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前奏-新春埃及游記

作者: tommy張

導讀文 明 的 前 奏------新春埃及游記今年的冬天有點冷。不光是上海,全世界都冷,估計是上帝忘了關冰箱門。所以春節前就思考去哪裡避寒,比較下來,埃及就成了目的地。一來它位於的非洲想起就給人溫暖的感覺;二來我近年來熱衷於探訪世界古文明;最後又看到攜程的一個游團的線路還不錯(埃及共有九個世界文化遺產,這條線路覆蓋了五個),線路由南至北,一點不走回頭路,費用也還 ...

文 明 的 前 奏------新春埃及游記今年的冬天有點冷。不光是上海,全世界都冷,估計是上帝忘了關冰箱門。所以春節前就思考去哪裡避寒,比較下來,埃及就成了目的地。一來它位於的非洲想起就給人溫暖的感覺;二來我近年來熱衷於探訪世界古文明;最後又看到攜程的一個游團的線路還不錯(埃及共有九個世界文化遺產,這條線路覆蓋了五個),線路由南至北,一點不走回頭路,費用也還算合理。雖然我一貫自助行走天下,但想想身陷於一群穆罕默德中間,唉!算了,還是跟團走一趟吧!

深冬時節,一踏上埃及的土地,迎面而來的是北非灼人的熱浪,讓人感覺是到了南半球。但整個埃及游給我最大的衝擊並非是那顯著的溫差,而是歷史與現實的巨大落差。

在埃及穿行一周,沿著尼羅河由南往北走馬觀花,滿眼盡是美輪美奐的有幾千年歷史的古墓、神廟,就像進入了一個巨大的露天博物館。神廟,古墓的台階上隨便堆放的石頭,一問,都有三,四千年的歷史。神廟裡的雕像,石刻沒有一個不是上古的作品。整個埃及文物群不是那種集一族幾代精華勉力而成的單個圖騰,而是大範圍的藝術和建築的呈現。這些古墓、神廟、金字塔的精美讓你愛不釋手,心儀不已。每一個的線條、構圖都飽滿、自然,充滿神韻,成片、成排,氣勢恢宏地站在你面前,讓你覺得太過奢侈。看著這些文物,你可以想像到古埃及人當時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和廣度。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都會將來自古埃及的物品當作鎮館之寶,就憑年頭,它也是老大啊!

和這些寶貝古董相映的是一群群當地阿拉伯人雜亂而又悠閑的身影。總體上看,現代埃及算是一個比較失敗的國家。生活中,他們怡然自得地面對漫天飛舞的垃圾抽著水煙,對任何生命中的不順,埃及人都會輕松地說:這都是真主安排的。軍事上,對獨立建國後遭受的4次恥辱性失敗的中東戰爭,他們阿Q式的說:我們其實贏了三次(歷史上哪有戰勝國的總統恬著臉到戰敗國去簽和平協議的)。經濟上,所有的國民聚居在占國土面積4%的尼羅河兩岸,國家的收入大部分靠旅游來實現,任何一次旅游的安全事故都可能讓這個國家GDP倒退十年。他們至少可以開發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像紡織,鞋帽等,但他們大部分的紡織品來自中國。

對此,他們毫不焦慮!一個自然歷史資源遠遠匱乏於埃及的以色列憑借勤勞、聰明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作為他們的近鄰和死敵--埃及人對此避而不見,無動於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似乎在幾千年前已耗盡了他們開拓文明的熱情,在遺留下一大片讓世人贊嘆的文化精品之後,在譜寫了人類文明輝煌的前奏後,他們倦怠了,想休息了,承載著祖先的蔭庇,他們心滿意足,再也沒有更多地追求。可不是嗎?

作為埃及古代文明的像征--金字塔建造技術大約成熟於公元前2500年,距今約4500年。這種高達一百多米的巨大石頭堆即使以今天的技術來建造也會讓人們望而卻步,可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卻輕松地在驕陽下的沙漠中留下了一個又一個。讓我們看看在古埃及人創造奇跡時,其他民族在干什麼呢?

