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今天是個難得的好天氣,早晨我們就去奈良的若草山地區。先去山下的春日大社,春日大社建於和銅二年(710年),是為當時的掌權者藤原家族的守護神而建造起來的神社。春日大社與伊勢神宮、石清水八幡宮一起被稱為日本的三大神社。神社包括4個社殿組成的本殿,圍繞本殿的朱紅色的回廊、屋檐下懸掛著大量銅制燈籠,還有環繞著大社的幾千座石燈籠與春日山麓的綠色叢林相映成輝。奈良地區春日大社所在山上有大量自然生活的鹿,長期以來這些鹿和游客和諧相處,甚至會主動的找人乞食,成為此地動人的一景。
離開春日大社,我們去東大寺,東大寺的大佛殿號稱世界最大的木結構建築,是728年由信奉佛教的聖武天皇建立的。東大寺大佛殿,正面寬度57米,深50米,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大佛殿內,放置著高15米以上的大佛像--盧舎那佛。東大寺院內還有南大門、二月堂、三月堂、正倉院等。我們在大殿瞻仰了那高大的佛像,正准備離開,看見一群幼兒園的小朋友正排隊,爬過大佛殿巨型木柱下的一個洞,據說這能夠給孩子帶來福氣。
從東大寺離開,我們開車向若草山頂行駛,若草山作為春日大社的神山,從公元9世紀上千年以來都被禁止砍伐,因而原始森林一直保持原狀。由於原始林得到很好保護,成為研究植物學的重要寶庫,所以若草山原始森林和古道與與春日大社一起成為不可分離的景觀,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我們開車在山中行駛,滿山不見游客身影,到處都是各種常綠與落葉喬木,樹下是蔓生與灌木植物。我們一直走到山頂,迎著春風欣賞奈良城市鄉村景色。從山頂往後山走,這裡的原始森林更茂密,人跡罕至,為了保護原生態狀態,這裡的道路仍然是千年古道,走在這裡充滿幻想與神秘。
從若草山下來,我們去古平城京遺址,平城京位於本州中西部奈良盆地東北端,公元710-784年間曾為日本首都,後經戰亂毀掉,城市也不復存在。近世經考古發掘確定,在奈良的東南部找到古平城地區位置,遂將周圍農戶遷走,進行考古發掘。近年更准備逐漸恢復古城,目前已經建設了大極殿等建築。今年是平城建城1300年的紀念年,奈良地方政府正在組織大規模的慶典活動。平城遺址地區也種植了不少櫻花等觀賞樹,不少奈良人來此進行“花見”活動,飲酒賞花,好不快哉。
中午我們在便利店買些飯團等方便食品,就開車去日本歷史上又一著名地區“明日香町飛鳥文化遺址”參觀。我們主要看的是明日香村的“石舞台”,這裡可能曾是一座地方領袖的墓地,地下建有石室,上邊覆蓋著幾塊幾十噸的巨石,真不知道古典的工匠如何移動這些巨石的。距離此地不遠是飛鳥時期著名統治者聖德太子創建的桔寺,還有天武天皇的陵寢。另外,我在收集日本郵票時所熟悉的“高松塚”遺址,以及藤原京遺址也在這附近。這些古跡沒有那些宮殿、寺廟的輝煌,但在日本歷史的地位不然能夠忽視,引起日本的歷史學者和熱衷史學的民眾的興趣,來此地訪古探幽的日本人絡繹不絕,但沒什麼外國游客。在尋找“藤原京”遺址的過程,我們還開車來到當地的警署,這也是一次奇特的經歷。
晚上回到奈良,我們在街上的一個居酒屋,喝酒吃飯,這裡的消費者都是路過的、准備下班回家普通工薪階級,所以價格實惠,物美價廉。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陰雨
早上在奈良日航飯店吃了頓日式早餐,醬湯、紫菜、鹹菜和香噴噴的米飯,令人胃口大開。飯後,我們結賬離店,開車去奈良南部的“唐招提寺”。這個寺院不僅在日本歷史有重要地位,也是中日兩國長期友好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唐代高僧鑒真(公元688—763年)第6次東渡日本後,於天平寶字三年(公元759年)開始建造,大約於公元770年竣工。寺院大門上紅色橫額“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謙女皇仿王羲之、王獻之的字體所書。寺內,松林蒼翠,庭院幽靜,殿宇重重,有天平時代的講堂、戒壇,奈良時代(公元710—789年)後期的金堂,鐮倉時代(公元1185一1333年)的鼓樓、禮堂及天平以後的佛像、法器和經卷。
