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尤佳處,畢竟在黿頭。”黿頭渚座落在無錫市以西南約十公裡的太湖充山半島,因其形如黿頭突入湖中而得名,有“太湖第一勝景”美稱。明代以前,黿頭渚已為人們所向往。茂林修竹、懸崖峭壁、摩崖石刻、同太湖水輝映成趣,被認為是無錫境內的“桃花源”。第一次聽到黿頭渚是在上翻譯課上,Sherry老師強調說如果不明白中文意思就很難翻譯,所以翻譯中文首先自己的中文水平一定要過關,其實就是Turtles Head Isle.
一年一度的無錫國際櫻花節3月在此開展。櫻花原產於中國,李商隱曾有“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柳”的詩句,郭翼也稱贊"柳色青堪把,櫻花雪未乾"。後傳入異域,因其熱烈、純潔、高尚的特征,在日本被視為國花,是勤勞、勇敢、智慧的像征。陽春三四月,櫻花盛開時節,滿樹爛漫,如雲似霞。在太湖碧波盈盈的兩岸,觀滿樹婀娜香姿,探異域風情,令人留連忘返!
我就是懷著對櫻花聖潔的虔誠之心才去黿頭渚的長春橋賞櫻的,我看過奶奶家附近的櫻落繽紛,也觀賞過上大櫻花園的爛漫如雲,其實即使是一棵櫻樹,也會讓我充滿喜悅。因而當看到《今日旅游》雜志上關於無錫國際櫻花節開幕的消息,我心裡就暗暗發誓一定要去!於是在攜程上看了好久,終於下定決心預訂了黿頭渚一日游特價產品:119元。我是出發前4天才訂,因為我要確保周六這天天氣沒有風雨。
昨晚凌晨才真正入睡,怕今早6點起不來,故叫我媽6點打個電話,自己也不敢睡得太熟,所以一夜的睡眠質量不太好,早上起來昏昏的。火車站下車。沒想到那裡修路,78不往那邊開了,只好打的。大清早白白浪費21元。司機停在了武勝路大沽路口,讓我自己走過去。武勝路一條街,或者說,博物館一圈,全部都是旅游巴士,一大半都是去近郊的攜程巴士!竟然有一大半都是去黿頭渚的!我心裡已經開始對今天的行程不抱好感了,估計不是賞櫻而是看人的!
走到了以前518下來的車站這裡,才找到了我們的巴士:滬AQ3713,我和男友的座位號為37,38。
10:40終於到了黿頭渚景區。我們屬於團隊的,所以沒有門票,唯一證明我們身份的是那個攜程的LOGO粘紙。無錫有點冷。帶隊的和我們講了集合地點——景區門口的海寶,然後就讓我們自由活動。
我和男友都餓了,於是先買了大門口的烤香腸,這個真的是我人生中吃的最難吃最冷的香腸,外面還有層塑料薄膜是不能吃的,導致我吃的時候要小心翼翼。
景點的女廁所真的很髒,地上都是水,我不得不撩起褲腳管,等了至少20分鐘才等到進去。
我們就近選了太湖人家小吃世界就餐,餐館價格還算合理。我點了銀魚餛飩15元,男友點了牛肉粉絲湯10元。接著的便又是等待,至少有40多分鐘,苦了我的小LG,餓肚子排隊排了那麼久。銀魚餛飩很鮮美,肉餡裡真的有好大的魚肉。而老公的牛肉粉絲湯則相形見絀了,粗粗的粉絲,幾片生菜,幾片鹹牛肉片,超淡超淡的湯~~~
我們順著人流來到碼頭,我們已經和帶隊的分散了,於是和碼頭工作人員解釋一下,進了碼頭候船。遇見一對夫妻(應該是夫妻),他們是自由行來無錫玩,動車一小時就到無錫了,預訂了木棉花酒店兩夜。這原本是我的計劃呀,來無錫玩個兩天一晚,第二天去市區吃吃小吃買買特產。
游輪載著我們到達仙島。乘過去崇明的游輪,千島湖上的游艇,廈門的渡輪,所以覺得這次游輪沒有什麼感覺。
太湖仙島分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景區。中有古樸凝重、亭廊連結的會仙橋,會仙橋北的西鴨山,為洞天福地游覽區,聳立著精雕細縷的“太湖仙島”大牌坊,。有專供猴子棲息和表演猴藝的花果山、山簾洞、演藝場,還裝點著“神猴出世”、“齊天大聖牙旗”、“花果山石碣”,重現著名的古典小說《西游記》中的情景。
主峰為天都仙府,內設天門天街、天都仙府、藥王、文王、財神殿、靈霄寶閣、蟠桃瑤池、月老祠、太乙天壇等。
天街上商店鱗次櫛比,古色古香。仙桃形、石榴形、葫蘆形等雕花門窗,玲瓏多姿。
天都仙府主體建築占1320平方米,主樓三層五重檐,歇山頂,高22米,內設文昌、關帝、媽祖殿宇,兩側有六十花甲元辰廊。靈霄宮,七層四角,高38米,塑有玉帝神像。大覺灣,仙人洞,彙集著中國佛教、道教石窟藝術。其它還有祭天台、月老祠、鴛鴦亭等不少景點。
個人認為,會仙橋很普通,也許人多了,也就少了些許仙氣。倒是那幾個坐在梯子上塗漆的年輕男女讓我印像深刻,他們在為幾近褪色的廊柱上色。
走過會仙橋,我們來到摘星亭,只能想像摘星的浪漫了,和老公自拍了一張^_^
順著山路來到天都仙府,煙霧繚繞,我虔誠地祭拜了財神爺,匆匆離開。而後是月老祠,鴛鴦亭,同心鎖。同心鎖很壯觀,感覺不亞於黃山的情人鎖,我不迷信,但也很欣賞那些情侶美好的希冀。
返程游輪的人真的是多得恐怖,忽然想到以前學校晨跑等待打卡的壯觀景像,而這裡等候的人還要翻好幾倍。我和老公自然選擇花30元/人的高速水上巴士。巴士上大概共坐了7人左右。我們被安排在坐在快艇的最前端,沒有救生衣。老公覺得很刺激,而且很合算,因為在千島湖要80元。我倒是差點被搞出恐水症,開快艇的師傅故意讓我們感受刺激,有時竟然開得超快。我在前端被浪顛的一簸一簸的,屁股撞到硬座上痛死了,臭老公竟然還覺得很爽!
