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河南探親行今年過年沒有安排出去玩,我們決定回西安我外婆家過年。一來是我外婆年紀大了(90多歲),非常喜歡我們這些小輩去看她;二來西安有暖氣,冬天在家裡非常舒適。
女兒一放假,我媽媽就計劃帶著我女兒去西安。我還要上班,只能等年前放假再去。我們就初步定下了在西安過年,初二再到鄭州和LD的家人們團聚,初六回上海的計劃。
西安篇1月24日送媽媽和女兒去浦東機場到西安,看著她們走進安檢口,我的心裡空落落的,真恨不得馬上結束工作也能一起走。
那幾天我一直在拔打上海鐵路局的定票電話95105105,每天下午3點開始售票,但是那個時間段的電話都占線,我不停歇的一次次撥打,直到3點半好不容易撥通後,所有的票都沒了。
沒有辦法了,只好上網去搜飛機票。年前飛往西安的飛機票都全價銷售了,權衡再三,買了2月8號晚上9點的航班,950元(差不多八折吧),加稅等1050元/人,都要頂平時2個人的價錢了,唉,誰叫我們過年都要回家呢。
我跟領導請了幾天假,這樣可以早幾天回去過年了,太開心嘍!
行前的准備總是忙亂的,主要是帶給每個人的小禮物,還有就是千萬別忘記身份證。
2月8日晚上6點我准時出家門,本來在等機場四線的地方總有些出租車,可以拼車去浦東機場,誰想到可能是晚上,也可能是年前的緣故,一輛拼車的出租都沒有,只好乘機場四線,好在下班時間是浦東往浦西方向擁堵,而浦西往浦東去機場方向的路很通暢,我6點20分上了機場四線,7點就到了浦東機場。
拖運好行李,辦好票後我就去磁懸浮站廳那裡吃晚飯了,吃了肯德基,雖然不好吃,但是畢竟干淨、方便。旁邊還有蒸功夫,人很多。
過了安檢,進了候機廳,我這才遲鈍地發現我的航班晚點了。機場工作人員說我們要乘的飛機還在三亞准備起飛,得等它飛到浦東機場之後才能拉上我們朝西安飛。天哪,三亞到上海起碼需要3小時,晚點到12點了,等待的人都氣呼呼地領了水,散了。
我找了候機廳的一個角落,給手機充電,隨後居然坐著睡著了,一覺驚醒後才過了一個鐘頭。又去登機口詢問詢問,又接著回來假寐,一驚醒後又一個鐘頭過去了,就這樣睡睡醒醒地總算熬到飛機降落在浦東機場,最多一個鐘頭後就可以起飛了。
旁邊有一班飛往溫州的航班好像晚點時間很長,很多乘客都帶著不止一個小孩,疲憊的孩子們又哭又鬧,他們正在和航空公司的人交涉,安排住宿什麼的。
終於在12點30分,讓我們排隊登機了。有一個上海的老阿姨排在我前面,跟我聊了幾句,她的姐姐在西安,當時支內到的西安,現在她姐姐的孩子們都在西安生活,她姐姐也就不回上海了,老阿姨經常去西安看望她姐姐,她感覺西安很不錯,很喜歡西安,物價便宜,特別是房子。
2月9日凌晨1點的時候,飛機終於起飛了,我在路上也是睡睡醒醒,吃了一點飛機上發的小食品,人很疲倦,總是處在淺睡眠中。凌晨3點半,總算到了鹹陽機場,我們下了飛機,在那裡等著行李傳送過來,出機場後上了機場大巴,20元/人。坐滿人後發車,大家都很困很累,搖晃著到了機場大巴的終點站——北大街鼓樓。
我也有一年多沒有來西安了,看見現在的北大街修得非常整齊、漂亮,兩邊路燈明亮,街道平整干淨。
機場大巴一停,圍上來幾輛出租車,不過西安的出租車總是很挑人,他先問我到哪,我說師大、政法學院那裡,他不去,後來又有兩個人也要到南郊,司機又讓我拼車了。算了,深更半夜的,能打到車就不錯了。
每次我媽媽她們到西安,從機場大巴下來都遭到出租車拒載,一老一小,提著大包小包,還得去擠公交車。這次我女兒還在電話裡提醒我,千萬不要乘207路公交車,人特別擠。真令人苦笑不得。
我真想譴責那些無良的出租車司機,看著老人和孩子也沒有同情心。難道不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
凌晨的出租車開得飛快,到了姥姥家的時候已經是將近凌晨5點,唉,航班晚點真是氣人,本來覺得飛機快,誰想到從上海家裡到西安姥姥家足足花了11個鐘頭。
我乘電梯上樓,電梯門一開就感到融融的暖意。媽媽來開門的時候都穿著單衣,女兒也從被窩裡鑽出來了,居然光著腿,我也趕快脫掉羽絨大衣,鑽進被子睡個回籠覺。
冬天呆在有暖氣的屋子裡實在是太舒服了,被子只用蓋薄薄的一個,衣服也只用穿一件,看著外面的飛雪,屋裡又干燥又暖和。我的心情就像是一只小區裡的流浪貓,一直在潮濕、冰冷的野外生活,突然變成家養的貓,睡在爐火邊上,幸福得冒泡泡了。
如果上海也有暖氣就好了。真後悔當時裝修時沒有給家裡裝地暖。就溫度而言,上海並不比西安熱多少嘛,為什麼上海沒有集中供熱呢?
