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的修道院:梅加羅。邁泰奧拉(meqarometeoron)

作者: 中年抒情

導讀卡蘭巴卡是個不大的小鎮,主大街只有一條,橫穿整個鎮子,鎮上的商店、銀行、餐廳、噴水池、旅游公司和政府機關等都雲集在此。 主大街南側有三條與其平行的道路,十字見方,一看就是現代人的設計手筆。 主大街向山裡歪七扭八的出現了很多條小路,一看就是早些年的人們根據地理條件自然形成的,所以,那地方就被叫做“老城”。 站在主大街上就可見到那些突然 ...

卡蘭巴卡是個不大的小鎮,主大街只有一條,橫穿整個鎮子,鎮上的商店、銀行、餐廳、噴水池、旅游公司和政府機關等都雲集在此。

主大街南側有三條與其平行的道路,十字見方,一看就是現代人的設計手筆。

主大街向山裡歪七扭八的出現了很多條小路,一看就是早些年的人們根據地理條件自然形成的,所以,那地方就被叫做“老城”。

站在主大街上就可見到那些突然拔地而起的巨石山峰和小鎮漂亮的建築、參天的綠樹、搶眼的鮮花和深邃的藍天交相輝映,整個就是一張精美的明信片。

平時每天上午9點,在鎮公所(鎮信息中心對面)的噴水池邊上,鎮內唯一的公交車由此出發,下午1點半還有一趟。

路上首先經過小村:KASTRAKI。這個村內除了酒店就是旅館,幾乎沒有其他設施,大量自助游客住在這裡,尤其是那些徒步旅行者。老周就是在這裡安營扎寨的。

出了小村就進入巨大的石林區了。這裡的石林與廣西的有所不同,是一片片巨大的怪石,雖不如我們石林筍狀顯得秀氣,但是宏偉的氣勢透著壯觀。

尤其是那些位於巨石峰頂、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紅色拜占庭式教堂的穹頂,更是令游人一路上贊嘆不已。

能走車的公路從卡蘭巴卡(簡稱卡鎮)出發,進入邁泰奧拉景區後,彎彎曲曲有十幾公裡的路程,途經聖尼古拉斯(Agios Nikolaos)修道院和盧薩諾(Roussanou)修道院,最後停在梅加羅。邁泰阿拉修道院門前。然後返回卡鎮。

整個卡鎮懂英語的人就很少,公交司機就更不懂英語了。所以,如果你想在路中的兩站下車,只能用希腊文寫好了遞給司機看,否則,任憑你當時用其他的任何語言對司機說話,他都會不予理睬。

希腊人懶惰的骨子裡還透著傲慢,好像對我們這種方頭方腦的亞洲人更反感。也是,當年獨立戰爭就是以宗教為首的起義,宗教中心的邁泰奧拉人因此被土耳其人殺了不少,因為受盡了突厥人的氣,這會兒就捎帶著把全亞洲都恨上了!給與理解吧!

梅加羅。邁泰奧拉(Meqaro Meteoron)修道院是這裡最大的主修道院,邁泰奧拉文化之精華集中在此。

又高又瘦的山門就像是座高聳入雲的鐘樓直刺藍天,使從高塔下階梯進入大門的游客們內心充滿著崇敬感,然後從“鐘樓”左邊的支字路攀緣向上進入紅色穹頂的建築群。

在支字路上和修道院建築群周圍放眼望去,即可見到邁泰奧拉景區那些獨特美麗的自然風光、其他修道院的雄偉身姿以及KASTRAKI村(簡稱K村)的全貌。我這一天就拍了150多張照片,而且,修道院內還不許拍照呢。

梅加羅。邁泰奧拉修道院是一個多層的建築群,雖然仍有信徒在此修行,但是好像因其名氣這裡的參觀功能已成為主業。

一進入古堡般的大廳就可見牆上一些明顯的指示牌,通告你各層都有些什麼內容的展覽,有英語。

大廳和院子裡允許拍照,教堂內、展廳內絕對不允許,我們見到一位希腊女士因此與工作人員爭執了幾句而被“請”出展覽廳的情況。

邁泰奧拉是“懸在半空中”的意思,1356年,聖人阿薩納提奧斯從聖阿索斯山移居到這裡,並且和最初到達的幾名修道士集資修建了這裡的第一座修道院:梅加羅。邁泰奧拉修道院。

顯然,建築的形式自然是聖阿索斯山聖地的風格,而後再建的其他修道院,基本上都是延續了此風格,所以,整個邁泰奧拉修道院的建築形式就是所謂:“聖阿索斯山的拜占庭”風格。