4500年前,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黃河文化剛剛起步。即使按呂思勉老先生樂觀的編年史,西周於公元前1100年立國,殷夏又在此推前1000年,滿打滿算,中國有歷史記載4100年。4500年的黃河流域應該是炎黃帝戰成一團的時候,即使不茹毛飲血,也應該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我記得西周天子的所謂宮殿也只是一間小石屋而已。而當他在小石屋中君臨天下時,埃及大地上的金字塔已在風吹雨打中經歷了一千多年了。

4500年前,作為全球文明搖籃的兩河文明,最早的蘇美爾人的城市的雛形還未成型,而現在早已灰飛煙滅的古巴比倫城在它之後約800年才開始出現。

4500年前,古希腊還沒有文化的記載,歐洲大陸一派史前風光。

在世界文明的發展史上大大超前一把後,埃及人玩膩了金字塔,又開始大規模地修建神廟了。最著名的阿布辛貝勒神廟和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建於公元前1300年左右,距今3300年。迄今從世界上的很多著名建築的設計風格中依稀能看到這座傳奇般紀念性建築的影子。羅馬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的圍廊柱分明就是抄襲了女王神廟外的立柱的風格,就連中山陵那引國人自豪的階梯設計思想,在我看來,也不過是女王神廟前階梯的放大版而已。在埃及文明的這第二個小高潮,其他文明表現如何呢?

3300年前,中華黃河文明還處在殷商時期。我們著名的周武文王還要再過500年才能登台演出。當時能留給我們的最多只有一片片甲骨而已(秦始皇要在這之後1000多年才搞出了個他的 兵馬俑)。

3300年前,兩河流域的漢莫拉比法典才剛剛被刻在石柱上,而埃及人已經在他們的神廟裡把長篇大論用像形文字刻在了石壁上。

3300年前,波斯的勇士們還沉睡在伊朗高原,在這1000年以後,亞歷山大大帝才開始揮鞭東進,和波斯勇士血戰伊蘇斯草原。

想一想啊,讓我們脫帽,為之肅然起敬!!!在世界上大多數文明還處在一片荒蕪狀態時,埃及人已慨然奏響了文明的前奏曲,演奏得那麼激越華麗,那麼鏗鏘有力,那麼傲視全球!全世界為之屏息凝視,注視著這個卓然的領奏者。但歷史卻充滿遺憾!只是在演奏完前奏後,埃及人似乎累了,就在孔子開始著書立說時;就在釋迦摩尼佛祖在菩提樹下頓悟時;就在兩河流域的人開始修建夢幻般的新巴比倫空中花園時;他們用一個華麗的轉身,把舞台徹底讓給了別人,自己倚在歷史舞台的欄杆上做起了看客,任憑異族的英雄粉墨登場。可是歷史的洪流畢竟會把他們再次卷入其中,只是這次他們從主角變成了龍套一族,跑著,跟著,他們漸漸迷失了自己。於是,亞述人、波斯人、希腊人、羅馬人、阿拉伯人,英國人,紛至沓來,你方唱罷我登場,埃及人漸漸地成了別人的演奏員,在異族的指揮棒下,忘卻了自己曾經的輝煌。而到了近代,扶守著祖上的榮光,雖然耳邊再沒有異族的鐵蹄聲響過,但我覺得埃及人實在是有點迷茫了,在北非灼人的驕陽下-------

好了,發點感慨。還是再將整個的行程和心得大概介紹如下:

第一天 到達:我們是初二晚上離開上海的,整個行程七,八天的樣子,半夜起飛的卡塔爾航空的飛機,經停多哈後,直飛埃及中南部的歷史重鎮------盧克索.