我一直睡到9點才醒來。看到了姥姥,大舅。姥姥的腿腳不好了,只能在家裡扶著一個助行器走路,出門得坐輪椅。但是姥姥的記憶力還是相當的好,我們問誰的電話,姥姥都可以憑記憶報給我們,一點都不差,真是令人驚嘆!培養了我們這一幫懶人,再也不查通訊錄了,要打電話就讓姥姥報號碼,屢試不爽,真是方便。
大舅現在每天照顧姥姥,給姥姥做飯,我們這次回來,大舅也照顧我們一日三餐。我好久沒有這樣好吃懶做了,女兒也吃得非常好,太幸福了!而且大舅做的飯非常好吃,大舅是那種喜歡做飯的人,一點不怕麻煩,很得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真傳。
大舅的習慣:早飯是牛奶雞蛋饅頭;中飯是米飯炒菜,大舅擅長做紅燒肉,我覺得非常好吃,但剛聽說醬油需要要放生抽和老抽兩種,分別用來上色和調味,單獨放一種醬油作用不能兼得,我就嚇壞了,覺得太麻煩;晚飯包餃子或者是牛肉面,自己做的紅燒牛肉,澆在下好的手擀面上,非常好吃,餃子餡多采用蘿蔔肉餡或者韭菜肉餡,蘿蔔還得先煮一下去水,韭菜也要甩干脫水,想想我都覺得麻煩。
晚餐後,大舅還給我們榨蘋果汁,西安的蘋果又便宜又好吃,一般按2個人榨3個蘋果的量計算,太好喝了。有時是橙汁,非常好喝。真正的純天然,不加任何水和防腐劑。
還有就是西安的饅頭非常好吃,很醇很香,連我這種本來不愛吃饅頭的人都覺得很好吃。而且我發現一個規律是那種糧店賣的饅頭最好吃,可能是糧店的面粉正宗又新鮮吧。
2月9日下午,我們要去旁邊的八裡村修鞋,一些小店已經關門閉戶,迎接春節了。但是還有一些小攤在賣鴨脖子,鴨胗干,八寶稀飯,醪糟雞蛋,餅卷菜……我買了一點鴨脖子和鴨胗,很香的吃了。
回家後大舅說小攤上的東西不敢吃,看我這麼喜歡吃鴨脖,還專門去軍人服務社給我買了鴨脖,後來我在西安到鄭州的高鐵上拿著這兩根長長的鴨脖啃了好久,啃過華山,一直啃過洛陽才啃完,真的很好吃。LD和女兒都不能吃辣,所以他們就只能看著我吃,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西安今年過年那幾天總是時不時地下雪,雪不大,但是屋頂都白了,很有過年的氣氛。
我姥姥家在高層,可以眺望大雁塔、曲江那邊。只是冬天西安的天空看上去一直是灰蒙蒙的,是否集中供暖的緣故,各個單位都有個煙囪在排放白白的煙,這算是暖氣的一個缺點吧。
小時候,我曾經在西安上過一年小學,還有一個小學同學也住在姥姥家的家屬院裡。她陪我2月11日晚上去鼓樓吃小吃,晚上我偷偷地溜出門,沒有告訴大家我要去鼓樓的回民街。
我們做207路到鼓樓,套用宋丹丹的話,“那真是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彩旗飄揚,人山人海。那情景,真是相當的熱鬧!”