高速水上巴士的碼頭就在長春橋邊。上碼頭後直接瀏覽長春花漪。
長春橋: 1936年建,位於涵萬軒和絳雪軒的一泓水池中,橋的前後築湖堤同太湖水分隔。橋拱形,仿佛頤和園中的玉帶橋,橋洞映日成渾圓形。湖堤上引種日本櫻花,已有60多年歷史。每年4月,花開如雲,淡紅粉白相間,在青山綠水的掩映下,分外妖嬈,稱“長春櫻花”。長春橋向前,有古建築半露水面,題額“絳雪軒”,與涵萬軒對景。絳雪軒旁為雲逗樓,園主為紀念先祖楊度汪而建,上有蔡元培的題額。上坡,有花神廟,建於1931年,中供“花神女夷”像,高髻雲裳,姿態端麗。
橋畔的櫻花還未盛放,賞櫻的夢也就不圓滿了。
黿渚春濤: 黿渚燈塔旁,有高 2 米余的景名刻石,主石正面鐫刻“黿頭渚”三個大字,為光緒間無錫舉人秦敦世所書。該石背面的“黿渚春濤”,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所寫,毀於“十年動亂”,後補刻於石上。黿渚濤聲是這裡的一大特色,若遇風和日暖,濤聲則清緩而流暢;若遇狂風怒號,則轟然而鳴,猶如萬馬奔騰。
黿渚春濤可謂是這次行程中最驚心動魄的了。老公一直拉著我小心翼翼跨過嶙峋的石階走到了真正的黿頭。對面是三山仙島仿佛巨龜沉入水中,而腳下,烏龜的嘴猶如在吸水,也是吸取自然之精華。站在黿頭,思古今,聽春濤,觀太湖——太湖之淡雅清秀,太湖之雄奇壯闊,盡收眼底。也只有在這裡,才真正感覺到太湖的碧水遼闊,煙波浩淼,峰巒隱現,氣像萬千,三亞的碧海藍天予我以浪漫之情,那麼這裡的風光時激起我的雄放之感。
包孕吳越 公元1891年,無錫來了一個頗有文人氣質的父母官,名叫廖倫,寫得一手遒勁的擘窠好字。他在太湖邊黿頭渚的懸崖峭壁上,在這記錄著太湖滄海桑田的神秘岩石上,寫下了“包孕吳越”四個大字。
這幾個大字我是尋了好久,很佩服寫出這樣大氣的字來的人。
最後逛得景點是廣福寺。
廣福寺 位於“黿渚春濤”和“萬浪卷雪”的交界處,倚山面湖,坐北朝南。南朝蕭梁時,黿頭渚後山建有廣福庵,古寺高林,履有廢興。 1925 年秋建成。取“廣土眾民同登福地洞天”之意,名“廣福寺”。
祭拜了一下,離開了。
返回的路上,一段路滿眼都是櫻花,分外妖嬈。
我們又來到太湖人家。在門口買了畬家烏飯,6元一小份。
畬家烏飯是畬族人家的一種特色食品。畬家烏飯是畬族人用畬山上的一種野生植物——烏稔樹葉(俗稱烏飯葉柴)煮湯,將糯米浸泡其中,數小時後撈起,放到木瓶裡蒸熟而成。這種烏米飯,色澤藍綠烏黑,並帶油光,吃到嘴裡,香軟可口,越吃越愛吃。由於烏稔具有防腐、開胃等作用,畬家人常將烏飯用苧麻袋貯藏起來,掛於通風陰涼之處,數日不腐,其後再加上豬油熱炒,味道更佳。因此,畬家人說:“一家蒸飯十家香。”
老公買了他的肉串,8元一串。不用說,不好吃,都是用面粉做的。
嘴饞的我們倆又進了太湖人家點了一兩無錫小籠(8元/兩),老公吃了一個,決定再買一兩。無錫小籠很甜,以前在七寶吃過,皮沒有這裡的厚。
趕到集合地點已經15:20,帶隊在那裡等我們,急著喊我們上了車。
返滬途中美美地睡了一覺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