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意大利掠影法蘭西(5)
意大利之威尼斯 米蘭
意大利確是歐洲文明的發展地,隨處可見的教堂,雕塑,囊括了拜占庭式、哥特式、巴洛克式、佛蘭德斯式地建築風格,每個城市都有不止一所教堂,並且城市裡所有地建築都不能高於最著名的那所教堂的尖頂的高度,除了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佛羅倫薩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和米蘭大教堂外,我不記得確切的教堂的名字和具體樣子,只覺滿目繁華,工藝精湛,然而又有點審美疲勞。
D4:2月17日(星期三)威尼斯 米蘭天氣:多雲間陰有小雨
今天還是5點鐘醒來,時差還沒完全倒過來。可以去威尼斯郊區的街道上走走,可是沒有,伸頭看了看外面,還黑著,也沒太大的興致,還是收拾收拾行囊,整理整理照片吧。昨天在披薩店加的開水一股怪味兒,從今天起改由朋友家在超市買礦泉水燒了泡茶喝了,我們跟著沾光,說實話,出門我還是比較耐湊合的,這麼貴的水俺是不舍得這麼喝地,路上渴了買買倒無所謂,至此我的燒開水任務就正式移交了,真是享受高級服務咧。
早餐照例還是很沒勁,純粹是不想讓人吃嘛。朋友一家買了干面包片和意大利腸,來之前我曾留意到佛羅倫薩的蒜腸和野豬肉腸非常好吃,可惜跟著團我們沒機會弄,這個腸應該是快餐腸,味道偏膩,似乎油的感覺大於肉的感覺,但還是比酒店提供的早餐強點。好吧,既然吃的不怎麼地,我們就忽略它,直接去享受視覺的盛宴吧。
8:30分我們准時趕往碼頭乘9點的船往威尼斯最大的島--聖馬可島。
大名鼎鼎的威尼斯是我們小時候就耳熟能詳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意大利城市中最馳名的一座,最顯著地特征就是水城!其實威尼斯是一個漹湖地區,四周為海洋包圍,共有120多個島嶼,縱橫交錯有177條大小河道,以400多座大小不一、形式各異的橋梁相連。看到威尼斯現在的樣子,絕想不到在14世紀末,威尼斯是意大利境內最大、最強、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國。它居然擁有最強大的海軍,威震地中海!莎士比亞地《威尼斯商人》就是描寫那個時代的故事的。現在,大量的威尼斯據住民外遷,常駐人口急劇減少,而每年游人卻數百萬計,造成它水污染嚴重,大量的木樁在海水的浸泡和污水地腐蝕下發生腐爛,要知道,威尼斯所有的建築都是建在木樁之上的啊。幾年來由於全球變暖,海平面在以每年幾毫米的速度上漲,物價昂貴,這些都在加速著這顆亞得裡亞海上珍珠的香消玉損。趕緊多看幾眼吧!
聖馬可島上有最著名地聖馬可廣場和教堂,威尼斯有兩個馬可,千萬不能弄混了,另一個就是我們熟悉的馬可.波羅呵。傳說當年馬可波羅回到意大利很想念在中國吃的餡餅,但無論如何找不到把餡放進餅裡的方法,只好把餡放在餅上,於是就有了風靡全球地披薩!
乘坐穿行於河道的貢多拉是這次旅行的第二個自費項目,每人30歐,當然要感受一下,威尼斯的特色就是水嘛,然後撐船的還是清一色的貝婁(帥哥),6個人一船,剛好我們兩家,4女2男,當然願意看帥哥嘍。可能是我們太色了,那個我們中意了半天的最帥的貝婁被前面一組排上了,回頭一看,不是吧,那個最最老的剛好排到我們…MYGOD!看來什麼事都是過猶不及,還是保持平常心的好。
上船前地陪專門教了幾句意大利語:
你好:瞧/ 再見:瞧瞧/ 美女:貝拉/ 帥哥:貝婁
謝謝:克拉Z斯
碰上站在橋上的看客,你可分情況招呼:瞧瞧 貝拉或瞧瞧 貝婁
(聖馬可廣場一側)
(廣場上到處是與人相處和睦的鴿子)
(裡亞爾托橋,是威尼斯市大運河上最美麗,最著名,也是最古老的大橋之一)
(還差10公分,水就淹過台階了,現在的威尼斯經常都有此幕上演呢!)
(水上的士)
(長長的水巷)
(我們的船夫,還是很耐看的,瞧瞧 貝婁)
(港口的碼頭上)
然後去參觀威尼斯著名的玻璃制品。據說,法國的凡爾賽宮和中國的故宮裡擺放的鏡子都出自於威尼斯,可見它的工藝非同一般。
(玻璃制品作坊,跟我們國內旅游的購物點有過之而無不及,先看後買)
(琳琅滿目的玻璃制品)
威尼斯還有著名的面具,當然要買一個帶回去留作紀念。
(一條街都是這樣的面具攤,但要挑一個中意的也並非易事呢)

