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家園 ——賞江西婺源春季田園風光 江西婺源自古文風鼎盛,代有名家,是很多姓氏的起源地,如胡、汪、俞、查等,每年到婺源尋根問祖的人不在少數。探究“婺源”的名稱,婺女,乃勤勞賢惠之美女也,故中國古代用她作為星座的名稱。唐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正月初八婺源置縣時,恰好婺女星座在京城(長安)的東南方向出現,欽天監奏明玄宗,玄宗是酷愛美女之君王,故定此地為婺源,其意為婺女之源也,用現在的話來說,婺源就是美麗勤勞賢惠的婺女的家鄉。婺源原屬徽州,是古老徽州文化的傳承之地……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們幾個朋友暫時放開工作,到中國最美的鄉村尋找春天的美麗身影。
古村探幽 這是我第二次去婺源,這裡的旅游資源給我印像深刻,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景區是遍布在這片土地上的靈魂。婺源自古文風鼎盛,人傑地靈,是鴻儒朱熹的故裡、鐵路工程師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學者金庸的祖籍地。自宋至清,出進士552人,歷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選《四庫全書》。婺源博物館有館藏文物萬余件,有“中國縣級第一館”之譽;儺舞、茶道、抬閣等民間文化藝術絢麗多彩;歷代名人遺跡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鄉野。全縣有16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個國家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文物保護單位13處,2個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我第一次去婺源,正是春雨飄灑的季節,撐著雨傘在古村落磨得發光的石板巷道上漫步,仿佛走入溫柔的夢境:小橋流水、粉牆黛瓦……處處透著書鄉門第的優雅。婺源的文化是溫婉的,如江南的女子,美麗而不張揚。
1996年冬季,香港著名攝影家陳復禮在江嶺拍攝的 “天上人間” 作品曾榮獲國際金獎,江嶺因此名揚天下,成為華東區域最具視覺衝擊力的油菜花觀賞點。我國著名導演馮小剛拍攝的新片《集結號》也曾到此取外景。正值春暖花開時節,我們選擇在江嶺山上的農家客棧住宿,那是一間新裝修的大院子,屋主叫宋祖輝,院裡建有三層15間客房,在院子旁邊還有一個小魚池,養著幾尾紅鯉魚,因為荷包紅鯉魚是很多游客來婺源必點的一道菜。得益於婺源清澈的水質,這裡的魚吃起來特別鮮嫩味美。
清晨,我們登上海拔千米的江嶺一號觀景台,只見眼前梯田如鏈似帶,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壯麗雄奇;梯田下面的山窩裡藏著的一小撮粉牆黛瓦顯得分外溫柔可親,那就是我們昨夜住的村莊。從觀景台向下看,只見公路始終在山間盤旋,層層梯田,曲折的線條,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邊聚集的三、四個村莊,四周圍繞著青山,構成了一副極美的婺源農村風光畫卷。置身江嶺萬畝梯田,黃燦燦的油菜花與遠山、粉牆、黛瓦相印成趣,構成一幅山居田園畫卷。

(婺源春季田園風光)

(婺源春季田園風光)

(婺源春季田園風光)

(婺源春季田園風光)

(婺源春季田園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