其特征為:紅磚外表是裝飾,其內是石頭填充,紅瓦穹頂,穹頂頂部為圓型,四周是多面型。梅加羅。邁泰奧拉主穹頂是12個面。

教堂一般為兩個大廳相連。

其中的“凡人大廳”(做彌撒時異教徒也可進入)要長些,大廳上方有一個不大的穹頂。

“聖徒大廳”是主大廳,最大的穹頂就在大廳的上方,這個大廳一般比凡人大廳小些,而且絕對是個正方形。

主大廳兩側都會延伸出去不大但是很明顯的一個半圓形穹頂的側廳。

主大廳正面通常用各種不同材料建起屏風,屏風後面是隱蔽的祭台。祭台是一個房間,因此顯然就突出在了主大廳的後面。

這樣,如果從空中看,整個教堂呈十字架狀,交差點就在主大廳穹頂處。

所以,幾乎每個教堂的主大廳穹頂內部的圓型牆壁上都會有耶穌基督的聖像,稍好一些的教堂此聖像一定是用金粉繪制的。所有東正教的這些聖像畫一定是毫無立體感的平面畫,這樣,不論你身在教堂內的何處,只要你能看見耶穌,主的眼睛一定是在盯著你。

兩個大廳內除地面外,牆壁和穹頂的所有地方都繪滿了宗教聖像畫和中世紀風格的平面油畫。其所用的“濕畫”技術至今仍在東、西方的教堂中普遍使用。

兩個大廳內繪畫的內容截然不同。

“凡人大廳”的內容大都是些宗教故事,有基督受難的,有各個聖人所受折磨的。故事中反映了早年的人們對宗教人士用盡了各種極刑,你能想到的那上面都有,畫面之慘烈在其他地方很難見到。

通常在大廳的東面牆上會有東正教的名畫:《最後的審判》。內容是,上帝坐在最上方的天庭中。做善事的人們死後頭戴金光環排隊進入天堂。做了壞事的人們光著身子、抱著胳膊掉到地獄裡。那些作惡多端的人物和動物被地獄中的怪獸吐出的如同洪流般的血紅長舌吸入到其肚子裡,真是所謂“永世不得翻身”!

西邊的牆上通常會有另一幅東正教名畫:《聖母最後的睡眠》。

“聖徒大廳”內都是些姿態平和、頭戴光環的各類聖人的畫像,每個為宗教做出過傑出貢獻的信徒都可能譽為其上,宗教人物畫上可見這些聖人頭部左右有其真名實姓。此大廳也是放置宗教聖具的地方,如果該修道院沒有博物館的話。

從教堂的裝潢可以看出,梅加羅。邁泰奧拉修道院有著雄厚財政支持。除了各種宗教用品和裝飾都金粉加身、珠光寶氣外,16世紀至今的壁畫色彩仍然十分艷麗,如同新作,顯然是由後來的畫工們定期修補而成的。是我們見過的早期宗教畫保存最完好的。

來這裡參觀的游客很多,教士們英語也不好,又都是“希腊式”的態度,所以,沒地兒問人去,因此沒有找到該修道院主創者的埋葬之地,據資料上說就在修道院內。

出了主教堂的側門才發現,原來它位於整個修道院的最高層,站在懸崖旁的圍欄邊極目遠眺,四周的自然風光令人心曠神怡!

修道院的二層和一層是各種展廳,內容令人眼前一亮,很具特色。

雖說宗教用品不如帕特摩斯聖約翰修道院的精美,但是也很不錯了。16世紀相當於我國的明末清初,都說我們中國人手巧,希腊人那時候的雕刻工藝水平應該不亞於我們,而且在細膩的基礎上他們的物件兒透著一種豪華博大的氣質。

希腊近代史上的幾次獨立運動都是在宗教社團的引領下發起的,邁泰奧拉作為宗教中心更是首當其衝,這裡的用各種實物和文件展示了在那幾次戰爭中宗教人士做出的傑出貢獻。

沒想到在二戰中,這裡的教士們還參與了與希特勒法西斯做鬥爭的活動。二戰期間丘 吉爾先生還曾經來到這裡與大主教合影留念呢。

展覽中居然還出現了一組“寫實派”油畫家的作品,雖然反映的是邁泰奧拉宗教內容,但是那立體的人物和露裸的身體可是與中世紀的東正教完全相違背的呀。

如果有時間,梅加羅。邁泰奧拉修道院可以待上整整一天,它集中了整個宗教中心的文化精華,內涵很深。並且,它是這裡所有修道院修建位置最高的,竟達到了海拔534米之高,故而站在這裡整個景區一目了然,盡收眼底。

還是拍了幾張修道院內的照片,可惜這裡沒有太多空間展示。感興趣的朋友可去本人博客一覽:百度中輸入:youzousifang 即可。


(卡蘭巴卡鎮)



(邁泰奧拉風景區內最高的、內容最多的修道院:梅加羅。邁泰奧拉)



(石林)



(站在修道院的觀景台上,整個邁泰奧拉景色盡收眼底。)



(這裡麥收的季節和我國北方差不多)


精選遊記: 卡蘭巴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