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裡,農歷還是早春時節,枝頭又見新綠,心裡開始向往出門,去放飛心情。乘開會之機去了煙台,山東半島上的一個海濱城市,有我最愛吃的蘋果。周五開完會後,先把行李從海濱的東山賓館轉移到了汽車總站附近的如家,然後開始馬不停蹄的自由行。長途車到蓬萊已近3點,遠遠望見景區門口的八仙群像,可能是淡季,又非高峰時段,售票窗口竟沒人,後來才知道,進景區有一條小路,可以不買票。但買票也有好處,小姐很熱情的塞給我一張扇形景區圖,指點我如何不走回頭路。觀景台在海邊一座高高的城牆上,俯瞰大海,腳下是伸向海裡的魚嘴狀堤壩,兩邊是長長的沙灘,抬頭便是藍天,海鷗盤旋,忽近忽遠,海風在耳邊呼呼作響,陽光很好,眺望西邊山上,就是著名的蓬萊閣。我一個人靜靜地佇立觀景,思緒天馬行空,仿佛真的身處蓬萊仙境。隨意行走在山路上,穿過一座座眾仙廟宇,到達山頂,又見大海,有一處避風閣建得頗具妙處,站在此處竟能完全避開海風,類似港灣狀,不知人生何時能找到一處避風港灣。翻過田橫山頭,沿海邊的田橫棧道前行,前方是有名的黃、渤海分界線,似乎海水的分界並不特別明顯,也許是我的目力不夠。出景點的途中還看到戚繼光的紀念祠,只是急著趕回煙台的車,沒進去細看。
回到煙台汽車站天色已黑,永和豆漿吃了晚飯後,在路邊一老太太處買了幾個小蘋果,長得其貌不揚,口感卻出奇好,酸甜且脆,臨離開時想買,可惜再沒找到。久聞如家其名,入住後感覺還不錯,首先是交通方便,周圍比較熱鬧,吃飯也方便;其次房間雖小,但溫軟的大床,雅致的碎花被子,別致的床頭懸燈,的確有家的溫馨,盡管隔音效果差一點,但我很快進入夢鄉。
次日一早打點行裝,直奔下一個城市威海,沒等到沃爾沃大巴,依維柯一路拉客,風塵僕僕開了兩個小時,住在游船碼頭對面的威勝酒店。酒店的服務生特別熱情,還有一個像韓國老太太一樣的接待,笑容滿面,讓我受寵若驚。
放下行李,我步行去游船碼頭,渡船半小時一班,十分鐘就到了劉公島。這兒是中國近代海軍的誕生地,記錄一段恥辱的戰爭史,細細觀看三座博物館的海戰史料,我的心情仿佛沉重了許多。沿海堤朝北走,去尋找島上最北端一處當年炮台遺址,路邊的灘塗上架著一艘潛水艇,碩大黑色的船體,鏽跡斑斑,幾個當地漁民在海灘邊撿拾類似海菜的東西,竟沒有一個游客,面對漆黑的坑道入口,我沒敢進入。站在炮台頂上,身邊是成片蘆葦,陣陣海濤拍打礁石,可以遠眺到對岸的威海市區,回想剛才看過的史料,愛國志士熱血報國的壯烈場景曾經發生在這片海域,如今這裡只余下藍色的寧靜,在午後的陽光下,我體驗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蒼涼。劉公島,我會記住這個小島的。
返回市區,我為尋覓神龜餡餅在隨山勢起伏的大街小巷穿行了很久,順便參觀了這個聯合國組織評選出最適宜居住的城市的風貌,干淨,漂亮,空氣好,就是風太大,可能這個季節就是這樣,爸爸說再晚些時候,櫻花開了這裡會更美,我只能想像那樣的美麗。
山東半島之行讓我體驗到了北國海濱城市的秀色,也是獨自一人行走的嘗試,我喜歡這種自由的旅行,靜靜的看,聽,用心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