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七日行走2(失望的施洞)

作者: 大許

導讀昨晚喝茶喝酒聊天侃大山,折騰到晚上11點多,才散的場。 話不投機,半句也多。 話投機,聊起來, 就不知道,今夕是何年了。 一早6點多就要起床。 的確有點累。 起那麼早,是為了要趕7點30分, 鎮遠到施洞的班車。 頭班車。 今天的安排,上午施洞,下午鐵溪。 鐵溪,大多數的驢友, 反饋回來的信息, 有大半天的游玩,時間很寬裕了。 施洞,在那邊要耗多少時 ...

昨晚喝茶喝酒聊天侃大山,折騰到晚上11點多,才散的場。

話不投機,半句也多。

話投機,聊起來,

就不知道,今夕是何年了。

一早6點多就要起床。

的確有點累。

起那麼早,是為了要趕7點30分,

鎮遠到施洞的班車。

頭班車。

今天的安排,上午施洞,下午鐵溪。

鐵溪,大多數的驢友,

反饋回來的信息,

有大半天的游玩,時間很寬裕了。

施洞,在那邊要耗多少時間,就不清楚了。

還是抓緊點時間,比較好。

起得比我還早的,是小唐和陸姐。

這兩人起那麼早,是為了要去拍清晨的鎮遠。

不過聽他們說,有點失望。

我知道話中的意思。

鎮遠古鎮,古味不是很濃。

昨天半天轉了一圈,發現除了山上那些老房子之外,

給我的感覺,整個鎮遠,

大部分的建築不是新建,就是翻新。

不少店裡張貼的宣傳畫,關於當地的宣傳語,總是那麼一句:

鎮遠,人類最後的心靈棲息地。

還是喜歡鳳凰的宣傳語:

這座古城,已為你守候了千年!

文化底蘊的差別,很明顯。

去汽車站,一早要找出租,

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一輛,

人家還沒下車,我們就急吼吼等在旁邊。

上車後,讓司機大哥趕緊開車。

好像我們不是去搭汽車,而是趕火車。

下車時,發現車內碼表根本沒開。

也不知道該付多少錢,想問,

就怕司機看到我們是外地人,

狠狠斬我們一刀。

想想,給10元吧,這點公裡數,

給10元,肯定是夠了。

沒想到的是,司機大哥還給我找零了。

找頭是7元。

這下,輪到我們吃驚不小。

其實,我們是大驚小怪。

當天晚上,回到得月樓,

問起周丹,

你們這裡出租車的收費標准是怎麼樣的?

城區內每車次3元,

超過2公裡後每增加1公裡加收1元。

這也難怪,整個鎮遠,看不到一輛公交車。

當地的出租車司機,人,還是很純樸的。

等我們買好車票,上車,

一看時間,巧了,正好是7點30。

司機並沒有馬上開車的意思,

還想再拉幾個人。

這車,是從鎮遠發往凱裡,途中停施洞。

窗外閃過兩個熟悉的身影。

仔細一看,原來是那個台灣人,還有他的朋友。

在等去三穗的班車。

到了三穗之後,去轉車去天柱,

然後再換一次車,到達最終目的地,隆裡。

和我們的計劃是一致的。

所不同的是,我們要比他們晚一天去那裡。

沿途,還要去看看神秘的木杉瀑布群。

互道珍重,這一別,

不知何時再相見?

施洞,施洞,又名施洞口,位於清水江畔、台江與施秉兩縣交界處。當地人稱施洞為“展響”,意思是貿易集市,由此不難想像這裡商業的發達。舊時清水江航運是湘黔水運的重要組成部分,施洞則是清水江上游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最繁榮的時候這裡百舸爭流、過盡千帆。

車行1小時45分,到達目的地。

過了清水江上一座大橋後的路邊。

這座大橋,名字簡單又好記。

施洞大橋。

來之前,看攻略,

說是從鎮遠到施洞,還要經過一次車渡。

想想,應該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現在江上都有大橋了,哪來什麼車渡?

