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薩洛尼基是一座擁有連續歷史2320年的城市,其間幾易其主,故整座城市風格多樣。不過,這裡被授予世界文化遺產的內容主要是“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的建築藝術”。真不知道為何僅存的代表伊斯蘭風格的土耳其浴室和威尼斯人建造的塞城地標白塔為何沒有被世界科教文組織看中。不過,由於這次我們也覺得時間匆忙,居然這倆地方都沒能進入參觀。不免也有些奇怪加遺憾。對了,雖然現在塞薩洛尼基只剩下1000多猶太人了,可是一戰前後,塞城的人口中有54%是猶太人,達到6萬多人呀,難道他們的文化現像一點兒也沒有留下?或者是不值得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總之,如果有時間,塞薩洛尼基真是有很多內容值得你留步。
一、圓形教堂(Rotonda)
這座位於城市中心位置的建築最早是卡萊利烏斯皇帝的陵廟。後來又是教堂又是清真寺的改建了多次。至今,圓形主建築前還保留著高高的宣禮塔。整體建築使用的是紅色磚石,內有木梁支撐,構造獨特。穹頂上的馬賽克畫號稱是5世紀的,塞城獨一份。
二、老凱旋門
老凱旋門就在圓形教堂的附近,“長安街”大道旁。是為了紀念卡萊利烏斯皇帝的豐功偉績而修建的。如今殘缺的拱門方柱上留下的浮雕仍然歷歷在目。也可稱得上是塞薩洛尼基的標志性建築。
三、帕納吉亞。哈爾凱翁(Ranagia Chalkeon)教堂
這是一座位於羅馬廣場邊上的、半沉於地下的小教堂。據說這裡是塞城早年勞動人民供奉的教堂,其建築號稱是典型的拜占庭式。其實,此類建築在塞薩洛尼基以及整個希腊隨處可見。小教堂的斜對面就是土耳其浴室遺址。
四、聖吉米特裡奧斯大教堂
該教堂門前的一條大街也因它而得名,就是塞城的“平安大道”。
聖吉米特裡奧斯(Agios Dimitrios)據說是基督教創立初期為宗教殉道的塞城名人。人們在他殉道的地方修起了一座大教堂。
此大教堂幾經劫難,連遭焚毀,而且又是清真寺又是倉庫的被改建了多次。但塞城人民對它的信仰達到了絕對虔誠的地步。最後一次大火後,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又恢復到了現在的樣子。在金碧輝煌的內飾中參雜著很多最原始、歷代教堂的遺留材料,大概恰恰這些材料成為了世界科教文組織為它命名的依據。
目前該教堂號稱是希腊最大的教堂,也是塞城的主教堂。教堂內有座地下博物館,據傳殉道的聖人屍骨就埋藏在那裡,因此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和游客。每年10月26日聖人殉道的日子這裡將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
五、聖索非亞大教堂(Agia Sofia)
據說這座教堂與伊斯坦布爾的同名教堂在構造上完全相同,只是比後者小很多,但是保存的完好程度比後者好很多。現在仍然是塞城人們做禮拜的主要教堂之一。
六、古城牆和瞭望台
塞城的古城牆最早建於那個時期至今存在著爭論,目前城市北部山坡上的部分被完整的保存了下來。
我爬上去的時候瞭望台正在維修,緊閉的大門上鑲嵌著新新的世界文化遺產的銘牌。
城牆內外的風景完全兩樣,城內延線是塞城窮人的聚居地,大量的外來打工者雲集在這裡。城外的山坡上也是塞薩洛尼基老城僅存的一部分,但是那裡卻相當於香港的半山區。
有時間城牆內外四處走走會挺有收獲的。

(圓形大教堂裡頂部的描金宗教畫號稱是最古老的。)

(凱旋門上的雕刻技藝精湛)

(聖吉米特裡奧斯大教堂裡虔誠的東正教徒)

(賽城的聖索非亞大教堂內飾比伊斯坦布爾的好得多,而且現在還在做彌撒。)

(大教堂小賣部的兩位服務員,一個賽一個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