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意大利掠影法蘭西(4)
意大利之佛羅倫薩 比薩
跟團游的好處是不用操心吃、住、行,甚至玩,拉到哪兒一放,到啦!你就吃吧、睡吧、玩吧,省心倒省心,但缺少了好多樂趣和激情。最近剛好旅游衛視在播放長片:搭車去柏林。斷斷續續看了幾段,好生羨慕呵。究其深層次原因,可能我骨子裡就有這種不安分的細胞,也許這輩子我也不可能這樣來一回,但一點不妨礙我心的騷動。相比而言,我們的這種旅行味同嚼蠟?
最近正感悟這幾年我們國內人民的生活正在退化,孩子們生活的全部是學習考試,成年人生活的全部是工作掙錢,到老了,人的思維定勢和陳年習慣搞得人不會享受生活了,又開始新一輪為下一代節衣縮食,按揭買房,直至終結。我們不妨放下所有的干擾因素想想,如果是你,你要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人的欲望是無止盡的,永無窮盡,所以我們總是在世俗的桎梏(其實也是自己的)裡掙扎、榮耀和自以為是。
一個英國人在他的《普羅旺斯的一年》中寫道:我是一個匆忙的都市人我享受著繁華失去了健康和寧靜我哈欠連天.沒有胃口.脾氣暴躁.沒精打采還有輕微的妄想症突然間.我想逃.遠離這一切......
D3:2月16日(星期二)佛羅倫薩、比薩 天氣:陰有小雨
歐洲的酒店都很小,但暖氣很熱,因為老早被打過預防針,所以很有心理准備,前一天在大巴上,導游就說最好呢抗住別睡著,要不然到了酒店該睡覺的時候睡不著,那時差就不容易倒過來了。我看大部分團友都沒刻意堅持,我也不例外,再說大巴搖著,本來就容易昏昏欲睡,結果,第二天早上還不到5點就醒了,輾轉反側,還是6點起來了,反正睡不著,干脆起來煲開水,帶了廣東的鐵觀音,給我們6個灌滿茶水,要堅持一天呢。不過在中午或者下午吃飯的地方,一般我們都會再次續水。
西式的早餐到後來也成了我們的噩夢(倆小妞除外,她們崇洋媚外),基本都是涼的,天天面包,果醬,冰牛奶,倒是有熱咖啡,天天喝也備不住煩,彼時就很懷念中國的稀飯就鹹菜或者來瓶辣醬什麼的,我們高度統一的覺得,下次再來西方,要帶點榨菜什麼的。其實,公平的說人家那的羊角面包和一種烤得硬硬的麥包還是很地道的,非常正宗,可誰讓我們長了個中國的胃呢,吃多了絕對水土不服。
佛羅倫薩曾被著名詩人徐志摩翻譯成:翡冷翠,比音譯的詩意多了,不知為什麼沒延續下來。這裡是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阿爾諾河穿城而過,有7座橋相連。這裡曾是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和詩歌的搖籃,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談》)、伽利略(科學家)都出生於此,後來被稱為文藝復興藝壇“三傑”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曾聚會於此,成為藝術史上的千古美談。所以一直有人把佛羅倫薩稱為露天的博物館。
來到佛市,你當然還要知道美第奇家族,佛羅倫薩的前塵後世都相關於這個家族。很長時間,美第奇家族都是佛市的保護人,也是文藝復興藝術的推動者、鑒賞者和珍藏者。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個家族就沒有今天的佛羅倫薩!地陪帶領我們游走在市政廣場的雕塑群中,站在毛毛細雨中,有種恍惚的感覺,每一個雕塑都赤裸的呈現在你的面前,而同時你也被他們包圍在中央,仿佛洞察了你內心的隱秘。
(隱於幕後的決策者—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塑像)
