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3/28)洞爺湖展望台—昭和新山熊牧場—遠眺有珠火山—海鮮市場—登別地獄谷—溫泉酒店
早上7點Morning Call。拉開窗簾,陽光伴隨著雪地映出的白光,放肆地充滿整個房間,眯起眼,終於看清了這個小鎮,大多是一或兩層的矮房子,第一感覺就是—安靜。
來到酒店一樓的餐廳,早餐是自助式的,非常豐盛,有西式的面包火腿麥片牛奶,也有日式的醬湯漬菜,北海道的牛奶當然是不能錯過,非常純美,沒有任何填加成份,貪心地喝了兩杯(日本人愛喝冰牛奶,餐廳的牛奶壺都是浸在冰塊中的),平時在家裡喝慣了溫牛奶,後來肚子鬧了點小意見,看來好牛奶還是需要有好腸胃來享用。
早餐後離集合還有點時間,到酒店周圍轉了轉,太陽照在白雪上有點晃眼,一只烏鴉“呀~~呀~~”地從頭上飛過,落在高壓電線上,這日本人奉為神鳥的小東西張著小豆眼,瞪著我這外來客。
8點半,相機帶好了,水也灌好了(日本水龍頭放出來的涼水就直接可以喝,我還是不放心,前一晚用電熱水壺燒開了涼好,這下國內帶來的空礦泉水瓶派上用場了,當然你也可以在自動販賣機或小超市買水喝),出發。
到第一個景點有近兩小時的車程,導游小M一路上開始給我們介紹北海道的風土人情。昨天晚上沒睡好,這一路就眯糊著聽導游介紹,北海道的以前是荒山野地,真正開發的歷史也只有150年而已;這裡的原住民有著不同於日本本島人的粗獷,本島人來北海道就像出國游一樣;這裡以農漁魚牧業為主,有著最天然的農作物,最新鮮的海鮮,和最美味的牛肉。。。。。。汽車在山中爬行,話語中很快就到達了洞爺湖觀景台。
走進一個紀念商品店,裡面有特產白巧克力和馬油售賣,國內不在旅游景點買東西的經驗讓我們只是看看而已。走出商店的後門,大家一聲驚呼,眼前豁然開朗,有珠山脈連綿起伏,洞爺湖似塊明鏡,柔柔地將有珠攬入懷中,團員們免不了爭相留影。
我正為這美景興奮地歡呼,聽到身後有個聲音:“難道~~~捺是上海來旅游額~~~”,回頭見是個六十歲左右的婦人,眼裡閃著激動,隨後我們用上海話與她攀談起來。原來,婦人的兩個女兒都在東京安家工作,十幾年前她也搬來日本與女兒同住,這次是乘著放春假,全家帶著可愛的外孫女來北海道游玩。兩個小女孩已然不會說中文,抬頭望著外婆,她們怎麼能理解,這他鄉遇故音會是怎樣的一種感慨!
山中的氣候是多變的,剛才還是陽光明媚,一會兒又變得陰雲密布,天空飄起雪花。告別了婦人,也希望她在異國他鄉能過得幸福,有空回祖國看看。
車行不久就到達了昭和新山熊牧場,牧場門口有著真熊皮制造的熊標本。北海道以前的原始森林,是動物們的樂園,現在都開發成旅游區了,日本人把這些人類的朋友們進行了圈養。同樣是先穿過一個商品售賣店,裡面有非常可愛的各種以熊為題材的小工藝品,牧場入口處還有售賣小餅干,進牧場後才知道這是喂熊的小點心。
牧場不大,大概有七八個獨立的熊圈,每個熊圈裡或分種類或分不同年齡段飼養著浣熊、黑熊、棕熊等。浣熊古靈精怪,直立著對你眨巴著大眼睛;黑熊和棕熊都會站立著朝游客揮手或作揖,所有的表演只有一個目的:請給點吃的吧!孩子們紛紛投入小餅干,熊兒們的空中接食引起陣陣歡呼,我心裡卻不是那麼輕松,失去了自由的熊兒們還會快樂嗎?雪越下越大,再見了,可愛的朋友們!