第二天 盧克索:到盧克索已是中午時分了,一出飛機,感受到了非洲的含義,雖然只是在北非。熱辣的陽光灑滿全身,我估計氣溫在35度左右。跺一跺腳下埃及的沙土,考慮到網上盛傳埃及是個不給小費不讓上廁所的國家,就趕緊在機場的貨幣兌換處換了點零散的美金,事後證明換多換少都可以,其他的地方的彙率差別不大。但由於埃磅不可以再換回美金,所以我的原則是一路走,一路換,彙率在1美金換5.48埃磅左右。網上很多攻略講要多准備一埃磅的紙幣或硬幣,因為付小費或上廁所都不找零,前者我同意,從來沒有給了5埃磅小費後,再等別人找回你2,3埃磅的,但上廁所就不盡然了。後面的幾天裡,有一次在阿布辛貝勒神廟內,當時兜裡只有5埃磅的紙幣,我無奈只能給看廁所的大媽5埃磅的紙幣,想看她反映如何。那大媽接過紙幣,迅速把它揉入手心中,然後開始微側身,不再理我。老子根本不吃這一套,我正眼盯著她,堅定地吐出一個詞“CHANGE”,那大媽無奈地數了4個埃磅硬幣給我。我從小生活在南市的石庫門中,周圍盡是些引車賣漿者流,深知這種人的性格與弱點,雖然貪小和欺弱怕硬是他們共同的毛病,但居高臨下的呵斥對他們百試百靈,估計小日本的悶騷性格會讓他們在如廁時平生不少怨氣。

中午在一家很一般的中餐館吃了午餐,七餐一湯。對團隊餐呢,我歷來追求飯要吃飽,其他不作奢望。吃完飯就去了盧克索神廟,盧克索是尼羅河中段流域處的一個歷史古城,古稱”底比斯”。從公元前1600年埃及重新統一到公元前7世紀亞述人征服的1000多年期間一直是埃及的首都。在這段時期,幾十個古代埃及國王在這裡修造了大量的墳墓,大多遺址在盧克索對面尼羅河西岸5公裡左右的一個山谷中,人稱“帝王谷”。同時帝王們也在尼羅河東岸的盧克索修造了幾個大規模的神廟,在盧克索的二天時間裡,基本上就看了二個東西,神廟和帝王墳墓。實際上這也是在尼羅河上中游地區唯一值得看的東西。在比較有名的神廟有東岸的盧克索神廟和卡爾納克神廟以及西岸帝王谷附近的哈特謝肯蘇普女王神廟。帝王墳墓主要集中在西岸的帝王谷中,已知大約有63個各個時期的帝王墳墓,最有名的是挖出黃金棺材和黃金面具的圖坦卡蒙法老的墳墓。

在神廟裡你會聽到導游講述各個帝王的事跡,包括拉美西斯二世,圖坦卡蒙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等,我看大多數游客一臉茫然,這很正常的。在這個向錢看的年代,許多中國人連自己的編年史也不清楚,萬裡之外的埃及歷史當然也不甚了了。這裡給大家澄清幾個概念:

(1) 大多數人知道的金字塔其實就是法老皇陵,公元前2500年以前的作品。也就是說當埃及人把首都遷到盧克索以後,他們就不玩金字塔式的墳墓了,而是開始像中國人一樣在山給自己挖墳了。但是如果我們先放一放年代更加久遠的金字塔,就拿墳墓來說,帝王谷中發現的最早的墳墓是圖特摩斯一世的墳,距今大概3600年,如果對比中國的話,3600年前的中國大概在殷商的早期,能夠勉強代表殷商的歷史的,大概就是片片零碎的甲骨文了。再對比同樣是歷史文明發源的兩河流域來講,雖然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這時已存在了一、二百年了,但現在在兩河流域,當時帝王陵墓早就煙飛雲滅,至於後來的希腊/羅馬,雖然他們在以後的歲月中引領風騷上千年,但3600年前,他們可能還沒有皇陵的概念。

