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沙位於貴州省東南部的從江縣。據說由5個自然寨子組成,全部人口2100多。現在以種植水稻、果樹為生,而在約10年前還是以狩獵為生。政府在禁獵繳槍時,芭沙人死活不交,頗有人在槍在的氣勢。政府考慮到芭沙人的特殊情況,破例同意他們保留槍支,但不准打野生動物。這樣,芭沙就成了“中國最後的槍手部落 ”。
從肇興去往芭沙,必先要到從江。
游客服務中心桌上很貼心地放著乘車指南,供人取用。
肇興發車時間,早7點30,還有就是中午12點。
這兩班車,肯定與我們無緣。
剩下來的辦法無非就是取道洛香,再轉車去往從江。
不過,要想搭上洛香去從江的中巴,看起來,希望也不是很大。
據前行驢友說,末班車是下午3點30分左右。
很有可能,要包車。
不過,要包車,也要到洛香再說。
總而言之,洛香,現在是我們第一目的地。
飯館門前就停了不少黑車。
挑了一輛看上去車況還算不錯的面包車。
談了談價錢,30元一輛車。
走人。
下午4點左右,車停洛香汽車站附近。
讓陸姐下車,去看看是否還有車去往從江?
希望奇跡會發生。
奇跡這東西,不是你想讓它發生,它就會發生的。
果不其然,沒有車開往從江了。
前行驢友提供的信息,還是非常精確的。
不過,下午3點30分左右就收車,這未免也太早了吧。
先和面包車司機談談,看看他開出去往從江的價格,是否合理。
如果漫天要價,那就算了。
汽車站附近也有不少當地面包車。
不行的話,再去找找。
看得出司機大哥,還是很想做我們這筆生意。
開出的價格,倒也合理。
120元一輛車,送到從江汽車站。
好吧,那就繼續用你這輛車吧。
再等一個人。
司機這時倒不急了。
還有人?是你家親戚,要搭我們這順風車去從江?
還真是他們家親戚,
還真是要搭順風車去從江。
沒讓我們等太長時間了。
不過,讓我們感到意外的是,
這人來之後,司機大哥把駕駛員座位讓了出來。
恩,怎麼回事?
換人了?
你們家親戚來開車,他車技行不行?路熟不熟?
你們放心好嘍。
我開車送你們去從江,你們還會有點擔心。
這人,送你們去,你們就放一百個心吧。
他們家的親戚到底是做什麼的?
聽司機大哥的口氣,這人好像很拽。
一打聽,才知道。
這人原來是開中巴的。
開中巴的,沒什麼了不起。
問題是他開的線路和別人不一樣。
他開的就是洛香去往從江這條線。
那我們真的可以非常放心了。
快到從江時,沿途隨處可見到處亂跑的大豬小豬,讓我們大開了眼界。
只是聽說過散養的土雞,不是圈養的豬,還真不多見。
小香豬是從江的一大特色。
難怪了,看來,就連豬的飼養方法,都與別處不太一樣。
今晚,可以好好打個牙祭了。
車行1小時10分左右,到達從江汽車站。
芭沙,離從江,只有區區7公裡。
順利的話,半小時可到。
參照前行驢子攻略,找司機談包車價格。
最終往返50元的價格,包下了一輛當地出租。
送我們去芭沙,等我們游玩好之後,再送我們回到從江汽車站。
邊開車邊收聽廣播或聽音樂,全國各地的司機,基本都有這一愛好。
不經意間就聽到了這首歌,
黔東南,一生眷戀。
問司機,這首歌的名字。
他也說不清楚。
只是告訴我們,這位歌手在當地很有名氣,叫阿幼朵。
黔東南,一生眷戀。
這首旋律優美的歌曲,至今還時不時在腦中回旋。
一次不經意間,還真讓我在網上找到了這首歌。
歌名叫做,夢的搖籃。
很有詩意的名字,不過乍看,怎麼都想不到,會和黔東南有什麼關聯。
下來收藏,
有事沒事經常拿出來聽聽。
那一瞬間,思緒,又回到了那難忘的七天。
黔東南,讓我一生眷戀。
到達芭沙,已是晚上5點50分。
這幾天在黔東南行走,已經習慣了當地晚上7點左右天黑。
還是有時間可以在這裡逛一逛的。
不知道這裡收不收門票?
如果收的話,工作人員也已經下班了。
進進出出,根本就無人來過問我們。
倒是一旁旅館的老板,見我們經過,很熱情地問我們,吃飯?住店?
