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時,老板的弟弟告訴我們,今年的11月,是他們這裡的古藏節。如果有興趣,有時間要過來看看的話,提前一個月和他們聯系。
他們好做安排。後來我回來查了一下相關的資料。貴州東南地區,民風古樸,生態原始,被國際旅游組織譽為人類疲憊心靈的棲息之地。在這片神奇的熱土上,流傳著史詩般的神話傳說與美妙動人的民間故事;生活著一個性格像大山一樣剛強的古老民族—苗族。
在遙遠的蠻荒時代,苗族人民多居住在高山密林,幽谷深處,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人們為了增強與大自然抗爭的力量,共同戰勝惡劣的生產生活環境,保證族群的繁衍生息,形成了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社會組織細胞—家族。家族由“古藏頭”統一領導。
“古藏頭”亦稱“牯藏頭”或“鼓藏頭”(苗語:Gaib nief或Fud nie ),是族人對家族長房及家族首領—族長的敬稱。“古藏頭”實行世襲制,由家族長房及長房中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負責掌管家族重大事務。
每當風調雨順,喜獲豐收,“古藏頭”即組織族人舉行隆重的宗社祭祀儀式,並開展鬥牛比賽、吹蘆笙、敲木鼓等慶祝活動,全族男女老少參加,邀請三邊兩寨親朋好友同賀,載歌載舞,歡天喜地。這一活動後來逐步演變,固定下來,成為了苗族人民每十三年一次的傳統佳節——“古藏節”(苗語:Nongx fud nief)。十三年,才有一次的機會。
不過,人在社會,身不由已。
過了大半年時間,就要故地重游。
看起來,這種可能性不是不大,基本上等同於零。老板的老婆,小姑娘的媽,
拿來一大包的楊梅,硬塞給我們,
說是我們這地方,也沒什麼好東西。
楊梅是我們自己種的,很甜,帶在路上吃吧。萍水相逢,很是讓人感動。
小唐把包裡所有的巧克力還有棒棒糖都找出留下。
這次出來,也沒帶什麼好東西,
這些,留給你女兒慢慢吃吧。陸姐很是喜歡她的女兒。
快要走了,再次把小姑娘抱抱親親。
我們在一邊說笑,
干脆你把她帶回上海得了。留了老板,還有他弟弟的聯系電話。
說是回到上海,
再給小姑娘寄些蠟筆之類的文具。
小姑娘今年三歲半,
這些東西,她用得上。當然,沒忘記問問從這裡出發,如何去八蒙水寨的渡口。
很好找,你們剛下車的地方,
一直很前走,就可以看到了。
走走就到了。走走就到了。
後來的事實證明,不是隨便走走,就能到得了的。
走了將近30分鐘的時間。
一時高興,忘了在黔東南找當地人問路的潛規則。
他們所說的時間,是按照他們的腳力來計算的,
換算到我們,至少還要乘以1.5。出了興華,行走在國道邊上。
來來往往的車輛不少,很是熱鬧。
路的左側就是都柳江,
水碧綠碧綠,很是養眼。
不知道最近是不是枯水期,
如果有哪位一時想不開,
要跳都柳江自我了斷,
估計不是被淹死,
而是一頭撞死的。走了很久,都沒有看到路邊有缺口可以下到江邊。
楊梅倒是吃掉了一大半。
的確很甜,很好吃。
八蒙水寨的渡口是大是小,是方是圓,心裡一點沒底。
很是擔心,吃著楊梅,看著都柳江美景,
就這樣走著逛著,
興許都已經錯過了。前面總算看到有人群聚集了。
路的右邊,有間雜貨鋪,店門大開。
可以進去打聽一下。
老板在店內正在神游會周公。
本還想進去問路,
被小唐勸阻。
算了,不要打擾人家,我們再找別家問問。
我們說話的聲音不算很輕,
老板依舊沒有任何清醒的跡像,
真不知是被人打暈,還是睡得非常香甜?
