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黃山

作者: 塞外老翁

導讀在上海居住多年,離黃山幾個小時的車程,卻一直未曾造訪名聞天下的黃山。除了一句“黃山歸來不看岳”之外,贊頌黃山的文字詩篇似乎並不多。在我之前的想像中,黃山之松石雲海,與其他名山應大同小異。前不久,讀了一本中國地理雜志出版的《中國最美的一百個地方》,作為入選的七大山峰之一,黃山是唯一一座與青藏高原無關的山峰,也是唯一一座普通游客可以輕 ...

在上海居住多年,離黃山幾個小時的車程,卻一直未曾造訪名聞天下的黃山。除了一句“黃山歸來不看岳”之外,贊頌黃山的文字詩篇似乎並不多。在我之前的想像中,黃山之松石雲海,與其他名山應大同小異。前不久,讀了一本中國地理雜志出版的《中國最美的一百個地方》,作為入選的七大山峰之一,黃山是唯一一座與青藏高原無關的山峰,也是唯一一座普通游客可以輕易游覽的入選山峰。

於是激起了探訪的願望,到網上去閱讀了幾篇攻略,雖眾口一辭,認為黃山風景秀美,卻無人談及美在何處。頗有些賣關子的意味。帶著好奇和疑惑,在清明時節,登臨了黃山。從上海出發,一路高速,直至黃山腳下,只需五個小時。車行至安徽省內,一路上風景漸漸鋪展開來,遠山層層疊疊,如青如黛;近處的山坡田野,像油畫般渲染著大塊的色彩,金黃的油菜花與濃淡不一的綠色交錯在一起,雜亂又和諧,綿延不盡。時不時可以看見一些小村落,寥寥幾排房屋,被小河和樹林簇擁著,巧妙地成為畫幅的一部分。這些村落雖然偏遠,建築的造型與排布卻深有意趣,斑駁的青瓦白牆高低錯落,仿佛出自大師的手筆,有種說不出的意韻。

一路上看不盡的風景令人有些恍惚了,有如此美景為何還要匆匆而過去看黃山?和黃山毗鄰而居的山山水水都可以如此秀美,莫非黃山是一座仙山?就這樣想著登上了黃山之巔。。。確切地說是坐纜車扶搖直上,輕松步上黃山,神仙想來也只能如此這般了,況乎古人,心中頗有些小得意,想來凡事不能停留在從前。 上山之時,天氣陰沉,纜車乘雲駕霧一路上行,偶爾風吹霧散,驚喜間正想看真切,雲衫已然合上,如同仙子起舞,舞姿翩躚,衣袂飛揚,美麗卻不真切。

登上山頂,已是黃昏時分,濃霧夾著細雨,如夢似幻,恍若蟠瑤仙境。一路迤邐而行,投奔酒店而去。同行的女友非常興奮,不時駐足,把濃霧中依然千姿百態的花石草木貪婪地收藏到數碼盒子裡。正猶疑不知酒店所蹤的時候,一座小小的山門陡然出現在眼前,仿佛天門一般,正是我們的駐所到了。感覺入住天上宮闕,不知今昔是何年!雨越下越大,無法再出行,早早休息,一夜風勁雨急,不禁擔心第二天的天氣。

一覺醒來,天已放亮。但是陰雲密布。本次出行最期待的黃山日出看來是無緣一見了。不知能否見到黃山之容顏。微微有點悵然地上了路,前去征服西海大峽谷,傳說中黃山最美的所在。很快,就不再悵然了,霧中的黃山之美,就像蒙著薄紗的性感女郎,有遮掩,因此更誘惑。雲塊飄過的間歇,燦然展露的真容,仿佛暗夜裡乍現的月光,奪人心魄。常常就這樣被變幻莫測的景像驚在那裡,呆呆傻傻地,忘記贊美,也找不出語言贊美。

在興奮與驚喜間,來到了西海大峽谷北入口,天公也格外作美,這時的霧消散了一些,讓我們得以見到大幅面的風景。深深地被震撼了!曾經登過名山大川若干,從未感受過此時的驚詫與贊嘆。黃山之美,似乎是無數精工巧將通力合作的結晶,峭壁千仞,險峻挺拔,如刀劈斧鑿,非天神不能造就;怪石遍布,形體秀美,擺放奇異,布局神妙,好像建築大師殫心竭慮所設;山石之上常常妙到毫顛地生長著草木,形態曼妙,卓然不群,仿佛精心栽植的盆景,卻非人間所有;滿山的草木松樹,一派仙風道骨的樣子,絕非尋常形態,在山石上傲然而立,守衛和點綴著每一座山峰;山峰與山峰間相隔不遠,錯落有致卻絕不相連,錐子般直插雲霄,向下看去,只見雲霧繚繞,不見谷底;是山間流動的雲霧,把山與山連接到一起,也是流動的雲霧,讓本已美到極至的風景生出無盡的變化。

每移動一次腳步,都感受著新的驚喜,每向前一步,都是相當的不舍。漸漸地雨下大了,密密地敲擊著雨衣。山路也開始從下行轉為上行。登一段階梯,站一站,看看風景,體會一下雨中登山的特別感覺。悠然之間,也開始感覺體力的流失,艱辛之中,得意之情更濃。

與黃山同樣令人印像深刻的,是黃山游覽道路的修建,大部分的路段都懸空在懸崖峭壁之側,路徑選擇恰到好處,時不時就可以看見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垃圾箱、休息長椅、景觀台。。。設計之巧妙與人性,值得稱道。而修建道路的艱辛,更是可想而知。我不知道這些道路的修建用了多長時間。但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這些道路,幾乎沒人可以領略黃山的奇妙,難怪古人很少登臨黃山。而這些道路的修建本身,就很好地詮釋了有創造力、想像力、堅持、行動。。。就會有奇跡。塞外老翁的博客[編輯]http://***/benben2036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