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在Grande Denali Lodge,看到的風景

(#18)
我在LA有幾家特別要好的朋友,多年相處,真有家人的感覺。我們總說要一起去旅游。可我一出門就起早貪黑、東奔西跑,不把自己累個半死決不罷休;而她們幾個就喜歡找個豪華酒店,天天睡到自然醒,半天逛景,半天逛街,那才叫完美假期。我們說了多年也未達成一致。今年由於經濟危機,所有的游輪都降價大甩賣,我是一個愛動不喜靜的人,困在游輪上,不能隨意亂走,那簡直不能想像。可很多人都說,阿拉斯加的游輪怎樣的好,一定要坐一次;加上朋友老公都在勸我,既然大家難得一致,我也從善如流,於是我們幾家都歡歡喜喜地訂好了游輪。一天在MSN上對仙班提及,他很有興趣,立即和領導熱線聯系,在很短的時間裡,也敲定了,並拉上他的幾家朋友。
在游輪上,吃喝占成了生活的重心。天天除了吃,再有就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後呼朋引伴,看看電影,聽聽show,從樓上逛到樓下,再從樓下踱回樓上,幾天下來就感覺乏味之極。船靠岸後,出門進門排隊,集合租車排隊,好容易開車出游,可以撒開腳丫子跑了,又得擔心回船的時間,不能跑得太遠,怕誤了船期,總之玩得極為不爽。下船後,我跟朋友們說,這cruise簡直不是我的style,這7天的功夫,憋壞我了。
在船上,幫朋友照了N多的肖像,還有就是天天吃的各色食物了。這是我用增肥N磅的代價換來的,幸虧這些肉肉在之後的Havasu 旅程中,全部被我甩在瀑布裡了。所以在阿拉斯加的第一篇,我先貼點美食照片,風景片隨後跟上:

