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晚上7點多鐘,我和卞先生一家一塊(從張家界)抵達吉首,找到火車站前面的金領酒店住下。。安頓下來,卞先生一家因為想吃肯德基,已先行出去。。我則步行到商業一條街找到夜宵檔吃酸辣面,酸辣面很辣,我總算領略了地道的湘式之辣,旁邊的當地老鄉都免不了辣得直打嗆,,我卻覺得很上勁,在這還沒告別炎熱的初秋,這辣的威力並沒有給我這位外來客人帶來下馬威及任何的身體不適,而是大汗淋漓、涕水掛鼻後的通體順暢,我也許嘗到了這個無辣不成菜的地方所給予的正宗、地道。解決完肚子的問題,到旁邊的新一佳超市買了一些當地酸辣味特產,大包小包地慢慢走回到酒店。
Day5:上午9點多鐘在酒店寄放昨天買的特產後和卞先生一家到吉首長途汽車站坐班車,十二點多到達鳳凰。鳳凰的長途車站在市郊,我們轉坐公交車到鳳凰古城,車上好心的售票小姐告訴我們在南華門下車。後來卞先生定下江邊一家旅館,我因為覺得稍貴而和他們作別另尋他處。最後落腳文星街客棧,住在頂樓,因為和大街隔一幢房屋,所以只能在天台上看見沱江。放好行李在旅館一樓吃完中飯後,大概一點多鐘出來漫步古城。
從我所住的客棧出來的街道是北邊大街,雖在沱江邊但卻隔著城牆,要登上城牆後才能看到沱江,古城裡面現在所見的城牆應該是僅保存下來的一部分(城牆一直延伸到西門城樓),再前面 走100多米是東門城樓。如果才到鳳凰你就急著感受她的魅力,那你會失望的,,她看上去只不過像全國許多熱門的旅游地點一樣,,她的內在特質好像被人為的東西所掩蓋。我出門不久,妻子打來電話,問我鳳凰感覺如何,我卻說不上來。
走到東門城樓的時候,看到有一個青年在賣唱獻藝,旁邊他的女朋友頭頂花環在一邊微笑地看著他。還有在城牆邊也看到賣唱的藝人,他們的眼神裡都沒有迷茫,而是盡情、自在。我想起在廈門見到的賣唱的藝人,廈門的藝人那曬得黝黑的皮膚刻著飄泊的印記,歌聲透著流浪的的傷懷,他們可能因生活的窘迫,夢想的暫時落空,而在城市的街頭用自己的歌喉為自己掙得一份微薄的收入,他們可能有許多的憂愁,為自己的未來,為自己的家人。而眼前的藝人可能是喜歡上鳳凰,想在鳳凰小住呆得久一些的驢友。他可以用歌聲為自己掙得在鳳凰的一些費用,他也想以這種方式來感受鳳凰,表達他對鳳凰的情懷。
從東門城樓路口轉右進入東正街,東正街是古城的主商業街。進到一家腊染店,看到牆上掛著很多店家制作的腊染畫,畫的特色像是苗族的,腊染也可能是苗族的一種手藝吧。看不出這些畫有多精美,但卻很純樸,仿佛有一股濃濃的鄉土氣息迎面撲來。腊染畫的面料是粗布,店堂裡頭擺著一個大染缺,我當時聽到店家向客人介紹時說雖然不是很復雜,但需要一定的美術基礎,看來對於沒有美術基礎的我想在這麼一些時間裡速成,過一把畫家癮也是荷求了。走到一家手工藝品店的時候,我看到店裡擺著很多黑色光溜溜的圓圓扁扁的小東西,上面攜刻著祝福語或者名字,我問店裡的小姐那是何物,她說是鳳凰豆,是苗寨的百年古樹上摘下來的,可以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心意字語。我不禁欣喜,早就想著送一份這樣的禮物給我女兒,但在張家界多是一些水杯刻名字、相片刻名字之類的東西,覺得俗氣不想買,想不到在這裡撞上了。我叫店裡的師傅在一面刻我女兒的名字,另一面刻“健康可愛”幾個字,並描上紅漆,配上紅色綢帶,拿在手裡看心裡不由得意一番,想必我女兒看了也會喜歡(回到家的時候女兒還真的愛不釋手)。