我們吃了平娃烤肉,我喜歡吃牛百葉,羊肉,還喝了酸梅湯,吃了賈三灌湯包,八寶稀飯。賈三灌湯包還和以前記憶裡的一樣好吃。姥姥愛吃松子,我還給她買了一包。(回來後發現並不好吃),還稱了瓜子,回來吃覺得瓜子太鹹。
酒足飯飽後准備回家,我們走到南大街去乘603路,當時我手放進口袋還摸到我的手機。等603路車來了,上車後坐下,我手插進口袋,突然發現我的手機不見了。我不敢相信,又摸摸,還是不見了。我的奔邁Treo680,雖然並不貴(淘寶上買的,750元),但是用起來很方便,我剛剛應用自如,居然就這樣丟了。我同學趕快撥打,接通了,但是沒有人接聽。我讓同學一直撥著,我趕快走到603公交車的上層去聽,還是沒有什麼發現,我的手機就這樣被人偷走了。這個小偷也很敬業,快年三十了也不休息。
想著會發生在我可憐手機上的各種可能性,心裡很難過,不知道它的命運如何,希望下一個主人善待它。
回到家我遭到了大家的責罵,怪我偷偷跑出去吃獨食。只有我姥姥非常善良,說我丟手機她也有責任,怪她沒有提醒我別帶手機出去。只聽說有搶功勞的,從來沒有聽說還有搶著負責任的。姥姥實在是太好了,後來姥姥還安慰我說:“財去人安樂。”
我的手機是後付費的,所以我趕快打上海的10086辦了停機,主要害怕小偷打很多的長途,特別是打國際長途我就慘了,大舅很幽默,說小偷國際的親戚朋友不會多,但是打打聲訊電話還是可能的,費用也不菲。
LD跟我說先別停機,可以先跟小偷打打電話,能不能用錢贖回來,我想小偷一直不接電話,更不用說跟我交易了,心情一直糾結中,最後還是辦了停機。之後的春節,我再不用收發短信了,也沒有手機可以經常拿出來看看。
好在每天都在家,比較忙碌。這才發現無聊的時候最需要手機了,真不知道沒有手機的那些年我是怎麼打發時間的呢。
2月12日(農歷二十九),媽媽帶著我、LD、女兒一起去三兆給我姥爺上墳,姥爺是1921年出生的,2008年底去世。一生經歷很多病痛折磨,文革時期還被整,吃了不少苦。姥爺給我的印像就是他總是在看書,除了吃飯和睡覺就一直在看書,手不釋卷。
我覺得人生越長,經歷的各種磨難就越多,佛說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恨相聚、求不得”,每一個老人都是歷經磨難。這就是為什麼說“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了。而真正歷經苦難的人只是“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境界不同,感觸就不同。
年前來三兆公墓上墳的人比較多,我們給姥爺燒了紙錢,擺上鮮花,看著這一片肅穆的碑群,感到生死是這樣簡單,像小沈陽說的:“眼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嚎~?眼一閉不睜,一輩子過去了。”我們在心裡祈願,姥爺在天堂過得好!
