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宏村前,上網查了一下住宿,跳出的是一家叫“居善堂”的客棧,好評較多,被標榜為“中國十大情調客棧”之一(www.jstkz.com)。路上,給“居善堂”打了個電話,告訴有四個人,留兩間廂房。到達宏村時,天已經黑了。居善堂的人接到了我們,帶我們鑽進一條小巷。小巷名為“茶行弄”,為古時宏村專營茶葉生意的地方,也是宏村唯一沒有水系流經的路,目的就是為了防潮。
摸黑走了好多路,七拐八彎的,很是擔心是否進得去出不來。再抬頭,紅燈高掛、棧旗懸飄的“居善堂”已在眼前。
由於沒有和客棧的人說清楚,他們錯以為我們是兩對夫妻,給留的兩間廂房中有一間是大床房,兩個大男人無法住。本想把兩張床的廂房留給余兄和李老師,但在余兄謙讓之下,最後還是同甘共苦一起住了小房。
“居善堂”的“中國十大情調客棧之一”,不無它的道理。百余年的老宅不去述說,但就屋後的天井,就給了我時光交錯的幽美意境。燈籠昏暗的光線照在小院裡,亭台樓榭相映成趣,盡顯百年建築的遺風。中間的小池塘裡錦鯉嘻戲,青苔藤蔓游走池壁。池塘一端,與圓形牆洞共譜花好月圓。池邊木制亭榭“聽雨軒”飛檐翹角,古樸典雅。
在亭中八仙桌坐定,老板娘已端上桃花鱖魚、黃山雙石、五加皮炒蛋、余氏毛豆腐等宏村徽菜,斟上一杯小酒,四人小酌細品。興致中,望著倒映在池水中的亭台樓榭感嘆,此時若有小雨滴落,這“聽雨”酌酒的滋味又將如何?話音剛落,沿屋瓦間流下絲絲細水,原來店老板的小女為我們打開了人造的檐水。水滴如秋雨落入池中,發出“叮咚”的響聲,宛如醉心的弦音,讓微醉之人痴了痴了!
酒罷,往亭邊美人靠上一依,呡一小口茶,伸上一個醉腰,任思緒亂舞。
這晚,一夜無夢。
清早拍攝回客棧,又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居善堂”。昨晚酌酒品茶的水榭亭院,在寂靜的早晨更顯閨秀之氣,整個院落一角一景。一盆盆花草、錯落擺放的石桌石凳、隨意掛置的藤籮雜物,看似無意實則有心地妝扮了整個院落,讓人思而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