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七日行走1(走進鎮遠)

作者: 大許

導讀最近耳邊一直回響著一首歌曲。不知道名字,只知道, 演唱的歌手,名字叫阿幼朵。 所謂的知道,也是從別人的嘴裡,聽來的。 這個別人,是從江往芭沙的出租車大哥。 要命的是,問他這首歌曲叫什麼名字, 他也說不出所以然。 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 關鍵我記住了部分的歌詞:黔東南,一生留戀。 我想,這是,這首歌曲的點晴之筆。 黔東南,的確值得人一生去留 ...

最近耳邊一直回響著一首歌曲。不知道名字,只知道,

演唱的歌手,名字叫阿幼朵。

所謂的知道,也是從別人的嘴裡,聽來的。

這個別人,是從江往芭沙的出租車大哥。

要命的是,問他這首歌曲叫什麼名字,

他也說不出所以然。

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

關鍵我記住了部分的歌詞:黔東南,一生留戀。

我想,這是,這首歌曲的點晴之筆。

黔東南,的確值得人一生去留戀。

那裡的山,那裡的水,那裡的人,

一切的一切,都讓我難以忘懷。

我一度甚至懷疑,回來的,只是我的軀殼。

我的魂魄,已經留在了黔東南。

魂牽夢蕘。

1251次,上海南站,開往重慶。

途中經過鎮遠。

早上11點02分開車,倒是准時,

說11點02,就11點02,一分不差。

選擇這個班次,只要是看中它的價格。

到鎮遠,硬臥上鋪198元,中鋪206元。

你要說這個價格,不算便宜,

那就是,你太不厚道。

沒有提及下鋪的價格,

是因為,我們只有買到中鋪以及上鋪的票。

第一天開始售票,中午去買,

已經被告之,無下鋪票可買。

又不是黃金周,也不是春運時分,

怎麼會票,如此緊張難買?

萬惡的票販子。

直到上了火車,經過杭州東站時,

才知道,我們錯怪了票販子。

票販子,並不是想像中那樣的勤勞。

99%的下鋪票,都預留給了,

這批從杭州東站上車,回貴州的旅行團。

夕陽紅旅行團。

據說團裡的老年人,加起來,有將近400人左右。

規模不算小,確切說,非常大。

沿途竟然還看到了K111次,有一段時間,

甚至還和我們的車停靠在同一個站台。

K111次,能夠引起我的關注,

主要是這輛車,也會經過鎮遠。

和我們的車次相比,

晚開6小時左右,早到1小時左右。

同樣的硬臥鋪位,價格要相差150元左右。

我們是驢,而且還是不折不扣的窮驢。

相比下來,1251次,

是我們最好,也是最明智的選擇。

鎮遠,位於貴州東部,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從地圖上看,東鄰的湖南湘西中部有一凸出部分,恰像一個楔子,插入貴州東部凹處。鎮遠縣就處在這個凸凹結合部上。不知哪朝哪代哪位先生稱鎮遠為“湘黔門戶”,確是慧眼獨具。

自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設縣至今,已有2200年的歷史。1986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鎮遠被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09年5月24號,下午3點10分,1251次准時停進了鎮遠火車站。

綠皮車,能夠准時起程,准時到站。

在中國,我一直覺得,是件挺不容易的事。

列車員死命的催促,感覺火車,

在這個小站,只會停留1分鐘的時間。

可是等我們下車,以火車為背景,

各自留了張照片,再好好整理了一下行李。

估計時間過了將近有10分鐘左右,列車,才慢慢地啟程。

列車員,不知你急點啥?

偌大的火車,只下了我們四人。

出站時,很習慣跟著大部隊行動。

現在倒好,一點沒方向,

找個工作人員問問,

在站內轉了好一會,才找到出口。

站前的廣場,

拉客住店的也只有一人。

好不容易看到獵物,

自然很熱情地湊上來問問。

婉言謝絕。

小唐和陸姐,坐飛機回上海。

我和小蓓,考慮下來,

還是打算從凱裡坐火車回。

進售票大廳,問問回程票是否可買?

