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山中

作者: 燕飛天涯

導讀阿裡山的行程確實給了我一個驚喜:我沒有想到能夠進山。 旅游大巴開到阿裡山腳下便換成當地的中巴,十幾分鐘後到達“阿裡山閣”---一塊不大的山中平台,不過,這裡離山腳並不遠,海拔也不算高,但是比起山腳的明媚春光來,多了些許霧氣,已經看不到陽光的灑落。 從阿裡山閣再上山,才是真正的上山和進山。再次換成更小的面包車(類似金杯),在一路約70公裡的 ...

阿裡山的行程確實給了我一個驚喜:我沒有想到能夠進山。

旅游大巴開到阿裡山腳下便換成當地的中巴,十幾分鐘後到達“阿裡山閣”---一塊不大的山中平台,不過,這裡離山腳並不遠,海拔也不算高,但是比起山腳的明媚春光來,多了些許霧氣,已經看不到陽光的灑落。

從阿裡山閣再上山,才是真正的上山和進山。再次換成更小的面包車(類似金杯),在一路約70公裡的盤山路上繞行兩個多小時。我們沒有能乘坐有名的小火車上山,因為水災的時候把部分軌路衝壞,還沒有修復完好。不過,真的要坐火車上山,司機說要4個小時,還是汽車快得多;阿裡山的霧比較守時:早上十點到下午三點左右是沒有霧的時間,或者說霧很少,一般進山都趕在上午,下午兩三點的時候便要下山,否則就下不去了,除非住在山裡看日出,第二天再下山。車環繞著山往上爬,時不常要停下來錯車;也時常看到被水災引發的泥石流衝壞的路段,工人們正在修理。越往上行,越覺寒冷,還是很薄很薄的霧氣漸漸地從車的任何縫隙間向車裡滲透。還好我用厚毛衣和帽子圍巾武裝了自己。

從海拔30米左右上升到近3千米,陰冷而路途兩個多小時的顛簸,早已被雀躍的心情和興致所湮滅。

原始森林般,高大粗壯的柳杉和紅檜木讓我震撼!而林間的平地,水潭清澈,搶眼的野杜鵑向著樹的縫隙間撒下的陽光純潔地綻放著;婀娜的馬蹄蓮讓你的目光會停留在她的身上,靜若處子般在水潭邊顧影自憐。山櫻和綠得令人想揪一把放在嘴裡狂嚼的草是林間小小平地的點綴。你能聞得到樹葉和花草的清香,雖然海拔很高,而你被天然氧吧包圍著,絲毫沒有胸悶氣短的感覺,一點點都沒有!

那棵紅檜木已有2千多年,很多像這樣千年的紅檜樹在日本人占領的時候被砍伐,運回日本建造寺廟和房屋,因為紅檜木不生蟲。圖片的這棵幸免遇難,是因為中間分了叉。

被日本人砍去的紅檜樹根有的或許永遠成為了一個沒有被風霜雨雪嗜去的紀念,而有的枯木逢春般勃發出新的一代。那些紀念卻給見到的人留下無邊的幻想:動物?樹精?鬼怪?你想她是什麼她就是什麼!

霧起時的景像當天已經在按奈不住的欣喜下用手機發了表述:“很慶幸進了阿裡山。古老的紅檜樹根奇形怪狀,或似像鼻或像豬頭。松軟的泥土裸露出的樹根蜘蛛網般,在密不見日的林中略覺詭異。霧,如同瀑布從高大的紅檜樹梢間不時一瀉而下,於是,一切的綠被白色掩埋,消失了。幾分鐘後,那濃重的白紗忽地又如仙子的舞袖,從你眼前輕柔揮去…”

山裡的姐妹潭有兩個。傳說是倆姊妹同時愛上一小伙,妹妹為情為姐姐投水了斷;姐姐得知亦投水自盡。於是留下兩泓碧水永駐人間

有幸遇到山裡修行的尼姑和狗狗,我想我若那天決定遁入空門,一定去阿裡山

阿裡山現在盛產山葵,是山葵的集散地,取代了以前的阿薩姆紅茶。你只看這個圖片,絕對想不到這些根狀的東東是用來生產日本綠芥末的吧?!台灣阿裡山的山葵出口到日本,日本人加工成芥末,再返銷台灣。



(有2千多年樹齡的紅檜樹)



(枯木已經勃發出三代)



(霧起時)



(聶小倩的樹姥姥?)



(尼姑和狗)


精選遊記: 嘉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