(2) 和帝王谷的墳墓群一樣,盧克索的神廟除了哈特謝肯蘇普女王的神廟外都不是一朝一代建立的,兩代的法老們為了紀念或祭祀的需要建立了不同的雕像,方尖碑,廊柱等等。

盧克索神廟原來與卡爾納克神廟是通過獅身人面像排列二側的神道相連,現在因為年代久遠,一部分神道已湮滅,所以被分成了二個神廟,盧克索神廟的入口處有拉美西斯二世的一對坐像和兩對立像,以及更早期法老豎立的方尖碑。法老的神態祥和,雕刻整體高大,坐像差不多3米,立像有10米,刻工精良,在細微處尤見功力,雖然歷經幾千年的風吹雨達,但依舊栩栩如生。方尖碑是古代埃及人為記錄重大事件而采石雕刻的。後來被許多歐洲人運回國,所以現在在歐洲的大博物館都能看到埃及的方尖碑。

盧克索神廟一個特點是從入口到內裡,你可以看到不同時期人們在此留下的痕跡。從入口的公元前13世紀的拉美西斯雕像和更早的方尖碑,以及後來羅馬軍隊在此燒火做飯流下的薰痕。一抬頭,你會發現不遠處的高坡上赫然聳立著一座阿拉伯時期的清真寺,據說正是後期阿拉伯人占領埃及後開始在盧克索建清真寺時,才在地下發現了盧克索神廟。

站在神廟的入口處,你可以發現拉美西斯二世法老正襟危坐在那裡,一座清真寺好像站在他的肩膀上,回首望去,長長的獅身人面神道逶迤遠去,消失在土堆下。

對不遠處的卡爾納克神廟絕大多數中國人可能不甚了解其名字,但如果提起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中富家女林內特差點被人從神廟頂上推下的石頭砸死,這一幕可能會有點印像。整座神廟有各個時期的法老所立方尖碑和雕像。但最讓人印像深刻的是大柱廳,差不多50-60個高達20-30米,要3個成人合抱的石柱上刻滿了像形文字,它們整齊地排列成一個巨大的方型石柱群,上面有回廊連接,置身其中,你會充分感到人的渺小。很多游客很好奇,這麼多,這麼粗的石柱古人是如何豎起來的呢?這裡面充分反映了古埃及人的智慧。他們充分利用了沙子的作用,基本上是鋪了一層沙,再在沙上壘一截石柱,再用沙子將石柱完全淹沒,再在新的沙基上壘另一段石柱,等石柱完全壘好後,就把沙子一點點挖掉,這樣石柱群就造好了,多麼巧奪天工,多麼匪夷所思!只可惜,用這個方法造不了金字塔,所以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到現在還是個迷。

盧克索對面西岸的哈特謝肯蘇普神廟則完全是另一種景像。對這個神廟的建造理由我不甚了解,只是聽導游說是這個女王的老公和情人為了紀念她而建,其中傾注了對她的懷念和追思。意思上和印度的泰姬陵比較相像,無論是從規模上還是在建造的精美度上,看來愛情+財富是締造不朽建築的2個主元素。此女王要比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早了一百多年,是埃及的第一個女王(可能也是全球最早的一個女王。那個艷名遠播的征服兩個羅馬將軍的克婁氏女王要比她晚了近1500年,比起中國的武則天更早了近二千年)。

但第一眼見到這個神廟,我就覺得有點眼熟,總覺得在哪裡見過。當然不會是埃及人抄襲了別人的作品,他們在造這個神廟時,世界上絕大多數地方房子還不怎麼會蓋。整個神廟依山而建,沒有被完全開放,但即使是開放的部分,其建築的大氣,石刻的精美歷經三千多年依然讓人贊嘆不已。我仔細地研究了一下牆上雕刻的像形文字,雖然種類不多,但整個搭配合理,美觀,銀鉤鐵畫,渾然天成。

第三/四天 阿斯旺和阿布.辛貝勒神廟阿斯旺是埃及南部重鎮,因為納賽爾在此建立的阿斯旺水壩而著名。但這裡最值得游人看的依然是神廟,包括在城邊的水庫中島上的菲萊神廟和離阿斯旺城3小時車程的阿布-辛貝勒神廟。先說阿布-辛貝勒神廟,此處為聯合國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由於當年修水壩,故將此神廟從原址整體搬遷了一段距離。此神廟已經在埃及的極南端,離蘇丹不遠,而且如果不趁早(太陽未掛頂)參觀,當地的高溫將讓你受不了,所以基本上所有去阿布參觀的游客都要凌晨3-4點排車隊,出發去200多公裡遠的神廟(車輛要排隊,據說是因為車隊頭尾需要有武裝警察押運,以免以前發生的恐怖事件重演。但如真遇到什麼事,估計也不頂事)。

