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自行車鄉村游攻略

作者: glzzy777

導讀在陽朔有很多自行車出租點,花上5-15元就能租上一輛單人自行車和二人情侶自行車。侃價是必需的,如果是中午時分了,就能花更少的錢租車,何樂而不為?!閑話少敘,當我們騎上各式各樣的自行車大呼小叫地離開陽朔縣城時,就踏上了一條世界絕佳的樂游之路。這就是所謂的十裡畫廊,之所以有這個美稱,是因為沿路奇峰美景,田園秀色,許多山岩形狀獨特給人遐想, ...

在陽朔有很多自行車出租點,花上5-15元就能租上一輛單人自行車和二人情侶自行車。侃價是必需的,如果是中午時分了,就能花更少的錢租車,何樂而不為?!閑話少敘,當我們騎上各式各樣的自行車大呼小叫地離開陽朔縣城時,就踏上了一條世界絕佳的樂游之路。這就是所謂的十裡畫廊,之所以有這個美稱,是因為沿路奇峰美景,田園秀色,許多山岩形狀獨特給人遐想,如詩如畫。十裡畫廊主要景觀有蟠桃獻壽、海豚出水、尼姑下山、火焰山、八戒曬肚、金貓出洞、馬像奇石、龍角山、猴子民愁、駱駝過江、青厄風光、古榕美景、美女梳妝等等。

騎行約5裡左右,一定要注意看啊,在左手邊小山上,有一小洞,洞內一奇石,如一只正欲出洞的貓。能見貓的頭部和前半身軀,活靈活現,巧奪天工。當地傳說,見了金貓,鼓了腰包,就是說觀此景會走彩運。離“金貓出洞”南行200米,小山下有一洞,洞口一塊大鐘乳石附於石壁。從路邊望去,此石很是奇特,可看出兩個動物:從外往裡看,像一匹白色駿馬低頭進洞;從裡往外看,像一只大像信步出岩。有民謠日:一塊石頭兩個樣,進洞白馬出洞像;畫家到此難下筆,畫得馬來,畫不得像。接著,又到了龍岩門村前,有兩個山峰從綠林中冒出,形如龍角,又似一對破土而出的玉筍。怎麼看就怎麼像。能感受到陽朔的洞奇石美了吧。最主要的是,這,統統不要門票。

累不累,馬上就要到了工農橋了,不說景點了,不說景點了,駱駝過江、美女梳妝。這要看看大家的眼光了。反正到了這裡,每個人的相機都不停地哢哢響,東南西北亂拍一通,洗出照片也算是大師。再差的眼光也不會走眼,誰也不會錯過這個地方。

過橋不遠,就是有名的大榕樹景點了,當年劉三姐和阿牛哥在此拋繡球定終身,但我不推薦進去,今天是窮游啥。花最少的錢,游最佳的景。過大榕樹景點不遠,就到了月亮山景點了,左轉進入歷村,這可是觀賞月亮山最佳線路。月亮山的天然石洞貫通,遠看酷似天上明月高掛,恬靜安逸。騎著自行車從歷村賞月道一路觀看,不同的角度變換觀看,此洞形狀也不斷變化。會從彎彎的上弦月,逐漸變成半月、圓月,繼而又變成下弦月,十分奇妙。月亮山還是一個攀岩勝地:岩壁上有攀岩高手留下的路線。

在農家飽餐一頓農家飯,大家又可搖搖擺擺地騎行回到工農橋,左轉下橋,進入今天的中心景區――遇龍河。假若把漓江比作風情萬種的大家閨秀的話,那麼,遇龍河就更應該是小家碧玉了。走進遇龍河,你不但看得到“精縮”了的漓江山水,還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村落,造型各異的古橋。處處透視出歷史痕跡和歲月滄桑。

我們沿著遇龍河邊的道路逆流而上,一眼望去,河裡密密麻麻地滿是紅頂蓬布的竹筏,《烏蘇裡江船歌》不是唱到“船兒滿江魚滿倉”,而在遇龍河裡卻是:“船兒滿江人滿筏”。哈哈。我在岸上,自我感覺良好,在河道裡有幾十個小的堤壩,每次竹筏經過時,都需要撐船人下船將竹筏推下去,因此在遇龍河裡無法航行機動船,也確保了這裡的水質比較干淨。水深處,下面放有許多漁網,每張漁網皆寄有廢棄的塑料瓶浮於水面以標記(我們本以為是生活垃圾較多)。不過由於近幾年旅游較多,已經很少能夠捕到大魚了。

到了朝陽碼頭,便是漂流遇龍河的精華段了。竹筏是相當地多,在碼頭邊是密密麻麻地擠成一團,有些船工無聊地在打牌吹牛。冀馬村到了,一路上有些小孩與老人在推銷他們自己編織的自然花草帽子,便宜,1-5元就能買上一頂,在大冷天裡,很不容易,花點小錢能幫幫他們就幫幫吧。出冀馬,道路就成了柏油路了,沒有遇龍河相伴,只能看看那層層疊疊的峻峭的青山,到這裡,不用問路,一直通向陽朔縣城。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