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鰉魚大餐到了午飯時間,大家自便。我和那對帶小孩的北京夫婦自然地坐到了一起。過了兩句話,距離拉近了,那男的買了瓶青稞酒,邀我一同吃。
大家似乎都知道這裡的美食是鰉魚,不約而同的都點了一道紅燒鰉魚。我為了過癮還又要了盤炸鰉魚。他們一家點了個蔬菜,還點了個牛肉。後來證明,牛肉是很大的失誤,除非想鍛煉牙口。因為青藏一帶的牛肉大多是犛牛肉,可不比內地的黃牛肉那麼香嫩。推杯換盞幾巡,半瓶白酒就下去了。本來我還有點怕高原反應,而且酒的度數還不低,所以不敢多喝。可看對方也是個豪爽漢子,就又喝了一些,醺醺然了。看來高原還是有影響的,平地上我喝這些酒應該沒事的。那男的在東北讀的書,現在是北大的副教授,典型的北方人。
鰉魚的鮮美味道大概被青稞酒壓住了,沒能細細品。酒倒是剩了個瓶底。算算飯錢,tnnd,銀子也被賺去了不少。
11、幕帳歡歌
導游告訴大家,附近一個帳篷,有歌舞表演,還有民族食品,進去隨便吃,隨便玩,隨便照相,每人10塊,大家如果願意就一起去,不強迫。既然來了,誰還在乎這10塊錢呢,大家一起跟著導游走向遠處的幾個帳篷。
帳篷裡鋪著地毯,擺著矮長桌,圍了一圈,桌上有酸奶、青稞面、油炸的散子等吃食。散子是把面裡加糖和牛奶,拉成面條樣下油鍋裡炸了放盤子裡成形的,一般是一圈圈盤得高高的,吃的時候折一段下來,入口松脆。我小時候,到穆斯林過“古爾幫”節去人家家裡玩,家家都炸散子的。可惜現在已經吃得太飽了,像征性地嘗了一段。
大家盤腿坐定後,一個身穿綠袍藏族女子拿話筒為來賓唱了首歌,然後一個紫袍藏女來給每人敬三杯自釀的青稞酒,並獻哈達。導游告訴我們客人應先用中指蘸酒,向上下各彈一下,表示敬天敬地,然後舉碗過頂一飲而盡。獻哈達時,客人應該低頭讓哈達圍在脖子上,然後雙手合什口稱“扎西德勒”。敬酒儀式開始時,女賓有些擔心,但很快發現像征性地抿一下也可以過關的。其實本來就是玩,圖個高興。綠袍女子又開始教大家用手捏糌粑。我在小碗裡放了些青稞粉,加上酥油茶,捏了一塊吃進嘴裡,有點像炒面的味道。
客人們也被要求唱歌,並可任意指定下一位歌者。我們這裡有一位被指定了,於是唱青藏高原,到高聲的時候,聲嘶力竭,大家熱烈鼓掌。隨後大家出了帳篷拉起手來圍成圈跳舞,和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比起來,漢族兄弟舞姿確實不行。
我和紫袍藏mm合了影,因為她比較pp。
12、牛刀小試
返回西寧的時候我們經過大片的油菜地,公路兩邊金黃的油菜花滿山遍野,眾人紛紛在花叢留影,不過這對我並不希奇,爸爸以前下鄉的時候早帶我們兄弟看過了。倒是有一處滿山的綠草地吸引了我,有一二百頭羊四下散開吃草,真正讓你體會到什麼叫牧場。一個牧羊人在路邊看我們笑。我發現他帶著一個鞭子樣的東西,中間一段稍寬,像個小兜,立刻想起資料上說這叫“烏爾朵”,是用來投石子把離群的羊趕回來的工具,紅河谷裡的藏胞還用這東西打擊過侵略者。於是立即要過來放了一個石頭甩出去。牧羊人在一邊笑,大概我的水平很業余。我示意牧羊人給我們表演一下,他果然來了個比較專業的,拉開架勢忽忽忽轉了幾下,一放鞭梢,石子飛得老遠。
倒淌河非常不起眼,簡直就是一條小水溝,要不是導游提醒,沒有人會注意。其實水自東向西流也沒什麼神奇的,不知為什麼這居然也是一處景點。
13、西寧之夜