整個阿布-辛貝勒神廟盡管被截割後搬遷過,但整體效果還好。此神廟也是拉美西斯二世為了紀念自己蓋的。此君的個人崇拜欲和老毛一比毫不遜色啊!此廟最神奇之處在於每年2月21日的第一縷陽光能穿過神廟的門,准確地照在神廟深處他拉氏本人的雕像上,而他身邊緊挨著的幾個王妃和太陽神像都無緣同享榮光。該神廟由聯合國組織搬遷後,該神跡推後了一天發生,我們到那天剛18日,還差了幾天,而且也沒趕上第一縷陽光,故無緣得見。不過據我看,阿斯旺附近的菲萊神廟絲毫不比阿布差,去阿布的路上順帶收獲是看到了沙漠的日出,和阿斯旺水庫上候鳥的自發表演。日出不必多說了,水庫上的水鳥表演很有意思,一排水鳥自發排成線,一波波地表演列隊貼水面飛翔後再潛入水中,前僕後繼,延綿不絕,真不知它們此番是為了什麼?歡迎我們?不至於這麼隆重吧?

阿斯旺附近島上的菲萊神廟我個人覺得非比尋常。這個神廟因建水庫的關系也由聯合國出資整體搬遷了一下,這個神廟據說是為了紀念一個什麼冥王神,坦白說,我對導游講得一大堆諸神關系一直沒太明白,一是因為比較飄渺,另外是這個導游的阿拉伯式中文語調略微怪異,本來就不太明白,再經他一變調,就聽過算過了。但建築的設計風格和工藝水准我還是很注意的。神廟整體構造獨樹一幟,大膽新穎,莊重而不失創新,和一路來看到的神廟有許多不同。在整體布局上兼顧了開闊和私密,既有規模龐大的露天廣場,又有精致幽靜的神廟主殿,整個神廟沒有一塊裸石,全部被刻上了密密麻麻的像形文字,本來應該是彩色的,可能因為年代久遠褪色了。

第五-七天 開羅:昨晚從阿斯旺出發坐了一夜的火車,早晨到了開羅。

作為外國游客,我們買的是一等車廂票(2人的包房)。包房內有冷熱水,洗臉盆,上下鋪,被褥還算干淨,設施方便性要強於我們國內的軟臥。雖然從車廂外表看慘不忍睹(可能是長年奔走在沙漠間,風沙對漆皮損傷較大),也可能是當年英國人留下的。網上都傳說埃及的 火車沒譜,還好,我們在晚點一個多小時後順利到達開羅吉薩火車站。

開羅是一個極其值得一書的城市,一句話,有味道。這個味道裡混合了許多東西,我很喜歡。雖然在開羅呆了短短的2天,當你離開時,閉上眼,吸一口氣,味道中充滿了歷史的氣息。有5000年金字塔下的風沙刮過的氣息;有公元初,科普特幽暗教堂中積郁的神冥;也有中世紀阿拉伯勇士薩拉丁揮灑的鐵血,再眯上眼睛,打開天界,感受那伴隨著周圍清真寺的悠長禱告聲縷縷飄來的水煙味,你會覺得你在很短的一瞬間穿越了時空,揉碎了歷史,法老再生?摩西的子孫?還是穆罕默德?再捏捏手中的中國護照,真的不虛此行!

整個埃及行程中,最讓我遺憾的是只在開羅呆了二天,我覺得這是個適合留連至少二個星期的地方,歷史和現實,文明和落後,秩序和混沌。在這個城市得到了完美的平衡,你會經常在炎熱中處於二種極端狀態的刺激下,讓你的每個細胞都張開,來吸收這充滿對立的矛盾。

開羅,我還會再來的!

