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游記

作者: 小豬游記

導讀廈門游記 2月11日 2月11日上午8點,我們一家三口踏上了期待已久的廈門之旅。這次旅程和以往不同,以前是搭乘其它的交通工具到達目的地,而這次則是自駕游——完全自助! 經過12個小時的奔波,我們終於到達了美麗的花園城市——廈門。臨睡前,我心裡一直有個謎團沒有解開——為什麼當地人不誇我們從這麼遠的地方來,真是太厲害了。直到後來我才明白,這段路程不 ...

廈門游記

2月11日

2月11日上午8點,我們一家三口踏上了期待已久的廈門之旅。這次旅程和以往不同,以前是搭乘其它的交通工具到達目的地,而這次則是自駕游——完全自助!

經過12個小時的奔波,我們終於到達了美麗的花園城市——廈門。臨睡前,我心裡一直有個謎團沒有解開——為什麼當地人不誇我們從這麼遠的地方來,真是太厲害了。直到後來我才明白,這段路程不算太遠,還有許多廣東的車與我們同行呢。

2月12日

2月12日早上,我們搭乘渡輪來到了素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的鼓浪嶼。鼓浪嶼只用一個字就能形容——美。在浪花聲中,我們依次參觀了皓月園、毓園、菽莊花園、日光岩和風琴博物館。其中,我印像最深的景點是風琴博物館。

風琴博物館原名八卦樓,它的主人是廈門錢莊老板林鶴壽。他想在鼓浪嶼建一座別墅,沒想到工程越做越大,最後不得不避居海外,八卦樓也變成了一座空樓。現在改成了風琴博物館,這裡的風琴都是一名叫胡友義的華僑收藏並捐贈的。這是目前國內惟一、世界最大的風琴博物館,館內收藏有多種款式的風琴。在大堂中央,有一座“諾曼·比爾”管風琴,琴身高達6米,由1350根音管組成,有3層鍵盤和21個音栓。這台龐大的管風琴雄偉壯觀,是鼓浪嶼風琴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另外,我還看見了其它的風琴,有賣藝用的小風琴、帶鏡子的風琴、帶燭台的風琴、電子風琴等。這些風琴有的滑稽可笑,有的大而莊嚴,我真佩服它的制造者。

傍晚,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鼓浪嶼。

2月13日

2月13日,我們來到了集美學村。學村是由陳嘉庚先生創建的,它裡面有不同的學校。在抗戰期間,曾經為祖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我們參觀了陳嘉庚故居、鰲園、陳嘉庚紀念館等景點。其中我印像最深的就是鰲園了。鰲園位於集美學村的東南端,占地8990平方米。鰲園裡面有很多石雕,內容包括歷史、地理、動植物、化學、工業、科技等知識,就像一部百科全書。而且石雕雕刻得很精細,巧奪天工,連人物的五官、神態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我特別喜歡這些石雕,恨不得把它們偷偷鑿下來,放入背包裡帶回家。鰲園裡還有很多精美的庭園,庭園裡畫著很多精美的圖畫。在細雨朦朧中,真像一處人間仙景。

接下來,我們又參觀了陳嘉庚紀念館。從紀念館的資料中,我了解到陳嘉庚先生很有錢,在南洋經營著很多家工廠。他熱愛祖國,不斷捐款創建、完善建設了集美學村內的好多所學校。他還曾帶領著學生四處出外流行,宣傳共產黨的抗日精神。當抗日戰爭期間,工廠因資金問題出現經營困難,當有人逼他停止捐款辦學時,他說:“工廠可以停工,但是學校絕對不能停課。”因此,他不惜關閉工廠,放棄自己的產業,全心全意捐辦學校。他是一位值得我們尊重的偉人。

我長大以後要做一名教師,雖然不能像陳嘉庚先生那樣,但也能為祖國培養更多人才。

2月14日2月14日,天氣晴朗,我們踏上了回家的路。再見,廈門!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