的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