把隨身的大包扔在車裡。
進寨子逛逛。
停車的附近,就是一個有點規模的平地。
一旁插了塊牌子,上面寫著“古生態表演場”。
估計有表演的話,應該在這裡舉行。
芭沙的表演,有點看頭。
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剃頭。
和去理發店剪頭發,有所不同的是,
這裡的剃頭,剪的那位,拿的可不是傳統的理發工具。
而是剃刀。
貨真價實,如假包換的剃刀。
被剃的那位男子,頭發也盤得很有個性。
看過電影,最後的摩西干人。
應該對這樣的發型不會陌生。
有點相似,幾分接近。
很寧靜的寨子。
應該是吃晚飯時間。
大部分的人,都在家裡忙著。
一路行走,幾乎都沒見到當地人。
眼前一亮。
對面走過來一個當地小孩。
看不出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
和李宇春一樣,長得很中性化。
是男是女,對於小蓓他們,根本無所謂。
抓過來,就合影。
也不管人家願不願意。
好事的小唐對於孩子,死命拽著上衣的衣角,產生了濃郁的好奇。
很想知道裡面到底藏著什麼寶貝。
隨意地一拉。
這下壞事了。
吃的東西散落一地。
後來,我們才知道,前面剛來了一批老外的旅行團。
不用說,這些東西,都是老外給的。
也不知道這小孩是怎麼把這一堆東西妥善地藏在衣角內。
撿起原樣放回,
楞是把小唐折騰出一頭汗。
來芭沙的老外,據說不少。
等到離開時,看到我們的當地小孩,都會下意識地朝我們揮手告別。
很是熱情。
不過嘴裡說出來的,卻都是bye bye。
對於普通話都說不利索的他們,
聽到的卻是很是溜利的外語,
我真不知道應該是感到高興,還是難過。
他們搶著和當地小孩拍照,是有一定道理的。
現在,在很多苗寨或是侗寨,總之是少數民族寨子裡,
你已經很難看到平日裡,當地人,還穿著當地的服飾。
偶爾看到兩個,很有可能,是去表演的,或是當地的地接。
在芭沙,當地人平日穿在身上的,就是少數民族服裝。
很有特色。
特別是女子。
花花綠綠的布,就這樣,訂在一起,穿在身上。
關於這點,我們也是後來才知道。
男子的服裝,倒很普通。
差不多,就是一身黑衣。
男子的服飾很一般,不過,身上的飾物,倒是別有特色。
成年男子身上背火槍的,少不了腰上會有一個小簍。
裡面裝著火藥。
還有,不管是大人小孩,只要是男性。
佩刀,總是不離身的。
曾和朋友開玩笑,當年小日本鬼子是沒有打到從江,
否則跑到芭沙,一看這架式,
肯定大吃一驚,
這支民間武裝力量,是哪裡冒出來的?
幾年之前,有驢友去芭沙,曾提及這裡看廁所收錢的大哥,懷裡也抱著一支火槍。
不知道,現在是否還能看到這樣的奇觀?
停車的右手邊,還有不少人家。
聽一旁旅館的老板娘說,這是後來新造的。
既然來了,順便也去看看吧。
和剛去過的寨子,好像,也沒什麼差別。
給我留下印像最深的,依舊還是高高聳立的木架。
那是當地人用來晾曬糧食的。
去過不少苗寨,好像都沒有見到過,
很是特別。
小蓓和小唐,還打算繼續往前走。
遠遠望去,看不到路的盡頭。
聽說,不遠處還有一個生態苗寨。
我和陸姐商量下來,決定不同行了。
回到停車附近,看看是否有機會,能看到表演。
當地人說,明天一早9點左右,會有表演。
好像是官方表演。
就是不管有沒有人出錢,有多少人看。
哪怕是只有一個觀眾,
他們也要照常表演。
不過,我們等不到明天。
為了一場表演,把後面的計劃安排推倒重來,也沒多大必要。
沒想到剛回到停車附近,
之前和我們搭話的老板娘就朝我們喊到,
你們怎麼不去看表演啊?
看看她店裡住店的兩人,我們來時就坐在外面,
眼巴巴瞅著外面,看看是否有旅行團人來,或是有人包場,好蹭看表演。
現在已經不見了蹤影。
回想起之前,也有一個當地女孩,扛著豬草,從我們眼前經過時,
說了一句,今天會有表演。
看來,我們運氣真的不錯。
只是奇怪,一旁的古生態表演場,並沒有人聚集。
恩,在哪裡表演?
在古蘆苼堂。你們怎麼還在這?快點去吧。再晚點,表演,都要結束了。
看起來,老板娘,比我們還著急。
問了一下大致方向。
順著聲音,我們一路尋找過去。
還真的讓老板娘說中了。
等我們好不容易摸到時,就聽到清脆的放槍聲。
表演結束了!
真的一點沒想法了。
入得寶山,不能空手而歸。
厚著臉皮,也不管人家願不願意,看看其中幾個比較帥的,
讓他們慢點走,拿著火槍,擺幾個酷的姿勢。
我們盡情哢嚓。
留下一堆照片,回去慢慢欣賞。
也算沒有白來一趟。
很多驢子,提及芭沙,離從江太近。
因此已經過度開發,商業味比較濃。
我看未必。
至少我所接觸到的,都比較純樸。
樂呵呵滿足我們提出的要求,
完了之後,還問我們拍出的照片,是否滿意。
不經意間,倒也有了一些少許的感動。
小唐小蓓那邊,收獲也不小。
生態苗寨,還真的有。
也許地處偏僻。
游客基本沒有踏足其中。
據他們回來說,感覺非常好。
還提及,今後有機會,再來黔東南,一定要在芭沙住一晚。
他們的想法,我和陸姐也都有。
來之前,一直以為芭沙,已經過度商業化。
看起來,我們錯了。
其實,黔東南,就和我五六年之前去的婺源一樣,
只有當你停下匆匆趕路的腳步,
才能感受它那份美,
那份與眾不同的美麗。
司機人倒是一點不純樸。
把我們送回從江汽車站,下車時,還硬是問我們多要了10元。
說是等你們的時間太長了。
一般的游客,逛一圈,也就45分鐘不到。
這理由,實在過於牽強。
不過,也懶得和他理論了。
當務之急的事,是要找車去榕江。
從江汽車站,我們從肇興過來到達時,已經關門。
現在已經是晚上7點30,
本還想著在從江能夠吃上小香豬的。
大家的意見倒是統一,到了榕江,再吃晚飯。
希望今晚睡覺時,不要留一枕頭的口水。
和一旁的面包車司機談談價格。
最終確認下來一輛。
120元,還算合理。
畢竟司機到了榕江,還要空車回來的。
他算的是往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