下車時,問問司機,從這裡回鎮遠,

你這車,幾點經過?

中午12點左右有一班,

再下一班,就是下午3點左右。

到施洞,下車,只有我們四人。

現在是早上8點50。

看看四周,也不知道,

施洞苗寨在哪裡?

巧的是,路邊就有家小賣部。

問問,說是左轉直行,

沒路時再左轉直行,就可以看到了。

聽聽,好像不是很遠。

實際一走,走了將近有20分鐘左右的時間。

要命的是,左轉直行,再左轉直行,

根本就沒什麼苗族的吊腳樓。

有的只是眼前一排普通的房子。

還有,就是左右兩條岔路。

那位當地人的普通話,說得還是很標准的。

不知道,是我們沒聽清楚,還是?

路邊停著輛警用摩托,摩托旁還有一個交警。

這種地方,還有警察蹲點,

也真是件奇怪的事。

上去打聽一下,警察笑笑。

那不就是苗族寨子嗎?

他指的,就是我們看到的,那排普通房子。

怎麼不是吊腳樓?

現在這裡很多東西,都漢化了。

這也難怪了。

不知是誰插了一句,警察大哥,你是不是漢族人?

我是苗人。

說實話,他不說自己是苗族人,根本就看不出。

連人,都差不多給漢化了。

好不容易來一次,

就這麼回去,心有不甘。

再說,這地方,也不是想回就能回的。

至少要等到中午12點左右。

問問,附近,還有沒有老一點的寨子,可以去看看的?

那倒有,不遠,就是順著右邊的路往前走,有個寨子。

寨子的名字,

警察說了兩三遍,愣是沒聽明白。

後來,我們才知道,是塘龍寨。

那還是看了寨門口的公示牌,才知道的。

那左邊的路,是去哪裡的呢?

沒什麼的特別的,就是很普通的村落。

在當地人眼中,沒什麼特別的,

興許在我們眼中,就是很有趣的東西,也不一定。

還是決定去看看。

事實證明,的確是沒什麼特別的。

不過,還是有一定收獲,

就是看到了傳說中施洞特有的獨木舟。

獨木舟不在江裡,而是在江邊,

倒扣著架在特制的架子上。

聽當地人說,他們這裡,並不過漢人的端午節。

賽龍舟,要在23天以後。

江裡,有當地的阿婆洗東西。

不知為何,所有人當時都覺得很好奇。

二話不說,長槍短炮,上前就是一頓猛拍。

阿婆看來早已習慣這樣的情況,

等手裡的事忙了差不多。

看看我們,就問了一句:

你們是哪國人?

一句頂千句,雷倒所有人。

她在江裡洗的是豬草。

這裡的豬,要稱它們為豬大爺了,

豬草如果不洗的話,它們是不會吃的。

和阿婆的交流,還是有點困難的。

當地的老人,差不多都是這樣。

普通話大多都能聽懂,

可是要說的話,就講不了幾句了。

還好,沒多久,來了翻譯。

翻譯,是她的兒媳。

也是來這裡洗東西的。

洗的有豬草,還有人吃的東西。

不過,粗看,怎麼好像差不多。

暈死。

問及,這裡附近有沒有什麼老一點的寨子,可以去看看的?

