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杭州
我最喜愛的城市是青島和杭州,青島已離開十年有余,念在心裡。而杭州離上海是越來越近了,差不多年年都去,不是故鄉,卻總夢想能長作杭州人。 多年前友人的信中說,多希望能日日在西湖邊吹著湖風,用現在流行的話,那就是,這樣的日子就妥了!然山外青山樓外樓,世界總是很精彩,想來友人也多年未曾吹過西湖的風了,倒是我夢想照進現實。
三月的最後一個周末對我和同事而言,已經是固定的杭州春游日了,同去年一樣,也住了兩夜,吃(外婆家、江南驛)喝(青梅酒)玩(爬山賞櫻)樂(無所不在三國殺)。
第一天從四眼井出發,沿滿覺隴路步行至龍井。這一段路三年前走過,現在不那樣安靜了,路邊民居都在賣茶或開了茶室,但仍充滿田園氣息,因為滿眼的桂樹、粉牆黛瓦的屋舍、清新的空氣和人們臉上閑適的表情。從龍井開始正式爬山,先至棋盤嶺,這是行程中最陡的一段山路,這樣一個下馬威讓我私下尋思自己的安排是否合理,去年也曾走過這段路,只是那時是下山,完全沒體會到上山的艱辛。疑惑間,已氣喘吁吁地走過這一段路,腳下頓時輕松起來。在其後五個多小時行程中,我們經棋盤嶺至鷹嘴崖、獅子山、十裡琅珰、五雲山、最後到達雲棲竹徑再乘車返回。十裡琅珰也是杭州市民和戶外愛好者喜歡的登山路,一路上有三五成群的朋友們、周末健身的市民、還有一身專業服裝或騎行或跑山的戶外運動者,但人並不多,恰恰好,印了一句話“幸有我來山未孤”。在這一下就能感覺到春日的勃勃生機,這完全不是終年不見陽光、呼不得一口新鮮空氣的寫字樓裡所謂白領過的日子。一隴隴的茶園、新綠的野草、風中顫動的花朵、反射著金色陽光的石徑、恣意生長的大樹、幽幽竹林、浮動於疏枝密葉間的煙光、山下天竺寺的誦經聲,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的村莊,還有雲棲千年古樹, 這一切無不讓人心曠神怡。也讓我們一遍遍感嘆杭州真是人間天堂,能做杭州人真是幸福。
這個時節櫻花正開得熱鬧,而太子灣開得最為繁盛。三月雨聲細,櫻花疑杏花,其意態之美,非我能言語得來,不停地拍,也覺表現不出其萬一。很美。以前在青島時,一到四月,櫻花也熱鬧得很,尤以中山公園為盛,可是少了些水,現在感覺還是杭州更有靈氣。
每次杭州之行也會是美食之旅,我是個對吃沒追求的人,卻愛死了江南驛的菜。聽聽這些菜名就頗有趣:“大魚吃小魚”、“青菜炒菠菜”、“貓貓愛吃的魚”,還有一聽就覺得配方獨到的“孜然菠菜”,還有看似平常卻讓味蕾無限驚嘆的“酸菜牛肉燉土豆”、“咖喱蝦”、“椒麻雞”…… 即使每一次都訂不到它的房,即使訂餐電話要打到地老天荒,即使去了要等位一個小時我也在所不惜。這次因為住在四眼井,所以每天8點前,我們就去江南驛前台候著,等著八點指針剛過的剎那,第一個訂位!坦率而言,江南驛牛得有些冷冰冰,比吳江路的華華有過之而不及,但有什麼辦法,誰讓人家有獨門密笈呢!江南驛自制的果酒也很不錯,至少很對婦人喜好,所以青梅酒也是一定要喝的,而去年竟誤打誤撞地喝了60度的酒。嘿嘿,回來沒敢告訴我家小寶爸。
今年同伴中因87年生人的年輕人的加入,我們這幫60、70後終於接觸到桌游三國殺,從此除我一人“遺世獨立”外(這讓我疑惑自己是不是老了?),同伴們殺得天昏地暗!但凡片刻閑暇,也一定殺聲四起,直接的後遺症就是回來的第二天,就有兩位同伴購入“三國殺”,就急著約下一個戰場!這個年齡能讓人著魔的事還真不多!
喜歡杭州的西線,即使是旅游旺季,也很多閑適安靜的去處,烏龜潭、浴鵠灣、茅家埠都是很好的地方。以前去杭州常住在三台山,早起,幾分鐘就步行到這些地方了,這次住得遠了一點,沒去成,是憾事。杭州總是一去再去的地方,下次先住一晚三台山,再住一晚四眼井,什麼都不耽誤了,而且此行還發現了一個好住處,返程的途中我們已開始憧憬著下次的杭州行!

(江南驛)

(太子灣郁金香)

(太子灣櫻花)

(櫻花)

(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