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走回頭路,領略更多的雲南風光,我們選擇從瀾滄江回麗江,雖然這樣會多用一天的時間,但我卻覺得值得。因為今天會經過茨中,小胡說那裡的葡萄酒很不錯,所以我們先到德欽鎮上買好裝酒的罐子。
車一轉入瀾滄江的山路就顯得特別的荒涼,山都是光禿禿的,只有遠遠的那些小山村偶爾添上一絲綠意。
路不寬,也不平,居然還是兩車道!往來車小心翼翼地行駛著,旁邊就是湍急的瀾滄江。路上還上不少從山上掉下來的亂石,大大小小都有。也有剛好在落在車旁的
車子就這樣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行駛,越往下就開始感受多點的綠意。還有那跨越瀾滄江的經幡,在江上飄揚。這麼寬的江,人們是怎麼把它拉過去的了,這就是人的智慧的體現了。
茨中村位於傳說中的香格裡拉區域,紅色的瀾滄江從村旁奔流而過,一座懸索橋跨過河流,把茨中村和公路連接在一起。由於村莊坐落在對岸綠樹掩映的山坡上,行駛在德欽前往維西的途中,一不留神就會錯過。
大約12點,車子開上一座鐵橋,茨中到了!首先就聽到嘩嘩的流水聲,與之前那沉悶的石頭山邊忽然來到這青山綠水的地方,實在令人精神一振,心也隨之輕輕地“唱”起了歌。
教堂裡還有間小小的博物館,記載著茨中教堂建立和維護的過程,和神父把葡萄技術帶到這裡,教村民種植釀酒的歷史。有幸碰到這裡的主教,也是唯一一個在守護教堂的先生,談了一會,很為他那奉獻的精神而感動。
從教堂出來可以到附近的民居購買他們自己釀的葡萄酒,非常香甜。最好在梅裡時就買好容器,也別買太多,夠當晚喝就好。經驗所至,再帶回家已經沒那麼好喝了。
一圈走下來,兩個小時也差不多了。與大伙彙合,三點從茨中往今天的目的地維西出發。接著下來的路明顯是海拔低了,已經不再只是光禿禿的山了。到處是翠綠的梯田,還有山水從山上留下來而形成的小瀑布。
下午四點多,大家都已餓得不行了,在一個叫巴迪的小鎮上簡單的解決了“午餐”問題。
晚上接近8點,終於到達目的地——維西了。首先找了個性價比超高的賓館住下,根據咱們專業酒店業人士歐說這裡是0星級的價格三星級的標准,房子又新又干淨。超爽!
接著,咱們找到這家吃燒烤的店,好好地吃上一頓!
第二天的主要行程還是趕路,一早起來吃上賓館預備的早餐(哈哈,夠簡樸吧!是在賓館後院的,人家本沒這樣的服務,是我們硬要求的)
維西一帶的村莊名也很特別,像腊八底村、哈獨哭村等等。我們還在途中拍了一下維西傈僳族的村寨。
過了維西,我們就不再沿瀾滄江走了,而是順腊普河而下。路上還讓我們碰到藏民在河邊等取水的熱鬧景像。原來每年農歷的某一天,河底下的水味道就會變濃,藏民們相信只要喝上那水,那全年就會健健康康不生病了。很多人已經在河邊搭上帳篷住在這裡,還有車不斷地把人運過來,為的只是能等到最有效的意味著健康的水。
下午,到達了長江第一灣了。其實近距離的,只看到這是個大回旋處。
之後,就回到了麗江附近的拉市海,因為非季節,所以風景不怎樣。騎了一圈馬(50元半小時)就出來,往今晚的休息點—束河古鎮出發。
此線路分享的人比較少,所以還是跟大家分享一下吧。照片可以看http://ml1kwivl.blog.***/blog/static/17923699200891410514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