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還是沒有來。打電話給老板,
老板說,請大家稍安毋躁。
車馬上就來。
她當然不急,
急的是我們。
要不是我們的大包在車上,
早就一走了之了。
陸姐把鏡頭對准了一旁賣熱玉米的小孩。
也許大人有事走開一會,
看攤的是個七八歲當地小孩,
至於引起陸姐興趣的,
是因為這個小孩背上還背著一個二歲左右的小孩。
要拍照片,沒問題,可以。
買根熱玉米吧。
陸姐看著照片,無奈地笑笑掏錢。
這裡的小孩,
還真是從小就有經商的頭腦啊。
我有點困惑了,
真不知道我們是不是在小七孔的鴛鴦湖停車場,
還是在荒無人煙的塔克拉瑪干沙漠,
或是在硝煙彌漫的伊拉克戰場,
再次打電話給老板,
老板給我們的答復,
竟然說司機一時找不到你們所在的停車場。
我,徹底無語了。
下午1點10分,
我們期待已久的車,總算現身了。
現在還談去趕K811次的火車,
不是有沒有可能的事情了,
而是在賭自己的運氣了,
而且贏的概率,微乎其微。
我,小蓓,陸姐商量下來的結果,
決定不去趕火車了。
小唐還是執意要走,
看來,她要見的朋友,
對她很重要。
和小唐道一聲珍重,
重申了一遍怎樣走公路去貴陽的線路,
相信,對她會有所幫助。
到了貴陽之後,記得給我們所有人發個消息,
報個平安。
這時候,我不知道是應該問候老板的家人,
還是應該感謝她。
想想,還是應該感謝她吧,
要不是她找來的中巴車司機,
搞到這麼晚來接我們,
我們也不會,這麼肯定就留下了來。
明知道不可為的事情,
還是省省力氣吧。
步行到之前游覽車停車的路口,
等車把我們送到西門,
想辦法把大包寄存掉,
三個人背著大包,在小七孔行走,
恐怕會引起不小的回頭率,
我們做人一向不喜歡太張揚,
低調,低調。
車上的工作人員,
看見我們背著大包,第一反應,
就是查票。
哈哈,總算有人要查票了,
我這開心,
之前就是在大門售票處看過票,
後來一路上車,
根本沒有人來問過有票沒票的事。
這邏輯有點怪,
按照這樣的行事方法,那逃票變得非常簡單。
只要步行到小七孔古橋,
第一個停車點,上游覽車,
那就根本沒必要買那20元車票。
前提是不要向我們目前這樣,
背著大包,看上去風塵樸樸的樣子。
西門停車點附近,
能夠寄包的,看了看,好像就是,這家小賣部。
總不能把包寄到小賣部對面的公廁吧。
進去問問,
工作人員很熱情,
說沒有問題,
把包放在這裡吧,記得把貴重物品拿走哦。
還提醒我們,這裡晚6點關門。
費用,三個大包,總共收了10元。
很合理。
不遠處,就是臥龍潭。
出小賣部沒走多遠,迎面碰上了那對老年夫妻。
昨晚和我們同吃同住的那兩個上海人。
他們剛從臥龍潭那邊回來,
告訴我們,臥龍潭,如果你不去,小七孔,算是白來了。
之前在拉雅瀑布附近見過一面,
後來就不見了他們的蹤影,
看起來,這兩位別看年紀比我們大,
但腿腳,比我們還利索。
走進臥龍潭,
映入眼簾,是碧藍的湖水。