2月13日(大年三十)我們定了家屬院門口的一家飯店,准備晚上5點開始吃年夜飯,這樣不耽誤看春晚,晚上包的餃子也可以算做宵夜。
西安的年夜飯比上海便宜多了,可以自帶酒水,也沒有翻台子的規定,你隨便吃到幾點。我們家所有在西安的親戚年前終於團聚了一次。菜量很大,味道也可以,主要是家人團聚,我們還喝了綿西鳳(52度),我發現自己在喝酒方面具有很大的潛能,亟待開發。
結束後,天上飄著一點小雪,大舅推著姥姥的輪椅回家,走得飛快,我們走路都跟不上。
回家後大家開始等著看春節聯歡晚會,這次的春晚感覺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節目,不過這都變成過年的一個固定的節目了,大家必須要坐在電視機前面看春晚,否則就不像過年了。我的手機丟了,也沒有短信可以發,感覺很空閑。
九點多大家就開始准備包餃子的東西,一邊看電視,一邊包餃子,這很有過年的感覺。包好後大舅開始下餃子,大概11點我們就開始吃,非常好吃。快到零點,性急的人已經開始放炮了,女兒也吵著要去放炮,等我們到了樓下,她又害怕地不敢看。
年三十就是看春晚,吃餃子,放炮,和親人們在一起。
2月14日(初一)走走親戚。西安的雪斷斷續續地下著,真是一副北方冬天的場景。LD說想帶女兒去看看他的母校。我們叫了輛出租車到交大的南門,學校已經放假了,校園裡沒有什麼人。進入校園後LD說那排學生宿舍儼然還是他們讀書時的樣子。
LD順帶還給我們介紹那幾幢被圍起來的宿舍,當時是住女生的,被他們戲稱為“熊貓館”。用熊貓形容交大女生的珍貴,學了理工科的女生還是很令人欽佩的。我想起網上惡搞的什麼“交大女生一回頭,XXX……”真是太壞了。
我們在校園裡轉轉,交大的綠化郁郁蔥蔥的,襯著雪景,很有點莊嚴肅穆的意思。還去了LD他們讀書時的教室,課桌是換過了,但是教室和教研室的格局都和以前沒有什麼改變,LD說起他們當時晚自修要搶占位子,下課時大家搶著去取報紙,我仿佛可以想像那時莘莘學子的青春歲月。交大不知培育了多少這樣的學生,並且在他們的心裡刻上了印記,多年以後回想起來,你會發現這些記憶並不是真的忘記了,在特定的場景下,你都能清晰地看到,聽到,甚至感覺的。
我也回想起我們上大學那時搶著去開信箱的事,具體的地點已經不是很清晰,但是記憶最深的是要穿過那個最古老教學樓的走廊,即使在夏季那裡也是幽深潮濕和冰冷的,外面的冬青樹被修剪的異常整齊。到底是126信箱還是261信箱我已經不記得了,我們那時侯都是筆寫書信,鴻雁傳情的。
我們的生活委員因為每次取信儼然成了福爾摩斯,誰誰的爸爸媽媽來信,誰誰的女/男朋友來信了…… 她了解每個人的八卦,當時我們還不太熱衷這些。也沒有意識到這些信息的重要性。
生活變化真快,我們上大學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手機,快大學畢業才開始流行BB機。那時我們給家裡打長途電話還要到郵政局去。不像現在手機、電腦這麼普及,聯絡起來這麼方便。
我們一直穿過交大的校園,還看到圖書館前的女孩像,四大發明的雕像,靠近交大北門,還有一個飲水思源的雕塑,上海交大也有一個,這可能是交大特有的標志吧。校園裡綠化很好,到處是高大挺拔的樹,襯著樹葉上的積雪,很有一派北國冬天的景像。
最後我們從學校的北門出來,對面就是興慶公園。時間還早,我們准備帶女兒再到西安的城牆看看。
叫了一輛出租車,聞到濃烈的煙味,我以為是前面客人留下的,誰想到司機聽我說煙味大,不好意思的把手中的煙蒂從車窗扔了出去,原來是司機自己在抽煙。
車到南門外停下來,我們沿著書院門靠近城牆的這一條小路朝碑林走,這一片都是賣些字畫,古玩的地方。因為春節,大部分店面都關了。這一片店面都統一整治過了,看上去整齊劃一。
我們一直走到碑林,記得碑林旁邊還有賣椽頭饃的一個地方,我以前曾經買過一次。
我們從碑林對面這裡的城牆入口上城牆了,今年春節,城牆上還辦有燈會展覽,有植物燈,動物燈,人物燈等等,到了晚上燈一開,更顯得晶瑩剔透,異常美麗。
城牆上兩邊還積了厚厚的雪,中間是黝黑的磚路。在城牆上還有租自行車的地方,騎一圈要好幾公裡,但是那樣的體會會更深。但是我們這次帶著小孩,實在騎不了一圈。下次一定要來體驗體驗。
據介紹上說,西安城牆是我國現存的最完整的古代城牆,有好幾百年的歷史。看著這些歷經滄桑的秦磚漢瓦,再看著周圍的現代化樓宇,有那種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淚下的感覺。