上車前買了個冰淇淋蛋筒(300日圓),哈密瓜和原味混合的,淡淡的,不似國內蛋筒的甜膩;還買了盒草莓(480日圓,大約20顆),草莓是無農藥摘下就能吃的,有著漂亮的紅色,大而清甜。
離開熊牧場,向午餐地出發,遠處的有珠火山還冒著裊裊的白煙,似向我們在揮手致別。
下午13:00,遠遠的就見一只超級大螃蟹佇立在空中,海鮮市場到了。不解的是,海鮮市場屋頂上,還建著一只巨大黑熊,一進門,依舊有兩只真熊標本迎接我們,看來,這裡原來還真是熊類的領地。
海鮮市場的一樓,有著各種新鮮的魚生、張牙舞爪的帝王蟹、肥大的扇貝等海鮮出售,穿過市場走上二樓,就是我們的午餐廳了。非常大的一個餐廳,三面都是落地大玻璃,可以看到外面蔚藍的日本海,四人或六人一個方桌,大概能容納三五百人同時就餐,一看就是專門招待旅游團的。
午餐已經准備好了,以四人為一單位,一份大大的三文魚火鍋,每人有兩大塊三文魚,一碗白飯(可免費添加),配菜有金針菇、烤過的豆腐、洋蔥、蓬蒿菜和大白菜。免費午餐可以吃飽,如果覺得不盡興的話可以去樓下海鮮市場加料,當然是自費的,我們沒舍得買鮮活的帝王蟹(時價25000日圓/只),最後買了些生魚片,三文魚倒是不貴,1000日圓的可以切十幾片,金槍魚有點小貴,4000日圓只切了8片。這裡的生魚片都切得厚厚的,每片厚度大約有1CM(導游說,由於新鮮,厚片才能吃出魚生的彈性和鮮美),不像在國內吃到的薄薄的魚生,似乎只有芥末和醬油的味道。配著清酒(自費購買,800日幣/瓶,可倒6小杯),學著日本人的吃法,夾點芥末(沒有國內那麼辣和衝鼻),輕裹日本醬油,把生魚片送入嘴中,體會著被感動的滋味。
餐後在海鮮市場的干貨櫃台逛了逛,還沒有太大的購買欲望,信步走到餐廳後面的海邊,海浪拍打著岸礁,蔚藍的天空與海色連成一片,一如繼往地喜歡海。
轉身踱進海邊的一條小路,造型不同的房屋有著各色的外牆,絢麗而寧靜,居住在這樣美麗的地方,需要何等的心境。
14:30再次上車出發,15:00到達登別地獄谷,路上琢磨著這個景點為何有著這樣一個恐怖的名字,到達後才恍然。原來這是一個充滿硫磺地熱的小山谷,焦黃色的岩石,空氣中飄渺著濃濃的硫磺氣味,沿著山谷邊的棧橋深入,更近地看清了不斷有白煙咕嘟咕嘟從岩縫中湧出,岩石周圍當然是寸草不生,所以才落得這麼個名號。
16:00到達今天入住的馬可羅巴溫泉酒店,就在登別小鎮上,算是當地最豪華的酒店了。一眼看去周圍都是打著溫泉招牌的大小酒店,還有很多小的商店還未開門,據說到晚上才會開始熱鬧。
酒店有著濃郁日式氣息的大堂立柱上繪滿了櫻花,客房走廊裡也裝飾了日式小庭院及和服展示櫥窗。推開客房,驚喜的發現是日式的榻榻米,房間不大但很精致,屋子中央有一矮茶桌,桌上茶具小點具備,兩邊置有帶靠背的矮坐墊,換上酒店提供的和式長袍,盤腿坐下,泡上一壺玄米茶,濃濃的茶香瞬間飄滿整個房間。
穿日式長袍,一定要注意左右衣襟遵循左上右下的疊穿方法,然後再綁上腰帶。男生盡量把腰帶放在肚臍之下,以顯威武之氣;而女生應把腰帶綁於腰線之上胸線之下,以顯婀娜體態。聽說如果誤穿為左下右上,就會有日本人向你鞠躬並說“請稍安毋躁”,因為在日本只有死者才這樣穿。