讓我們果然為之一震,
這樣震撼的視覺效果,
不親自看一看,只是看看照片,很難體會。
之前小唐走時,讓我們多拍些照片,多拍些視頻,
回去以後,讓她看看,
也好彌補一些遺憾。
現在看來,我們,的確,也僅僅只能做到一個忠實的記錄者,
僅此而已。
臥龍潭的風景不錯,
但可惜面積不大,
逛了大半個小時,就差不多,逛完了。
回到剛才下車點,
等車,再次回鴛鴦湖。
還有一個下午的時間,
決定游好臥龍潭後,去鴦鴦湖劃船,
順便再去離湖不遠的天鐘洞看看。
如果還有時間,那就再去野豬林之類的轉轉。
卸掉大包上游覽車,
果不其然,根本,沒有人過來,
問我們是否有票。
我們的存在,對於車上的工作人員,
簡直就是無視。
再一次回到了鴛鴦湖的路口。
小七孔,注定要讓我,留下深刻的印像。
之前的小七孔古橋,
兩天之內去了三次,
而現如今這一非常普通無名的路口,
同一天之內,很短的時間,
我竟然兩次駐足。
下午的鴛鴦湖,
感覺好像比起上午時,
游客少了不少。
我們現在有充足的時間了,
決定還是自己劃船。
船票15元1人,
不限時間,愛劃多久,隨意。
鴛鴦湖的看點,
看一旁的景點介紹,
除了招牌鴛鴦樹之外,
還有就是所謂的水上迷宮。
買票的時候,工作人員使勁地忽悠我們,
讓我們雇人劃船。
還說這個水上迷宮,
規模很大,
自己劃船,想要轉出來,
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們還真的不信邪,
在開發成熟的景區,
別人強烈推薦的東西,
十有八九是有貓膩的。
後來的事實證明,
我們的判斷,是正確的。
水上迷宮,規模的確不算小,
但要轉出來,並不是很費腦子。
鴛鴦樹,
看到的時候,第一眼的感覺,還不敢確認這就是。
只是兩棵並排長在水裡的樹,
很普通的兩棵樹,
很湊巧地長在一條直線上而已。
被人為地起了一個很讓人浮想翩翩的名字。
還是鴛鴦湖的湖水,
再一次讓我們感到意外的驚喜。
甚至於我還拍到了,
同一平面層次的湖水,
竟然會有兩種不同的顏色。
相比之前的臥龍潭,
我更喜歡這裡,
喜歡這樣近距離接觸,體驗的感覺。
上岸後,按原定計劃去天鐘洞。
離這不遠,
跟著指示牌走就行。
只是,好像根本就沒有人去。
一路行走,
走到天鐘洞門口,
看看左右前後,
只有可憐巴巴,我們三人。
天鐘洞不收門票,
但要收5元1人的導游費。
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有意思的是,景區納稅意識很強烈,
很遵紀守法。
付了錢之後,每人還給了一張5元貴州省服務業定額專用發票。
如假包換。
交了錢,還不能馬上進,
問了,告訴我們,再等會,
恩,人少了點,一次多帶人進去,
相對成本,就攤薄不少。
這個我們理解。
不過我們理解,
但也不等於,我們交了錢,
就當我們不存在吧。
這都快等了一刻鐘了,
看看,也基本上不會再有游客來了。
剛想再去問問,什麼時候可放我們進去?