在城牆上一直走到南門,我們看到了馬面——那種城牆上向外伸出的小樓,兩個馬面相間隔的距離是由弓箭的最遠射程決定的,這樣在馬面上向攻城的人射擊,保證都在射程範圍之內,沒有死角,馬面對於城牆的防護作用巨大,好像還有“無馬不成牆”的說法。還有什麼女兒牆、垛口等城牆上的相關建築。可以憑欄遠眺,想像一下古代攻城的吶喊廝殺。
天上又飄起雪花來,我們從南門下了城牆,趕快回家了。
鄭州篇2月15日(初二),我們乘上午12點的西安到鄭州的高鐵,也算是體驗一下新開通的高速鐵路,據說最高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400多公裡。高鐵的車票價格很貴,但是時間真的縮短了不少,以前要10個小時,現在只用2個小時就到了,車上人還不少,座無虛席,高鐵的車廂很新,座位寬敞,座椅都是可以調換方向的,每個靠窗的行李架上都有電源插座可以充電,感覺比動車的設施還要好一點。
但是餐費挺貴,車上也沒有方便面賣。我去了一趟餐車,最便宜也只有25元一套的快餐了。是那種微波爐加熱的快餐,附帶一個需要開水衝泡的蛋花湯。
下午兩點多就到達鄭州,和LD的堂弟一家碰頭,再到LD堂哥家去聚會,晚上在他們家吃飯,吃餃子、稀飯等河南特色的食物。吃完飯後還搓了麻將,LD想著能打麻將,高興地兩眼放光。
當晚女兒和她的堂姐們住在親戚家裡。我們在攜程定了華美達酒店,本來我想定華美達的無窗房,誰知攜程客服告訴我華美達春節期間在搞活動,無窗房含一份早餐258元,有窗的豪華房含一份早餐才268元,我就定了有窗的豪華房,想著真是物超所值,得體驗體驗。
華美達的大堂不算大,房間也較小,但是裝修得較新,床品舒適,以現在的價錢衡量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但是在攜程上預定時說有水果送,誰想到一直沒有,我厚著臉皮打電話催了,他們解釋說水果需要消毒清潔包裝,需要再等半個鐘頭,總算送過來後我一看,一個蘋果,一個梨,一個橙子,放在一個紙袋裡。這難道還需要清潔消毒這麼長時間?LD看我頗有微詞,覺得我有點苛刻。我認為酒店既然說有,怎麼能沒有呢?這不是不誠信嗎?
還有一個缺點就是房間非常冷,空調一直開到最大,到第二天早上,房間裡還是非常冷,我洗完澡後感到更冷了,人蜷縮在被子裡面。本來還想再打電話,讓服務員送床被子,害怕LD更要說我是難伺候的主了,就忍著沒有叫。
後來LD又去鄭州出差,住了華美達的無窗房,說空調非常熱。那是不是說明華美達酒店窗戶的隔溫做得不太好。早知如此,我們還不如住無窗房呢。
2月16日(初三),我去品嘗華美達的早餐,感覺早餐品種挺豐富,基本上可以達到四星級酒店的標准,中式、西式,該有的都有了。還有逍遙鎮的胡辣湯,我也嘗了一碗,挺有特色。
旁邊有一桌是上海人,媽媽帶著兒子來吃早餐,聽上去他們是來旅游的,春節期間住在華美達挺劃算的,環境也不錯。
以往我住過鄭州的大河錦江,長城,快捷假日,我感覺大河錦江不錯,但是價格貴,鄭州的酒店硬件一般,但是價格都挺貴,不像長沙、重慶的酒店,又舒適又便宜,性價比高。不過這次華美達搞活動,性價比還差不多,如果一直是這樣便宜就好了。
本來華美達的促銷活動還包括延遲到2點再退房,但是我們還要去和親人們聚會吃中飯,我只好依依不舍地退房了。
酒店出來是個小街,我看攜程上對華美達的酒店點評說旁邊就有很好吃的小吃,但是現在是大年初三,所有的店都關門閉戶,也就無緣品嘗了。
在LD親戚家吃了中飯,下午小孩子們去游泳,我們剩下的人打牌,我也打了幾把麻將。河南的麻將規則很有趣,每人坐莊時可以自己定規則,比如LD的堂弟喜歡一種叫“胡吃亂碰自摸贏”,就是能隨便吃任意家的牌,但是要胡牌的話只能自摸,別人點炮不胡。還有一種“小雞叨燒餅”,即一定要有“一條”和“一餅”這兩張牌算做“將”,不過自己還可以任意選張牌當“戽”,這個“戽”可以算作萬能牌,什麼牌都可以替。這樣一來,胡牌的張數就很多,我的打牌水平很臭,算不過來。大部分時間都在洗牌和碼牌,沒有胡過幾次。
那天看了一篇文章,其中說到打麻將,講得很有意思,說你不能每一把都想贏,每一把都想贏的,最後往往輸得很厲害。你要在牌不好的時候懂得放棄,盡量不要點炮。在牌好的時候抓住機會,10把中有2、3把就足夠了。
我想我可能就是這樣,每一把都想贏,這樣就老點炮,最後輸得最厲害。不過家人們在一起玩牌,也就是小賭怡情一下,大家放松心情,聯系感情。
游泳的人回來後,我們統一在下午4點出發前往LD的父母家——焦作。
從鄭州開到焦作有高速,一個鐘頭就到了。公婆家還是一如既往,干淨但是很舊,住的是80年代蓋的房子。前年公婆在焦作新區買了一處商品房,焦作的房子很便宜,不到三千元/平房米,原本老倆口是想改善生活的,但是已經超過交房日期快2年了,還沒有辦法交房。真不知道在全國各地都超級賺錢的房地產企業,為什麼在河南這塊土地就難以依照合同辦事呢?
