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神往了八年的雪域,最終總算不虛此行。 坐著軍航飛機到達拉薩,海拔3700。一下飛機就聽見旁邊有人說高原反應,腿打軟。心裡一陣暗喜,因為我沒有一點感覺。到達八朗學旅館,服務員熱情的幫我們拿行李,只見她左手一只書包,右手一個三角架,背上再上一個70升的背囊,一會就將我們所有的行李弄到房間裡。我空著手開始爬樓,可惜的是剛上一個小二樓,一陣頭昏,我的高原反應開始出現。晚上頭痛、心跳隨之而來。幸運的是,第二天我又恢復了正常。
第二天,等待其它團員,閉來無事,坐在八朗學那著名的陽台下看書,聊天。周圍的人無論是住客,還是服務員都是那麼隨和。仿佛在西藏這片淨土,人與人之間也減少了防備之心。經過半天的閑聊,發現這裡果然藏龍臥虎。隨便一問,都是一個神人。有人徒步從稻城穿越到瀘沽湖,有人在西藏已經流浪了兩個多月,有人去過白玉(康巴藏區的腹地)。原來以為,自己已經是走遍天下無敵手。在他們面前也只是小菜,不值得一提。經過一天的溝通,初步確定我們的行程計劃,八天租一部豐田吉普(5000元),從林芝到唐古拉山口,再返回拉薩,從南到北走一遍。
13日,清晨天剛剛亮,我們按藏人的習慣,出發前去八廊街轉經道,繞大昭寺走一圈,以祈求我們的路途平安。在大昭寺,兩個大大的香爐散發著藏人供奉的松柏,艾草的香味。轉經的人流安詳和平地川行著,不時能聽見一些喃喃的“嘛叻嘛叻吰”。8點鐘正式出發,一天趕路從拉薩經過墨竹工卡,工布江達,到達林芝地區八一鎮。林芝俗稱西藏的江南,整個地區綠樹蔥蔥,如果不是遠處聳立的雪山,你都不敢相信這裡是西藏。晚上入住人行招待所,居然有標雙(60元/間),帶獨立衛生間。但住進去之後才發現哪衛生間有多恐怖。因此有了第一條入藏TIPS,最好選擇不帶衛生間的住宿,如果實在有需要,到街上的公共澡堂來解決,5元一個人,干淨又實惠。
14日,驅車前住色季拉山口,可惜的是南迦巴瓦峰躲進了厚厚的雲層。倒是路上經過的亞寒帶叢林,景觀比較像九寨溝的風光。晚上趕到巴松錯入住。在美麗的度假屋裡,我發現我的彈簧床好像不是那麼平坦,心想藏區也不要太講究。半夜裡,發現我的身下面壓著一個鑰匙圈,使勁一拉居然把席夢思的彈簧拉了出來,從此一夜輾轉難眠。入藏TIPS2,如果床上凹凸不平,千萬不能將究。
15日,巴松錯是一個高山淡水湖,距巴松鎮40公裡。湖心島上有一個建於唐代的小廟,裡面居然有蓮花生大師的馬蹄。按藏人的習慣,行了三個五體投地大禮,禮畢,我還有點氣喘,可以想像藏人在神山聖湖的一路長頭,需要多少體力與毅力。從巴松錯出來,我們的車子開始出問題,油罐不供油,換了一個新的,也是走一段需要休息一會,給它澆點冷水,降一下溫,你說多搞笑,這個車也像人一樣,需要喝水補充營養。不過我們也可以趁機在路邊領略青藏高原的陽光。晚上,我們只能趕到松多鎮。說是一個鎮,其實只是在國道旁一段200米長的房子。在這裡,我第一次住藏民家。讓我吃驚的是藏民點的汽燈,其光亮程度不亞於電燈。晚上躺在像大通鋪一樣的藏式床上,發現西藏的星星仿佛觸手可及,滿天滿眼都是。
16日,起了一個大早,趕住米拉山口。太陽沒等到,倒是讓我的耳朵領略了西藏的寒風,麻木地幾乎掉下來也不自知。從松多鎮趕往當雄,由於下雨衝垮的一座小橋,我們放棄了去熱振寺,改上一條鄉間小路。這也讓我們的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風景。在道路兩旁,藏人種植的油菜花地,夾雜著紫紅色的苜蓿花,另外還有一種不知名的農作物,藍幽幽地在陽光下鮮亮地盛開著,甚至不亞於彩虹的多姿多彩。
17日,當雄到那曲,我們正式進入藏北羌塘草原,記得韓紅有一首歌家鄉,唱著‘藍藍的天上白雲朵朵,地上牛羊成群’。遠處是皚皚白雪的高山,這些你都能在羌塘草原上可以找到真實的寫照。我們驚嘆於風景的美麗,希望將它記錄下來時。每每停下車來,架起三角架,准備拍攝,天上一片雲飄過,光影發生瞬間的變化;走近羊群,准備拍攝,羊兒只給你一個屁股,連正臉都不瞧你。最氣人的是,我們在安多見過一個擁有標准身材,典型特征的犛牛,大家都想與他合影。費時半個小時,最好的也只是拿到他的半身照。
