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驅車4個小時來到了香格裡拉,這是我印像最深的地方,在去香格裡拉的路上,路過的長江第一彎,顧名思意就是長江途徑這裡拐的一個很大的彎。長江在這裡就叫“金沙江”,除了照相在那裡逗留的15分鐘外也沒什麼可看的了。往前走就是“虎跳峽”據說是一只很大的老虎在兩個山峰間跳躍的時候踩踏在一塊石頭上面的,這塊石頭就叫“虎跳石”。“虎跳峽”是兩座山峰中間的一個小峽谷,峽谷裡流淌的金沙江水流十分湍急,水是黃色的,因為帶有黃色的泥沙,氣勢倒是很磅礡,讓我有點小小的震驚。
在“虎跳峽”逗留的1個多小時,我們坐車來到了“納帕海”。納帕海是一個面積不大的草場,之所以說他面積不大主要是一眼還可以望到邊際,和我腦子裡想像的一望無際的草原還是有著不小的區別的。草原上野花很多,黃的、紫的……牛糞馬糞也不少,一堆堆的,我們一行人開玩笑的喊它叫“小山”。那還有一家賣烤犛牛肉串的,真貴,10塊錢3串,特別小,想濟南3毛錢的小串。
離開了納帕海,來到了青藏高原的最南邊——香格裡拉的藏區。在那裡女人統稱“卓瑪”,男人統稱“扎西”。那裡的人更是淳樸,大鴨梨5毛錢一斤,黃金栗子隨便拿,一兜差不多給他1塊錢就行了。吃過晚飯到藏民家裡訪問。沒個人交了150塊錢,迎接我們的是歌舞聲中獻給我們的哈達,對方雙手奉上白色的哈達,我們只要把脖子伸過去就行了。總共20個人吃了一小烤乳羊和一只烤乳羊,味道特別好,可惜後來沒吃了,全剩在那裡了。在藏民家裡,喝著他們自己釀制的青稞酒,25度的,不錯。藏民還教會了我正確喝酥油茶的方法:酥油茶是咖啡色的,拿小勺取少量酥油面放在手心裡,再把少量的白糖也放在手心裡,一同放入嘴中,此時切記張嘴說話,否則口重的酥油粉就會吹在對面人的臉上了,然後喝一口酥油茶衝下。藏族人民的奶酪漢族人很少吃的慣,除了酸味什麼也沒有,是那種放在嘴裡立馬就吐出來的那種嗖味。
藏族的酥油籽很是有意思,相當與我們家裡款待客人的瓜子。酥油籽放在鍋裡炒,炒熟了炒出香味了估計就可以吃了,挺好吃的。
最難忘的就是藏族人民的能歌善舞,那裡幾乎每個人的嗓音都跟韓紅和劉歡似的,而且老少都能跳舞,男子跳舞還很賣力氣,整個晚上都在跳……。後來我們一行四個人也按耐不住了,和他們圍成一圈跳起了“藏族的示高”。
藏族的飯店也很有特色,我們的標准是三星的飯店,在藏區我們住的是藏族風格的2層小別墅,根據他們的風俗“木頭從不露空”,意思是說凡是家裡用來裝飾用的木頭不論家裡的貧富都要在上面畫上裝飾的圖紋。我們的飯店是“木塌”,木塌上面放著床墊,家具也都是藏族風格的雕梁畫棟,住著很是新奇。
聽說,藏族的婚俗習慣是“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因為他們結婚不用領結婚證,可以隨意的分分合合。藏族的未婚小伙的腰間都別著一把藏刀,可以做切割牛羊肉之用,他們的藏刀輕易不能拔出,一但拔出就要“見血”。藏刀一但被女子拔出,此女子就一定要嫁給他了。我們一行人開玩笑的說“正好我們很喜歡藏族的小伙子,很是曠野很有味道,不如直接把他門的刀給拔出來得了。”當然,已婚男子的刀可以不放在身上,因為已經被女人拔走了,放在某女子家裡了。
藏族的風俗習慣還有很多,比如:到藏民家裡喝的第一杯酒一定不能喝光,否則就是要讓他們家吃窮的意思,此外,喝第一杯酒時,要用左手拿就杯,用右手的的拇指和無名指(好像是)對著天空彈三下,意思的喝一下酒就行了。之後在藏民的家中就可以隨便的吃喝了,而且管夠。
更有意思的是,客人可以隨意將主人家中的地板用腳跺漏,有多大勁就使多大勁,地板一但弄漏的話,主人不但不會怪你,還會將他們家中的姑娘和小伙嫁給你。