(#04)
這次去阿拉斯加,總共是9家人,大部分的同游們因為假期,興趣及孩子開學等諸多原因,只選擇坐游輪。而我是絕不只甘心坐游輪,那不是入寶山,連寶貝長什麼樣子都沒看到,就在寶庫的門口轉了一圈就離開?這不是我旅游的方式.
好在持這樣想法的人不止我一個。仙班自稱閑人,卻絕對是個閑不住的人,我們兩家一商量,決定趕在上游輪前,先在阿拉斯加的大陸上玩一個禮拜,而且在這個禮拜中,要多跑地方,最好連睡覺的時間都擠出來玩,哈哈!所以基於這個想法,我制定了下面的行程:
第一天:中午飛抵Anchorage,租車後,立即奔赴Talkeetna,做飛機看Mt. McKinley.
第二天:Bus Tour of Denali National Park
第三天:沿Denali Highway (Alaska HW #8),從Denali 趕到Paxson,然後轉#4 高速到Valdez。
第四天:在Valdez,選擇Stan Stephens Cruise,坐6小時的船,看Columbia Glacier。因為我家孩子有暈車的緣故,我們沒有選擇9小時的船,那可以看兩個冰川,Columbia & Meares Glacier,價錢不過多30刀,是個更好的選擇。
第五天:玩Valdez外圍的地方,先玩Worthington Glacier, 然後去Wrangell-St. Elias National Park.
第六天:從Valdez出來,趕到381多英裡以外的Kenai Peninsula,途中玩一個叫Matanuska Glacier, 然後在Anchorage的附近,有一個叫Turnagain Arm的地方,據說可以看到Bore Tide, 這是一條非常漂亮的海岸線,拍完照後趕到Kenai Princess Lodge。
第七天:玩Kenai Fjord National Park, 這個公園大部分只能坐船到達,只有一個Exit Glacier可以開車前往, 那裡有一條長達7英裡的路線,我想去走走,介於有孩子,也不能抱太大的指望。
第八天:早起奔赴Whittier的Princess Cruise碼頭,還車登船。
當然計劃只是一種願望,實施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兩家之間的協調;孩子們在一起玩樂需要的時間;加上陰雨連綿,計劃並沒有全部實現,在玩上沒能盡興;可人多熱鬧,孩子們玩得很高興;在突發事件發生時,也有商有量,無形中減輕了很多的壓力。總體上說,這是一次蠻值得回味的旅程。
因為陰雨和阿拉斯加漫長的白晝,這次在那裡,我沒有拍到任何的日出日落,也沒什麼光線,照片只是一個旅程的記錄,不能算得上攝影。
這次在阿拉斯加,有兩次意外,第一是我在Denali訂的旅館,很早以前,我聽從沙龍朋友的意見,花$100買了本“Alaskan Tourist Saver”,在Denali我看中了Grande Denali Lodge,那酒店就在公園的門口,而且在一個山頭上,風景很美,酒店條件看上去很好,不過價格不菲,$300一晚,用我的coupon book,是買一送一,價格就相當不錯了。我撥電話過去,跟接線小姐聊得愉快,問了她很多當地的資料,她都熱情回答,回到酒店價格上,還是$300,我隨口問她有沒有折扣價,她就幫我連到manager那裡,接過去後,也沒說上幾句,manager給了我一個很便宜的價格,是$159,而且是買一送一,我趕緊要了confirmation #,而且要他們給我送email。收到email後,我再次打電話過去證實,這次的接線生懷疑這價格的真實性,他告訴我,這是給金婚紀念的優惠價,我的聲音聽上去不像是50歲的人,更別說結婚50年了。後來接通manager,我想經理可能是意識到是她自己的錯誤,我們聊了幾句,最後她還是為我保留原價:$159住Grande Denali Lodge兩晚。
這事還沒完。出發前的一個禮拜,我接到那經理的電話,她告訴我說,她們酒店接待了一個很大的旅游團,不小心overbook了,問我可不可以住山下的Bluffs Hotel,我很不高興,這Bluffs比Grande Denali Lodge條件差,而且沒風景,經理說,可以退還我的房費,讓我免費住兩晚。我還是不滿,結果她把我放在了離公園大約5英裡的Hotel McKinley Village Lodge,這是一個很新的酒店,她安排我們住了VIP房,超大陽台,直接面對Denali River,加上退還全部房費,由經理在門口等我們,親自陪同,直接入住,沒去前台辦理任何手續。所以說,很多事情就在一兩句話之間,互相溝通是很好的交流手段,有不愉快呢不需要藏在心裡。美國人大部分相當直率和敬業,盡量會滿足客人的要求。
Entrance of Denali National Park

(#15)
Hotel McKinley Village Lodge七號樓

(#20)
第二次意外就是爆胎。在機場拿車時,領導當時就對車的狀況不是很滿意,這是一輛小型四輪驅動的SUV,看上去沒有好好保養,輪胎已經快要磨平了。我們大意加偷懶,沒有回去跟租車公司換輛車。結果在那條著名的風景路線,Denali Highway,開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地方,右前胎爆了。事後讓一個技工看,確實是輪胎該換卻沒換,屬於租車公司的責任,後來租車公司承認他們的錯誤。阿拉斯加地廣人稀,我們一路過去有幾個維修點,都沒有沒有合適輪胎,我們只有靠著細小的備用胎心驚膽戰地開到了Valdez。問題是Valdez也沒有輪胎,最後租車公司只能從Anchorage空運四個新胎到Valdez,找人幫我們換好,後來還退了三天的租車費用給我們。有獨無偶,九月份我家的車也爆了一次輪胎;十月份領導在英國開車,輪胎壓上一個鐵釘,又爆了一次。三個月裡,我們總共爆了三次輪胎。我們美國的這十幾年,爆胎的歷史在這三個月內,由零的突破,猛的激增到三次,想起來就好笑。人說,事不過三,我很好奇,想看看這洶湧而來的爆胎潮流是不是在十一月會停滯不前?
篇幅所限,為原文節選。要看其余17張圖片及相應文字,請到鏈接:http://www.chuchairen.com/2009/11/y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