稍事休息後,便迫不及待地去體驗這東洋最好的溫泉(日本人叫溫泉為湯或風呂)了。穿著長袍和拖鞋,帶著浴巾(房間提供一大一小兩條毛巾)就可以了。出門前把貴重物品鎖入房間的保險櫃,下到一樓把房間鑰匙和保險櫃鑰匙都寄管給前台。
溫泉在酒店的地下二層和地下三層,男女分時段更換樓層。我們下去的時段,女生安排在地下三層。出了電梯,走廊裡有按摩服務的招牌,這當然不是我的熱衷所在,便急急地向溫泉入口走去。
首先迎入眼簾的是一間大房間,竹木地板,提著拖鞋走進去,房間裡是一排排的衣物架,上面按編號排放著一個個藤制衣物籃,只要有空籃就可以隨意使用。學著其他游客,把鞋放好,把衣物脫淨放在籃子裡(規定必須裸身泡湯),上面再蓋上大浴巾,記住自己的號碼,這就可以進浴室了。
進溫泉前,必須沐浴。每個龍頭前都提供一個小板凳和一個小木桶,人們坐在板凳上,用木桶舀水淨身,以免水濺到他人。我發現這裡提供的沐浴產品居然是全套的資生堂!還有一塊很好用的抹茶潔面皂(後來在免稅店看到要8000日圓/5塊連包,沒舍得買),日本人的日化產品還真是很先進。
沐浴好之後,用小毛巾包住頭發(規定毛巾不能浸入溫泉),先在室內的溫泉熱了熱身,然後穿過兩道玻璃門,快步走入室外溫泉池,走這四五米的石板路需要一點勇氣,畢竟室外溫度還在零下。
入得池內,暖流迅速布滿全身,水很燙,一點也不覺得寒冷。這才仔細打量周圍,室外有四個溫泉池,大的20平米,小的不過10平米,池子周圍有青石圍建,石上還有皚皚白雪覆蓋,抬頭眼見,一座樹林密布的雪山坡形成了天然屏障。水很清,淡淡的硫磺色,裊裊青煙。。。。。。室外人不多,每個池子也就三五人,有的閉目養神,有的竊竊私語。天空忽然飄起了雪花,一片,兩片,靜靜地溶入池水,此情此景,似曾相識~~~心中沒有一絲雜念。
(此時最大的遺憾在於,不能攝影留念,不能與最愛的LG一起享受,只能記憶心中了)
泡完溫泉出來,皮膚滑滑的,難道是硫磺起作用了,竊喜。梳洗完畢後,更衣室一角有梳妝台,吹風機、梳子、化妝水、潤膚乳(還分臉、手、腳),棉簽等一應俱全,感覺非常體貼。
此夜酒店入住全滿,為了錯開時段,我們團的晚餐時間安排在19:00。准時來到2樓的餐廳,依然是自助餐。有各式炒菜,烤牛排、天婦羅、甜點,最讓我們驚呼的是有暢拿的帝王蟹腿、各式生魚片和甜蝦、魚籽刺身,是那麼的新鮮美味,早知道,中午在海鮮市場就不用自費買了。饕餮了一頓,還不舍得放過免費自取的冰淇淋,捧著肚子走出餐廳。
外面小鎮是很熱鬧,但是穿著長袍拖鞋就不願意出酒店了,在酒店一樓的商店閑逛,算是飯後消化吧。商店裡人很多,都是敞開自助式的,卻只有一個收銀員在櫃台忙碌,沒有店員貼前顧後地盯著顧客。商店外靠牆邊,有一排賣各種大豆和魚干等特產的櫃台,一個日本大叔很老實的樣子,站在櫃台邊請游客品嘗,我忍不住多看了他兩眼。晚上10點了,回房睡覺!
回到房間,服務員已經幫我們鋪好床鋪,桌子被移到一邊,松軟的被褥潔白柔軟,一頭栽下再也不願起來。
(未完待續)

(恬靜的千歲小鎮)

(洞爺湖觀景台一角)

(雪中的小浣熊,楚楚可人)

(富麗的溫泉酒店大堂)

(誘人的海鮮自助餐,還有很多沒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