對短期游客來講,開羅的游玩一般分幾塊:1.吉薩金字塔區2.老開羅的基督教區 3.伊斯蘭區的眾多清真寺和城堡 4.尼羅河夜游 5.埃及博物館。整個游覽等於是將5000年的歷史先在露天看一看,再到博物館回顧一遍。

1. 吉薩金字塔區。

吉薩金字塔區位於開羅西南的高地上,離市區也就20分鐘的車程,離市區之近令人瞠目。從很小就聽說金字塔,終於有緣一見真面目,大家好像和我一樣都出奇地平靜,可能是前面古董見多了,興奮閾都提高了。但是同志們想一想啊!前幾天看到的東西只是3000-3500年前的古跡,眼前的這一堆石頭起碼堆了4500年 ,整整往前推了1千多年啊,人類到現在還沒搞明白當時人是如何堆成的。我呆站在金字塔下,傻傻地挑戰了5分鐘自己的智力,最後覺得“人定勝天”這4個字有時候是有道理的,如果你智慧如法老的子民們。大家也熟知的獅身人面像就離金字塔不遠,一家KFC就金光閃閃地開在離獅像不到100米的正對面,看到這一幕我很想笑,你說斯芬克斯會不會也嘴饞要吃炸雞翅呢?真的,埃及的炸雞翅也很香的。

2. 老開羅的基督教區

在開羅的老區有許多公元初基督徒修建的教堂,如懸空教堂等,因為主禮拜堂建立在一個空穴上面得名,但我覺得該教堂的特點在於其建築的風格,由於它建立在大多數歐洲教堂之前,所以風格上不像常見的歐洲尖頂式教堂,更多地體現了埃及當地的風貌。離這個教堂不遠就是埃及最大的穆斯林清真寺之一的阿慕爾清真寺。教堂與清真寺相安無事地處在一個街區,顯示了宗教的互容性。

3. 伊斯蘭區的眾多清真寺和城堡

我個人對開羅的伊斯蘭區比較感興趣,因為聚集了各個時期伊斯蘭阿拉伯人的建築精華,如薩拉丁的城堡,圖倫清真寺,默罕默德-阿裡清真寺。他們中的任何一位在10世紀以後埃及阿拉伯化的進程都主宰過一段歷史。因為行程的關系,我們只參觀了薩拉丁的城堡,遠望了一下圖倫清真寺。整個城堡夾山而立,雖然過去了一千來年,氣勢上依然恢弘無比。薩拉丁因為在12世紀在與歐洲十字軍爭奪聖城耶路撒冷控制權的戰鬥中戰功赫赫而揚名於伊斯蘭世界,電影《天朝王國》就是講的這一段。薩拉丁所在的時期,歷史上鬧劇紛呈。這一時刻的中國南宋,被金朝打得偏安一隅;而作為阿拉伯的哈裡發,薩拉丁靠哈丁一戰,光復耶城,又和前來討伐的獅心王查理血戰一場,讓這狂人鎩羽而歸。應該說,我個人認為正是因為經過他訓練的阿拉伯麻木盧克騎兵,才得以在幾十年後擊潰了更凶悍的蒙古騎兵,間接保護了歐洲,要不然,現在世界上可能通行蒙古語呢。

4 埃及博物館

開羅的埃及國家博物館是當之無愧的瑰寶,裡面陳列的任何一件東西都價值連城。因為所有東西都在地下至少埋了3千年,就像一個博物館裡擺得全是西周以前的老古董。一般人可能對圖坦卡蒙法老的黃金面具,棺材和寶座最有興趣,確實它們也被單獨放在一個恆溫的展廳中,而棺木中的木乃伊要另外掏100埃鎊才能看。除黃金棺材外,博物館中陳列的另一個東西也很讓我震撼,除為帝王服務外,古埃及人也喜歡給任何動物做木乃伊(我個人覺得他們是拿這些動物來練手)。博物館中陳列了一條古尼羅鱷魚的木乃伊。本來一條鱷魚的木乃伊也沒什麼,但讓人匪夷所思的時,一條當時被鱷魚含在嘴裡的香煙大小的小鱷魚幼蟲居然也同樣被做成了木乃伊,歷經千年不朽。神來之筆啊!

