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2日參觀世博會見聞》(一)
1日和2日跟一個團參觀了兩天的世博會。急就此篇,是因為自己去前也覺得頭緒很亂,想給即將赴會的朋友能提供到一點點的參考。
非常累人。因為園區實在太大,南浦和盧浦兩橋之間就有3 公裡多,盧浦西面還溢出很多,所以這兩天來就是暴走,再加上驕陽和 30度左右的氣溫,還不到夏季就招架不住了。到處是喜洋洋卻又汗津津的游客,想來每一個人都和我一樣會覺得兩難:如果止步於觀賞到各國風貌各異的場館建築就感到滿足,那樣的世博會之行不失是一次輕松而愜意的觀光,你還可以尋找到各國正宗的美食來享用,還可以在四處都觀賞到來自各國的濃情歌舞,更有非常不錯的花車盛裝巡游表演;如果你進一步還想一探各國場館內裡的風情,尤其是比如媒體熱議的那12個“不可不看的”國家館,那些熱門館,哪一個你都別想排隊少於3個小時。想一想,是在驕陽下,人挨著人,需要你具有強大的隱忍還有超常的耐受體力喔。
第一天早上8點我們坐大巴從虹橋出發。這是一個從紐約過來的團,行程中還會去北京和蘇杭,但上海世博會是其重頭。40多人的團隊中,有年輕人,也有不少壯年的和老者。我覺得其中會有墨西哥裔和波多黎各裔,當然還有黑人、白人和華裔,其中不少的商人、公司企業經理和當地政府官員並不會操華語,但這麼多的人的確都是被上海的世博會吸引而來的。領隊和地接導游說今天會去看美國館和主題館之一的《城市.。人》館,其余自由活動,下午5點集中返回,也可以晚間自行回去。充滿期待中!!!
大巴上延安路高架東行,到成都路折到南北高架後,向南一路奔盧浦大橋而去。過大橋時已見到橋下兩側的世博會場館,車裡的每個人都左顧右盼的興奮異常。下橋右拐不久,就到了後灘公園處的世博會8號入口。這時才8點半,世博會首日開園時間將到還未到,周圍一切都顯得秩序、井井有條。過了外圍的武警預檢口,劈臉就看到龐大的安檢處,綿延百余米的無數個安檢口,陣勢令人震撼。志願人員適時上來給每一個人送上導游圖,中文英文任選。在等待導游將集體票換成個人紀念票(其實進園後任何場館都不再需要出示,只為了上預約機用)時,不少先行已解決的團隊和無數散客從身邊趕了過去。輪到安檢時,其實只有一、二分鐘,打火機交出,手機、相機、鑰匙放進包裡走掃描通道,每個人再被貼身掃描。沒聽到有警報聲響起。我褲袋裡的水瓶倒沒有被掃描出來,是我過後主動拿出來的,我想當眾喝一口可以帶進去,卻被告知當天的新規定是一定不許
一進會場,第一個看到的就是C區最呆板的美國館。找到排隊等候的入口, 已經有標示告知:“從此處起至進館約需要3個半小時。”領隊直接就放棄了美國館!原來團隊並未預約此館,或是此館不實行預約、一律當場排隊?這下沒方向了。團友大概事先已經被告知了預案,立時四散奔突,只是要下午2:40在主題館集合,那個館已經預約。
我稍作猶豫,就直奔附近的巴西館。牆上的巨大屏幕正播放著足球比賽,巴西好像正是下屆世界杯足球賽和下屆奧運會的舉辦國?感興趣的游客自然不少。但我一聽將要排2個半小時,立刻就放棄了。旁邊是哥倫比亞,排了半小時。進門是一個黝暗的中廳,二樓的一圈欄杆上倚著一群哥倫比亞人士,向著樓下的觀眾同聲問好,事先已經被館方簡單教會兩句問候語的觀眾也齊聲呼應作答。接著燈光大亮,看四周的圖片和視頻。牆邊還放著幾袋該國的特產——咖啡豆。我忽然想起來現實中還應該有毒品這一項?一拐彎就是一禮品部。出來一看,只花費了15分鐘不到。再過去是阿根廷,有過偉大的庇隆夫人,也有過悲慘的馬島戰爭。排隊不久就輪到進場。只是一個空蕩蕩的大廳,一角有個小廳正好有探戈表演。想著正好趕上要緊去觀賞,卻被告知已滿座,而且一天別無二場。懊喪地等在門口,看到陸續有人退場就提出能否進場補位,又遭到一名黑衣領班客氣但堅決的拒絕,說規定是開場後只出不進的。離開阿根廷,又進突尼斯,但事隔一天就想不起關於它的情景了。再過去,是阿爾及利亞,戴高樂時代它的國家人物是布邁丁。這個館看了覺得不錯,而且排隊人不多。一進館就被引入一條向上的坡道,就像是重慶山城裡一條上坡的小巷,左右兩邊都是模擬的民房,一扇扇打開的窗戶望進去都是視頻,有居家生活的,也有店鋪商賈,反映的都是民生和最普通的營生。坡道蜿蜒到頭,就看到一路經過的民居的高高低低的平頂,此時被裝飾性地覆以玻璃。坐在坡道一旁的簡易座位上,觀看對面牆上的寬幕電影,電影的畫面同時也映在了銀幕和觀眾之間的玻璃房頂上,造成了一種特別的視覺效果。後來又進了立陶宛和克羅地亞,前者是二戰前就獨立於蘇聯之外的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小時候看過的《一顆銅紐扣》的連環畫故事應該就發生在那裡;後者總與波黑、黑塞等聯系在一起,參觀時我用生硬的英語說:“尤格斯拉維亞?”那位年輕的該國女子回答說:“Yes,以前的。”