不過,還沒等我們進去問,
這時,漂亮的當地女導游拎了電喇叭出現了。
天鐘洞的入口做得極有特色,
就是一個四平八穩放置的古鐘。
真是形像得沒話好說。
進去之前,還有人特意地給我們開門。
確切地說,是開門上的大鎖。
等我們所有人全都進去,
沒走多遠,
聽到身後,又有人忙著上鎖。
真搞不懂了,我們是去天鐘洞游覽,
還是走錯了地方,
進了天鐘洞監獄探監。
國內開發過的洞穴,
大同小異。
洞內的景點,經過燈光裝飾,布景渲染,
三分靠自然,七分靠導游的小嘴。
但天鐘洞有一處景點,
很有特色。
別處還真沒見過,
估計應該是這裡的鎮洞之寶,
鐘乳石滴水成形,
經過幾千幾萬年,
最後竟然能滴成我們眼前所見的一個巨大古鐘樣子,
的確罕見。
走出天鐘洞,
發現要真正離開,
還有一段向下的台階路要走。
只能說我們很幸運,
天鐘洞的兩個入口,
我們偏偏挑了之前的一個,
要真是從這裡進去的話,
這台階路,一路向上,
等爬到終點,也夠我們喘一陣子的了。
台階路的終點,
是景區的公路。
不遠處,有一排房子,
過去看看,
是售票處外加當地工作人員辦事的地方。
門口有一排長椅,
坐下歇會,等車回西門。
現在已經將近於晚上6點,
再去野豬林之類的景點,已經沒有可能。
好在小七孔的主要景點,
我們已經全都看過,
也算不虛此行了。
車,一直沒來。
好像根本就沒有游覽車會經過這裡。
期間工作人員,還特意出來,
打聽一下,我們是怎麼個情況。
沒想到,在他走之後,沒多久,
車終於來了。
興許是他打了電話,也不一定,
那真是要感謝他了。
在回西門的路上,
想著把門票還有游覽車票翻出來,
看看上面有沒有印景區的客服電話,
或是什麼應急求援電話之類的,
估計等我們到達西門小賣部時,
已經過了6點,
這類電話,真的很有可能會派上用處。
當然,這是最壞的打算。
往好的方面想,
小賣部的工作人員見我們遲遲沒來,
關門走人的時候,
在門上訂一張紙,
告訴我們要找他們,打哪個電話。
這樣類似的情況,
我前幾年,在鳳凰驢行時,遇到過。
不過等我們趕到小賣部時,
情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店鋪內燈火通明,
還有一位工作人員在其中留守,
是個女孩。
看到我們,
只是輕聲地說了一句,
你們來了。
已經是晚6點30,
整整守候我們將近半小時時間,
而無任何怨言。
這一刻,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已經沒有了去往麻尾的中巴,
末班車,早已經收車走人。
想來想去,沒有別的辦法可想。
眼前的這位當地人,
是我們唯一救命稻草。
我們要去麻尾,
這裡哪裡能租到車?
你們還要去麻尾?
我親戚那有輛車,
我打個電話問問,看看他現在有沒有空?
好的,好的。
那麻煩你了。
電話打通,
工作人員說著當地話,和電話那頭談著。
近在咫尺,
聽得清楚。
但,楞是沒能聽懂一句話。
掛了電話,
女孩告訴我們,
她的親戚可以過來接我們,
送到麻尾,100元。
人家是女孩的親戚,
又不是我們的叔叔伯父之類。
沒義務免費做這事情,
開出的價格,還算合理。
那就讓他趕緊過來吧。
晚7點30左右,車開進麻尾。
司機姓何,何大哥。
讓他先送我們去火車站。
我們要買K143次的車票,
順便再問問,
如果能買K834次的票,就一起買好。
去貴陽K143次的車票,很順利就買到了。
雖說是無座票,但上去找到座位,應該不是難事。
至於K831/K834次,
小蓓和我商量的結果,
還是挑另外一班,1252次。
到上海南站的時間,是早9點37,
也就是說要多請半天假。
你可以多請半天假?
她說沒有問題,
我肯定也OK。
大家都是驢子,
能省點,就省點吧。
麻尾火車站,
最近在搞大修。
外面看上去非常破破爛爛,
裡面的硬件設施基本上已經完成改造,
看上去非常不錯。
特別人性話的是,
售票窗口的電腦顯示屏,
朝向是對外的,
有沒有票,買票的我們,看得一清二楚。
可能不是黃金周或是長假,
很容易就買到了1252次的硬臥車票。
很開心。
何大哥還特意進來看看,
以為我們出了什麼狀況?