要在大城市,
店內的東西,估計都要被人席卷一空了。依舊往前直行,
看到前面有人在店外打撲克,
可以問問路。
沒想到走在最前的陸姐,
回身朝我們大聲說,
我們已經到了。說話的同時,手朝上指指。
抬頭往前上方看,
這也太誇張了吧。
一個八蒙水寨的渡口,用得上這麼大塊的指示牌嗎?
就是高速公路上用的那種。
還是中英文對照。
來之前認為來的人少,來的驢子也不多,
看來,到這裡游覽的老外,不是一點點的少。
之前依稀看到時,還以為是哪個財大氣粗的企業設的廣告牌呢。到渡口,左轉之後,還要穿過一片莊稼地。
遠遠看見一葉小舟已經離開渡口。
還沒等我們揮手招呼,
船已經劃回來了,
艄公的眼力,還是不錯的。看前行驢友的攻略,說是進八蒙水寨,必須要用到擺渡船,
因為要過都柳江,
八蒙水寨在都柳江的另一側。
等船靠岸,
一看,樂了。
還真是擺渡“船”,
我們四人上船,最多還能再上一到兩位。
再多人上的話,船還沒離岸,估計就要翻了。
真夠小的。一人一元,
短短五分鐘左右時間,
錢要的不算多,
但從價格上來看,還是有點小貴,
估計看我們是外鄉人,
收費標准不一樣。都柳江的水,這兩天真是少得可憐。
下船和上船一樣,
都是實打實腳踩鵝卵石,
離真正的岸邊,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走多了,時間一長,都有些硌腳了。過橋進水寨,
心急的陸姐看到一戶人家在外忙碌,
這人好像在做木匠活。
直接上前就來了一句,
你好師傅,請問你們這裡哪裡可以看到水書?來之前,我已經了解整個八蒙,
能看懂水書,目前僅有兩位老人。
水書,是八蒙水寨的特色,
不過,目前,也算是稀罕之物。
陸姐問話的神態語氣,
不像是在打聽一件神秘尊貴的物品。
倒像是走進新華書店,
問一邊的工作人員,
她要買的圖書,一時找不到。
讓他們找找,看看放在哪裡了?結果是可想而知。
回答陸姐的話無非就是這幾句,
水書啊,我這裡沒有。
或是,要看水書啊,我不很清楚,你找村長去問問,興許他知道。
可是沒想到的是,
那人聽到我們的問話,
手邊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後,
擦擦手,朝我們笑笑。
水書啊?
我們家就有,
你們等會,我拿給你們看看。要說黔東南的人,生性就是純樸。
不過,我倒也感覺奇怪,
這水書,到底算不算是稀罕之物?
也許,今天我們運氣好得邪門,
正好他們家有,
而我們不偏不倚,直接撞槍口了。拿來的水書,厚厚一大本。
和以前紹興師爺手拿的帳本,有幾分相似。
這個是我們家裡人從水書上抄下來的。
你們慢慢看看吧。
說完,大叔,又去忙他自己的事了。搞了半天,這個還是手抄本。
其實,就算是真本,哪怕是孤本,
又能哪樣呢?
趁人不注意,拿著就跑?
這裡人生地不熟,
外加還有條都柳江橫著,
能跑到哪去?手裡拿的水書是什麼版本,
這點對於我們而言,並不重要。
來來回回翻了幾遍,
發現大部分的文字,
我們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除了那些長得有點像像形文字,
還能大致猜出大概意思外,
其他的,看得我們是一頭霧水。這位大叔,不好意思,你能給我們講講,這都說的是什麼呀?
