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旅行(一)

作者: 夜雨潤花

導讀衡陽市位於巍峨秀麗的衡山南麓, 漫江碧透的湘江之濱. 相傳,秋寒來臨, 大雁從北方飛往南方越冬,到衡陽便歇翅停回. 故衡陽市又稱“雁城”。衡陽八景詩雲:雁峰煙雨實堪大誇,石鼓江山錦秀華,花藥春溪龍現爪,岳屏雪鳥喧嘩,朱陵洞內詩千首,青草橋頭酒百家,試看東洲桃浪暖,西湖夜放白蓮花。 八景之首的回雁峰,在衡陽市中山路南端,高約二十余丈。衡岳七十二峰 ...

衡陽市位於巍峨秀麗的衡山南麓, 漫江碧透的湘江之濱. 相傳,秋寒來臨, 大雁從北方飛往南方越冬,到衡陽便歇翅停回. 故衡陽市又稱“雁城”。衡陽八景詩雲:雁峰煙雨實堪大誇,石鼓江山錦秀華,花藥春溪龍現爪,岳屏雪鳥喧嘩,朱陵洞內詩千首,青草橋頭酒百家,試看東洲桃浪暖,西湖夜放白蓮花。

八景之首的回雁峰,在衡陽市中山路南端,高約二十余丈。衡岳七十二峰,回雁為首,岳麓為足。回雁峰名的由來有二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每年秋季之後,大雁南飛,停留在衡陽的回雁峰上,到來年開春,才北飛。另一種說是,回雁峰以山形而得名,它聳立衡陽市內,就像一只大雁伸頸昂頭,舒足展翅將要迎風飛翔的樣子。但自古以來,大多采取前一種說法,不少文人騷客寫下了的詩詞歌賦,初唐王勃的“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現在就刻在進山門的石壁上。煙雨池,在回雁峰山門正前方。依山臨門,一泓清泉,池廣約十丈,水清可見底,周以石欄,相傳春暖花開,池水蒸騰,早晚霧氣冉冉上升,彌漫空際,呈現出陽春煙雨,蔚為壯觀。沿石階上行,有一寺院——雁峰寺,原敕賜乘雲禪寺就在這裡,後來改稱為雁峰寺,其中屢毀屢建,現在的雁峰寺已很小,但香火旺盛。雁峰山上四季宜人,奇花異草,茂林修竹,亭閣樓台,碑廊畫壁,蔚為奇觀。春天花香襲衣,夏天林蔭蔽日,秋天澄江似練,冬天蠟像裝銀。很值得一游。

石鼓書院位於衡陽的北面,沿著一段長長的曲橋進入石鼓書院,進大門在一塊長方形的草坪右側,豎立著一面高二米、直徑為一點六米的大石鼓雕塑,這已經是後來的石鼓了,相傳古時候每當烽火燃起的時候,這面鼓會自動擂響,不過是傳說罷了。登上綠淨閣,碧瓦琉璃,飛閣連雲,雕梁畫棟,可以看到湘江與蒸水在這裡彙合北去,雨天,能清晰看到清清的湘江與渾黃的蒸水彙合的分界線。遠遠的來雁珠暉雙塔,隱約可見。宋至道三年(997)衡陽郡人李士真創建書院,與當時的睢陽書院、白鹿書院齊名,稱為全國四大書院之一。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