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七日行走6(壯觀的平場瀑布)

作者: 大許

導讀鬼洞附近,有瀑布。當地人稱之為鬼壇瀑布。 其實,這樣的叫法,和稱它為無名瀑布,沒有多大區別。 據小羅說,鬼洞中的那只千年老龜,始終離不開這塊區域,還是拜這瀑布所賜。 最近的持續降雨,瀑布的水量,不是很小。 有點看頭。 不過,無論站在哪個角度,總是看不清楚瀑布的全景。 懸崖邊的茂密叢林,無疑是最好的遮擋物。 對此,我們也無可奈何。 劉大叔 ...

鬼洞附近,有瀑布。當地人稱之為鬼壇瀑布。

其實,這樣的叫法,和稱它為無名瀑布,沒有多大區別。

據小羅說,鬼洞中的那只千年老龜,始終離不開這塊區域,還是拜這瀑布所賜。

最近的持續降雨,瀑布的水量,不是很小。

有點看頭。

不過,無論站在哪個角度,總是看不清楚瀑布的全景。

懸崖邊的茂密叢林,無疑是最好的遮擋物。

對此,我們也無可奈何。

劉大叔很是善解人意。

拿著砍刀,一個箭步,就衝下了懸崖。

還沒等我們回過神來,就聽到耳邊傳來唰唰聲。

喂喂,劉大叔上來啊,瀑布看不清楚就算了,安全第一啊!

特種兵就是特種兵。

就算以前是特種兵,現在不是。

體力耐力等等各方面,都遠遠強於我們這種廢人。

沒一會功夫,眼前的各種植物,都整整齊齊,倒下了一大片。

這下好了,整個世界,看得清清楚楚。

劉大叔回來了,連大氣都沒喘上一口。

誇了他幾句,沒想到他更來勁了。

指指對面的山,看見那高山沒有?

我現在從山腳上到山頂,15分鐘就夠了。

這高山,讓我們攀爬,沒個兩天的時間,到頂,想都不用想。

不過,現在劉大叔說什麼,我們都信。

這人,實在是太牛!

拍照賞景,逗留了很長一段時間。

小羅在一旁,催我們可以上路了。

按照原先計劃,中午回到高釀後,換車到達黎平,晚上入住肇興。

現在早上10點30分,

我是不抱什麼幻想了。

今天能夠入住黎平,我已經很知足了。

過了這段平地,接下來的路,依舊還是要上山。

沒有路。

這片叢林,最近當地人都很少走。

連路的痕跡,都沒有。

完全是靠劉大叔在前用砍刀,硬是開出一條一人寬的通道。

好讓我們有踏腳之處。

和昨天的亞馬遜突越之路,異曲同工之妙。

唯一的區別在於,昨天兩邊都是從林,而今天,一邊是叢林,而另一邊,就是萬丈懸崖了。

四人行走其中,速度很慢,就怕失足。

唯獨小羅步履輕松。

這麼寬的路,有什麼好害怕的!

這樣的路,能稱之為寬。

我倒真想見識一下,在小羅眼裡,窄路,到底是怎樣的。

太陽照在人身上,活動起來,這時,已經感覺熱了。

不過,走到山的背面時,又明顯有了一絲的涼意。

冰火兩重天。

走完下山路,眼前見到的是一條溪流。

繼續前行,只有過河。

開路的劉大叔已在對岸。

溪流之上,並沒有石頭,可供踩踏。

真不知他是怎麼過去的。

難不成會凌波微渡?

看看水並不是很深,尋思著脫鞋挽褲腳,涉溪而過。

好像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不過,最終,還是劉大叔替我們解了圍。

找來了大小不一的石頭,扔在溪流之上。

告訴我們大膽放心過來吧。

要不是身邊有小羅陪伴,恐怕誰都不敢談笑風生過河。

看著劉大叔扔過來的石頭,無規則地散落在溪流之中。

就怕腳下一打滑,又或是跳躍的幅度沒有算准,直接坐進了水裡。

那還不如當初涉溪而過,來得保險。

不遠處,又是上山路。

最近依舊又是沒有什麼人在這裡走過。

有了之前的行走經歷,已經沒了什麼害怕。

不過,還是免不了要被小羅數落。

你們這些人,怎麼連路都走不來了?

