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2010年4月4日),仙台,東京
8:30在浦東機場集合,領隊倒是已經事先幫我們領好了登機牌(簽證完的護照本來就沒發還給我們),但大家還得再一起排隊辦行李托運。要出境了,最搞笑的是,需要嚴格按領隊手中的人員名單次序排隊辦出境手續。等到過完安檢後已經9:45了。趕緊去日上免稅店完成一些既定的采購任務 – Lancome的護膚品。因為采購標的明確,快速搞定。買的數量和體積都不大,所以付了錢就直接帶走了,不用在返滬時再來取貨了。
即使夠迅速,我們幾乎還是最後一批登機的。出乎我的意料,飛機很小,座位是每排3+3的,再加上是國航的航班,讓人絲毫沒有飛國際航班的感覺。10:35,CA155航班准時飛往日本仙台。
我還是沿襲老習慣,坐靠走道的座位,但是在飛到日本上空後,我無意中發現下面的雲層散了,居然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連綿的雪山,很美啊。早知道就應該選個靠窗的位置。此時,正好最後排的兩個美眉去了洗手間,我就暫時坐到了她們的位置上,拍了些照片。當我回過頭來,發現她們已經等在我身後了,不好意思。
我想,或許這次本應該可以看到富士山頂的火山坑的,或許。。。
14:25飛機降落日本仙台(Sendai)。入境處速度極慢,只開了4個工作窗口。我猜想,也許是因為就只有2個航班的人在排隊,暫時還沒有後續的航班抵達,慢一點也對他們沒有什麼壓力。倒是有一位日本大媽很和藹地挨個看我們填寫的入境卡和報關單有沒有問題,同時靠誇張的手勢和肢體語言與我們溝通著,辛苦了!終於輪到了,按了左右食指的指紋,並對著攝像頭拍個照,最後取回護照,很快就完事了。也許是因為日本人英語極差,所以也沒有什麼對話了。此時行李已經在轉盤上轉了無數圈了。集合了,所有的護照又得交還到領隊手裡,然後集體出海關,很快,就看見了地陪導游舉著小旗子的身影了。
我想,在中國受過教育的人,幾乎都知道仙台這個名字,從《藤野先生》的課文中,我們知道了是仙台給魯迅打開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他對日本社會的諸種體驗也在此形成,這個記憶幾乎影響了他的一生。仙台之於魯迅,是個重要的起點。而今天,仙台竟也成為了我們日本之旅的起點。我相信很少有人在考慮日本游時會有仙台這一站,這次陰差陽錯來到仙台,想想真是蠻奇妙的。
我們對仙台的了解也就僅僅停留在城市名字而已。實際上,仙台是日本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夏季的七夕節是東北地區四大節之一;鹽釜有日本最大的金槍魚市場之一;美麗的松島是日本三大名勝景觀之一。
仙台離東京有373公裡,去東京的酒店相當耗時。於是,我們也只能過仙台而不入,沒有安排任何觀光景點。15:55從仙台機場啟程,大巴一路沿高速南下,中間只在高速路的休息站歇了15分鐘,大家買些小食填肚子,21:30才抵達東京的酒店。5個多小時的車程是很累人的,但這就是要看櫻花的代價。導游告訴我們她今天從東京過來時,東京的櫻花正盛開著,這也讓我們對未來行程充滿了期待。
第二天(2010年4月5日),東京淺草寺
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掀開窗簾看外面,但並沒有我期待的陽光,而是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於是心情也隨之變得灰暗起來。
酒店的自助早餐是日式的,飯團、醬湯之類的,白煮蛋幾乎是生的,但腊味海鮮飯味道倒是不錯。隨便吃點,能填飽肚子就是了。
今天行程緊,所以動身得早,8:45就到了第一站:東京的淺草寺。
淺草寺是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廟,幾乎所有到東京的旅游人都不會錯過這座非常著名的佛教寺廟。
我們從街道直接就走到了寺內,不像中國的寺院會有圍牆圈起來。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淺草神社”,造型典雅,雕刻優美。這是一座1649年為了紀念釣到觀音像的兩兄弟和村長而修建的神道神廟。神奇的是,這座建築竟然在1945年的大轟炸中保存了下來。
淺草寺本堂被稱作觀音堂,以其主梁的構型優美而著名,內部分為外陣和內陣。觀音堂內陣內陣中央有放置著本尊的宮殿,三面開門,是日本第一大的宮殿。
觀音堂前,有一個青銅香爐,插著香客們奉獻的香。但奇怪的是,在這裡,香客們會在爐邊用雙手把香爐裡飄出來的煙往自己身上攬。原來,傳說身上有什麼病痛,只要用這個香爐裡的煙碰一下,就會痊愈。於是乎,眾香客圍著香爐手舞足蹈,這是在中國寺院裡所不曾見到的景像。
淺草寺的寶藏門。這個門最初是為了擺放仁王像而在平安時代中期興建,故稱仁王門。在經歷過數次地震、雷災、火災甚至戰亂毀壞後,慶安2年(1649)德川家光重建了木制的仁王門和淺草寺本堂等。昭和20年(1945)東京遭遇空襲時仁王門和本堂都被燒毀,昭和39年(1964)New Otani連鎖酒店創始人大谷米太郎捐資重建。大門整體高22.7米,門間21米,深8米。由於第二層上收藏了淺草寺的大量寶物,因此才稱為寶藏門。在寶藏門的左右兩邊,還有高度接近5米的手持印度古代武器的仁王(金剛大力士)像。
出了寶藏門,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叫“仲見世”的江戶式街道,這條商店街是由雷門通向寶藏門及正殿的一條300余米長的參道。道路兩側是一排排自江戶時代延續下來的大小店鋪,出售日本最具特色的各式各樣的旅游紀念品、民間工藝品、和服以及日本人喜食的小吃等。
我直到看見寶藏門的燈籠上沒有“雷門”二字才突然意識到自己搞錯了,我們不是從正門進寺,所以雷門應該是在仲見世街的盡頭。此時雨越下越大,而且已不夠時間走完這條街去看雷門了,便返回了。
我暗暗祈禱,祈禱盛開的櫻花不要在雨中凋零。雨,快停吧!!
這裡貼圖很困難,刪了一些圖可能讓文字有些雜亂,望見諒。
在我個人博客上有更多更詳細的“日本之行”的游記和大量照片:
http://***/s/blog_664ba7940100htda.html
或
http://***/jamesfang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