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戀情

作者: 青狂游

導讀廬山戀情---廬山風景游記 在北方還是黃沙遍地,寒風瑟瑟,冬意未退之時.踏著滿目的青翠,在蒙蒙細雨中,佇立在黛瓦粉牆邊,周圍是怒放的油菜花和各色不知名的小花;晨旭中小村的屢屢炊煙在一派靡靡細雨中慢慢的向周遭彌漫著,村莊籠罩在薄霧裡,就似一幅意境無限的水墨畫,這幅夢幻般的江南小鎮寫意畫一直盤恆在腦際中,我多麼渴望成為這畫中人,當今天我終於有機會踏 ...

廬山戀情---廬山風景游記


在北方還是黃沙遍地,寒風瑟瑟,冬意未退之時.踏著滿目的青翠,在蒙蒙細雨中,佇立在黛瓦粉牆邊,周圍是怒放的油菜花和各色不知名的小花;晨旭中小村的屢屢炊煙在一派靡靡細雨中慢慢的向周遭彌漫著,村莊籠罩在薄霧裡,就似一幅意境無限的水墨畫,這幅夢幻般的江南小鎮寫意畫一直盤恆在腦際中,我多麼渴望成為這畫中人,當今天我終於有機會踏上旅程實現浪漫、夢幻的江南游時,沒想到開始的竟如此的敗興。當我坐上北京—南昌的Z67號列車時,竟是跟滿嘴講著鳥語、大腹便便、鼾聲如雷、哈喇子四溢的3個男人同臥一室,讓我心裡不免有些戚戚然、有些郁悶。我第一站是到九江,當清晨醒來發現車窗外是一派江南小鎮的情景,竟與我想像中的初春的江南如此相似,只是少了些霧靄,車窗外成片黃黃燦燦的油菜花盛開著、怒放著;間或夾雜著幾塊綠綠油油菜梗,略顯陳舊的灰瓦白牆的農舍點綴其中,遠近都有些含苞待放的粉紅色的桃花和白色的梨花在清晨的細雨中婀娜著,火車在這江南的靡靡細雨晨靄中流動著,看著這如夢如幻的江南立體畫卷在眼前飄動著,先前的郁悶一掃而光,取而代之是雀躍的心和對旅程的美好期待。原計劃是從九江直奔婺源,但對廬山慕名已久,盡管現在是廬山旅游的淡季,而且下著雨,有陰又冷,況且還要走一段非常暈眩的盤山路,但這些與我對廬山的心馳神往比都不算什麼。我從九江火車站打的士去的長途汽車站,九江的出租車都是拼車,我與3個男的同坐一輛的士(又是男的,可能像我這樣單獨旅游的女人不多吧)這符合現在的潮流—低碳,到站後每人10元。當我付了12元終於坐上去廬山的中巴時真是很興奮,廬山有著:“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的美景,中學時又曾熟讀過李白的名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還有老毛為江青的一幅攝影作品提的:“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度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著名詩句。自古以來廬山就因地理之故成為中外文人墨客、外國傳教士、商人、政治家,各路精英避暑、游玩、享樂的著名休閑之地,是個五洋雜陳之地。他們又經常稍帶在這開點會、討論個事、見個人,休閑工作兩不誤(看來我們現在的時尚不過是對前輩的模仿而已,沒啥新鮮的)所以這裡又承載了很多的歷史,成就了廬山獨特的人文景觀,對像我這樣對人文歷史有興趣的人就有了一份獨特的吸引力。我就懷抱著一份看美景、觀歷史、訪古探幽之情,在暈眩和顛簸中上了廬山。到達時小雨變成了中雨,因是山上的緣故很冷,風也很大,心裡只打鼓,這天氣還能出去嗎,擔著心我哆哆嗦嗦的進了事先訂好的酒店,這酒店是在網上看照片找的,比較便宜,豪華套間才240大子兒一天,介紹說是新酒店,但我一進去看了所謂的豪華套間,就是很大,但就跟沒裝修過似的,破爛不堪,唉,世界上永遠沒有價廉物美的東東,我只好換到它的標房,這裡竟比“豪華套”好,怪事,還可以上網是170大子兒一天(有關此酒店我會在廬山攻略裡詳述)。簡單收拾後就請了一個導游大媽(一天30元)出發了。因天氣寒冷又下著雨而且第二天就要離開,故我決定只去室內景點。廬山會議會址、老別墅、美廬,這也是我這次來最主要的目的。我住的地方是在牯嶺鎮的中心,所以離這些地方都不遠,就一邊走著一邊欣賞著籠罩在煙雨霧靄中,寒冷的初春的秀美廬山。