雖說是玩笑話,不過,說得,倒真是一針見血。

他接下的一句,如果這時後面有頭老虎追過來,看你們還走這麼慢?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也許真的能夠加快步伐。

誰也說不清楚。

上山路之後,還是下山路。

上兩天雨水的浸泡,路,非常得泥濘。

和上一次的下山有所不同的是,

這次,小羅在前邊死命地催。

催促我們走快點,再走得快點!

濕滑的道路,最快的下山辦法,就是抱著頭,滾下去。

不過這也只能想想而已。

小羅讓我們快點再快點,

我們也只是心有余,力不足。

好不容易到了山腳下,這時大家才想起,要一個答案。

小羅的死催,弄得大家到現在,還上氣不接下氣,當中差點斷氣。

一定有他的道理。

當時第一反應,這附近有螞蟥出沒,又或是毒蛇活動。

平時買彩票,連個末獎都中不到。

真要在這裡遇上這些玩意,那倒是中了頭彩。

不過小羅給出的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有螞蟻。

螞蟻見多了,不知這裡的和別處有什麼不一樣?

看我們一臉不以為然的樣子,

小羅又補充了一句:

大螞蟻,會咬人的大螞蟻!

這句話倒真的很有效果。

話音未落,大家就忙活開了。

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這樣的螞蟻。

留在身上,肯定不是件很開心的事。

都快下午1點了,感覺自己,還是身處在茫茫大山中。

大自然的浩大,自己的渺小。

深有體會。

肚子裡已經開始唱空城計了。

想著在哪裡可以吃中飯。

不過,現在看來,做白日夢吧。

不明白,除了我之外,怎麼所有人,都沒有餓的感覺。

早飯,就是昨天的晚飯。

說具體點,就是昨晚的蕨菜炒腊肉剩下的,一早放鍋裡回爐再炒炒。

昨晚的米飯,肯定也有剩下的。

這兩樣加一起,就是今天的早飯。

其他人都吃得慣。

唯獨我有點不太適應。

一早就吃那麼油膩的肉食,腸胃實在是無福消受。

也許他們一早都吃太多,現在還沒有消化。

不過,我的確是餓了。

要吃點東西,補充一下體力。

不知道後面還有幾座山要翻?

隊形一直保持得很好。

特種兵劉大叔走在最前開路。

接下來是陸姐,小唐,小蓓。

我走在最後,負責收隊。

小羅,行走在隊伍中間。

看看有誰需要幫忙,可以搭把手。

讓所有人先走一步,我邊走邊吃點東西,慢慢地跟上大部隊。

慶幸自己沒有把大包留在高釀鎮。

昨天到今天,一直在埋怨自己沒事找事,背著這麼大的包,在山裡亂竄。

恨不得找個地方,一扔了事。

現在,看來,這個大包,倒成了救命稻草。

包裡有應急食品。

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干,一應俱全。

這次去黔東南行走,本就沒想過帶上這些。

看前行驢友攻略,沒有哪位,提及有過餓肚子的經歷。

不過整理行囊時,還是下意識把這些東西扔進了包裡。

沒曾想,現在,真的派上了用處。

下午1點,再次翻過一座山之後,

終於見到不遠處,有一村落。

小羅告訴我們,那就是傳說中的跳洞。

也就是本應該昨天晚上住宿的苗寨。

特種兵劉大叔,在這裡要和我們分手了。

硬塞給他40元,說是讓他買包煙抽抽。

很是感謝這一路,對我們的照顧。

跳洞對於劉大叔而言,是終點。

對於我們而言,無非是一個新的起點。

過了跳洞,離平場,就不遠了。

那才是今天我們在木杉行走的最終目的地。

據小羅介紹,平場瀑布的壯觀,不遜於貴州有名的黃果樹。

你們來木杉,沒有見到一線天瀑布的雄姿。

能夠近距離看看平場瀑布,

也算不虛此行了。

如果時間寬裕,小羅本意,是讓我們在跳洞略作休息調整。

還可以再去看看附近的一處瀑布。

不過,最終商議下來,還是抓緊時間趕路吧。

小羅一直強調,平場離這裡不遠。

我們還是要打個問號。

天知道,他口中所說的不遠,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是按照他的速度,還是根據我們的腳力。

