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文《韓國印像六》中我提到“中午吃了拌冷面비빔냉면,碗裡是兩片牛肉、半個蛋、梨絲、腌蘿蔔片、青瓜片、辣醬和細而有韌勁的面混搭, 5.5千元。晚上吃了“明洞餃子”,面條很滑,不夠還可以免費加,7千元。沒想到這個餐館還有那麼多人光顧,大家寧願排隊等也要吃。”現在讓我把圖片貼出來。
大伙都知道韓國菜裡“冷面냉면”是很出名的,其實它地道的全稱是“拌冷面비빔냉면”。器皿如下圖,用個很大的不鏽鋼碗,當然也有其他器皿的,比如韓劇裡為了鏡頭效果用透明玻璃大碗等。拌面的材料可以多樣化,跟眾多中華面小吃一樣。不過在面裡放雪梨的,我還是第一次吃。因為辣醬很辣,吃起來很火熱,所以雪梨起到了很好的綜合作用,清爽的口感頓時讓口腔降下溫來,吃到最後你會覺著雪梨放的太少了。

傳統的拌冷面都會像我吃的這份一樣選用牛腱肉(牛展)做肉片。而面條則選用蕎麥面,顏色暗黃,又軟又韌,細細長長。好的冷面用筷子是很難折斷的,所以服務生端給你前都會問需不需要用剪刀剪成幾段,看下圖左下角就看到剪刀口的痕跡。從味道來說,冷面如果不放辣醬會遜色很多。從飲食營養均衡的角度看,它材料葷素粗細糧搭配得非常好,我很認可。

明洞餃子명동교자 是一家位於首爾市中區明洞2街25-2(營業時間10:30 - 21:30)的著名中餐館。咋一聽,我們還以為它真是個吃餃子的地方,想想餃子怎麼地也是中國的才正宗呀,韓國的中國餃子是個什麼味道呢?帶著好奇心進了去,我們才發現原來所謂的餃子就是小籠包或者餛飩,這家餐館主要賣餛飩肉沫湯面和小籠包。盡管品種單一,它卻很受韓國人的喜愛,不排隊等不行。湯面裡的餛飩只有四個,味道不深刻;湯的味道還行,號稱是雞湯;面條的口感則跟在國內吃的不太一樣,不是勁道的那種,而是軟而綿而滑的,又白又粗,有點特別。這種面在肚子餓的時候非常好吃,呵呵。小籠包嘛,皮不錯,餡的味道則一般般。而且大家可以看到它包的湯汁把底部浸透了,夾起來的時候很容易穿底漏餡,這個水平不比祖國的灌湯包啊。但無論如何,還是值得一試,畢竟七千元在明洞這個商業旺區不算貴。購物累了,快速進來吃一碗,又出去繼續血拼了。

小貼士:明洞餃子的服務員非常忙,如果你坐下來一時找不到筷子勺子,請在桌下的暗屜裡找(見博文韓國印像十七----韓國人)。如果服務員不會說中文,不要緊,請跟他說英文,旅游勝地的服務員還是能夠用英文應付的。如果你覺得一碗湯面不夠飽,嘗試跟他們申請加面,注意:只給加白花花的面哦。
這次旅途可惜的是沒吃到韓劇裡常見的中華炸醬面,不知道是否類似於冷面的辣醬味道加上明洞餃子湯面的口感呢?希望日後還有機會品嘗。
其他旅游攻略請參考http://***/s/articlelist_1401147622_1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