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星期日)早晨睡到自然醒,出門一看,謝天謝地,雖然依舊是烏雲密布,但終於不下雨了。我們先到街口拐角的SUBWAY吃早餐。其實在國內也見過它的門店,卻沒有光顧過,這回在澳洲才有機會一探究竟,聽說它可是號稱“世界上最健康的早餐”啊!確實有些特別,面包現烤,醬料、芝士、蔬菜都是需要自己選擇種類的,光弄明白怎麼點餐就煞費了我們一番工夫。不過味道還是很不錯的,不像國內西式早餐的膩味,應該是醬料和芝士比國內強的緣故,再配上醇香可口的咖啡,給了我一天的好心情。
穿過一條馬路,我們就徑直走進了海德公園(HYDE PARK),這裡有大片潔淨的草坪、百年以上的參天大樹,特別是那個設計獨特的噴水池,由一組青銅雕塑組成,中間高處的是一位手拿古琴的少年,他的後面有扇型的噴水,水池裡還有幾組銅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穿過海德公園,莊嚴宏偉的教堂便映入眼簾,這就是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築,悉尼大主教的所在地,聽說羅馬大教皇也曾經光臨此處。大教堂是由當地的砂岩建成,“哥特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兩側塔尖高聳,所有的券柱都像是由地心拔起般向上升騰,由穹頂呈十字交叉。
一進入教堂,立刻就會被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所感染,教堂神聖如隔世,牆壁上的彩色窗花靜靜的述說著聖經故事,隨處可見信徒們虔誠的祈禱和懺悔,氣氛靜謐的仿佛能夠讓人們親耳聆聽到上帝的教誨。
再往前走,就到了美術館。正在這時,天又下起了小雨,於是我們就借著躲雨進去參觀了一圈。當看到中國的很多珍寶在此展覽的時候,心裡還是有小小的刺痛,為什麼中國人連自己的寶貝都保護不了,這麼多的歷史珍寶都躺在國外的博物館裡?當看到現代藝術品中的整張人皮的時候,頭皮一陣發麻!當看到美術館裡到處都是為小朋友安排的免費專題活動和講座的時候,不由感慨國外的小朋友真是幸福啊!
雨暫時停歇了,我們終於來到了海灣邊,同學說Wooloomooloo Bay晴天的時候海水非常清澈,在岸邊可以看見水下5、6米深處鮮艷的珊瑚和海草。可惜今天光線不好,只看到對岸停滿了澳大利亞海軍的艦船,步道邊有當地人駕著小船垂釣。沿著步道往前,就到了麥誇裡夫人角,這是以一個總督夫人命名的海角,同時也是拍攝歌劇院、大橋遠景的絕佳位置。趁著沒有旅行團來,趕快抓緊時間拍下烏雲籠罩下的歌劇院、大橋。
繼續向前,映入眼簾的一片參天樹海就是聞名遐爾、長滿奇花異草和各種珍惜鳥類的皇家植物園。40多公頃的綠地上種滿了上萬種植物,據說自1845年開園以來,即不斷收集世界各地的植物,逐漸擴展,才能擁有今日所見的規模,堪稱綠色的活標本。整個植物園完全以綠色植被覆蓋,遠遠望去,就像是鋪上了一卷廣闊的綠毯。運動者的身影隨處可見,游人們也可以沿著小路漫步,深深的呼吸著海風和樹木散發出的混合氣息。最特別的就是植物園一角大樹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蝙蝠,它們和樹上歇腳的鳥兒和平相處,青天白日看到這樣的景像,真可謂是奇景啊!仔細從望遠鏡裡觀察蝙蝠,發現它們其實正在用銳利的眼神盯著我們,頓時覺得後背發涼,生怕它大白天俯衝下來吸血,也就不敢久停了。融入和愛護自然才能夠充分的享受自然,不得不羨慕的說,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真是自然的寵兒!