賣票的小姑娘告訴我們,買是可以買的,

不過,5月31號,現在還沒有出票。

那也沒辦法,看來,只有到凱裡再踫運氣。

叫輛出租,進鎮遠。

先到汽車站,再去仿古街。

明天一早計劃安排是去施洞,

如果今天能買好汽車票,

那明天一早,就可以安心不少。

火車站附近,也有汽車站。

聽司機說,這個汽車站,

現在還在建造中。

等它正式可以使用,

倒是方便不少。

鎮遠到施洞,最早的一班車,早上7點30分。

窗口賣票的那位大姐說,明天的票,明天一早來買吧。

今天不能買嗎?

你們著急啥,這票不緊張,今天的,還沒賣完呢。

無語。

來之前聽說,仿古街,旅館賓館多得數不清。

游記攻略也看了不少,最終還是決定首選得月樓。

不為別的,這個住處,今年新造的,

而且地理位置不錯,坐在陽台觀景,對面就是青龍洞,

而祝聖橋,也近在眼前。

和老板娘在QQ上聊過,感覺很和氣的一個人。

到了當地,實際看看,再作決定。

司機大哥自作主張,把車,停在仿古街的一個轉彎路口邊。

下車,看看周邊,哈哈,原來振興客棧,就在這裡。

振興客棧,網上也是赫赫有名。

大家的意見還是一致的,決定先找到得月樓,看看情況,

如果不好的話,再折回來另找他處。

沿著仿古街一路前行,看到右首邊祝聖橋,

再繼續前行,離得月樓就不遠了。

我們也是問了幾個當地人,才搞清楚。

橋邊還停著不少的敞蓬旅游觀光車,是去鐵溪的。

怕你搞不清楚這車是去哪裡,一旁還放著塊大大的招牌,

還附帶著去鐵溪前山以及後山的公裡數,

甚至還有鐵溪景區的文字介紹以及圖片說明。

真是再清楚不過了。

離開仿古街,雖說,只有區區幾百米的距離,

不過,安靜了不少。

得月樓,鬧中取靜的好去處。

進門磨了會嘴皮子,一間標房,談到80元成交。

不過,帶陽台的標間只有一間,在二樓,

另外一間不帶陽台的,在三樓。

整個得月樓,客房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多。

得月樓,完整的名稱是得月樓民居賓館。

接待我們的,就是老板娘,姓周名丹。

在她身邊,坐著一個很不起眼的男子,忙著在QQ上和人聊天。

後來我們才知道,這人就是她的愛人。

周丹說,明天二樓就會有人退房,到時你們再搬下來吧。

她說的客人,我們知道,

明天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會離開鎮遠。

小蓓在上海就和他在MSN上聯系過,也溝通交流過。

這人還是台灣人,和他朋友一起出游。

計劃,和我們的有些相似。

不過,比我們早一天離開上海,早一天回到上海。

在有些時候,有些地方,

他們在不經意間,就成了我們的開路先鋒。

我們受益多多。

簡單休整,下午四點半,離開住處,出門轉轉,

首選就是離我們近在咫尺的青龍洞。

青龍洞,建於明代中葉,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曾幾度毀於兵、火,幾度修復,古建築群經歷代修建始成現代規模,位於城東中河山,占地21000平方米,有青龍洞、紫禪書院、中禪院、萬壽宮、祝聖橋和香爐岩6部分共36座單體建築組成,集儒、道、佛、會館、橋梁及繹道建築文化於一身。整群建築靠山臨江,依崖傍洞貼壁凌空、勾心鬥角,錯落有致。那飛岩翹角、貼壁凌空、紅牆青瓦的殿閣樓台,氣勢宏偉。造型獨特的建築物 與懸崖、古木、藤蘿、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為一體,真是巧奪天工。既有臨江遠眺的吊腳樓,也有恬靜幽邃的寺院禪台,有朗朗書聲的學子院,更有鑼鼓喧天的戲台,集天下山水樓閣薈萃為一方。整個建築群重重疊疊參差不齊,縱橫有致,沿庭院小徑漫步,登斯樓而極目,如臨海市蜃樓,蓬萊仙島。為江南漢地建築與西南少數民族山地建築文化相結合的絕妙典範。有“西南懸空寺”之稱,是貴州省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是30元,