走在清冷的街上我終於領略到了古人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及何謂“春如夢”。只見身邊都是一一團團的,一簇簇,似棉似絮,飄飄渺渺,瀟瀟灑灑的白色霧靄。人行其間,一時竟似在雲中漫步。山巒在雲霧中,也都漸漸的模糊起來,那滿山的松樹也仿佛在吐著雲霧。路邊不時出現白如雪的玉蘭樹、初展粉色花蕾的桃樹,在白色霧蒙中時隱時現,如夢似幻。一陣風吹過又清晰可見,但不久又被白霧覆蓋,就似太幻虛景,所以導游大媽說廬山的景色什麼季節都有看頭。原以為下雨又非旺季,肯定看不到什麼景色,沒想到還是“無限風光在廬山”。頂一下來到廬山會議原址,一進門就看到久違的巨大的老毛像,看那氣勢看那派頭一看就是偉人。看了整個的展覽,感覺人無論處在什麼地位也難免有走瞎路、說瞎話、辦錯事的時候,偉人也免不了俗,他也是個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嗎。將軍與政治家在政治謀略上還是有差距的,人還是應該守好本職,干自己擅長的事,否則就猶如彭德懷,犧牲了自己不僅沒救了別人還把別人連累了,不值。幸虧有鄧小平這樣睿智的政治家,中國才能有今天的成就,盡管也有很多問題,但總比吃不飽飯強吧。感謝鄧爺爺。看廬山特有的人文別墅是我這次最主要的目,在廬山時斷時續的細雨中,我們向被白霧籠罩著,點綴在茂密的林木中透著優雅形狀各異的歐式別墅進發了。有關廬山的別墅有很多的介紹文章,我就不再贅述了,我想介紹的是與兩個很有影響力女性有關的別墅:賽珍珠別墅,位於“老別墅的故事”景區,她是一位美國女作家,她一生創作了很多文學作品,並因此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中影響最深遠的作品《大地》三部曲是關於20世紀30年代中國農民全景式描寫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被描述為是對中國這一階段農村生活最真實的敘述,它不僅被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各地發行,還被搬上銀幕。賽珍珠的父母是在中國的傳教士,所以她的前半身是在中國渡過的,廬山別墅據說是賽珍珠渡蜜月的地方,它掩映在一片茂密的樹林中,有寬敞的陽台,可以聽風、觀雨、賞霧、品茗,在這環境中人會生出無限的遐想與情懷。房間不是很大,但透著清雅、古樸、書香氣息濃厚,讓賽珍珠名揚天下的作品據說也是在這醞釀而成的。盡管她回到美國後再也沒有踏上過曾讓她魂牽夢繞的中國,但在她其後的人生中東方的情愫一直是她不可釋懷的情結,我猜想廬山曾經的浪漫與風情也一定讓女作家回味無窮吧。有關美廬:它是我最想去參觀的別墅,因為它的女主人—宋美齡是我的偶像。美廬其實與廬山其他的別墅一樣,周圍翠竹青柏環繞,林木茂密,幽靜秀美,但它顯然有有別於其他的房屋,可能因為它的主人使得整棟座別墅優雅中又透著不凡的氣度,典雅又不失古樸,閑適慵懶中又彰顯著貴族的氣息,並與周圍環境很好的交融在一起,顯的低調、奢華,尤如她的女主人—美齡:優雅、高貴、嫻靜、美麗,真不虧老蔣的題詞:美廬。從內部的設施也可以看出這裡曾經的奢華、優雅,美齡臥室盡管已不曾有當年的情景,但依稀可以看出主人在悠揚、舒曼的音樂中,憑窗遠眺滿目的青山,清涼的山風吹拂著輕曼的紗簾,主人倚塌而臥,在咖啡的香氣中沉吟一本最新的英文書,那是一番怎樣的優雅與閑適啊,是我輩望塵莫及的。傍晚坐在寬敞的露台上,在夜歸鳥兒的嘰喳中,在徐徐的夜風輕拂中,看著月亮慢慢的爬上樹梢,是怎樣的浪漫與安逸,也是我們不可能享受到的。當然驚心動魄的歷史也曾在這裡上演,但歷史總歸要淹沒在浩淼的人類發展的長河中,當一切回歸平靜時,留下的卻是一棟歷經百年風霜而不倒的風情萬種的別墅供後人景仰。以上拙文是我廬山游記其中的一篇,是我用喜歡但不擅長的文筆寫就的,也是現在已不很流行的文章形式了,但我覺得這種文體雖已有些老套但很優美,清新,可以讓人產生一種對美的愛戀。只可惜我的文筆太差,寫不了這麼美只好湊合了。


精選遊記: 廬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