(這可不是一般的酒店,各國來威尼斯的貴賓和國家元首都下榻於此,我國的胡錦濤主席也曾在這裡住過哦。看見招牌吧,全是用馬賽克拼嵌而成,人家住的就是這份歷史感)
地陪還給我們介紹了很有意思的當地人文歷史。在幾百年前,商人跟我們國家當年一樣沒有社會地位,威尼斯的法律明文規定,只有貴族的房子才能建陽台,商人的住宅是沒有資格建陽台的。所以,至今有的房子還完好保存著當年的歷史鑒證。曾幾何時,商人已經一躍而為社會階層的顯貴了呢!看來,歷史從來不會一層不變,有進步就會有改變,而改變才會使社會進步,這是哲學命題。
太短了,我們還沒能在小巷和小橋上稍作留戀,就到了集合時間,預訂好的12點的船票出島,又怎能延遲片刻,唉!又感受到了跟團的約束。一路向前走,不敢逗留,不敢左顧右盼,害怕被吸引,害怕留連。受到拜倫和歌德青睞的CAFFE FLORIAN店就在聖馬可廣場邊,但找的時間都沒有。不經意間,發現剛才還好多鴿子和游人的廣場已經被上漲的海水漫濕了,人們不得不從事先搭好的木板橋上走過,看來,再過幾百年,威尼斯真的可能就消失了,這不是玩笑!

(水位還會越來越高,真替威尼斯擔心)
女兒還是挑到了一個滿意的面具,她喜歡那種:側邊有一根細長棍,臉部只有一半,頂部有羽毛裝飾的華麗面具,匆忙間付了款就衝將出來,本來還有很多漂亮的玻璃杯具,確實沒時間看了。
好咧,上船。喲!怎麼那麼多同胞?有上海口音的,有疑似河北口音的,還有一團東方人,後來女兒落實說是日本人,哦,嗖嘎!原來是日本人地干活,好像我只會說一句日語:塞米嘜噻!
嗨,別了,威尼斯!現在我們要去世界時尚之都米蘭啦。
下午2:20,我們的大巴向米來駛去,這一路車程是將近4個小時,路上無聊,導游給我們放馮小剛的《天下無賊》,反正都是老片子,看看消磨時間。大巴司機照例2小時左右休息一次,在加油站我們一貫以之的是:唱歌、加開水、逛店、買水、買零食。
到達米蘭時天已經暗下來,雨也挺大,導游安排我們6:40上車,那在米蘭游玩地時間只有半小時!還真是走馬觀花,直奔米蘭大教堂。有些團友沒帶雨傘,步行過去大概5、6分鐘,但因為下著不小的雨,感覺還挺長,雖然此次米蘭我們是匆匆而過,但收獲了我最喜愛的一張風景照。
撐著傘,我們在分秒必爭地拍黃昏過後湛藍的天空做背景的米蘭大教堂,女兒忽然說她想喝咖啡了,讓她自己去找,身上裝著歐元(她的出行基金,80歐),去試試,天空的顏色稍瞬即逝,也許就兩分鐘!買了咖啡就拍不著了。還不錯,這次出來,我覺得女兒又大了一些,比較獨立自主,好多事都自己搞定,也不非黏著我,在團裡認識了一個姐姐,今年剛上廣州美院,大一,她可多話題跟那個大姐姐聊了。挺好,長長見識,尤其是專業方面,總是有收獲的。

(米蘭大教堂,從14世紀建至19世紀初,歷時500多年。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另一面更有特色,可惜光線不允許了,由於沒帶腳架,這張也略微有點虛了,不能放大看,可惜了)
其實,米蘭人引以為傲的是聖馬利亞教堂裡的達芬奇作品《最後的晚餐》,這次我們是無緣相見了。
快7點,驅車往米蘭郊區吃飯,入住。
至此,意大利行程全部結束。明天我們將趕往法國南部的蔚藍海岸一線。

(我們在意大利住的最後一間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