去了那麼長時間,遲遲沒能出來。
呵呵,沒想到我們的討論,
花了那麼長的時間。
火車站附近可以寄包,
這些所謂能夠寄包的地方,
只是一些飯館雜貨店之類的,
寄包,只是老板的兼職業務。
入鄉隨俗吧。
何大哥把我們送到麻尾比較熱鬧的地方。
我只能用比較熱鬧來形容我們下車地點,
因為我們要求,下車的地點,有吃飯的地方,
最好還有買東西的,那更加好。
現在看來,兩者都有了。
吃飯的小飯館,在馬路的對面。
剛想過去,
沒想到何大哥的車剛開走,
緊接著又有一輛車在我們面前停下。
請問××路怎麼走?
我們怎麼會知道。
暈死,這幾位,什麼眼神啊。
問路,怎麼問到外鄉人身上來了。
笑笑,告訴他們,問問別人吧。
我們不是當地人。
你們不是當地人?
雖然這句話,沒有從他們嘴裡說出。
不過疑惑的眼神,
已經明顯表達出這層意思。
我們看上去像當地人?
沒有了大包,
三人互相掃視了一下對方,
我們哪點看上去像是當地人了?
真是活見鬼了。
等菜上桌的時候,
和小蓓一起去附近的面包房轉轉,
買些糕點帶上火車。
老板很熱情,
說需要什麼,可以免費嘗嘗。
吃了人家的嘴軟,
不過,話說回來,
老板這裡糕點生意還是不錯的。
很多品種,都基本賣完了。
這裡的糕點,味道也還是可以的。
價格,也是很有性價比的。
買點帶走。
一頓飯吃飽吃好,只花了區區40元。
三個人,40元,很是經濟實惠。
看看時間,也差不多,要趕往火車站了。
來的時候有何大哥的車,
去時,還得自己找車。
步行,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徒步前往,好像不太可能。
麻尾的主要代步工具,
不是大城市的出租車。
而是不太常見的三輪車。
只不過比普通的三輪,更先進點,
電動的。
到火車站,三人一共收了8元。
進站時,當然沒有忘記取回自己的大包。
K143次這班火車,上座率,還是很高的。
很輕松地就找到了座位。
原本想著到貴陽還有將近三個半小時的時間,
還能打個盹。
沒想到的是,
等火車開之後,
才知道打盹這事,也只能想想。
上來了一群背包客。
人數估計有十人左右,
整個車廂,
因為他們的到來,
而變得異常的熱鬧。
與他們的交談得知,
這些人都來自於貴陽,
是貴陽當地人。
這次的出行,是雙休日的戶外活動。
聽聽他們談著這次活動的點滴趣事,
將近4小時的時間,過得異常之快。
下了火車,要和陸姐說再見了。
之前在麻尾吃飯時,
總算收到了小唐的消息,
人,還沒有到貴陽。
不過,快了。
就如我們所預計的,
小唐沒有趕上火車。
這,倒是在我們意料之中。
回到上海之後,
我們四人找了時間,又聚了一次。
聽聽小唐說說她離開我們之後,
去往貴陽的傳奇經歷。
並提及她為了趕汽車,
中飯也不顧上吃,
只是買了兩個包子,在車上啃啃。
當時一車的當地人盯著她看,
她說當時那個餓呀,
吃相肯定好不到哪去。
不過,她說這時候,這些細節問題,已經顧不上了。
至於那兩個台灣人,
不知道現在,身在何處?
自從他們離開隆裡古鎮之後,
就完全失去了聯系。
回到上海之後,也沒有收到他們的點滴消息,
希望他們一路順利,平安到家吧。
回首七天的黔東南之行,
好像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洗滌。
那裡的山,那裡的水,
那裡純樸的民風,
讓我一次又一次,
魂牽夢蕘。
我明白,
回來的只是我的軀殼,
我的心,依舊還逗留在那裡,
逗留在美麗的黔東南。
謹以此拙文獻給此次同行的小蓓,小唐,陸姐,
感謝他們一路的陪伴,
因為他們,這次的黔東南驢行,變得更加精彩!
20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