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意大利掠影法蘭西(10)
法國之巴黎(上)
剛在《看天下》裡的上上簽裡看到一個句子:旅行就是從自己呆膩的地方到別人呆膩的地方去。不禁莞爾。想起還有句話:生活在別處。曾幾何時,我不就是這樣的人麼。無論在外人看來自己多好,我總能找出自己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以前還自我標榜是完美主義者,幼稚呵,其實就是沒有安全感,非常的沒有安全感!所以覺得沒有進步的人生就意味著失敗,殊不知,停下來,才有時間看風景,享受生活本來就有的美好......
D9:2月22日(星期一)巴黎 天氣: 陰 多雲 晴朗
許是昨晚太早休息,又或者是終於到了旅程的終點--巴黎,今天又6點不到就醒了,是年齡的緣故吧,再不知道懶覺是什麼滋味。起來,做做運動,泡茶,這兩天酒店裡都備有開水壺了。收拾好跟LG下樓,居然是第一名哎。
8點整我們由圖爾出發趕往美麗的世界“花都”--巴黎。車程照例還要3個多小時。這一路車上的時間又打發掉兩部老片子,一個是《西西公主》;另一部是《巴黎聖母院》。過去了那麼多年我還記得那個敲鐘人叫卡西莫多,而更驚喜的是朋友不到15歲的女兒居然知道那個漂亮的吉普賽女郎的名字叫:埃絲美拉達!真讓我刮目相看呢。
就這樣邊看著老片子,邊一路欣賞美景,天空有點陰沉,但看得到太陽隱身於魚鱗狀的雲層後,透過雲層的縫隙,有光柱斜射下來,稱發射狀,是太陽與雲朵的較量,非常壯麗,我的S90照不出那種眼見的效果:
(光柱在照片上表現的不明顯)
經過了3個半小時,我們於11:30分到達巴黎,當然先解決溫飽問題。我們在巴黎有一天半的行程,是所有景點裡最長時間的,這也是我當初選這個團的原因之一,好多旅行社的法國游就只有半天,只是去埃菲爾鐵塔,太名不副實了。所以導游給我們游覽的順序做了些調整,下午先去自費項目:船游塞納河(每人25歐);然後去負有盛名的盧浮宮;晚餐是全團除了三個會朋友的其余沒有一人缺席的自費法式大餐(每人65歐)!連導游都嘆:歐拉拉,真是一個能吃的團呵!第二天一早第一時間進老佛爺購物,那時人少,買東西方便,退稅也沒那麼擠。還真得跟有經驗的導游出來,少走好多彎路,節省好多不必要浪費的時間呵。
從古至今,即使是藝術大師也以一段巴黎的游歷為追求,法國式生活仿佛就是藝術的意思,法蘭西本身,就以她所擁有的一切,成為人類的花園,成為人類迄今為止最大的,最豐富的博物館。正像余秋雨所述:它高傲,但它寬容,高傲是寬容的資本。相比之下,有不少城市因高傲而作繭自縛,冷眼傲世,少了那份熱情;而更多的城市則因寬容擴充了污濁,鼓勵了庸俗,降低了等級,少了那份軒昂。難得它,巴黎,氣血飽滿,骨肉均勻。它悠閑,但它努力,因此悠閑的神采奕奕。相比之下,世上有不少城市因閑散而長期無所作為,連外來游人也跟著它們困倦起來;而更多的城市尤其是亞洲的城市則因忙碌奔波而神不守舍,失去了只有在暮秋的靜悟中才能展現的韻味。巴黎正好,又閑又忙,不閑又不忙。在這樣的城市裡多住一陣,連生命也會變得自在起來。這完美的詮釋了我心目中對巴黎的感覺。
巴黎就像一只蝸牛,塞納河呈弓形,由東南方向緩緩流入西南方向,全程776千米,流經巴黎的13千米是最美麗的一段,它把巴黎劃分為兩半。以塞納河為界,北邊稱作右岸,是商業區;南邊稱作左岸,是文化教育區。有人說,巴黎因塞納河而發展興旺,有“塞納河之女”之稱。
塞納河之游乘坐的游艇主要在24座橋之間游走一個來回,歷時一個小時。塞納河兩岸沿途有40多個景點,其中最著名的有:自由女神像、艾菲爾鐵塔、榮軍院、奧賽博物館、巴黎聖母院、市政廳、盧浮宮、協和廣場等。因為建築物太多,橋梁也太多,好多景點根本對不上號,雖然廣播裡一直用法語、中文和韓語在介紹,我感覺仍是模糊,只見每到一處景點就聽見一通快門哢哢的此起彼伏聲。
(艾菲爾鐵塔的名氣太大,所以怎麼拍都不滿意,跟畫片上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可它確實就這樣,除了高無一長物,就是個傻大個!)
(鐵塔的一個巨無霸腳)
(遭遇了一對韓國新婚夫婦,一致認為新娘不怎麼漂亮,新郎還比較酷)
(不同的橋,可惜在船上角度都差強人意)
(巴黎聖母院的背面,非常有特色的建築物)
(熱情的貝嘍、貝拉)
又下起了小雨,冷的夠嗆,我的頭都吹疼了,把衣服的帽子翻起來戴上也不管用,還是回到船艙裡。
(不知名的建築物數不勝數,我算知道什麼是扎堆兒了)

