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羅德島日記1

作者: 中年抒情

導讀5月30日 星期六 晴 很暖和昨晚乘機從伊拉克利翁飛到羅德島。用時50分鐘。小飛機比公共汽車還小,只有40個座位。不過飛機上還給了一罐水和一塊小點心。比美國的飛機好。 酒店的位置很好,就在羅德老城和新城交接的位置上,窗外一條步行街,性價比很好。 早餐酒店的Big Buffet 是入希腊以來最好的一頓。除了水果和蔬菜少了點兒外,果汁基本上被兌成水味了。其他的內容 ...

5月30日 星期六 晴 很暖和昨晚乘機從伊拉克利翁飛到羅德島。用時50分鐘。小飛機比公共汽車還小,只有40個座位。不過飛機上還給了一罐水和一塊小點心。比美國的飛機好。

酒店的位置很好,就在羅德老城和新城交接的位置上,窗外一條步行街,性價比很好。

早餐酒店的Big Buffet 是入希腊以來最好的一頓。除了水果和蔬菜少了點兒外,果汁基本上被兌成水味了。其他的內容和北京100多元的自助餐接近。

上午首先趕到碼頭買船票,羅德島每天有發往帕特摩斯島的快船,路程6.5小時,費用46歐元。去錫米島的船每天有四班,往返30歐元。兩地的船票都要提前購買為好。

這個碼頭上不賣帕特摩斯去往薩摩斯島的船票。但是出了碼頭因為路不熟,無意間走到了商業港。哈,除去在港口外的旅游公司買到了帕特摩斯去薩摩斯的船票外(只要8.5歐元,好便宜哦),還順便瀏覽了一下具有土耳其風格的海關入口。

沿著港口的路走下來基本上就在城牆腳下。羅德城的城牆又高又厚,而且保存十分完好,護城河也變成了公園。羅德島的老城據說是歐洲保存最為完好的中世紀城堡,所以,好幾個城門口都鑲嵌著“世界文化遺產”的銘牌。

城邊碼頭附近的小Beach 看起來來很誘人,只是因為水太涼沒有一個人游泳。

我們看見一個門就順勢進城了,沒想到這正是旅游書中介紹的最佳旅游路線的起點:港門(Port Get)。

進入港門第一眼就看見了一座殘缺不全的老教堂,令人想起了英國的考文垂。教堂明顯是威尼斯人的傑作,長方大廳、偏向一方的禮拜堂以及組合尖券拱頂的哥特式建築。現在教堂的後面變成了一座小公園,綠草茵茵,繁花似錦,坐在公園內的小餐廳裡的游客真是好享受。

順著一條向西的大街走不一會兒就見到了海馬噴泉,四周游人如織,都在和它合影留念。

往前走有一個Evreon 廣場,聳立著一尊紀念在二戰中死在納粹集中營裡的1604位羅德島猶太人的石柱。各地的猶太人都有錢,而且不忘歷史。

再向前行不到200米就到達另一個主要景點:希波克拉茲廣場了。在這裡,與卡斯特拉尼亞噴泉留影的游客也是絡繹不絕。只是幾個坐在池邊靠拉手風琴賣唱的小姑娘們有點兒大煞風景。

這類人群從米島開始就有不少,西方人對此給與理解,謂曰:每個人都有選擇生存手段的權利。

這兩個廣場四周幾乎都是露天餐廳,因為是上午,所以上座率不高,所有餐廳都有些招攬客人的男女對著過路的游人做出恭維的笑容。

從港門到兩個廣場再延伸到蘇萊曼清真寺的大街兩邊都是各類工藝品和土特產商店。建築從色彩和形式上看,好像是土耳其和意大利文化混合的產物,可能土耳其的成分多些?

比如,外牆的顏色大多是淺黃色和淺紅色,土耳其的方尖頂和意大利的長拱頂的瓦都是火紅色的。

各種鮮花,巨大的樹冠,色彩搶眼的建築,形式各異的露天餐廳和眼花繚亂的土特產商店交融在一起,令羅德老城美不勝收。可謂一步一景。覺得隨處都可收入鏡頭。怪不得我們的旅游書中說“羅德島是希腊首屈一指的觀光勝地”呢!