回到西寧城,6點多,在西寧這時天色還早。決定到新華書店逛逛。逛書店也是我的老習慣了。有本講回民反清的書吸引了我的注意。一個台灣人寫的書中明顯表示了對回民的同情,指責清軍濫殺無辜,尤其大將劉錦棠,多次拒絕馬化隆的歸順,迫使回民不得不拿起武器抗爭下去。而我以前曾看過的另一個材料卻說馬化隆生性狡詐,多次詐降。湘軍老將劉松山只身前往敵營談判被活活打死。後其侄劉錦棠為將,自然不會輕易相信馬化隆。歷史本來面目究竟怎樣?想來劉錦棠有殺戮過多之嫌疑,但馬化隆似乎也不是什麼善人,民族之間的仇殺是很難了結的。左宗棠的善後工作應該還是做得不錯的。
離開書店置身嘈雜的街道,剛才的歷史感一下子沒了,該吃晚飯了。找了家包子店,要了5個羊肉包子和一碗酸辣湯。西北地區的水土堿性大,因此羊肉並不膻,而且肉質鮮美。一個流浪藝人抱著把吉他走進店子唱起來:“流浪的人在外想念她,親愛的媽媽……”。我想不到此地居然還能碰到這等人物,於是繞有興趣地聽了他這把慘不忍聽的聲音。一個方面大耳的小伙子給了個一塊硬幣,流浪歌手又唱了一曲不知什麼歌。看看再沒人給錢,他意興索然地離去了。
離晚上12點開車還有好幾個小時,我按照店伙計的指引來到著名的大新街夜市。慣處書齋的我在夜市發現這才是真實的生活。人們摩肩擦踵,圍著攤位形成進出兩股人流。人們交談著、私語著、買賣著、比劃著,還有醉漢趔趄而過。一個賣眼鏡的攤主蹲在角落不知和人說什麼,一個頭戴白帽的回回老漢盯著長統絲襪隨人流慢慢移動腳步。一個女孩說我要再瘦點就好了,比劃著黑色的胸罩讓攤主拿三條。
10點多鐘,我離開夜市打算去火車站,因為擔心再晚會錯過末班車。站前廣場還挺大,夜風涼爽,有人在學自行車。我覺得有點累,就到候車大廳想找張椅子躺躺。大廳幾乎空無一人。一對情侶情長話短後離去。我躺了一會,突然趕到等待中的時間好像走得很慢,踱出大廳坐在外面的台階上點了根煙。那女孩還在學車。看了一會發現是姐妹倆,胖胖的父親抓著後座跟在女兒後面跑的呼哧呼哧直喘氣,母親則端著大茶杯慢慢地搖著扇子。女兒大概有些心疼爸爸了,想停車休息,卻聽到父親的教訓:“不行,不能停,要趁熱打鐵,自己要狠下心來,今天晚上不學會就不回家,沒有決心以後什麼事也干不成!”。又轉了十幾個圈子,姐姐和妹妹終於可以互相扶著練習了。父親在一旁休息。那個姐姐車速越來越快,轉彎的時候突然連人帶車“吧唧”一下摔了,父親已經來不及扶了。女孩的腳可能磕了一下,一拐一拐的。輪到妹妹騎了,父親又開始跟著跑。
天完全黑了,頭頂的星星一閃一閃。該取包上車了。這真是一個美麗的西寧之夜。
14、同道中人
開往格爾木的列車上人很少,半夜人就更少了,我終於找了張三個人的長座躺下來。車廂裡挺冷,從包裡拿了長衣加上,迷迷糊糊地睡著了。熬到第二天上午11點多,終於到格爾木了。汽車站就在火車站的對面,跑進去看了看,沒發現同道中人。到拉薩的車有兩班,都是下午三四點多發的,下鋪210上鋪190。到敦煌的車晚上7點發,上鋪70下鋪90。車站旁邊有一排店,賣氧氣袋、氧氣筒、紅景天、葡萄糖。不急,還早得很,於是找個飯館要了盤拌面解決午飯。
飯後又到火車站尋找同道,見到3個學生樣的,一身打扮顯然才從西藏回來。問了問是清華熱能的,錢沒帶夠,就去羊八井看了地熱發電站。到了下午,我買了去敦煌的票後,卻遇到同道中人了。4個人從北京來,1個女孩。他們的裝備很不錯,不過略誇張了些。迷彩服,高幫皮鞋,軍用大背包,對講機加手機加水壺加登山掛鉤把腰帶一圈都掛滿了,相比之下,我的背包簡直小得可憐。他們猶豫著要不要住一夜,我問了他們的情況和計劃後,斷然打消他們的猶豫力勸他們走,最多買個氧氣袋。我侃侃而談指導他們如何裝包,上車帶什麼東西,坐長途車要注意什麼以及買上鋪還是下鋪。看來他們確實缺乏經驗,包裡裝了很多沒用的東西。當決定要走後,其中最高最壯的小伙子拿了個幾乎可以稱為藥箱的盒子忍不住吃了些藥,看來他心理的高原反應遠強於生理的。以後進藏就沒見他們了,手機信號也不通,不知他們最後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