焦作這個城市我去過很多趟,看報紙上說過也屬於資源枯竭的城市之一,以前的礦產,早已開發殆盡。現在這所城市的名片是旅游城市。
那裡有一個比較著名的國家地質公園——雲台山,前年暑假我去玩過一趟,對紅石峽、茱萸峰這兩處景點很喜歡,特別是乘景區的中巴開上茱萸峰的時候,要經過好幾個人工開鑿的山洞,風景很獨特,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像。
作為一座旅游城市,焦作的宣傳力度是蠻大的,中央電視台上老有關於雲台山的廣告。我的公公非常熱愛家鄉,每次都給我們講焦作的先進事跡,特別是去年申請衛生城市,焦作整治街道的力度很大,但是後來曝光了焦作市裡為迎接檢查,那幾天不許擺攤,小店都一律關門的醜聞,文明衛生城市被否決了之後,我公公就再也不提申請衛生城市的事了。
我的小姑是焦作機關的小職員,工作的職責和衛生絲毫不沾邊,申請衛生城市的時候都整天加班加點,協助其他部門搞衛生檢查,可想而知那些相關部門會是多麼忙碌啊。
但是這個醜聞被曝光後,大家的辛苦都付之東流了。挺無奈的,我覺得這真是形式主義。城市就在檢查那幾天干淨有什麼用呢?就像現在上海舉辦世博會,你加班加點粉飾外牆,趕在開幕之前整治道路,總讓人感到有點作秀的意思,難道外國人看到先進發達的上海新面貌,就認為中國不是發展中國家,中國就沒有貧困落後地區了嗎?我個人認為保護環境,提高人均GDP,增強國力,城市的文明和建設需要逐步完善,急功近利搞形像工程實在是沒有意思。
作為一個旅游城市,焦作還開發了很多相關的旅游特產,其中有一種是鐵棍山藥,是那種手指粗細的山藥,上面有很多根須,賣相很難看,但是據說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可以蒸煮,剝皮後食用,吃起來干、面、甜。還有地黃和牛膝,與山藥一起合並稱為懷府三寶(焦作過去被稱為懷慶府),地黃和牛膝都是藥用居多。焦作還有一個特產是鬧湯驢肉(不知道為什麼要叫鬧湯),一提到小毛驢,我總想起那種動畫片中阿凡提騎著的長著黑漆漆的大眼睛,長長的可愛耳朵小毛驢,怎麼能夠把它吃了呢?