博物館中還有一塊羅塞塔碑的復制品,可別小看這黑黑的一小塊石碑,正是通過它,古像形文字才被解讀,不然,今天的我們面對這些像形文字還真不得要領呢!

5. 尼羅河夜游

離開羅馬的前一晚,去參加了一次尼羅河的夜游,跟上海的浦江游類似,此節目已是一個以海外游客為主的旅游節目。一條船上有1/3是中國人,1/3日本人,和一些歐美人。整個夜游船上是提供自助餐的,晚餐時發生的一幕讓人哭笑不得,我們的領隊也許是好心,告誡我們拿自助餐時動作要快,因為以往的經驗是下手晚了就只能面對空盤了。對食物短缺還心有余悸的國人,在這方面表現了超強的憂患意識,自助餐剛一上桌,一群人如同風一般赴向餐桌(毫不誇張,有狼撲之勢),把其他桌的老外看得目瞪口呆。別看大家現在豐衣足食,天天嚷著要減肥,但還是一頓也餓不起啊,所謂貴族真要是三代才成啊,第一代怎麼也是暴發戶。其實我覺得此類糗事罪在領隊,沒有她的過分渲染誇張,咱爺們在國內的自助餐有這份誇張嗎?

說到夜游,除了船外的景色實在一般,那個跳肚皮舞的舞娘的舞技也實在不敢恭維,估計此舞嫂(真正大嫂級)沒有受過專業培訓,連我也看出此嫂的舞技太平淡,但後面上來的一個跳蘇菲舞的男子讓人大看眼界。但不說別的,此小伙從一上台就開始高速旋轉,邊轉邊舞動他那碩大的舞裙,邊轉邊滿場飛繞,再加上燈光忽亮忽暗地配合他那發亮的舞裙,煞是好看。從頭到尾,那老兄轉了二十多分鐘,我看他照樣神閑氣定,要知道他剛在樓上那層為一幫日本人轉了二十分鐘才下來,不服不行!

第八天:亞歷山大在埃及的最後一站是亞歷山大。與前面開羅的豐富多彩比,亞歷山大是讓我深感失望的,如果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亞歷山大的話,那就是“一塊鑲了花邊的抹布”。轉說中的亞歷山大有國家圖書館,城堡,燈塔,但實際上他們現在都在,但除了海邊值得一看外,它的內在市容實在與海邊反差太大。在參觀過城中的龐貝柱後,在城中穿過時,我感覺我們穿行在一片垃圾上。

好了,一周行程大致介紹下來了,下面講講埃及游中的一些注意點。

吃:這次游中的餐食都是旅行社安排的,中規中矩,品嘗了埃及化的中餐,也品嘗了當地的阿拉伯餐,感覺阿拉伯餐的口味不錯,有點類似新疆菜。和自助游相比,很遺憾地沒有機會品嘗當地真正的食物,但在阿斯旺上火車前,簡單地在他們的集貿市場逛了一圈,一般帶點肉食的套餐應該在20埃鎊左右,考慮到埃及的物價水平,這種套餐應該是不錯的。

住:全程在埃及住了3個不同的酒店,都還可以,基本在國內3-4星的水准間。埃及的酒店沒有洗漱用品和拖鞋,晾衣繩等東西,這些要從國內帶,但旅客集中的酒店大多有外幣兌換,其兌換率和機場差不多,所以可以分段換,以免手上砸一堆埃鎊。