回答,倒是和剛才那個警察,如出一轍。

但和警察措詞有所不同的是,她還有下文。

下文就是,如果要用車去那裡的話,她可以幫忙。

還說塘龍寨的銀器很不錯,

她頭上的銀飾,就是那裡買的。

先問問價格,再做決定。

一通電話之後,她告訴我們:

從這裡用車送過去之後,等我們玩好後,

再送回當時你們中巴在施洞下車的地方。

一輛車,總共30元。

這個價格,挺合理。可以接受。

說句題外話,當地人的手機,

用途幾乎只有一種,就是打電話。

發短消息,也許對我們而言,很普通。

對他們大部分人而言,難度不小。

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大字不識幾個。

車是面包車,開不到江邊,

要回到公路上去等。

回去的路上,又碰到一當地婦女,

不過她不是來洗菜,而是洗衣服的。

背上還背著一個幾個月的小孩。

男孩。

聽她說,這是第三個,之前兩個都是女孩。

雙胞胎女孩。

老公外出去打工,家裡所有的事,她一個人,基本全包。

很辛苦。

小唐和陸姐注意到她身上的腰帶,很漂亮。

問及是買的嗎?

她很自豪地說,是自己手工做的。

如果你們喜歡的話,可以去她家裡看看。

手工做出這麼漂亮的腰帶,

估計價格,便宜不到哪去。

打個哈哈,說,有機會一定去你家看看。

趕緊走人。

沒想到世界很小,

說有機會,機會竟然馬上出現了。

回到公路,看到不遠處有當地小孩。

等車很無聊,逗逗小孩玩,

也是挺好打發時間的辦法。

兩個小孩,都特別怕生,

尤其是站在路邊的那個。

只顧著低頭看她手裡的碗,

對於我們的出現,熟視無睹。

碗裡只有白飯。

小唐給她糖吃,陸姐和她說話。

她都沒興趣,唯一能引起她興趣的,

只是她手裡這個碗。

眼神一直沒有離開過。

沒想到打破僵局的人,

就是剛才背小孩的當地婦女。

她的衣服,倒是洗得挺快的。

那兩個小孩,就是她剛才提及的雙胞胎。

難怪衣服穿得一樣,外貌,也差不多。

她手裡的那碗飯,是早飯。

還真是早飯,除了白飯,無它了。

她媽,依舊還是那句話,來家裡坐坐吧。

看來,是我們多慮了。

她的確,只是想讓我們去她家坐坐,

並沒有推銷什麼的想法。

當地人的熱情好客,一路伴隨著我們的行程。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

我們逐步習慣,並學會坦然接受。

黔東南在驢友圈裡負有盛名,

和此,不無關系。

沒想到,剛打算進去坐一會,

面包車,很不時宜地出現了。

算了,只有走了。

不過,還是要感謝這一家人的熱情邀請。

塘龍,說是老一點的寨子,這話一點不假。

但是,毫無特色。

這樣的寨子,只要去中國落後的農村,

隨便抓抓就是一把。

根本就沒必要來貴州,也沒有必要去施洞。

好在,塘龍,還有一個特色,

那就是銀器。

銀器加工作坊,到處可見。

不過,也只是看個熱鬧。

對於銀器如何鑒別真偽,

不甚了解的我們,也只能看個熱鬧。

誰都不敢輕易掏錢。

原來以為這次施洞之行,就這樣平平淡淡收場了。

我甚至有些後悔,浪費了大好半天時間。

沒想到,上天,在我們行將離開的時候,

給我們送來了一份小小的意外驚喜。

塘龍的寨門前廣場上有當地人開始聚集。

穿得都是苗族傳統的服裝。

那些女孩身上的著裝,我倒很是熟悉。

來之前,在網絡上看到過。

沒有記錯的話,是姐妹節才會穿的盛裝。

看來,今天會有表演。

事後才知道,是一群日本的老年攝影團花錢組織的。

費用是600元人民幣。

趁著表演還沒開始,廢話不多,依舊上前就是一頓猛拍。

模特就是那兩個看上去,長得還算不錯,苗家妹妹。

拍得正在興頭上時,突然感覺衣服被人拽了好幾下。

什麼事?

回頭一看,是一個當地中年男子,

嘴裡還嘟嘟嚷嚷說著一句話。

拍照要給錢,獅子大開口,要50元。

說得是普通話,很標准的普通話。

要裝傻,告訴他聽不懂,都不行。

不過,也只能裝傻。

憑什麼要給你錢?