(寬敞的船艙,人都跑外邊甲板上去了)
然後,去盧浮宮!
巴黎實在是太大了,就似濃縮的法國,它的大不僅僅是地理上的,更是內容上的,游在巴黎,時間是你最大的敵人。寫著,我都累了,一看還有那麼長篇累牘的在後邊,一下子就沒力氣了,不行,我得歇息歇息,等鉚足了勁再進盧浮宮。
盧浮宮,世界頂級博物館。關於它的描述已經太多太多,我只知道如果沒有地陪導游帶著,你根本無法從裡面走出來,那就像一座大大的迷宮,你想,這樣的地方能藏下多少寶貝?盧浮宮全部的藏品有40余萬件,平時展出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展品分六大部分:希腊和羅馬藝術館、東方藝術館、埃及藝術館、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館、歷代繪畫館和現代藝術館。而絕大多數人都僅僅是奔那三件寶貝去的,這三個還全部都是女人:蒙娜麗莎、斷臂維納斯雕像和勝利女神尼卡雕像。我們瀏覽的時間只有區區2個多小時,對於盧浮宮來說,簡直就是蜻蜓點水。
給我們講解的導游是華裔四代,普通話尚可,關鍵他是主修藝術的專業人士,且其本人深愛藝術這個專業,長得貌似香港明星劉青雲呢。在整個觀賞過程中他的講解都很投入,引人入勝,只可惜我們的時間太短,精品太多,其實對於藝術品來說這是多麼不公平,如果把它們單獨放在某處,不知有多少人要圍轉沉吟,流連忘返,但擠到了這兒,“即便是再細心的參觀者也只能在離開前匆匆投注一個禮貌而抱歉的目光。”

(盧浮宮裡繁復的展館屋頂)

(流芳千古的維納斯,代表了2100年前的女性韻味)

(比維納斯還早100多年的勝利女神--尼卡雕像,你看那逼真的舞動的裙裾)

(隔著玻璃的蒙娜麗莎一如往常地淡淡地微笑,這樣的從容傾倒眾生)

(在希腊館,導游說這是動作在一秒鐘定格時的動態美)

(另一種出浴後的靜態美,旁邊那個手舞足蹈的是激情的導游)

(二十歲的胸大肌,四十歲的括約肌(沒聽清,腿部與胯部連接的地方)?十六歲的無邪的那話兒--摘自導游,應該再加上一個HANDSOME的臉龐)

(導游說因為這座塑像,美男子臉部最標准的樣子具體了,所以我來了個特寫,導游又說,千萬別看他深邃的眼神,你會被迷死的...MYGOD)

(饒了我吧,我實在看不懂蒙娜麗莎,又不靚,石頭人有什麼好看,眼暈,困!)