寺院的主殿──金堂,正面7間、側面4間,座落在約1米高的石台基上,為天平時代最大最美的建築。金堂內供奉著金色的主佛盧舍那佛像,為奈良時代特有的脫乾漆造,其兩側為千手觀音佛立像和藥師如來佛立像,都是木心乾漆造。金堂和三座佛像都是日本的國寶。金堂後面單檐歇山頂的講堂,也是日本的國寶。它原是建於8世紀初的平城宮中的朝堂,在建寺時由皇家施舍遷入寺內,為平城宮留下的惟一建築物。講堂內有一尊塗漆加色的彌勒如來佛像,佛像兩側有兩個外形似轎的小亭,是當年鑒真師徒講經之地。講堂庭院裡的藏經室,收藏有1200多年前鑒真從中國帶去的經卷。建於公元1688年的御影堂內,供奉著鑒真乾漆夾造的坐像,面向西方,雙手拱合,結跏跌坐,團目含笑,兩唇緊斂,表現鑒真圓寂時的姿態,已被定為日本國寶。御影堂前東面有鑒真墓,院中植有來自中國的松樹、桂花、牡丹、芍藥、瓊花等名花異卉。但最能引起我們的興趣的是在古樹下的地面的青苔,這些淡綠色天鵝絨毯似地苔蘚植物,顯出一種特別的美。
離開此地,我們又去奈良斑鳩町法隆寺,在日本歷史上此地很是重要,因為這個廟宇是聖德太子創建,且聖德太子曾居此打理朝廷政務。法隆寺占地面積約18萬7千平方米,寺內保存有自飛鳥時代以來的各種建築及文物珍寶,被指定為國寶、重要文化財產的文物約190件。法隆寺分為東西兩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東院建有夢殿等,西院伽藍是世界上最古的木構建築群。法隆寺建築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區佛教建造物”之名義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法隆寺的塔在寺裡被視為最重要的建築物,是日本最古的五重塔。高31.5m,各層的屋檐愈往上去逐漸收進,擁有安定感豐富的優美姿態。法隆寺的圍牆也很有意思,采用干打壘方式建造,上千年風雨衝刷,竟沒有衝掉當年留下的木模板的痕跡!看完法隆寺我們還為上廁所方便,去了斑鳩町地方政府辦公樓,這裡沒有警衛,民眾隨意進入,這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
完成奈良的行程,開車上高速直奔大阪市,按照GPS指路,順利找到預定的大阪日航飯店。入住之後,稍事休息,我們乘地鐵去大阪城天守閣游覽。這裡曾經是幕府時代大將軍豐臣秀吉的城堡,在歷史上也是幾經風雨,現在的建築是二戰以後重建的,外面保持歷史風貌,內部完全是一個現代化的博物館。到達時已差不多是參觀結束時間,買票乘坐電梯登上頂層,在這裡可以清晰的欣賞大阪城市風貌,我們所在的位置是大阪城公園,樹木茂盛,周圍就是繁華的大阪城市。在頂樓待了一會兒,我們順著樓梯下去,每層都有展覽品和圖片等,通過各種實物、視聽材料介紹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
下城之後正准備離開,遇到一個發放宣傳法輪功報紙的中國老太太,這些老人也真夠執著的,為李洪志這麼賣力氣似乎不值得。我們晚上到著名的道頓崛商業餐飲街,在那裡的道樂海蟹店,吃北海道的大螃蟹,這種螃蟹個體很大,一般的個體腿展開就有一兩尺長,很新鮮,可以涮食或者燒烤,但生吃最鮮美。飯後,又在附近商業街逛逛。
2010 年4月16日 陰雨
今天又是陰雨霏霏,所幸到此已經完成此次旅游全部安排,我們也就無所謂了。上午德地開車帶我們去大阪的近郊區,到一個大型MALL逛逛,買些食品、衣物,也了解一下當地的民情和普通人民的生活。我和德地在四樓的麥當勞休息上網,其間受到一個郵件,王如琪告我,我們的同學劉書明因心髒病突發,不幸於4月13日去世。消息使我震驚,因為我和劉書明基本算是同齡人,春節後我們還見面了,共同談論養生之道,沒想到他這麼快就走了。
下午我們又在道頓崛附近逛逛,晚間再找一間海鮮店吃生魚片,日本的生魚片就是好吃,加上清酒讓人忘乎所以。
2010年4月17日 晴
日本旅行的最後一天。早上用過餐休息一會兒,十點半退房,朋友開車送我們上關西機場,一路順風,十一點半就到機場了。他幫我們辦票、托運,最後一直把我們送到海關安檢口,照相留念後,才依依不舍告別。
出關手續比進關容易多了,過海關之後,我們在免稅商業區逛逛,關西機場不景氣,所以免稅店也沒多大,沒什麼可選的東西。登機之後我和小雲不坐在一起,稍等一會兒就正點起飛。下午北京時間16點過後到京,我們打車回家。這倒也方便,一家人相聚,很是愉快。
此次日本之行,由於有朋友給以全面安排,所以省時省力不少,對此我們充滿感謝之情。但我們在經濟上與朋友明確了AA制原則,此次往返機票及在日本食宿開銷,大約花了4.5萬元。以我們的旅行內容和所見所聞衡量,我和太太都感覺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