終於,我們來到了舉世公認的不朽建築——悉尼歌劇院前。悉尼歌劇院的建造共耗時14年、斥資將近1200萬澳幣,屋頂覆蓋著成千上萬的白色瓷磚,遠遠望去,“形若潔白的蚌殼,宛如出海的風帆”,歌劇院的設計者、丹麥建築師丁•烏特松則把它描述為“宛如一只巨大且具有異國情調的鳥”。而悉尼大橋,這座被澳大利亞人稱作“大衣架”的大橋雖然已建成70多年,今天看來仍然顯得很宏偉,海灣中的水中監獄似乎也在訴說著澳洲的歷史。一邊是游船往來穿梭的海灣,還有新人乘著游艇舉辦小型婚禮派對,眼前是城市的高樓大廈、巨型游輪停靠的碼頭和美麗的歌劇院、大橋,這一切就構成了悉尼港灣,悉尼市的靈魂所在,生動的歌劇院、古老的大橋與波瀾微漾的海灣相映成趣,精美絕倫。
坐落著歌劇院和大鐵橋的環形碼頭(Circular Quay),由5個小碼頭組成,可以從這裡前往28個不同的目的地,游客可以從這裡搭乘輪渡前往悉尼知名的觀光景點。環形碼頭非常熱鬧,到處都是全家大小出游的歡樂畫面,還有很多當地人在這裡喝著咖啡,聚會聊天。最特別的當然就是在廣場上親眼見到了澳洲的土著藝人,親耳聽到了土著族奇妙、古老、悠遠的音樂。
走了一上午,好累啊!趕緊登上555免費巴士,這是一輛新開不久的巴士,10分鐘一趟,環繞悉尼市內的主要車站,站與站之間距離很短,比坐地鐵還方便,關鍵是不要銀子啊,對於澳洲昂貴的交通費來說是個很好的替代性選擇。
起點終點:從中央火車站(Central Station)到Circular Quay
路線:從Eddy Ave開始,沿著GeorgeSt、BridgeSt和YoungSt到達Circular Quay,然後沿著Phillip St和Elizabeth St返回中央火車站。
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下午3:30(周四運行至晚9:00)
周六和周日:上午9:30至下午6:00(聖誕節期間延遲到晚上9:30收班)
詳細信息:http://www.131500.com.au/faresandpasses/cbdshuttle.asp
乘坐巴士回到海德公園附近,再走一會兒就到達了位於市政廳旁邊的維多利亞大廈,它建於1896年,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雨卻依然宏偉、華麗,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築,是悉尼人最引以為豪的家寶之一,完美地結合了復古與現代雙重元素,曾被世界服裝設計大師皮爾•卡丹譽為“全世界最漂亮的購物中心”。大廈頂樓陳列著維多利亞女皇19歲時像貌的蠟像、英國歷代皇冠、權杖等珍貴展品,聽說這裡還珍藏著英女皇維多利亞二世一封未開啟的信,2085年悉尼市長將向全悉尼市民宣讀它的內容。大廈裡面大多是首飾、精品、時裝和古董店,當然也有咖啡廳、旅游商品店、畫廊等,精致的拱門、華麗的穹頂、七彩玻璃及層次分明的磚地板,在這座富有濃濃古典風格大樓中購物真是一種享受啊!琳琅滿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而樓梯和走廊牆壁上的精美油畫又讓人仿若置身於博物館中。特別是大廈內的升降電梯,據說是澳洲最古老的電梯之一,我們在尋找美食的同時,也順便體驗了一下老式電梯帶來的新鮮感受。
乘坐電梯下到B1,往裡走便可以看到LARSA HOUSE的招牌,在那裡可以吃到美味的馬來風味炒河粉和湯米粉(配蔬菜、牛肉或雞肉),價格也只有AUD6-9不等,特別是那濃濃的湯汁,真是回味無窮!好想問老板再要一碗米飯,泡湯汁吃,可惜已經吃到肚皮鼓鼓,撐不下去了……
下午晚些時分,在同學的邀約下再次開車出游,目的地就是Botany Bay National Park。結果沒想到,剛下車兩分鐘,天空突飄來一片烏雲,一陣風雨大作,我們趕緊躲回車裡避雨。過了一會兒,雨停歇了,連烏雲都散去了大半,光線居然比我們剛來的時候要好很多。趕緊再次下車,漫步棧橋,感受著海浪的威力,用望遠鏡偷瞧對面的裸體海灘(卻只看到一個裸體老頭在海灘上獨自喝酒偷歡),遠眺海灣對面的悉尼機場,和海邊垂釣的人們聊聊他們的收獲,和同學一家研究研究海浪侵蝕的片片怪石,傍晚的海灘寂靜的沒有什麼人,卻難得成全了我們獨自欣賞美景的雅興……
晚上我們就在中國城Market City對面的越南米粉店,品嘗了極有特色的越南牛肉粉,味道清新爽口,回味無窮!LG吃完以後還經常回憶起那種味道!!只可惜突然發現在烏雲密布的悉尼游玩了一天之後,頸脖處和穿了短袖的胳膊都已經嚴重被紫外線所傷,膚色漸深,幾近蛻皮……嗚嗚!!我那嬌嫩的皮膚啊!!!LG和同學剛想笑我,看看他們自己,卻發現也好不到哪裡去,於是大家啞然……看來悉尼的宜居環境值得重新評估啊!這麼厲害的紫外線從臭氧空洞中直接穿過,傷害我們的皮膚,這對於天生不經曬的亞洲人,可是莫大的考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