18日,過那曲,我們向唐古拉山口進發,這可是青藏公路上海撥最高的一段,橫穿唐古拉山脈的主峰各拉丹東雪峰。長江的源頭,著名的三江源保護區就分布在這。這一段的景觀與羌塘草原完全不一樣,屬高寒荒漠植被。裸露的地表上偶爾生長著一些苔蘚及低矮的灌木。但奇怪的事,地表的岩石是五彩的,偶爾也能發現一些奇形怪狀的岩石聳立著。據說這裡在遠古時候,可是喀斯特地形。部分岩石經年風化成現在的沙礫。部分還呲牙咧嘴的存在著。我們一路飛奔著,希望能找到長江源冰川入口。可惜的是找不到一個人,遠處烏雲翻著向我們壓來,雨點零星地灑下來,但是遠處的山上卻下著冰雹。一會山頭就給白色覆蓋著。車內的溫度也開始下降,當時就一個感覺這裡不適合人類居住。車翻過兩個山頭,天有點放晴,我們正好到達唐古拉山口。這裡海拔5300米,是青海與西藏的交界處。我們的司機告訴我們這裡最冷的時候,過路的司機如果停下來方便,都有無法尿到地上。留影後,我們開始向各拉丹東雪山群的一個山頭--巴斯康基雪峰進發。在海拔5300米處徒步,就算不背任何東西都讓我們氣喘,原來以為很近的一個雪山,也變得遙不得及,原來以為平坦的小山坡,也變得亂石灘,小溪流,沼澤地一應俱全。1個小時後,登上一個小山包,發現我們也只是爬了一半的路。實在是沒有了力氣,坐下來拍照留念,我的個人登山最高記錄。吃了一塊巧克力補充體力,我們開始返回,希望可以在天黑之前,下雨之前趕回車上。不幸的是,只走了一半,雨下下來,頃刻之間,轉換成冰雹,我戴了帽子,眼鏡,還是打在臉上生疼生疼的。氣溫不斷的下降,這時我那件防水透氣的昂貴的風衣發揮了功用。但我的褲子完全濕透了。因此入藏TIPS3,一分錢一分貨,防水透氣的風衣在西藏這種天氣轉換得特別快而又不能感冒的地方特別適用。全部人員回到車上後,天已經全黑下來,再加上進雨水冰雹,能見度非常差,我們找不到上山的路。原來平坦的小山包也變得危機無限,我們差一點衝到山溝裡。最後只能派一個人在車外,冒雨指路。當我們重新找到青藏公路國道時,感覺如釋重負,老天爺又給了我們一條生路。也明白藏人為什麼如此信佛,在自然條件如此惡劣的地方,人定勝天只是一個美好願望。當晚在安多入住,住進一家288元還不帶洗手間的豪華三人房,只為獎勵一下我們經歷風雨磨練的身體。
19日,從安多趕回當雄入住,以便第二天進入納木錯,藏區四大聖湖之一。在藏區的幾天,我們的司機一路教我們認識藏民的生活,吃奶渣,野韭菜,滴格魯(燒牛肉),糌粑,喝酸奶,酥油茶。因此我們也發現入藏的TIPS4,多吃一些藏民食物,對於緩解高原反應,干燥上火,腹脹,防寒抗凍等都有益處。
20日,納木錯距當雄縣城40公裡,也是我們在藏區遇到的第一家收門票的景點。進入景區一路在山間穿行,突然在翻過一個山口後,納木錯出現在我們面前,藍藍地湖水仿佛腰帶橫亙在黛色的高山,青青的草原之間。再開車將近半個小時,我們來到湖邊,這時候天色有些陰,但仍能發現湖水非常清澈,不時拍打著湖邊的岩石。扎西半島聳立的山頭裡,不時能發現一些風化的岩洞,據說能發現喇嘛在裡面修行。過了一會兒,太陽出來,納木錯的神奇之處也顯現出來,如果湖水的蔚藍和寬廣,也許納木錯比不上大海。但湖水的神奇多變一定是海水比不上的。天色、雲色、以及遠處黛色的雪山,讓我們能在這瞬間,看見湖水顯見白色,藍色,青色,深藍色等顏色的組合,在另一瞬間,天變啦,雲也變啦,顏色隨之而變。再加上扎西半島上火紅的岩石,湖旁堆砌地瑪尼堆,這一切形成濃濃的西藏氣息。我們決定在扎西半島環山徒步游。沿途可以看到蓮花生大師鎮壓羅剎女時留下的合什的手掌(佛掌岩)。所有佛界眾生都想前住的須彌山。傍晚我們入住在一個25元3人房的旅館。這裡簡陋到所有人都必須在大自然公廁解決問題。安頓好一切後,其它人出去看日照。