前方的路,總算是平整了。

就算是上山,也可以見到路的模樣。

雖說還是非常泥濘,不過,對於今天一直在走不是路的路我們而言,

這無疑是陽光大道。

再往前走一段時間,直行的路到了盡頭,有的,只是左右兩條分岔道。

少了特種兵劉大叔的帶路,小羅,好像也沒有了方向。

磨蹭了大半天的時間,他最後蹦出一句話:

你們在這等會,休息休息。我去探探路。

他很長時間沒有來過這裡了。

不認路,也可以理解。

附近也不可能有什麼路標,能夠對我們有所幫助。

大家耐心等待,也只好耐心等待。

不過,借這機會,正好可以好好休整一下。

去也匆匆,來也匆匆。

探路的結果,小羅回來告訴我們,這兩條路都可以走,

最終會彙總到一條道上。

唯一的區別在於,

左邊那條是平道,而右邊那條,還要再翻過一座山。

不用多說了。

大家的意見肯定是一致的。

走左邊那條。

現在聽到翻山這兩個字,大家都有點害怕了。

今天腦中的回憶,好像就是不停的上山下山。

的確有點累了。

走左邊那條路。

現在想來,不知道怎樣評定這個選擇。

很難說是個正確或是錯誤的決擇。

平路,的確是平路。

至少一路走來,再沒有了翻山的跡像。

雖說路非常險峻。

懸崖邊的泥濘羊腸小道,想不說它險峻,都有點難度。

要是走這樣的平路,可以到達平場。

哪怕是多繞幾座山,大家也認了。

不過,很多時候,事與願違。

剛高興沒久,眼前突然發現沒路了。

確切地說,路,被一塊巨石擋住了。

也不知道是天生就長在這裡。

還是,最近一段時間的持續降雨,造成山體滑坡導致這樣的結果。

總之一句,要麼回頭,要麼就想辦法從這巨石上過。

一群瘋子。

當時我能想到最合適形容這群人的最佳形容詞。

大家的意見,又是出奇的一致。

從巨石上過。

說來容易,只有區區五個字。

可是,當時的實際情況就是,

巨石整體坡度是往左傾斜。

左邊就是萬丈懸崖。

在這樣無遮無攬的巨石上攀爬。

萬一失手或者失足,

我實在想像不出,還有什麼可能,會幸免於難。

唯一能讓我感到慶幸的是,

無論是用腳去踹,還是拿手用力去推。

這塊巨石絲毫不動,穩若磐石。

先過的,還是小羅。

之後依次是小唐,陸姐,小蓓,最後是我。

前段時間在整理照片之類的旅途回憶時,

竟然很驚喜發現當時一段非常珍貴的視頻。

是小唐拍攝的。

我們師徒四人千裡迢迢,不辭辛苦,去往西天取經。

這是小唐的話外音。

經書取到了沒?

這依舊還是小唐的聲音。

經書,已經在我們心裡。

跟在她後面的,是陸姐。

搭話的,自然也是她。

還別說,一唱一和,沒有經過彩排,沒有經過商量,倒也渾然天成。

雖說,大家還耍著嘴皮的功夫。

不過,這是為了緩解緊張的神經。

那些歡樂谷,嘉年華所謂刺激的游樂項目,

現如今,放在這裡,根本不值得一提。

最終,所有人有驚無險過了這道難關。

平場瀑布,已經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了。

喘急的水流聲,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小羅還在一旁不停說,

出了平場,就可以看到水泥路了。

真不明白,水泥路,有什麼稀奇的?