一晃已經是下午1點,應該用午餐了。看了一家巴西烤肉店,快餐部一份餐盤上的組合餐售價是35~45元,裡面的正餐會再貴些。我還是找了家伊犁乳品店來解決,4元錢買了杯奶昔冰淇淋,和一瓶可樂,又在面包亭買了一袋羊角,和一只蛋糕,飲品和雪糕都不貴,單件只比園外多一元,面包也在4~6元之間。狼吞虎咽之際接到女兒的來電,半夜中的她忽然擔心起我會不會與團隊沒接上頭?我告訴她這裡好著呢,就是心氣浮躁得很。坐著的休息區不遠處就是巨大的非洲聯合館,外牆上畫著高大的合歡樹和長頸鹿。我知道再過去就是最熱門的英、法、意、德、,西班牙、瑞士等館,只可惜廣播裡 不斷在提示說這些館等候的觀眾太多,請各位先事移尊別處為好;而且離下午集中的時刻已經不遠,要趕到近世博軸附近的主題館路程還不少,歐洲幾館就只好放棄了。
一路疾走,連好看的高蹺表演也沒有停下觀看,差不多正好掐秒到達。主題館的特征是:扁長形的館體的左右兩邊是網格狀的牆,網格之間填滿了從翠竹到藤蔓等各類綠色植物。因為牆面巨大,所以植被就顯得鋪天蓋地,據說既隔熱,又透光,且吸塵,還清潔空氣,占齊了各種環保低炭的好處,其實首先是悅目。這個《城市。人》館看下來,覺得除了視頻秀,就是燈光秀,留下的印像就是類似於後現代美術雙年展那種架式。梢有意思的是有一間展室裡展示了全球6戶典型家庭的腊像群,雖然仿真不夠,但每戶家庭後方的視頻裡都在播放該家庭各成員日常的生活情景,和他們對世博會的問候,顯得很親切。其中代表中國的是鄭州一家四世同堂,人口之多,是遠在其他5家或單身、或小康3、4人之上的。其他的展室,應該是蘊含著許多內涵的,但在我看來,其內蘊過於深沉,淺顯易解不夠,像我這樣的匆忙之客無法細細體味。另外,場館巨大,於是展品的堆砌就無度,往往會高達十數米,有一處表現知識力量的無窮,就在室內的四壁鋪滿了高達5層樓的書架,大約這些創意者從未有過如此痛快的表現機會,就如同賈樟柯說到這次拍一部主題片,覺得從未遇到過可以如此這般放手自由支配經費一樣。出了主題館,北面的下沉廣場有飛瀑直下,瀑布前一個大約是圖騰之類的塑件散發出陣陣冷霧,對著拍照時不意間在某個角度看到了美麗的彩虹。
離5點的回程時刻不遠了,再次奔襲。柬埔寨,應該說不錯,洪森首相來參加開幕式的,他曾經擊敗過殘酷的波爾布特和喬森潘。小小的館,很認真地展示了從古至今分別用石、木和鋼筋水泥建造的三種廟宇,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和塔布籠寺裡“古樹與石剎的生死絞殺”都帶來了復制品,很逼真,能感受到其中的質感。有名的“吳哥剪影”,也是上攜程網時早已耳熟能詳並一直向往之中之物。再去菲律賓,在館內看到有悠閑輕松的酒吧和飲品吧,自然就聯想到攜程網上常出現的宿霧,現場就遇見了該國歌手在演唱,非常優美動聽。最後是進的塞浦路斯,一直有綿延不斷的土爾其、希腊之爭,但是現在已回想不起現場的印像了。
5點後出園時,安檢口已空無一人,這天應該還沒有開放夜場。
回程的車上盤點自己,看了正好10個館。路過古巴和南非想看而沒有開館,一些國家看起來只是來報個到而已,並無精彩可言,又畏懼那些排長龍的熱門館,所以一天下來也沒有多少印像可稱得上是深刻的,有點不甘心。明天有中國國家館的參觀點,我隱約覺得中國館一定會有看頭,一定會勝過那些熱門的但也只聽說每家僅有一、二個亮點,要不然就真要枉做一回東道國了。還有,明天怎麼地也要不惜代價拿下“12個不可不看的”其中至少一個!!!
5月3日寫。

(哥倫比亞)

(阿根廷)

(阿爾及利亞)

(主題館)

(柬埔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