我坐在房間裡補充熱量。正吃得開心,一頭老山羊走進了我們房間,我正在想它要干什麼?只見它一嘴向我們剛買的野生蘑菇咬去,只一下塑料袋就爛了,蘑菇灑了一地。為了挽救我們的蘑菇,我一手拿著自己的食物,一手拿著幾個散落的蘑菇,打算誘敵出去。他可一點也不受誘惑,只認地上的大家伙。可憐的我兩手被占用,門又關不上,老山羊推也推不動。我只能用身體來擋住那只老山羊。我這輩子從來沒有與牲畜有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心裡直發毛。老山羊試過左邊右邊都無法進入,頂著犄角向我衝過來,我大聲的呼叫同屋,可惜的是逆風向,我的聲音只向身後飄去。正著急之際,那只老山羊一頭頂向我那昂貴的防水鞋,試圖掀翻我。太好了,我頂住了他的幾次衝擊,發現他也就這幾招。於是我幸災樂禍地看著他不停的拱,心想再聰明的牲畜也不過是牲畜。一會兒,我的同伴回來,看到我的狼狽樣,笑得翻倒在地,差點高原反應都誘發出來,老山羊也只能悻悻地走開。
21日,我們起程返回拉薩,途經羊八井,不過我們並沒有看見地熱噴泉,聽說都給圈到發電廠裡。我們只是一個類似游泳池的溫泉裡泡了一下。在路上我們隨處可看見青藏鐵路的工棚,所有建設物質也在源源不斷的運進來。可以預見將是一項多麼巨大的工程。
22日,我們打算在拉薩附近逛逛。第一站大昭寺。由唐代文成公主興建的大昭寺是拉薩的中心,也是西藏人心中的聖地。這裡供奉著許多藏傳佛教的聖人(松贊干布,赤尊公主,文成公主,米拉巴,宗咯巴)。特別是供奉的12歲釋迦牟尼的等身像,聽說是受過釋迦牟尼親自加持,世上僅存的佛像。走進大昭寺,轉經道上的穿行的人流,喃喃的念經聲。大昭寺內每個菩薩前,手持酥油燈的西藏人。這些都讓我感受到濃濃的宗教氣氛。藏傳佛教的淵源流長,精妙神奇,更讓我覺得出家修行並不是一件壞事。青燈古佛前也不完全只有寂寞,也有超越三界的充實和喜悅。在大昭寺二樓的陽台上,他們正好在做修繕,我有幸聽到藏民打嘎呀。傳統藏式民居中,屋頂與地板都是由沙土,小石料,羊油混合在一起,通過打嘎呀一層一層地夯實,打磨出來。打嘎呀時,藏民不時按縱隊橫隊進行隊形排列,一步一步一點點的夯屋頂,同時他們還分成男聲部,女聲部,合唱等不同形式唱著歌,讓一個原本枯燥無聊的工作立即變得生機昂然。那嘹亮的歌聲在拉薩稀薄的空氣裡遠遠地飄蕩著,也讓我更加覺得生活原來如此美好簡單。
23日,布達拉宮,達賴喇嘛實現西藏政教管制的宮殿。從山腳爬上去到後門出來,我們用了整整3個小時間,可惜的是由於人太多沒請到導游,也只是一個走馬觀花,偶爾請個小沙彌,代為講解一下或者蹭人家的導游聽得一句半句。入藏TIP5:到藏教寺院參觀一定要請導游,否則仿如囫圇吞棗。下午到八角街,衝賽康市場采購我的入藏紀念品。我從一個四川過來的老夫婦手上買下一對瑪瑙珠子。另一個游客看中了老婦人身上的藏袍,硬要人家以新還舊,只把那個老太太講得一愣愣地。
24日,這是我在西藏的最後一天,有幸可以趕上甘丹寺的展佛節。我們早晨7點鐘出發,一路上下著小雨。真擔心這樣的天氣如何展佛?甘丹寺座落在拉薩近郊的山谷上,是宗喀巴的駐錫地,曾經無限輝煌。我們的車到了半山腰就堵在那裡。只見遠近四鄉八鄰的藏民冒雨向山上爬行著。我們也興奮地跳下了車。爬了兩步之後,就知道什麼是飢寒交迫,吃下包裡所有可吃的東西,繼續爬。到了山頂,發現這裡可是人山人海,藏民不停地向寺院的紅牆上拋擲哈達。到了中午,似乎有菩薩顯靈一般,天開始放晴。一幅寬約10米,長約15米的唐卡在嗚嗚的法號聲中被抬出來。並鋪展在寺廟的紅牆上。只是展了一會兒就被收起來。
我美好的西藏之旅隨著我再次踏上軍航飛機而結束。西藏是值得一去,並且值得再去的地方。我希望我下一次可以到阿裡神山岡仁波齊峰轉山,可以到定日觀賞珠峰的神奇,可以到墨脫看看門巴人的原始村落。也忠心希望青藏鐵路不會破壞西藏的原始與質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