回到公婆家,家裡有暖氣,很暖和。他們已經在忙著准備晚飯了,晚飯又是一大家子人。過年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吃玩玩,這也是LD家庭過年的固定模式。公婆們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倒是侄子侄女這些小輩們一年一個樣,一轉眼都上高中了。
晚飯後我們和公婆一起去家旁邊的體育館散步,女兒和她的堂姐們不肯出門,留在家裡看電視。路旁的草坪裡還有積雪,體育館周圍都是出來鍛煉、散步的人,三三兩兩的,倒也十分熱鬧。
公公說他們早上要出來鍛煉一次,晚上再出來鍛煉一次,這裡的人很注重鍛煉身體,因為焦作距離陳氏太極拳的發源地不遠,所以這裡練習太極拳、太極劍的人很多。
2月17日(大年初四)我們和小姑家的親戚一起吃飯,飯後請我們去萬方金莎旁的洗浴城洗澡,洗澡的程序差不多,只是這裡有許多的搓澡工,大概十幾個,每個人面前有一個鐵床,上面鋪著一個塑料的墊子,每換一個人他們都用一卷超大的塑料保鮮薄膜把墊子包起來,一客一換,要搓澡的人就躺在上面,由搓澡工給你按部位,流程,全身搓遍。每個人搓完全身皮膚都紅彤彤的,他們再潑上一盆水,像被拷打過的共產黨員。我被搓的時候感到很痛,強忍著沒有叫,女兒也怕痛,搓了一會就匆匆結束了。那天洗澡的人很多,這麼多搓澡工還得等著叫號,起碼要等上40分鐘。
等待的中間我還進桑拿室裡蒸了一會,人很多,一會兒就汗流浹背。洗完澡我們又去休息廳看了一會電視,女兒上網看了喜羊羊和灰太郎的動畫片,再回到親戚家吃完晚飯,我們就回家了。
2月18日(大年初五)下午我們去LD姑姑家,他們在今年搬去的新房中過年,房間很大,只是房間的暖氣沒有西安姥姥家裡的暖和。這裡位於焦作的新區,樓層高,可以遠眺到龍源湖。
焦作的天氣還可以,因為晚上能看到挺多的星星,可見比鄭州的空氣污染要好些。我和姑姑家的孩子聊了會兒天,對一些人生看法互相做了探討和溝通,初步達成了諒解和共識。
晚飯就在LD姑姑家吃的,有我愛吃的自制香腸。後來我像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一樣,把姑姑家的自制香腸全部吃光、要光、拿光,LD說我真不把自己當外人。
2月19人(大年初六)我們就著手准備行李回上海了。因為我們拖著行李,又帶著孩子,害怕我們不方便去坐長途車,LD的表哥表嫂找人開車送我們到鄭州火車站。
走的時候LD的爸媽,姑姑姑父和表哥一家都來跟我們告別,面對著這份濃濃的親情,我們依依不舍地走了。
從焦作上高速到鄭州火車站,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典型北方農村的冬天景色,樹木都僅剩干巴的枝丫伸向天空,間或看到輪廓清楚的鳥巢,女兒很興奮,問我為什麼在上海看不到鳥巢,我說那是因為樹葉掉了之後才能清楚地看到鳥巢,上海的常綠樹種比較多,所以不容易看到鳥巢。
路過鄭州的北郊,我覺得較前年這裡有了明顯的變化,商品房和商業都向北進一步擴張了。鄭州的街道上還有那種快速公交車BRT,外觀和杭州的快速公交車類似,功能、職責相必也差不多吧。
火車站人很多,鄭州新修了火車站的候車廳,和上海的火車站格局有點類似,候車廳就建在鐵軌和站台的上方,和站台相對應,相應候車室的火車就停在下方相對應的站台上,其實也可以像上海火車站一樣建南北兩個廣場入口,這樣候車空間就很大,可以容納更多的人,會更方便。不像西安火車站,候車室很小,沒有什麼延伸的空間。
但是鄭州新建火車候車室的缺點是衛生間還有點少,而且環境較髒。
我們直接到動車的候車廳,每人領了一瓶西藏冰川礦泉水。下午3點的動車,6個多小時到上海。一路上我們就休息,看看書。挺快就到了,我個人認為這樣坐著比在火車上過夜要舒服多了。
總結陝西河南的探親行就結束了。在這一次的春運大潮,我們從南到北,又從北到南,看到許多的親人和經歷了許多的事。有時我也在想,為什麼大家都要湊著這幾天回家,票又難買又貴,人又多又擠,是什麼東西逼迫著我們年復一年,忘記疲勞和抱怨,義無反顧地跑來跑去?但是想不出任何理由,我還是想回家,是不是因為回家後我們可以更好地感受親情,體會友情。
也許每年的春節探親,就像是我們人生中的加油站,心靈的慰藉所,鼓勵著我們在新的一年裡繼續努力奮鬥,對於困難和挫折前勇敢前行,愈挫愈勇。
我總覺得韓愈的一首詩對LD來說特別貼切,可以和許多的天涯淪落人一起共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交大學生宿舍)

(西安城牆)

(城牆上的彩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