我也不是很清楚,這個,在我們這裡,只有部分老人,
才能說出點門道。
我知道的,就是我們水寨踫到一些重大的事情,比方說婚喪嫁娶,才會用到的。
就好比你們平時用的黃歷那樣,
他這樣一說,我們倒有幾分明白了。他提及有部分老人,能看懂水書。
讓我想起前行驢子提及過有兩位老人,還有名有姓,
說要了解這神秘文化,進了八蒙,可找他們聊聊。
之前只想著打聽哪裡能看到水書,
差點忘了這茬了。問了問大叔,知不知道這兩位老人住在哪裡。
你們說的這兩人,我只聽說過其中一個,
不過,今天他不在寨子裡,外出走親戚了。
另一個,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你們要不找村支書問問吧。有困難,找村長,找不到村長,找支書。
這是驢圈裡亙古不變的真理。
問了問村支書家具體是在哪裡,
謝過之後,繼續啟程。其實我們只要知道,村支書家大概在哪裡,就可以了。
一般而講,總是在整個村落或是整個寨子的最高處,就是了。
沿台階而上,走到眼前沒路時,
發現右手邊,有一戶人家。
不過,從外觀上來看,怎麼看怎麼感覺,就不像是村支書的家。也許之前我們走了岔路,自己都沒感覺到。
事到如今,也只有先到這戶人家去問問。
家裡人還不少。
其中一人聽到我們的詢問,
抬頭笑笑,
這裡就是你們要找的村支書家。恩,就是這裡?
走進去,才發現裡面別有洞天。
寬敞,明亮。
之前在門口,看到的外觀破落,也許只是一種錯覺。眼睛掃了一圈後,發現我們要找的主角,好像並不在家裡。
請問村支書呢?
他呀,去田裡干農活了,你們先坐會,他馬上就回來了。果真是馬上。
沒多久,我們就和他搭上話了。
聽說我們要找的這兩人,他的說詞,倒是和之前問起過的大叔是一致的。
至於我們提出要想看看水書,
他說這個他家沒有。小唐換了話題,和村支書拉起了家常。
聽聽這位姓王的支書說說家裡的情況,談談興華的現狀。
也算小有斬獲,
彌補了沒見水書,沒見到懂水書人的遺憾。不知不覺,聊了有將近一小時的時間。
支書的家人,喊他去吃中飯。
他笑笑,說不好意思,就聊到這裡吧,最近農忙,吃完飯,我還去田裡呢。
其實說不好意思的是我們,
我們又不是興華來的大官,
他本就沒有義務,要花那麼長的時間,和我們坐在一起,
陪我們山南海北得侃大山。臨走時,王支書的家人拿來了一大袋楊梅,還有一些粽子。
我們這個寨子比較窮,也沒什麼東西。
這些是我們自己種的楊梅,還有自己包的粽子,
你們就拿在路上吃吧。沒想到泡在人家家裡打擾了那麼長時間,
最後走時還有東西送我們。
忙說這哪好意思,我們不能收的。推辭了半天,看看支書一副不拿走這些東西,
就是看不起我們的樣子,
說那我們就帶這些粽子走吧。
至於楊梅,就不拿了。
之前在興華,我們已經吃過,嘗過味道了。
真的不和你們客氣了。粽子共有五個,
支書的家人還真想得周到,
怕我一男孩子,
萬一到時吃不飽,
還特意給我准備了兩個。
不過看看粽子的大小,
說實話,兩個粽子,看看,已經有點小飽了。
只是很好奇水族的粽子,裡面包的是什麼?