好像比起來時所了解的,便宜了20元。

回到住處,隨意問起老板,

才知道自己的記性,還真不錯。

青龍洞,原先的門票,真的是50元。

現如今便宜了將近一半,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取消了一天兩場的表演。

進去沒多久,聽見前面有人在講解。

心想,還真來巧了,抓緊腳步跟上,好去蹭聽。

不過,沒聽多久,發現這所謂的導游,

所講的東西,無非就是景區內介紹牌上的東西為主,

再加上一些自己所說的,無關痛癢的廢話。

還是決定自己慢慢逛逛。

地方真的不是很大,

就是這樣慢慢地逛慢慢看,

也不過只逛了一小時左右的時間,

就差不多全逛完了。

青龍洞的最高處,

是觀賞整個鎮遠古鎮的最佳處。

據前行的驢友說,這裡還能看到整個鎮遠,呈八卦型的布局。

說實話,也就是能看個大概,

外加需要一些豐富的聯想。

一旁的道士,說你們來得不巧,

最近這裡還再建造一座新大橋,

水抽干了不少。

有水的時候,八卦型,應該看得更加清楚。

難怪,我還看到了很煞風景的東西,

原先在舞陽河中的排污管,現在都祼露在外面。

出了青龍洞,發現天色,依舊還是很亮。

看看手表,已經是晚上6點。

真是少見多怪,後來我們才知道,

這個季節,整個黔東南黔南區域,

差不多都是早上7點開始天亮,晚上7點天暗。

這一點,和我們去年10月去西雙版納,

有很大的相似性。

很開心,一天,可以整整玩足12小時。

小蓓提議,去古民居看看。

鎮遠古民居,在驢友圈裡,

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歪門斜道。

這個名字,很有意思。

手裡沒有鎮遠的地圖。

這話,說得也不是很確切。

地圖,有還是有的,不過不是紙質,

而是作為相片,存在了小蓓的相機裡。

出了鎮遠火車站,迎面就是一張非常巨大的鎮遠地圖。

拿著根巨大的柱子豎得老高老高。

真不明白,這是地圖,還是廣告牌?

找出照片,四個人湊在一起看了大半天,

也沒看到地圖上有任何古民居的標識。

那就問人吧,貴州話,不是很好懂,

問了好幾個,總算有點搞清楚,這所謂的古民居到底在哪裡了。

過了派出所,右轉,上山就是。

按照他們的說法,上山之後,你們就到處轉吧,

路是條條相通的,玩累了,

找條往下的路,下山就行了。

上山之後,走了沒有多久,果然看到了民居。

路邊還坐著位大爺,上去和他聊聊,

本身就很難聽明白的貴州話,還帶著當地口音。

幾乎都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

依稀能聽明白的,就是他說,這裡的房子,原先是國民黨大官住過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只能稱之為舊民居。