因為也想過自助游,所以查了一下訂房網站,散客價格在50美金以內/晚。

購物:出門買點紀念品是大多數游客熱衷的事情,尤其是在埃及這樣和我們文明區別如此大的國家。當然跟團走,導游是一定要領去購物的,我們的行程單上明確寫明有2個購物點:即紙莎草畫店和香精店,因為此二物都不是我有興趣的,所以每次購物我只是看看熱鬧。埃及的購物集中在開羅。由於開羅有一個著名的哈利利自由市場,類似我們的城隍廟小商品市場,所以導游一般先領你們去他的專門購物店,再把你們放羊到哈利利,要不然的話,由於價格的顯著差別,就沒有人在他的購物店解囊了。我們這次的團充分顯示了國人鼓漲的錢包和昂揚的購物熱情。在香精店,導游代店主開出的1ml/1美金的瓶裝香精被談到5.5折後大家都傾囊購買。在紙莎草畫店,也以3折的價格成交了幾十幅畫,原價大多在600--3000埃鎊間。但在哈利利市場,由於導游讓大家分散活動,大多數團員苦於語言問題,都空手而歸。我的意見是大多數人可能由於任務在身而又不想費事(出國總要帶點禮品回去),而市場上的小販一個個又讓人瞅著不放心,所以在導游介紹的店中,當價格被砍到大家心裡的承受範圍時,成交也就合情合理了。我自己因為有較多的海外購物的經歷,對各種緣由還是比較門清,自己又一分不花,也就不多嘴多舌了,省的敗了導游的興致。但坦白說,紙莎草畫店能談到3折也全靠我。因為一開始,一個團員要我幫他翻譯並砍價,我一張嘴就是3折,竟成了市場准價,早知道我往1折價裡講。

事實上,如果真要買香精,紙莎草畫之類,哈利利市場是不錯的選擇,雖然良莠不齊,但你把真貨當假貨砍價總不會錯的,導游店中再小尺寸的紙莎草畫打完折都是在50埃鎊以上,市場上同樣大小的畫2--3埃鎊,如果你只是回國意思意思,那市場的貨可以混混。不過基本的英語砍價語句還是要會一點的,不然真的有點抓瞎。知識就是金錢,真理啊!

行程:攜程此次安排的行程,我認為較為合理,基本上是由南到北,沿尼羅河一路穿行。即上海---多哈---盧克索---阿斯旺---開羅----亞歷山大。比以往的開羅進,開羅出要省下不少時間,如果你不去紅海的話,這條線路個人認為是比較高效的,但具體在那個城市呆幾天按個人喜歡,如果有機會再走一次,我理想的時間安排如下:

盧克索(1天)---阿斯旺(包括阿布辛貝勒)2天---從阿斯旺坐夜班火車去開羅---開羅5天(金字塔+孟菲斯1天,埃及博物館+老開羅1天,開羅伊斯蘭區+哈利利市場1天,在開羅坐地鐵+出租車+步行閑逛2天,慢慢體會開羅的混亂,從開羅飛往紅海(沙姆沙伊赫),呆3天,去耶路撒冷3天。

小貼士:

(1) 埃及的插座好像是歐式的,即二個圓柱,所以要帶好轉換器。

(2) 埃及是沒有酒出售的,連啤酒也沒有。

(3) 在埃及的旅游城市到處可見荷槍實彈的警察,雖然警容不整,但多少有點幫助。在各大景點他們有專門的TOURIST POLICE,解決旅游糾紛。

(4) 埃及游9個世界文化遺產,分別是吉薩金字塔,開羅,盧克索,阿布-辛貝勒神廟,阿斯旺,西奈凱撒琳修道院,孟菲斯,希坦干谷,阿布米奈。除西奈凱撒琳修道院,其余都在尼羅河兩岸。

(5) 埃及旅游佳季我想應該在12---2月。我們2月下旬在南部的阿斯旺時,市內溫度在中午時接近40度,連當地導游也直呼吃不消,到開羅後大概在25度左後,到亞歷山大就明顯感受到了涼意了,由於一般的行程要貫穿埃及,所以除非你去埃及只到海邊,不然的話,在5---9月份去會非常曬的,據導游說會到60度,可能有點誇張,不過肯定會讓人吃不消的。

在埃及匆匆一瞥,又隨手塗鴉一番,只是想表述一下心中的感慨,也希望此文對後面將去的朋友們一點幫助。不足之處,請高人雅正!


精選遊記: 開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