希望是肉的吧,
至少不要是花生餡的,
黎平那邊買到的花生一口粽,
和我們平時吃的白米粽,沒多大區別。回到一開始給我們看水書的大叔家,
我們不方便攜帶的大包,走時寄放在他這裡,
現在要取回走人。
突然想起剛才走時,只記得拿走相機,手機,錢包之類的貴重物品。
大包的內夾層裡,還有一個信封忘記取走。
這次驢行,具體的記帳,還有公共資金管理是我一手負責。
信封裡放的就是大家統一交納,方便支出的真金白銀。
趕緊打開看看,
還好,還好,一分沒少。
真的把我嚇出一身冷汗。乘船過都柳江。
還是剛才那條擺渡船。
還是剛才那位女艄公。
還是要問我們錢。
價格,還是剛才的,1元。
1人1元。看到不遠處,有當地居民,挽起褲腳,
或是背著小孩,或是提著東西,
直接涉江而過。
今天都柳江的水位,要想涉江而過,
根本沒有什麼難度。
就不清楚他們這樣的渡法,
是為了省錢,還是的確回家方便?八蒙水寨,還算沒有白來。
看到了水書,順便還免費拿到了當地人自己包的粽子。
只是沒有找到能懂水書的老人,
給我們說道說道。
這也算是此行唯一的小小遺憾吧。在擺渡船上,看到艄公身旁放著粽子,還有一碗菜湯。
艄公能聽懂普通話,但要讓她說兩句普通話,
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通過肢體語言交流,我們也知道了,
這粽子,還有這菜湯,就是她今天的中飯。
現在,看來,我們也能體驗一下當地普通人中午吃的東西了,
缺少的就是那碗菜湯。回到指示牌附近,
看看附近哪裡有坐的地方,
可以把包放下,享用我們的粽子大餐。
路邊不合適,來往的車子一多,
估計吃粽子,還有免費灰沙贈送。
左瞧右看,馬路斜對面這家不錯,
就這裡了,
興華派出所。大門敞開,
走進去看看,一共兩個樓面。
不過,怎麼每個辦公室都沒有人?
漢族端午,放假三天,今天還在放假期內。
水族也過漢人端午節?
那也不對啊,
大門敞開,
裡面一個值班人員都沒有,
玩空城計啊?再轉了一圈,還是沒見到一個值班人員。
算了,那就在人家大門口台階上坐坐吧。
興許工作人員有事走開了,
等他們回來,再說吧。開吃粽子。
剝了四個,
看看其他三人,再看看自己手裡的,
搞了半天,餡不是肉的,
也不是花生餡,
而是赤豆的,
每個人手裡都一樣。
恩,這時,如果能來點白糖,那味道就更加好的。
赤豆粽,也沒什麼特別。
不過事後,小唐說,
她吃過後,感覺水族的糯米比起我們平時吃的更糯更香甜。
這個,應該是心理作用吧。
如果漢族水族兩個赤豆粽同時放在她面前,
而不告訴她,哪個是哪個,
她能吃得出來,才怪。你們幾個有什麼事嗎?
恩,誰啊?
回頭一看,一個高高大大的警察。
之前辦公室都沒人,
從哪冒出來的?
難不成剛才去上廁所了?
這麼巧的事,也能讓我們踫上。看著他很是懷疑的眼神,
趕緊起身告訴他,我們是從上海來的,到這裡來,是旅行的。
現在在等車,等去三都的車。
順手指了指一旁的大包。
警察詢問,一定要說說清楚。
要是說不清楚,接下來哪都不用去了。
晚上也不用想著去三都了。
保不准要在派出所過夜了。那就不要坐門口了。
進來坐會吧。
邊說邊打開不遠處報案室的大門。
恩,謝謝啦。
這房間真不錯,
屋內有椅子,有飲用水。
最關鍵,正對馬路有窗戶,有車從遠處開過,我們也能看到。左等右等,就是沒車經過。
警察忙完自己的事情,
閑時,也出門去張望張望。
看起來,他還真是個熱心腸的警察。小唐等得有些無聊,
上前和警察調侃幾句,
你這應該有警車吧?
能不能送我們一程?本就是玩笑的話,
警察的反應,無非就是笑笑,聽過算數的。
沒想到他的答復,倒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警車現在在你們來時的興華那邊。
我這邊只有警用摩托。
否則,如果沒事的話,倒真的可以送你們一程。沒想到警察還把我們的玩笑話當真了,
不過,想想真要是用警車把我們送到三都,
一路興許還能拉著警笛,
直衝三都汽車站,
哇塞,那真是拉風拉到家了。就在等車等得失望外加絕望的時候,
車總算來了。
看看手表,已經是下午2點15分。
三都往荔波的末班車,據說是下午4點左右。
也不知道能不能趕上。
現在,是能走一段算一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