舊民居,古民居,一字之差,差之千裡。

接著問人。人沒有找到,

路好像,已經走到盡頭了。

眼前是一片莊稼地。

過了莊稼地,不遠處,目力可見的,倒是台階路。

那就硬穿吧。上了台階路,有點暈,好像左右兩邊都可以走。

還好,這時不遠處,過來了兩個當地人。

幸運的是,這兩個當地人,

普通話,說得還算不錯。

雖然帶點當地口音,

但至少十句裡面,能聽懂九句半。

就他們所說,兩條路都可以往上走,

往上走,目的地是一致的,石屏山的山頂。

去看古民居的話,就走左邊那條路,

然後可以往下的時候就往下走就成。

那條往下的路,據說不是很好走。

所謂不是很好走的,往下的路,

其實就是很普通的台階路,

只是台階修得不是很好。

看我們是外地人,描述得有些誇張。

害得我們一度以為莊稼地裡的小徑,就是他們口中所說的正道。

折騰到晚上7點多,總算見到了傳說中的古民居。

一字排開,三間。

驢友給它們起名,歪門斜道,

倒是非常生動形像的描述。

兩間大門緊閉,只有一間,門戶大開。

剛探頭張望了一下,聽見裡面有人發話。

進來參觀,每人三元。

還要錢啊?幾個人一合計,好不容易來一趟,進去看看吧,

3元就3元,反正也不貴。

沒想到的是,我們下定決心要付錢了,

裡面的人倒改主意了。

不讓我們進了。

給再多的錢,也不讓我們進了。

這個時間段,人家應該在吃晚飯。

換做是我,估計也不樂意在這個時候,

讓陌生人在自己家裡隨意進出,任意參觀。

不強人所難了,在門口逗留一會,

看看介紹,拍拍照片,我們也該去吃晚飯了。

路的盡頭就是仿古一條街。

很意外的是,沿途還發現了一條客棧。

全家客棧。

古色古香的民居改造的,開在這裡,還真是應景。

但話說回來,要是預定了房間,

找到這裡,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進去隨意轉了一圈,環境的確很雅,

不過,入住的客人,並不是很多。

計劃中,今天的晚飯,

應該是和那個台灣人,還有他的朋友一起吃的。

借這個機會,大家聚聚。

不過小蓓發了好幾次消息給那個台灣人,

一直沒有回音。

今天他們的安排,下午應該是去鐵溪。

現在給我的感覺,

這兩人不是去了鐵溪,而是直奔了百慕大。

如果在一個收了門票比較成熟的景區,

能把自己搞了迷路。

那還是需要一點本事的。

暫時先不去管這兩人了,出不了什麼大事。

今晚吃飯的地方,

當然就是苗伯媽酸湯火鍋店。

驢友推薦,到了鎮遠,

無論如何要去品嘗一下的當地美食。

店還算好找,沿著仿古一條街一路前行,

過新大橋之後,右轉不過馬路再向前走一會,

就看到了。

我這樣說,看起來,真的非常好找。

不過當時,我們四人還是被假像蒙蔽,

沿街的店鋪,差不多都是服飾禮品店。

怎麼看,怎麼都感覺,

這裡根本就不可能,會有飯館。

要命的是,苗伯媽酸湯火鍋店,

就開在這看上去根本就不可能會有吃飯的地方。

坐下來,差不多,已經是晚上8點了。

過了飯點,店裡吃飯的人不是很多。

昨天一天在火車上,就沒有好好吃過,

這頓,要好好補一下。

點了招牌的酸湯鍋,還拿了七碟的菜,好像都是葷菜,

就等著鍋開,好把東西扔進去。

趁等的功夫,外出去買瓶可樂。

老板娘很實在,飲料可以外帶。

其實據驢友所說,

當地人甚至在外面買了火腿腸,往鍋裡放,

她都不會說什麼。

附近大的超市倒是有一家,

不過,也不是很好找。

入口竟然是在一條小巷內,

幸虧,來的時候,不經意看到過。

吃到一半時候,

不知是誰嘀咕了一聲:

怎麼都是葷的,有沒有素的?

說到點上了,

往一旁別人的桌上瞅瞅,

再看看不遠處的價目表。

原來,碟子裡裝的都是按8元1份收的,

至於素的,則是1人3元,無限量。

這頓飯差點吃成了冤大頭。

再去拿了幾次素菜,

中間還讓店裡的伙計往鍋裡加過兩次湯。

第一次,忘了和他們說,不要太辣。

結果上來的,倒是原汁原味。

無福消受,所有能吃辣的,

都大喊受不了。

酒足飯飽,9點離開,

一結賬,只不過區區74元。

回得月樓,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正好借這個機會消化消化。

從新大橋彎進仿古一條街,

迎面是個很大的牌坊。

剛才沒有仔細看,借著燈光,好好看看。

兩邊的對聯,沒有出挑的地方。

倒是正中間,

那四個字,有點意思。

一般人都會以為,寫的是鎮遠古鎮。

我們也是這麼認為。

沒想到的是,

這上面赫然寫的是,石屏巨鎮。

鎮遠的燈光工程,搞得還是不錯的。

熄燈時間是晚上11點。

回得月樓,第一時間,就是去那個台灣人的房間看看。

將近10點,如果還沒見人影,

那就真的得報警。

這事不可是鬧著玩的。

虛驚一場,這兩個大活人,

看上去,比我們還精神。

問起小蓓發的消息,為何遲遲沒有回音。

只是那位老兄,出門時,手機忘在住處而已。

僅此而已。

大家聚在一起隨意聊天。

沒過多久,連得月樓的老板娘還有老板也一起加入。

真是熱鬧得沒話好說。

談得很是投機,

那個台灣人還有他的朋友有了想法。

打算明天再在鎮遠逗留一天。

後天和我們一起啟程。

不過在我們的勸說下,

最終他們還是按照他們的計劃,繼續他們的行程。

接下來在天柱的那段經歷,

讓我們慶幸,他們沒有和我們同行。

今天他的朋友在鐵溪走了大半天的時間,

竟然就把小腿稍許拉傷。

這樣平時缺乏鍛煉的人,

如果和我們一起去天柱木杉探險。

也許,會成為他們一段時間內揮之不去,

時時想起的噩夢。


精選遊記: 凱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