好在沒有多久,表演開始了。

所謂的表演,其實就是舞蹈,舞蹈表演。

結束時,還有苗族歌曲演唱助興。

舞步很簡單。

只要五音齊全點的人,看上一兩遍,也能下場親自參與。

表演的人,有老有少。

這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有意思的是,這批人,估計是臨時上馬,

要不就是平日表演機會並不是很多。

應有的默契感都沒有。

好幾次,不是有人停下來看前面那位的舞步;

就是步調不一致,後面那位差點踩上前面那人。

不過,這些日本人,並不在意這些細節。

他們在這裡唯一做的事情,就是不停按快門。

手裡拿一單反,身上再掛一單反,

個別的,身上背包上,還掛著鏡頭。

這個攝影團,你想不說他們專業,都難。

我們也混於其中,尋找角度拍攝。

沒想到,前面那個中年男子,又來到我們面前。

這次,直接告訴我們,不准拍攝。

理由冠冕堂皇,人家是付了錢的!

有點不明白了,人家日本人是付了錢,

可是付了錢的主,都沒發聲音。憑什麼你橫加干涉?

只能智取,不能硬來。

陸姐和我的單反暫時熄火,

小蓓和小唐的卡片機,大有用處。

現在再看看當時拍攝的照片,還有視頻。

來之不易的東西,倍感珍惜。

表演時間,並不是很長。

看看時間還有,決定進寨子轉轉。

身後是寨子裡的小孩,所有的小孩。

有表演,自然會來湊個熱鬧。

小孩,也不例外。

寨子裡家家戶戶,都在吃著中飯。

見到我們第一句開場白,都是同一句。

進來一起吃吧!

剛才,那個中年男子言談舉止,

引起的不快,已經拋到腦後。

心中充滿的,是,回家的溫馨。

我們也要回了。

說是中午12點的車,

畢竟是過路車,早到,是很正常的事。

下了面包車,看看手表,11點30分。

等吧,耐心等。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40分鐘。

路邊的小賣部,當地人圍著一起打麻將。

打麻將,很正常,

全國各地都有。

不正常的是,

他們手中的麻將牌,比起上海常見的那種,大了一號。

打起來,應該很有手感。

不遠處,用草棚搭起來的,

走近一看,才知道是廁所。

非常簡陋的路邊廁所。

不過有點惡搞的是,上邊寫著四個大字:

衛生廁所!

等了40分鐘,車依舊沒來。

一旁打麻將的,

說你們回鎮遠的車,好像已經開走了。

我們已經不指望這班中巴了。

現在,要做的,就是趕緊找車回鎮遠。

這地方,雖說是交通要道,

不過,要花錢包車,非常困難。

一旁根本就沒有私人營運車輛在侯客。

只有到路邊去攔車。

問問人家是否去鎮遠,是否肯搭我們一程。

有警車路過,我們也攔。

不過,最終沒攔到警車。

攔到的是一輛貨車,

好像是把家搬到鎮遠。

司機還有搬家那位,

同意帶我們一程。

後面的貨廂塞滿東西。

駕駛室共有兩排座位,我們坐在第二排。

原本只能坐三個人的地方。

來之前,已經很清楚知道,

施洞和鎮遠之間的路,不算崎嶇。

否則,打死我們,也不願意,就這樣擠成一團。

畢竟,外出,安全,還是第一位的。

一小時之後,下午1點,

貨車把我們送到鎮遠新大橋旁的牌坊附近。

按照去時中巴車的票價,

四個人付了48元。

收到錢後,貨車,調頭揚長而去。

原本,還想著,是否和人家商量一下,

搬家,是否人需要搭把手,

順便好去人家家裡蹭頓中飯。

現在,只有自己找飯館,

解決中午的溫飽問題吧。


精選遊記: 凱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