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一早乘班車上成雅高速過二郎山隧道。在進入二郎山區後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在大霧中向前延伸,山上已經是白雪皚皚。穿過二郎山隧道後,天是蔚藍的,雲是雪白的,冬日的陽光懶洋洋地照耀著大地,跟山那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回程更甚,山的這邊同樣艷陽高照,而山的那邊是大霧籠罩,能見度大概只有10米左右,而且還下著小雨,之後沿著川藏公路向瀘定進發。
瀘定縣因瀘定橋而得名,瀘定橋坐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康熙御筆題定“瀘定橋”,並立御碑於橋頭。湍急的大渡河水翻著白色的浪花在橋下穿過,如果是豐水期河水可以用奔騰來形容。橋上那13條粗壯的鐵鏈仿佛在細說著當年紅軍18勇士如何強度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故事。景區很小就是一條橋,走過去走回來30分鐘,收費10元。對面是一個不大的市民廣場,瀘定市民在這裡嘮嘮家常、曬曬太陽,和諧啊!我們買了幾個當地小吃“鍋魁”,也在這裡解決了午飯。從瀘定到海螺溝(磨西)沒有班車,但滿街都是小面包和轎車,它們都是穿梭於磨西至瀘定之間,每人20元人滿就走。還有一些康定到磨西的過路車,也是每人20元,1.5小時後到達磨西。
磨西一個很小的小鎮,有一條很短的老街,地面鋪著花崗岩,街的兩旁是一些老舊的木房子,有點古鎮的感覺,街的盡頭有間天主教堂。司機很好問我們住在哪裡,直接就把我們拉到客棧的門口。我們住的客棧叫哈姆青年旅社,就在景區大門大道的路口旁邊,步行到景區大門只要5分鐘,標間大床房,空調、熱水、電熱毯等80元一天。鎮上有很多客棧,有些只要50元一天,但我們還是在這裡住了兩天,主要就是干淨,而且看店的MM長相標致,絕對對得起觀眾。問MM那家飯店經濟實惠,答路口有一家XX砂鍋(名字忘了)。

(瀘定橋)

(瀘定橋)

(瀘定橋)

(磨西鎮)

(磨西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