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香港TVB有一檔旅游節目,叫做《現代塵世美》,節目的主要內容是為大家介紹塵世間最美麗的地方,與古代的那位陳世美先生沒有任何的關系。 在工業文明的今天,在忙忙碌碌的現代社會,想要離開鋼筋水泥的城市,去大自然走一走,在沿途發現你眼中的塵世美,我想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在這煙雨濛濛的陽春三月,我也發現了我眼中的塵世美——浙西大峽谷。
浙西大峽谷位於杭州的臨安境內,據當地的導游介紹,峽谷境內的山為黃山的余脈,水則是錢塘江水系的源流,狹長環帶狀的峽谷全長約有80余公裡,分為三個景段,現在對外開發的景段僅是第一段,長約18公裡,俗稱“龍井峽”,主要有柘林瀑、劍門關、老碓溪與白馬崖四個景點。
來的這天,天空下著濛濛細雨,初時還有點抱怨天公不作美,給出行帶來了些許不便,但一進入景區,卻又慶幸起這場雨來。細細的春雨使得雄偉的峽谷增添了一種柔柔的美,整個視野所及之處都籠罩在一層薄薄的霧靄之中。兩旁的山上,觸目盡是煙霧繚繞的奇峰怪石,遠遠望去,還有幾棟當地山民的房子在半山腰若隱若現,有一種“白雲深處有人家”的意境;峽谷裡處處可見的潺潺溪水和清澈見底的山泉水,此時的水面上也蒸騰起一層淡淡的霧氣,仔細一看,還有一尾尾小溪魚成群結隊歡快地游著,霎時,使峽谷之內充滿了靈性。
三月初的江南,剛剛迎來春天的腳步,山上的植被還來不及露出鮮綠的顏色,開出爭奇鬥艷的花朵,滿眼還是一整片的暗色調,但就是這種暗色調與濛濛春雨形成了一幅絕妙的風景,人置身其中,仿佛進入了一幅潑墨山水畫之中,處處充滿了詩情畫意,不論是柘林瀑轟鳴的瀑布,劍門關雄奇的懸崖峭壁與兩山之間穿流而過的溪水,還是站在老碓溪竹筏上漂流而過所看到的風景。詩畫江南,說的大概就是這樣的一種意境吧。
水墨江南意境幽,山河千裡入畫軸。這次的雨中浙西大峽谷之行讓我充分體驗到了江南山水如詩如畫的美景。它,不需要華麗言語就能道出那滄桑背後的風韻,不需要濃墨重彩便能描繪出那如霧如夢的山水。我發現了我眼中的塵世美——浙西大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