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布島上: 面朝大海,春暖花工;面對大海,潛水發呆在島上呆了這四天,除了潛水就是發呆。對著綠色的海水,兩米深的水也可以一眼看見海底,什麼也不想做,只是靜靜地看著海,看著海裡的船,眼睛不離開大海,在水上屋的平台上坐著發呆。這次是真得好好地體驗和品味了“碧水藍天”,綠色的大海實在是太美了,看到淺綠和深綠的分界線時心裡是那麼愜意!坐在平台上,有時看夕陽,有時看日出,有時看著下傾盆大雨。如果沒有給氣瓶充氣的聲音,整個島上全是一片寂靜。潛水時去了KAPALAI,那是在珊瑚礁上建的度假村,完全可以與馬爾代夫相比。度假村下面是淺綠的海水,順著樓梯向下走就可以浮潛,這一帶浮潛景色相當的美,海水有一種讓人心醉的美,有無數色彩艷麗的珊瑚和小魚。不同型態的珊瑚,說不出名字的魚,還有多種魚混游在一起的小魚群,讓我們更加喜歡這裡。島上一天漲退潮兩次,一次大潮一次小潮。下午一點潮水最低,六點左右水漲得最高;晚上九點多潮水開始退,次日早上六點多水開始漲,九點左右水位最高。在下午一點潮水最低時,無數的海星和海膽全部露出來,島上的小孩就在淺灘上尋找各種蝦,海星海膽和海蛇(我覺得的是:-)根本無人去撿。早晨漲潮時,有海龜光顧水上屋,慢悠悠地游走。清晨,住在船上的人家劃著小艇向水上屋走來,也有潛水客搭乘小艇出海去玩玩。每天潛水歸來,大家做得最多的是查書,找找自己在海中看見的魚,有一條夜潛時還看見鰻魚。島上的魚很便宜,金槍魚非常多。北京老鄉買了一條吃,10斤重的藍色金槍魚才賣7馬幣,沒想到吃這條魚竟然發生意外!他們吃了魚皮,女的馬上就過敏了,全身長疙瘩,臉也腫了。後來才知道,這種金槍魚與日式料理的金槍魚不同,魚肉可以生吃,但魚皮是萬萬不能吃。他們後來找了餐館烤了吃,一條魚加工費是10馬幣,魚太大他們招呼同住的7個人才勉強吃完。魚是我向北京老鄉推薦買的,對她過敏的事令我非常愧疚和自責。島上有水果賣,不過價格比仙本娜略貴一點。島上沒有面對游客的餐館和商店,只有供本地人生活的小餐廳和商店。島上的本地人很友善,見面都跟游客說“HELLO”和“Morning”。島上沒有學校,小孩子也沒有可以玩的地方,游泳成為小孩子最喜歡的運動,長大後潛水就成了孩子們的消遣。白天潛水和發呆,晚上不做夜潛時,大家都打撲克牌。竟然發現原來一副牌有這麼多種玩法,有法國玩法、澳大利亞玩法、英國玩法和荷蘭玩法等等。我們學會了澳大利亞玩法,挺有意思的玩法。晚飯後通常很熱鬧,因為大家都在玩撲克牌。贏牌後,無論是法國人,還是英國人,都會大呼小叫;無論是哪國人,贏牌後都難掩臉上那股得意勁。馬布島有十多處潛點,常去有paradise 2和lobster wall等地點。大馬比菲律賓更鄰近赤道,這裡的海水比菲律賓的還要暖和,水溫通常在28度左右,同住的外佬們經常穿著普通的短褲就去潛水,潛店也提供短袖短褲型潛水服為主。水溫不是問題,但防曬是亞洲人普遍要考慮的事情,後來我們通過教練找了一件長袖潛水衣,穿在潛水服裡面,但褲子實在找不到,LG的大腿下半部分嚴重曬傷,像蒸螃蟹那麼紅。有了此次經歷,我們覺得還是要自帶潛水衣(不是潛水服),既防曬又要防止輕微創傷的產生。
(因為我們的相機沒有防水殼,在水下無法使用,因此除了去詩巴丹租相外,非常遺憾沒有馬布和KAPALAI的水下相片, 在此先放幾張詩巴丹的海底世界)

(繽紛的海底世界,美麗的珊瑚和小魚群)

(海狼群)

(小醜魚尼莫和海葵)

(海龜)

(近拍傑克風暴,上千條魚讓人看後都想撒網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