鳳凰古城據說只有一百多年歷史,回來之後從電視片了解到當年共產黨幾乎不費一槍一彈對此地實行和平解放,因此古城很多建築看起來並沒有受到大的破壞,而是在原有古跡加以修繕起來的。如果說剛一落腳,覺得適逢旅游旺季的鳳凰稍顯嘈雜,在游走中漸漸的我卻發覺古城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美,猶如一個人的自身的個性、特質,當你喜歡上這種氣質並為它包圍、感染,你就有不知疲倦去感受她的的衝動,也許你還旅塵未洗,也許曾想先做個稍許的休息,但現在卻全然放棄。
鳳凰的主要民族除了漢族,主要民族有苗族、土家族,而且相互雜居,所以這裡房屋、街道、許多商店的布置都有苗族的風格。走在青亮的石板街,街巷兩邊是翅著屋角,鑲著鏤花窗格,用經過加工的青石築就的整齊的房屋,你會覺得有種天然的安寧感,這裡好像獨處世界的一隅,這裡總是是那麼祥和、安定,也許以前就算外面世事紛亂的時候,在這裡不會感覺到時事的變化,可能在這裡生活有一種天生的安逸感,可以衝淡人對物質生活提升的渴望,就算生活的窘困也無所可惜,這裡的民風樸實,你絲毫想像不出湘西曾經是出產土匪的地方,在當地的地方志學者的描述裡,湘西的土匪富有血性和人性,他們注重情誼,他們有著很多普通人的情感,沈從文筆下的土匪卻有著許多動人的故事, 對於這些我們所稱的反面、小的人物,似乎不能一語美與醜、善與惡所能道盡。
鳳凰的街頭,你可以看到許多游人也和你一樣悠游、懶散地地閑逛著,你大可只在商店看看而已,店鋪裡的員工不會太多地向你搭訕、推銷。在旅游已經商業化的今天,你所看見的商品,很多東西並不算精美,甚至有別的地方過來的粕來品,你並不一定有購買的衝動,但在富有格調的商店裡徜徉,慢慢消磨在這裡的慵懶時光,卻是件愜意的事情。這裡的工藝品一般以苗族銀器、織綿、腊染服鈽居多。進去特產食品店,店裡的伙計會請你試吃些姜糖、獼猴桃,你不必擔心自己的一時“嘴讒”而招致商家喋喋不休、不厭其煩的過分熱情,你不需要的話可以婉轉地向他們致一聲謝意,這一切都是很自然、隨意。也許這就是鳳凰的一種隨意,一個旅者之所以有旅行的衝動,就因為他想通過旅行暫時擺脫日常工作、生活的羈絆,過上幾天悠游自在的生活,我想這些是鳳凰能夠給予的。鳳凰的土特產主要有姜糖、獼猴桃、血耙鴨。
我開始尋找沈從文故居,走到鳳凰廣場詢問旅游局的售票處的工作人員,但此人警惕地問我是否買了門票,我暫且走開。穿過鳳凰廣場,然後出西門城樓到古城外面的街區走了一趟,折回鳳凰廣場的時候詢問當地居民,按照指點找到的時候才知道剛才還在巷口吃過血耙鴨。沈從文先生的作品我雖沒有讀過很多,也沒達到精讀的程度,做為為一名現代有影響的大作家,他樸實的文風、優美的文筆和他樸實無華的真性情,身為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我還是知道的,沈從文的故居我沒有買門票進去參觀,也是因為我對歷史痕跡這些不會太考究,,但我應該去尋訪。我站在大門口,這是一個在幽巷裡面的四合院,縷花門窗,可以相見當時他的家底殷實,在當地算是有頭有臉、有身份有地位。卻難以想像這個有中國鄉土文學之父之稱的大師的家庭環境如此優越,他的文風卻這麼純美,而且他筆下所寫的很多是普通平民的生活。在故居的對面有一家專賣米酒坊,店裡面羅列著很多碩大的酒缸,酒缸上貼著大紅的酒字,旁邊有一池子,不知是否酒池,店裡沒有任何裝潢,只是掛些牌匾,連地板也是水泥灰抹的,很有古韻遺風。故居旁邊還有一家賣字畫、葫蘆絲樂器的店,有一老人家穿著民族服飾在吹葫蘆絲,葫蘆絲的原產地為雲南傣族,在民族特色濃厚的鳳凰卻也能看到其他民族的的文化元素。

(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