(拜托,別打攪我,沒看見我正聚精會神的觀摩學習呢嗎?)

(嗨!我們是藝術愛好者,潛心研究中...)

(油畫局部,輝煌時期的拿破侖給他心愛的女人--約瑟芬加冕,連教皇都有氣無力地被拋在身後,不知道是怎樣的老女人能受到如此厚愛?真八卦!主要是很好奇)

(還是出來拍張盧浮宮外景吧)

(在華人設計師--貝律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前留個影吧--唯一一張全家福)

(居然碰著荷槍實彈的特警!遠距離來一張)

(踩著滑輪執勤的警察。瀟灑!)

(法國警花)
又被提醒小偷,尤其是在看三寶的時候,人越多的地方越容易成為獵物。離法式大餐還有點時間,導游給我們安排了一個小時的購物時間,在一家專門為游客(尤其是中國游客)提供服務的免稅商店裡SHOP,跟我上次去日本差不多,說是免稅店,其實很小氣,基本上全是化妝品和一點箱包,手表,店員清一色的中國人,呆在裡面你會產生錯覺,以為自己在國內.當然沒什麼好買的東西.還是去吃讓我們流口水的大餐吧.團友們為了吃這頓饕餮大餐,連路邊的美味都很狠心忍住沒敢下手,生怕這會兒吃了這破爛,晚上的大餐就可惜了.

(愛德華7世家的法國餐廳就在這條幽靜的小路上,環境幽雅)

(等待讓人更有食欲,那些杯杯盞盞,瓶瓶罐罐的都是什麼,好好研究一下)

(純正的法式海鮮!真的很鮮美,尤其是用那個蝦沾一種叫MAYONICE的像沙拉醬的東東吃,特美味。回來時我們專門在超市裡買了一管,比大號佳潔士大點,才1.2歐)

(我的第一次。我是說生吃牡蠣.珠海的蠔那麼有名,我始終沒敢試過生著吃)

(細膩滑口的鵝肝醬,天堂呵)

(法國蝸牛,這會已經有點吃不動了)

(羊扒。我們分別叫了不同的扒,好分別嘗嘗,除了鴨扒)

(三文魚扒。說實話,扒一般,我們都沒消滅光,也許是前面吃太多啦)

(牛扒,有點老,平時我們在家裡也吃八成熟,但明顯這裡的成熟一些)

(LG最愛吃的烤得硬硬的法式麥包)

(來張大團圓。也是唯一的一張)
(這個博客,明明剛寫好的,居然沒保存就關了,也不問一聲,浪費我的勞動成果!嚴重抗議!)
美酒加大餐,當然要觥籌交錯一下,葡萄酒味道還不錯,女兒們也一人來了一小杯,碰杯間,才知道來自西北的老鄉居然有11個,比例很高咧。哎,我又想起夭折的盧瓦爾河谷的城堡之行,看看,早知道老鄉要去,15個已經報名的加我們6個不就21個了嗎,超過半數就可以去了呀,反正我們去還是不去並不堅決。唉唉,可惜了。來,碰一個吧,下次再找機會,好不熱鬧,估計法國師傅們已經見怪不怪啦,反正這裡只有中國客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呵,中國人還是喜歡中國的吃法,這簡直就是一頓中式西餐嘛。酒喝的高興了,一時興起,想跟法國靚仔合個影:

(哦嗚,一下來了倆,他們太熱情了,如果有點法式矜持,我想我會更愛點吧,哈哈)
晚上住的賓館是此行最差的一家了,朋友家和女兒們的房間的床單髒著,交涉了半天給換了,我們房間的水龍頭漏水,入住的時候地上就墊著大地巾,一走進去就是一腳水,郁悶,嫌麻煩,懶得跟他們理論,反正就住一晚,可能是太便宜的酒店,水平真不怎麼樣。 也算一個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