這兩天,我們何嘗不是一直在走水泥路。

又有水又有泥的路。

小羅之前已經說過,平場瀑布,不遜於黃果樹瀑布。

心中有了准備。

不過當瀑布真正出現在面前時,還是感覺眼前一亮。

甚至於有些許的震撼。

層層疊疊三層瀑布,從遠處傾瀉而下。

壯觀,的確壯觀。

之前一路行走的辛苦付出,

感覺非常值得。

平場瀑布不遠處的苗寨,自然就是平場。

很平常很普通的一個名字。

寧靜的寨子,行走其中,吹著山風,思緒已經不知漂到哪裡。

要不是急著趕路,今晚爭取要在黎平住宿。

倒是很想隨便找個地方一坐,發發呆,想想心事。

甚至於,在這裡住上一晚。

久居於喧鬧繁華的大城市,早已迷失了自我。

在這裡,我想我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下午3點,走出平場。

來到公路邊,等車。

回高釀的中巴。

原本計劃,是中午之前就回到高釀。

整整晚了大半天的時間。

昨天小羅建議我們如果有時間,可以考慮從木杉翻越蓮花山,到石洞瀑布,然後回高釀。

問及這樣的行走,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兩天。

現在看來,真要按他的線路行走穿越,恐怕,沒有一星期的時間,是出不來的。

對此,小蓓,也表示認可。

同行的人,總算知道,什麼是餓了。

車遲遲不見蹤影。

大家找戶人家,在門口,三三兩兩找地方坐下。

翻包,找出吃的東西,開始享用午餐。

奧,不對,確切地說,是用下午茶。

說中飯也好,說下午茶也行。

吃的東西,彙總到一起,還不算少。

唯一缺少的是,水。

沒有了水,干糧真的要成為名符其實的干糧了。

正好這戶人家的主人出來。

讓小羅趕緊上前去打聽一下,有沒有水,可以讓我們喝點?

沒有了他的溝通交流,當地人的說話,十句話裡能聽懂一兩句。

我們已經要謝天又謝地了。

看來,推廣普通話,很有必要。

不一會,主人拿著瓢盛滿水回來了。

小羅說,你們趕緊拿壺灌點吧。

恩,不對啊,拿這樣的瓢裝的水,我看用來洗手還差不多。

要是用來喝的話,好像差強人意了。

倒不是說水有什麼問題。

井水,干淨衛生。

只是看著這幾千年好像未曾洗過的瓢。

心裡難免會有想法。

小羅,你肯定這水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洗手之類的吧?

小羅,也懶得和我們說什麼廢話了。

借來一碗,把水倒入其中,一仰脖,一飲而盡。

得,那我們也不多說什麼,入鄉隨俗吧。

不時有當地人從眼前經過。

呼嘯而過的,是摩托車或是農用車輛。

只是,一直不見中巴的蹤影。

不會是末班車已經開走。

讓小羅趕緊想想辦法。

再這麼等下去,恐怕今晚就要留宿在平場了。

誰都走不了。

小羅能想到的辦法,無非就是看看沿途經過的摩托車。

如果後面沒有載人,或是裝貨。

他就試著攔下問問,是不是順路去高釀。

或是方不方便,把我們送到高釀。

問了半天,沒有哪位是順路要去高釀的。

唯一的收獲,是找到了三輛摩托車。

車主願意拉我們去目的地。

費用是一輛車30元。

一輛車可以坐二個人,折算下來,一個人15元。

大家一合計,覺得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

那就走吧。

路非常不好走。

上兩天持續的降雨,使得道路變得非常泥濘。

一路行走,感覺就像親臨了越野車賽。

摩托車的擋泥板,已經發揮不了它本身應有的作用。

坐在司機後面的那位,想不成為活體檔泥板,都沒有可能。

下午4點30分,終於活著回到了高釀。

兩天的經歷,讓人終身難忘。

這次的黔東南行走,因為有了這段回憶,已經值回了票價。

要說小羅說再見了。

這兩天的相處,已經成為無所不談的好友。

這一別,不知何時再能重逢。


精選遊記: 凱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