(大衛的雕塑,像征著力量、完美與和諧)
(表情和整個身體很有張力的獅子)
(隨便一個雕塑不都像一幅素描畫嗎?實在是太多了,看不過來)
人說意大利有三多:熱情的男女多,雕像遺跡多,天主教堂多。唉,跟著團,LG們心裡肯定是遺憾了,少了多少跟美女相遇的機會呵,我倒是一直知道意大利出帥哥,要不意足怎麼那麼多女粉絲呵,不小心拍到一張,雖然細節不太清晰,也可大概一睹崢嶸:
歐洲最著名的三座教堂是:聖彼得大教堂、聖母白花大教堂,還有一個在英國倫敦。此行我們看到了兩個,也算有幸。
(聖母百花大教堂,右邊高聳的是喬托鐘樓)
地陪跟我們約好了集合時間,但過去時沒看見她,剛好朋友一家在一個小店裡購物,招呼我們過去一起看看。在這裡我犯了個錯誤,搞得心情大打折扣。意大利是著名的皮制品出產國,其工藝和設計蜚聲海內外,旅行社的行程一般都會安排購物景點,在佛羅倫薩就有安排皮制品商場購物時間,出發前我已有計劃想看看包包和鞋鞋之類,買不買倒不一定,但如果有中意的,當然不能錯過。結果我沒落實好順序,不知道是直接步行去商場,以為先回到大巴上再開車過去,等我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打導游手機也沒打通,只好按他們約定的時間往停車場趕,緊趕慢趕的,那幫購物的人哪有那麼利索,結果我們在停車場等了足足有50分鐘。可以想像我的心情有多麼煩躁和沮喪!早知道我們漫漫沿著街邊的小商店一路轉過來有多好!還有靜靜流淌的阿爾諾河相伴。很想見到導游就發發飆,真是火大。本著氣質美女的形像原則問題,我沒太大的發泄,只是點了她一下。另外也因為團友們上車後有收獲的不多,大都說沒什麼意思,好東西不多,心情頓時好了一大半,有點心理陰暗哩。
(LG抓拍的我獨自站在停車場生悶氣的樣子,貌似雲淡風輕,其實火很大)
然後吃午飯去也。今天中午是旅行社安排的正宗意餐,類似平時我們去的必勝客。期望越高,失望越大,這是恆古不變的真理,紅酒一般,沙拉一般,批薩更一般,意粉比我們常吃的略細一些,也硬一些,反正沒有唇齒留香、意猶未盡的那種美好感覺。唉,跟團游還是不要要求那麼高,期望值也要降低那麼一點點啦。
比薩是大多數團友都願意去的自費項目,一個人25歐,你跟我一樣,一聽到比薩斜塔就會想起伽利略和牛頓他老人家吧。其實大家伙跟我一樣都是衝著比薩斜塔去的,名氣大的如雷貫耳,誰讓我們國家的課本上至今都有比薩斜塔這一章呢,搞的大家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比薩,因比薩斜塔而聞名於世,位於意大利中部,是托斯卡納省的省會。比薩斜塔是比薩大教堂的一座鐘樓,呈圓柱狀,直徑16米,共8層,歷時170余年才建成。據記載,當年建至第3層時,由於地基原因就有些傾斜,為使其高低平衡把下陷的一邊加高,結果適得其反,因負荷過重而更下陷,遂停建100多年。天主教堂的結構一般分三部分,前是洗禮堂,中是教堂,後是鐘樓,分別用來出生受洗,在世做禮拜,去世後升天用,比薩大教堂當然不能沒有第三部分,所以,後來還是又在斜址上繼續加建,建成時塔頂中心點偏離中心線2米,經過600多年的繼續外傾,現在偏離約4.5米。1972年的大地震都未令其倒塌,遂名聲大震!
(你看這塔斜的多厲害,要有旁邊的教堂當參照物才夠真實,如果你有什麼妙招令傾斜幅度減少,趕緊進言獻策,當地政府正在有獎征集哦)
4點,我們出發,趕往水城威尼斯,當然還是住在衛星城(其實就是郊區),還有華裔二代或三代改良的中國菜。
(五菜一湯,有時6個人,有時8個人,青菜頓頓是大白菜,水果頓頓是血橙!我們猜想大白菜和血橙可能在當地是便宜的蔬菜和水果。)
(住的酒店差不多都是這麼小,8晚裡只有2晚的房間寬敞一些。有時候擁擠的都找不到合適地方打開行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