從希波克拉茲廣場向南拐進了一條很窄的小巷,這才真正進入了羅德城的“Old Town”。

路面狹窄,均用鵝卵石鋪就,且因長年屢次修整呈現出高低不平之狀。兩邊的房子卻並不太矮,有的竟有四層之高。所以,很多小街幾乎長年不見陽光。

最有特點的是,因為島城土質較稀松,房子相對又高,地基顯然不很牢靠,所以很容易出現傾斜。為此,羅城人發揮了極大的聰明才智,在街兩邊建築的腰上加了一堵拱型支撐柱,其功能很像是哥特式教堂的飛扶壁,只是互為支撐。

但是,即使這樣,羅城的建築很多還是出現了傾斜,有些房子就像是鼓著一個大肚子,要是沒有這些飛扶壁,羅城可能早已不復存在了。而如今,這反倒成了羅城一景。

路遇一位來過中國的當地老者,有些文化。據他說,全島人口150萬,超過一半人居住在島子的首府羅德城。老城內卻只有居民2萬左右。游客有多少他也說不清,據他說,高峰期的那幾個月,老城幾乎每條街道裡都擁滿了游人。他們的生意好的一塌糊塗。

順著飛扶壁最多的Omirou街向行,先看到了一座咱旅游資料上標出的清真寺,才發現已經破敗不堪了。但是即使這樣,在這破舊院落的大樹下還是有一家露天餐廳,而且看來生意真不錯。真不知道歐洲人坐在這兒看什麼?!

清真寺旁有一座小教堂,門臉不大,但紅牆丹頂甚是新穎。入去才發現其中的壁畫是真有些歷史了,映照在昏暗的光線下更顯現出中世紀的壓抑。教堂雖小,這裡還愣是一座修道院呢,修士們住的房子倒也干淨利落。

一看地圖才發現,原來小教堂就在書中推薦的歷史老道聖法諾諾大街街口。正好從這裡拐彎,大踏步向北挺進。一路上兩邊也都是些門臉兒不大,風格迥異的工藝品和土特產商店,羅城的青年旅社也在這條街上。漫步其中,的確有種步入中世紀之感。

又拐到“旅游者的大街”:索克拉圖斯街後,向蘇雷曼清真寺前進了。

路邊仍舊是各類店鋪,稍寬點兒的地界兒就算是個廣場。然後呢,該廣場四周,或者是六周都布滿了露天餐廳,這會兒餐廳裡已是熙熙攘攘了。坐在路邊餐廳裡用餐是歐洲人的習慣。

昨天我倆也坐在伊拉克利翁威尼斯城堡海邊的露天餐廳裡吃了頓海鮮。雖然味道一般,但是,好像是有些特殊的感受。是什麼,一下子說不清,但是,心裡挺舒服的。東西方文化是有差異,甚至衝突。但是,多交融,多感受,可能還是能夠相互理解的。

蘇萊曼清真寺居然不開門,旁邊的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土耳其圖書館”倒是對游客Free開放,地方雖然不大,但是喜歡或者懂得伊斯蘭知識的人可以待上一整天。

因為2點多了,再加上電池沒電了,所以,只好匆忙趕回住處。路過安波伊斯門的時候發現居然這裡有三道城牆,四道護城河,世界罕見。也驚嘆當年土耳其人是怎麼攻下來的哦。真不容易。

肖像畫家們還在原地不辭辛勞的忙碌著,倒也真是一景。連書中標出的公廁都還在原地。不過,是要收費的哦。

出安波伊斯門轉了幾個彎就來到了“土耳其市場”,沒想到這裡面現在也基本上變成了餐廳,還算有兩家賣蔬菜水果的,不過價格不低。

看著地圖走回住處,原來從“土耳其市場”到“家”只需不到十分鐘。

五點鐘,太陽還是很耀眼,但是空氣要涼快些了。又出發去參觀“首領宮”。哈,沒想到我們的資料總是有不准確的時候,城牆游的時間變化了。哇,真可惜,我們在羅德島的這幾天沒機會逛城牆了(因為一周只開放一天),真是極大的遺憾,走在城牆上看羅德老城據說是別有一番風味兒的。

首領宮這會兒人很少,參觀起來可以很仔細。裡面除了展出“羅德騎士團”的展品外還有些羅德島的史前文物,慢慢看來很有味道。

哈,早餐Free就吃多了,結果晚上8點了才喝了點兒菜湯吃了點兒酸奶。明兒可不敢這麼干了。


(羅德島的城牆是希腊最完整的)



(整個羅德島的老城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老城內的古董店裡真有些老東西)



(綠葉子是羅德島的形狀,巨人是羅德島的守護神。據說是另一個太陽神。)



(羅德島人真像土耳其人)


精選遊記: Dodecanes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